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一逮捕送往宪兵队审讯。

    “报告长官,第十八守备军五十三守备师三团五营任务已经完成。”军官又对着钱少强敬了个礼。

    “多谢弟兄们的救援。”钱少强也郑重的向所有官兵敬了个礼,随后这队唐军押着那些人离开了。

    看到危机已经化解,钱少强这才松了口气,而此时附近百姓们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带着那么多士兵的军官给他敬礼,还一副非常尊敬的样子,这显然震慑住了许多人。

    很快县法院的法警队长是个大人物的消息,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甚至许多人开始打听唐军的勋章体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了解到荣誉勋章获得的难度之后,大家对钱少强更加肃然起敬了。从那以后钱少强成了鄱阳县政府的一面旗帜,当地百姓无不认识,而每个见到他的人都是郑重的鞠躬行礼,然后再打招呼,让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感到不适应。

    被押送到宪兵队的那群人也很快有了结果,他们只是被雇佣来的群众演员,可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工的训练。不需要宪兵队进行严刑拷打,只是吓唬两句他们就全都说了,那个郑癞子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都抖落了出来,完全没有来到当时玩命的骨气,很快那几个赵家的家丁被找了出来。

    这些家丁平日里也是欺软怕硬的主,也没有给主子保守秘密的觉悟,在他们的指证下,公安局有了下达逮捕令的口实,很快赵洪胤被控制了起来,连带着赵金贵等人也都受到了监视。

    结果这件事牵出来一连串的问题,赵金贵也很快招供自己受到阮大铖指使,要在封地内搞风搞雨的事情。见到赵家的权贵都被抓了,那些受到压迫的佃农终于鼓起了勇气,有人带头向法院提交诉状,对赵金富平日里为富不仁,征收高额地租和放高利贷等事情一一述说了出来。

    有数百人进行指正,赵金富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县法院很快按照封地内各项法律,对赵家的问题进行了审判。赵金富等多名赵家富户因为违反政府发令,征收高额地租,被依法没收耕地,分发给佃户补偿多征收地租的部分。赵金贵则被按上一个勾结境外势力,企图颠覆朝廷为建奴助力的名目,直接斩立决了。

    政务院这样的做法是要给各地立出一个标杆,告诉他们违反封地内的法律,法院绝对不会留情,另外也是借着赵金贵震慑那些企图勾结应天府颠覆封地的人,政务院和唐军绝对不会手软,凡是敢于伸手的人,都将被作为建奴奸细处斩。

    不过这样的宣判似乎并未达到震慑的效果,很快各地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其中有些是当地佃农听到鄱阳县赵家这个宣判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希望,愿意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利益,有的则是应天府派出的人故意挑衅闹事。这些事情在各省都爆发了多起,有的甚至出现死人的情况,闹得地方越来越混乱。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瓦解宗族() 
许多人依旧认为毕竟弘光帝已经登基,应天府的朝廷才是正统,只有跟着朝廷走才能保住荣华富贵。至于八贤王如今虽然强势,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总有一天会迅速没落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驻守各地的唐军疲于奔命,却依然无法尽快压服各地势力,宋献策不得不求助于朱聿键。

    得知封地内出现了乱局,朱聿键当天就乘坐飞剪船返回了宁波,将政务院的高级官员们召集起来商议。

    “王爷,此事都当地致仕官员所为,只是他们都躲在后面,我们民政司虽然有他们的完整档案,却无法抓住他们的痛脚。”丁忧三年刚刚返回的孙镐才回来几个月,就遇到了这么棘手的事情,让他也很是无奈。

    “我们没有证据无法抓人,就算抓也只是些小喽啰而已,他们现在可是隐蔽多了,我们很难抓到主谋。”这是公安司司长蒋发的话。

    “如果刺激各地工商业发展,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耗时太长,而且工商业发展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工商司司长潘独鳌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铁路修建同样需要协调地方,毕竟铁路线许多都要经过当地百姓的耕地。”夏允彝最是无奈,本来是为了地方经济振兴的好事,却经常遭到各地抵制,以至于南方各省的铁路修建非常困难,甚至不如西北各省的修建速度快。

    “王爷,此次虽然有应天府的人在里面搅局,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宋献策总结道:“朝廷以前的掌控历来只到县里,地方掌控权在乡绅手中,我们要全面掌控国家,抓紧国家的边边角角,势必要与这些乡绅爆发冲突。以前我们在浙南无多少宗族,福建虽然有宗族却大多依靠海贸,并没有太多耕地问题。海外领地的殖民地更是将以前的宗族势力打散,让其无法形成合力。那些都只是凑巧而已,实际上华夏的宗族势力非常严重,是我们今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不错,因为朝廷势力难以达到底层,各地宗族势力强大,如果我们要想完全掌控国家,恐怕会非常困难。”孙传庭也在那里叹气道。

    朱聿键背着手在屋子里走了两圈,脑海中回想着后世的做法,应该如何才能破解这样的问题。要想压服宗族势力,让他们乖乖听命于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其分化拆分,只有让宗族势力尽量削弱,才能让其无法对政府形成威胁,政府的政令也就可以通达地方了。

