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搜不出来怎么办?”茅元仪问道。
“搜不出来?我们可以给他们栽赃嫁祸,反正知道没冤枉好人即可,不需要太过手软。”宋献策的话让朱聿键感觉有些不自在,但这是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如果对敌人手软就会付出惨重代价。现在他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不能受到任何外部干扰,他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清理一切威胁。
“好吧,我们就如此做,只是兵力应该如何调动?”朱聿键问道。
“这个很容易,只要调动驻军”茅元仪挥手说道,只是他刚说了一半却被宋献策拦住了。
“千万不要。”宋献策摆手道:“这些人在本地实力盘根错节,甚至收买了部分低级官吏,难免也有眼线在军营周围。如果我们调动驻军,势必让对方警觉。”
“不能调动驻军?那该如何行动?”朱聿键问道。
“各地武装警察人数不多,地方调动也是常事,不会引起人注意。”宋献策说道。
“可是各府县的武装警察多则一千,少得只有三百,恐怕不够将对方一网打尽。”茅元仪皱眉道。
“我们可以调动铁壁团的战士加入,或者从其他军区调兵过来,先借助海军舰艇隐蔽在外海,等到入夜后突然登陆,再借助火车机动。”宋献策这个意见得到了朱聿键的支持。
第一千零一章中秋佳节()
“好,立刻发布命令,抽调中南军区第三军的一个师,再从远东军区抽调吴之番的一个骑兵师,再加上血狼团,这么多军队应该足够了。”朱聿键说道:“施大瑄的亚洲舰队和李俊的太平洋舰队予以配合。”
“如此最好。”宋献策笑道。
中秋节临近封地内一派歌舞升平,以前百姓们过节如过关,每到五月端午节、八月中秋节和春节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债主追债,往往有逼死人的情况。如今封地内杜绝高利贷,百姓贷款可以找唐王银行,不但利息很低还不需要额外抵押,只要信用足够即可。这样一来百姓们没有了债务,加上税收低廉,无论是耕作还是做工的收入都不低。只要肯努力工作,到了过节的时候不但没有债务,反而有盈余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大米白面在封地内已经不是什么稀缺资源了,只要是努力工作的人基本天天都能吃上,那些条件略有不济的,搭配两成粗粮也就顶天了,不会出现成年累月吃粗粮甚至吃不饱饭的情况。
到了中秋节的时候有了闲钱的人们大多可以买块布为家人做件新衣服,打上几块香喷喷的月饼。说起吃月饼最讲究的就是馅料了,这也是能看出家庭经济状况的时候,生活好的月饼馅料用腊肉或者其他肉食,生活稍差的也能用上豆沙莲蓉之类的素馅。
当然这些说得只是月饼而已,论起平常吃肉并不罕见,只要能够达到中产家庭,至少每月都能吃上三五顿猪肉,牛羊肉也不稀罕,而在封地内达到中产家庭也很简单,只需要家中有人做工能达到最低的工匠级别即可,这也是封地内学习气氛浓厚,大家都拼命钻研技术的原因之一。就算是贫苦之家,每年也总能吃上几次猪肉的,因为每到重大节日的时候,唐王财团麾下肉铺都会限量供应低价猪肉,为贫苦百姓改善生活。
对于这样的生活,百姓们都感觉到非常满意,毕竟大明其他地方风雨飘摇,不但吃不上饭连生命也难有保障,相比之下封地内的生活犹如天堂,甚至据那些老夫子说,历史上记载的盛世最好也就这个样子了。正式因为八贤王处处为百姓着想,所以百姓们才会如此感激八贤王。
尽管百姓们很满足,朱聿键却始终认为差了很远,毕竟后世华夏真正的盛世之中,生活条件比这个要高许多,至少是各种肉类敞开供应,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拥有私家轿车的家庭比如今宁波府有自行车的家庭还要多。朱聿键知道这有科技的差距,毕竟封地内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来看,放眼全球也无出其右的,但他不会因此而满足,有个目标总是好的,能够激励和鞭策他继续前进。
依照数千年来的华夏风俗,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重视家人团聚的华夏百姓们四处采买吃食,让整个封地热闹非凡。百姓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头脑灵活的商贩甚至利用满城通亮的路灯整夜摆摊,售买月饼等中秋节的应用之物。
借着节日的喜气,商人们也愿意与民同乐,同时给自家的生意打打广告。一个个民间百戏团体被商人花钱请来,他们就在商铺周围的空地上摆摊演练,免费给百姓们观看。政府也是一样的,各个被邀请的戏班,轮流在刚刚建成的宁波大戏院内演出,以供百姓们观赏。当然这其中也有封地内最正规最大的官方百戏团的身影,那就是由牛郜率领的宁波百戏团。
政府和商人们在忙碌着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赚取节日期间大量集中消费的巨额利润,那些豪绅大族和致仕官员们也在忙碌着,只不过他们忙碌的不是娱乐和赚取,而是准备各种作战武器。被串联起来的豪强们将自己的力量收拢到一处,同时私下购买刀枪等冷兵器,以补充火器数量的不足。
温体仁的内宅同样在准备着,只不过他毕竟是致仕首辅,自然有许多便利条件和人脉,他手下的一千五百护卫各个都有火绳枪和腰刀的配备。见到温体仁手下如此备战,袁崧感到颇为不解,他亲自过来找温体仁:“温大人,按照你的安排,我们并不参加此次进攻宁波府,为何还要集中兵力?”
