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李俊老实的回答。

    “你居然爱看这两本兵书,你对哪一段比较感兴趣?又有什么心得?”朱聿键知道这两本书所写很杂。

    李俊道:“李俊才疏学浅,无法理解其中万一,但我对训练水师的部分比较喜欢,所以始终在进行研究。”

    “哦?你喜欢水师?”对于李俊的回答他颇感意外,想不到一个来自内陆的人,竟然会喜欢水师。

    “的确如此,统带水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李俊笑道:“小时候为了这个梦想,甚至自己跑到河里去学凫水,差一点淹死。”

    朱聿键听得也是莞尔一笑,他嘱咐李俊好好学习水师各种战术阵法,还意味深长的告诉他,将来肯定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李俊不傻,当即听出唐王意有所指,当即大喜拜谢而去。

    陈王廷等三人很快从同来的三百人护卫中挑选了一番,精选出四十七人编成一队,利用朱聿键想出来的一系列训练器材加以修炼。这座临时的唐王府也宽阔,足以给这些人进行训练,看着那些人一天天的成长起来,却让郝玉兰无比眼热,她思考良久,绝对去找朱聿键。

    “殿下,我可否进来。”郝玉兰的到来让朱聿键大感意外,她虽然已经还俗,却依然秉承着尼姑的作息时间。只要不是朱聿键外出,她就带着徒弟们在自己的小院里练武打坐很少出来,今天她竟然主动来找自己必然是有事要说。

    朱聿键点头道:“进来吧,有什么事情?”

    郝玉兰给朱聿键施礼道:“启禀殿下,奴婢想问问新来的陈王廷等人所做何事?那些护卫的训练又是为何?”

    “哦,我只是想要训练一支特种部队而已。”朱聿键将自己的训练目的简略的说了说。

    郝玉兰道:“奴婢恳请殿下,让我们木兰卫也训练一支新部队可否,就用那些器械训练即可。”

    “你们?”朱聿键闻言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郝玉兰竟然还有这样的想法。他随即摇摇头道:“你们是我的贴身侍卫,特种兵却是对外作战的部队,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看你们应该保镖工作的训练,我给你们写个训练目标好了。”

    朱聿键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保镖训练内容,这是他总结自己对后世那些总统保镖的模糊印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写成的。虽然距离专业保膘的训练方式差得很远,但比这个时代先进多了。见到这这篇训练大纲,郝玉兰连忙拜谢,带着它欢天喜地都走了。从此之后,木兰卫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大练兵。

    整个王府几乎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朱聿键忙着教学生,陈王廷三人和郝玉兰分别训练手下,搞得李侔也带着剩下的护卫加紧训练,甚至连宋献策和李俊也总往外跑,他们要去查看已经转为正式生产的车行。

    唐王府一片忙碌而祥和的时候,偌大的紫禁城内却是愁云惨淡,众人的心情就如窗外的天空一般,阴沉浓重还淅沥沥的下着小雨。魏忠贤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天启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自春夏相交之后,就更是如此。眼看已经是三月中旬,气温越来越高,京城中不少人都脱去了棉袍穿上单衣,天启帝却依然要住在暖气房里,否则就咳嗽不停。

第一百零二章外出避嫌() 
就在今天早上,天启帝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脸色也是一片潮红。魏忠贤得知此信,立刻命令御医国手们全部入宫诊治,希望能够让天启帝转危为安,可是直到现在却依然没人拿出可靠的药方来。

    实际上并非御医们愚钝,不知道皇上得了什么病,只不过如今病入膏肓,根本没救了。所有御医都很清楚,皇上已经没救了,驾崩也就是几天内的事情,如果谁敢开出药方,皇上驾崩的责任必然要让他扛。到时候抄家砍头是一定的,甚至还会被诛灭三族,这么严重的问题谁敢轻易开药方。

    “你们商量许久,怎么还拿不出一个药方来,再不开药方,杂家刀下绝不留情。”魏忠贤看着那群畏畏缩缩的御医,忍不住心头火起。

    与他相熟的太医院院使走了出来,他拱手道:“九千岁可否借一步说话。”

    “嗯。”魏忠贤不耐烦的点点头,与院使走到了稍远的地方。

    太医院院使低声说道:“不瞒九千岁,皇上可能挺不过这次了,所以大家才不敢开方子。”

    “什么?”魏忠贤失声惊叫:“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

    院使摇了摇头:“不敢欺瞒九千岁,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你认为皇上还能坚持多久?”魏忠贤问道。

    “多则五天,少则一天。”太医院院使的话,让魏忠贤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与自己最亲近的皇帝已经快要去世了。如果皇帝死了,魏忠贤手中的权势就成了无本之木,随时都有可能崩塌,他的心中在考虑着,到底应该如何做。

    扶信王上位?这个信王虽然冷漠,从未对自己表达什么不满,但他看得出来,他那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傲慢和对自己的不屑。扶植唐王上位也是个选择,他经多年牢狱之灾,又是血脉比较远的宗室,如果将他扶植起来,自己更容易掌控。只不过自己几次暗示,对方都毫不理会,最近两个月反而若即若离,摆出一副保持距离的姿态,让他始终摸不透这位唐王在想什么。

    京城中只有这两位王爷,如果他们都不适合登位,自己又该如何处置。魏忠贤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让皇帝姓魏。这个想法一出来,魏忠贤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虽然这个诱人的念头让他几乎无法自持,但他的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明代忠君思想浓厚,读书人对正统非常看重,他想要扶植朱聿键当皇帝,阻力都会大得异乎寻常,如果皇帝还不姓朱,恐怕唯一的可能就是全国举兵勤王了。想到自己登上皇位,却被各地勤王军击败,最后落得个诛九族的下场,魏忠贤就遍体生寒。