    究竟该如何瓦解宗族,这是摆在朱聿键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他的脑海中思考着,究竟是什么是宗族的根本。土地,无疑在宗族势力中扮演者决定性的角色,作为农耕民族,华夏百姓对土地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宗族拥有足够的土地,就能繁衍更多的人口,能够汇聚起足够强大的势力。只要能够运用得当,对抗官府也不是不可能。

    朱聿键非常清楚,这些宗族在地方上的势力很大,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甚至可以无视政府的各项法令,将圈子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变成国中之国。有势力足够强大的家族,甚至可以控制当地官府的任免,通过卡住经济命脉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甚至独立于中央之外。

    如果不能打破这些宗族势力,华夏就很难形成合力,这对未来的发展将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如今在北方,清军正以最激烈的方式,帮助朱聿键完成这个问题,照此看来他想要收复北方的时间,似乎还能往后再拖一拖。

    只不过北方宗族势力在这些年的灾害中被破坏了不少,势力强大保存完整的宗族势力还是在南方各省,这里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而且自南宋以来就已经成为了华夏的经济文化中心。依靠着宗族的势力,南方华夏人挺过了元朝九十年的摧残,最终将华夏文化保存了下来,但也因此让宗族势力根深蒂固,就连当年朱元璋立国,也不得不与之妥协。

    未来要想发展华夏的工业,就必须打破这种将人口牢牢拴在土地上的宗族势力,在解决国家动荡根源的同时,充分释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工业中。可是如果采取铁血政策,势必让华夏百姓离心离德,同时也立下了一个不遵守法律的恶劣标杆,对今后政府工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要如何打破宗族势力,还不留下后遗症,这就需要依靠法律条款,逼迫这些人站出来被消灭,同时还要将矛盾转嫁给应天府的朝廷。在转移仇恨的同时,稳定地方环境,打造能够被政府触角延伸到村落的行政体系。

    打定了主意的朱聿键突然抬起头来说道:“我们更改税制。”

    “更改税制?”宋献策眉毛一挑说道:“启禀主公,我们的税制已经非常合理,不需要再行更改了吧。何况朝令夕改很容易产生恐慌,让商人和百姓都出现观望的情况,不利于各地的工商业投资。”

    “我没说要改商税,而是要改农税。更何况农税也不是提升,而是要下降。”朱聿键笑着说道。

    “下降?我们已经是十税一了,已经非常少了。”宋献策提醒道。

    “没错,不过这次我打算推行阶梯式赋税制度。凡是个人名下耕地在二十亩以下的,不需要缴纳赋税,二十亩以上不超过百亩的十税一,如果超出百亩,但低于三百亩的,交税改为十税二,超过三百亩的部分十税三。”朱聿键冷笑道。

    “什么?主公此方法不妥啊,我们要求租税最多征收三成,十税三岂不是让人家白忙活?”宋献策问道。

    “要得就是让他们白忙活,你认为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其他人会怎么想?”朱聿键的这句话让众人眼前一亮,大家纷纷称颂此法太妙。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提议,要如何具体实施,并切实履行堵住漏洞,这就需要大家进行完善了。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阶梯式农税() 
这个会议开了大半天时间,最终才定下了实施的方法。会议结束之后,朱聿键就返回了扬州府,他要保持八贤王的高大形象,许多事情不宜参与其中。

    第二天开始政务院以加入封地之后,统一证件样式为由,展开了更换地契的工作。封地内各省府县一个月内必须到城内的民政司办事处,做好更换土地证的工作,凡是逾期没有办理的,土地将被收回。

    这个消息一出,自然有许多富户前来更换土地证。反正也不需要花钱,只是更换统一证件,也费不了多大力气,何乐而不为。只不过许多细心的人发现,新的土地使用证上写明封地内所有土地主权归八贤王所有,其他人只有使用权,而且权限为五十年,到期如无意外将自动续订下一个五十年。

    许多人为此询问民政司,其给予的答复非常简单,根据朝廷法令,八贤王对自己的封地内土地拥有主权。但是八贤王仁慈,不会抢夺他人土地,因此才定下了五十年的权限,但只要对方不违反重大法律条款,这个续订会自动进行的,这个答复安了许多人的心。

    不过很快新的制度就开始了,政务院开始派出农业司的大量官员,对各地土地重新丈量,超出土地使用证的部分,将给予补发新的土地使用证,以避免统计不清的情况发生,这个工作依然是免费进行的。

    各地宗族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瞒报土地哪里都会出现,这是大明一朝地主阶层的通病。而查出这些问题之后,八贤王却并不会没收土地,反而免费给予新的土地使用证。虽然这些土地今后也要照章缴税了,但至少土地没有被剥夺,这让大家都放下心来。

    因为丈量土地的工作调动了整个农业司的力量,同时大量当地驻军和特警也加入了这项工作,所以丈量土地非常迅速,很快统计工作就结束了。经过这两次政务院发布的命令,宋献策毫不费力的统计到各省耕地的持有情况,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有了详细的耕地数据,政务院与最高法院联合,在封地内宣布改革农业税制。听说要改农业税,许多人都感到惊恐,认为八贤王是打算上调农业税道官府所要求的水准,未来必然会造成赋税沉重难以温饱的问题。

    然而新税制发布之后,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因为税制第一条就规定,未来名下不足二十亩耕地的,将不需要缴纳赋税。这条一出,立刻引起了封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