“不参加进攻宁波府,不代表我们不会为了朝廷着想。”温体仁冷笑道:“你看看这些年来,八贤王的唐王财团赚得多少钱,这是为甚?”
“为什么?”袁崧没有明白温体仁的意思。
温体仁笑道:“当然是因为唐王财团有许多特有的商品,这些东西利润极高,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必然可以大赚特赚。”说话间他不自觉流露出一副财迷心窍的样子,但很快他就知道不妥,连忙又补了一句:“有了这些,朝廷对建奴用兵的银两将取之不竭。”
温体仁说得冠冕堂皇,但袁崧却能听的出来,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温体仁能够捞一笔大钱。想到自己参与其中,自然能够分润不少的利益,袁崧心中同样火热无比。只要立了这次大功,他的仕途自然前程似锦,再有了唐王财团这个摇钱树,哪怕只能拿到一部分也足够受用终身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当初被迫悔婚的事情。
袁崧咬牙切齿道:“这次我将全力配合温阁老行事,但我有个请求,希望您答应。”
“什么请求贤侄随便说,我自然是答应的。”温体仁笑道。
袁崧的眼中放射出凶光,他咬着牙说道:“叶纨纨那个贱人要交给我,当年她不检点去勾引王爷,如今我要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温体仁的脸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当即点头道:“当然没问题,这件事情我亲自派人去办,只是日后贤侄能够平步青云,还要多多仰仗啊。”
“这是自然。”袁崧连忙答应着,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时一名管事站在门外说道:“老爷,有人送请帖来。”
第一千零二章宋府饮宴()
“什么?请帖?”温体仁皱了皱眉道:“原贴递回,就说我身怀有恙不便赴约。”今天已经是八月十四,为了准备对宁波周围工厂的偷袭,他将所有兵力都抽调到了自己位于宁波府城外的别院里,准备晚上大干一场。在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有心思去赴约。
“是政务院总理宋大人的请帖。”管事又补充了一句。
温体仁听得心中咯噔一下,宛如打翻了五味瓶。他从处州府的居所来到宁波府的别院,虽然没有躲躲藏藏也是刻意低调的,宋献策为什么会如此之快的找上门来。难道自己暴露了?温体仁与袁崧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也在想这个问题。
“问问有什么事情。”温体仁说道。
“那个送信人只说宋大人闻听老爷来到别院,邀请您过府饮宴。”管事说道,如此模棱两可的回答让他更加疑心了。
“温大人,未免节外生枝还是不去的好。”袁崧感觉不太对劲,当即劝阻了一句。
温体仁看了看管事,又看了看袁崧摇头道:“这次我必须去,否则容易打草惊蛇。宋献策是个人精,如果不敢赴宴必然引起他的警觉,万一宋献策只是一时兴起,我们不是平白落人口实。这次我去转转,争取在戌时之前找个借口赶回来,记得如果我不回来,就让那些人去打头阵,我们按兵不动。”
“温大人放心,我们必然等你回来再发动。”袁崧心中颇有些不屑,他认为这是温体仁害怕自己在那片工厂区抢了太多财物,想要就近监视一番。其实他并不知道,温体仁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不对,他希望利用其他人去试探一番,如果对方真得有所准备,自己就放弃攻击。如果唐军并无准备,各家护卫攻入城内之后,他也能够自保,毕竟这些人都是认识他的。
怀着忐忑的心情,温体仁坐上青布暖轿,在十几个家丁的护卫下向着宁波新城的方向而去。天色已近黄昏,温体仁轻轻撩开轿帘的一角,看了看夕阳余晖下巍峨的宁波城墙,这里还是老城区,但住户已经减少了许多,更多的人都汇聚到了新城的居所,他们必须绕过去才行。
道路上粼粼的车轮声不断响起,这是工厂区的四轮马车正在往象山港的方向运送货物,看着那些被布幔蒙着却依然高出车厢少许的货物,温体仁的双眼在放光。这些都是钱啊,如果能够拥有了这些东西,他的家族将成为大明首富,未来不管是做官还是经商,他都将名满天下,成为大明举足轻重的人物。
心中幻想着美好的未来,温体仁所乘坐的轿子沿着水泥路面绕过城墙,很快进入了新城的街道。这里的街道极为宽敞,足以让十六辆四轮马车并行,此时道路上也有许多车辆。赶着大车回家的农民,他们是早上入城卖菜的,如今已经到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形色匆匆骑着自行车的工人同样是下班回家,此外还有许多骑着驴马或驾着四轮马车的人在道路上交通往来,轿子却是相当少。
作为以前富人出门相当普遍的工具,轿子的成本很高。这不光是轿子本身的价值,豢养轿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四轮马车出现之后,大家都转向了方便好用成本又低的马车,也就是温体仁这样的致仕官员,为了保持为官时的气派,才会用速度慢耗费又高的轿子。
因为是乘坐轿子而来,温体仁的速度很慢,直到酉时才到了宋献策位于宁波新城的府邸之中。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宋献策的府中早已点起电灯,照得院子里灯火通明。
宋献策的府邸只有三进,不过除了第一进的平房之外,后面都变成了带有华夏传统飞檐结构的三层小楼,那些砖混结构外贴瓷砖的楼宇,看上去相当气派堂皇。不过小楼属于内宅,宋献策宴客是位于第一进院子的正堂,此时身材矮小的他正站在正堂门口,看着温体仁乘坐的轿子进入大门。
轿子停在了第一进院落的中间,温体仁穿着一身苏绣的银色袍服,迈步走出了轿子。“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