    必须在两位王爷中间,选择一个登位,这是魏忠贤最明智也是唯一的选择。他立刻让小太监替他拟旨,请两位藩王入宫待召。圣旨很快写了出来,魏忠贤盖过大印命小太监前去传旨。

    两批小太监带着诏书,分别前往信王府和唐王府,朱由检得到诏书心中大惊,藩王入宫待召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通常只有皇帝即将驾崩的时候,才会命继承人入宫等候。他给小太监送了些银子,得到了一个消息,唐王殿下同样得到了诏书。

    朱由检二话没说,带上人先赶奔唐王府,他要先与朱聿键通通气,再入宫去。反正信王府距离唐王府不远,那里又是入宫的必经之路,小太监跟着也没说什么。可是当朱由检来到唐王府的时候,却没有见到朱聿键。

    出来迎接的人是管事身份的宋献策,见到朱由检下轿,他连忙上前施礼道:“信王殿下,我家王爷并不在家。”

    “难道是已经奉召入宫了?”朱由检心中着急,他害怕两人并未通气就入宫,万一被魏忠贤隔离开来,很可能出现纰漏。

    没想到宋献策却摇了摇头:“我家王爷今天早上,已经带着学生们外出采风,据说要十天半个月才会回来。”

    “什么?”朱由检惊得瞪大了眼睛,在这个关键时刻,朱聿键竟然不在家,不过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头也放松了一些。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在这个紧要关头朱聿键竟然离开了京城。本来他还担心有朱聿键在,魏忠贤为了扶植唐王上位,会将他暗杀掉。可是现在唐王朱聿键不再京城,为了稳定京城秩序,魏忠贤是绝不敢动他的,至少他现在安全了。

    宋献策笑着施礼道:“信王殿下,能否借一步说话。”

    “啊,好的。”朱由检点了点头迈步来到了宋献策身边。宋献策看看从人离得稍远,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布包和一个葫芦递到朱由检手中低声道:“我家王爷离开之前,让我代为转告信王殿下。此去宫中不会有事,但还需小心谨慎,不可食用宫中水米,这些东西是我家王爷嘱咐给信王殿下预备的,可以放心食用。”

    朱由检一听立刻明白了过来,朱聿键这是存心躲了出去,为了他登基铺路。如今没有了唐王朱聿键,魏忠贤就别无选择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稳定大局魏忠贤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自己附上皇位。

    想到这位王兄如此高风亮节,竟然主动避让皇位,朱由检不禁心中感动。他对着宋献策点了点头道:“请代我回复王兄,朱由检永感王兄大德,还望未来王兄能鼎力相助。”

    看着朱由检的车队渐渐远去,宋献策摇了摇头:“主公此举实在说不上英明,如果他能登上大位,集全国之力以行事岂不更好,我真是搞不懂啊。”他转过身去,背着手向府内走去,在他的身后唐王府大门缓缓关闭。

    朱聿键自然是主动躲出去的,因为他不想给魏忠贤选择的机会,他要为了国家民族的海权而战,决不能因为辽东的后金与北方灾情而被捆住手脚。如果他当上皇帝,估计数年内所能做的就是与魏忠贤斗智斗勇,抚平北方灾害,与农民军和后金军两线作战。

第一百零三章外出采风() 
这样的纠缠,会消耗朱聿键大量的精力,而无法发挥他对科技知识的优势。朱聿键要的是海外领土,是强大到足以宣誓国威于四方的海军,绝不是局限于大明一地的内斗。所以他要做的是让崇祯去扛起这一切,自己躲在地盘内扩大海军力量,与那些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一决雌雄。

    因为大明王朝的闭关锁国,让世界最强大的郑和船队毁于一旦,近两百年的海禁,让大明王朝的海军已经远远落后。朱聿键要做的就是重整海军,让华夏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要让华夏在这次掌控海洋开发海洋的大时代中,跟上世界的潮流并最终重返巅峰。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不但可以解救自己未来绝食而死的悲惨命运,也可以拯救垂危的大明王朝,甚至拯救华夏民族。让华夏这条巨龙不必再未来的三百多年中沉吟哀鸣,不必让无数有志青年用鲜血和生命重新积累起国家的希望。

    想着心事的朱聿键不禁有些出神,他愣愣的望着窗外,许久没有说一句话。见到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徐光启轻咳了一声道:“如果殿下需要思考问题,我们还是到后面的车上去好了。”

    “啊,不必,我只是因为一些事情出神了而已,还望老师不要怪罪。”朱聿键微笑着回答道。

    “实际上我们四人同乘一车,这于理不合。”徐光启苦笑着再次提议道,他本来是绝不上车的,却被朱聿键强拉了上来。同车的另外两人都是欧洲人,他们不懂得大明朝的礼仪,反而没有这样的拘束感。

    朱聿键笑道:“老师何必如此拘泥,我们只是微服出来采风,无需总将礼法挂在嘴边。”

    “唐王是我见到过的在大明朝贵族之中,最豁达和蔼的一个。”说话的人语调有些古怪,他正是那个在钦天监做小官的汤若望。最近他已经被朱聿键说出了心理阴影,平时除了上课都躲着他,这次他也是被强拉来的。何况朱聿键带上了所有学生,汤若望害怕自己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