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0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0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这一战之后明军精锐也就差不多了,该是咱们进攻大明的时候了。”阿济格狂笑着说道。

第九百五十九章死守笔架山() 
济尔哈朗摇摇头:“你难道忘记了唐军?他们在海上可是闹得风生水起,据说打败了欧洲许多国家。”

    “那又如何?南人操船北人骑马,唐军就算再厉害,到了北方也只能吃瘪。”阿济格颇为不屑的说道,他从不认为华夏人的战斗力会有多高。

    “你忘记了我们上次入关吗?那支消灭了数万蒙古精骑的军队,据说就是唐军。”济尔哈朗提醒道。当初皇太极等少数几个人虽然有疑虑,却并未宣扬出去,毕竟如果宣扬朝鲜军和唐家有什么了联系,会造成族内的恐慌,他们反而将这件事压了下去。甚至皇太极对其他将领找借口解释,因此阿济格等人并不知道此事的真相。实际上就算皇太极也始终认为那只是唐军因为缺少骑兵,从朝鲜秘密借的军队。

    阿济格摇摇头:“那次只是侥幸而已,第一次他们放水淹,第二次又用铁丝网,如果真刀真枪的打,他们未必是对手。更何况那是蒙古骑兵,如果是咱们八旗军上,必然让他们讨不到好。”

    “或许是吧。”济尔哈朗没有什么反驳的理由,但他心里却对于唐军非常担心,只是不能随便说出来动摇军心罢了。

    三个多小时以后,海水逐渐退去,将那条长达三里多路,宽五米的沙石路显现了出来。见到通途已经出现,三千满清骑兵首先呐喊一声,高举着马刀冲了过去。

    马蹄在沙石露面上疾驰,犹如风一般刮过海面,冲向了笔架山的方向。眼看着对方冲来,站在用木头堆起的障碍物后面,张存仁大喊了一声:“放箭。”

    严阵以待的明军纷纷将弓箭斜指向四十五度的天空,对着满清铁骑放出一轮箭矢。密集的箭雨纷纷落下,尽管明军中老弱众多,所用的弓力道不大,但借助着四十五度的仰射,也覆盖了八十多米外的大片空间。

    对火枪防御力极好的棉甲,对上破甲箭头就显得单薄了,立刻就有数十名八旗兵因为中箭而落马。幸好此处砂石路有些许坡度,落马的人只需要向两旁滚入海中,就能避免被同伴的马蹄踩成肉泥的下场。

    只来得及射出两轮箭矢,三千八旗兵已经冲到了短墙前,尽管障碍物阻挡了他们的冲击,这些人还是纵马一跃而起,打算跳过去与明军展开肉搏战。对方战术张存仁早已熟悉,他已经命令两百多名最为强壮的士兵守在障碍物后面,将三排长矛竖起,组成密集的枪林。

    八旗军只是从砂石路冲来,这条路宽不过五米多,很难让大量骑兵展开冲锋,所以明军只要派出三五十人,就能牢牢挡住冲过来的八旗军了。本来八旗军自诩悍勇,打算直接冲过去杀败明军,然而堵在道路尽头的这些士兵,全都是张存仁手下的五百明军精锐。

    这些士兵虽然如今落魄,当年也都是军中精锐好手,否则也不会进入赵率教的精骑队伍了。这几年他们浑浑噩噩的生活,却没有丢了一身本事,只不过因为遭受同僚的嘲笑而不愿意显露而已。如今八旗军就在眼前,他们似乎找回了当年战场上的感觉,竟然打得八旗军一时难以突破防守。

    前面的五百精兵死命顶住,让后面四千多老弱士兵心中大定,他们虽然年老力衰,但用一些不太硬的弓还没问题。这些人只需要保持体力的同时,轮流用弓箭仰射八旗军,那些挤在砂石路上难以躲避的骑兵,就会成为待死的靶子。

    八旗军攻了一个小时,直到日上三竿才不得不退了回来。明军实在太过顽强了,八旗军这次进攻足足损失了超过三百人,而对方的战死人数连一百都不到。济尔哈朗实在忍耐不了这样的战法,才不得不将骑兵都撤了回来。

    “此处易守难攻,看来我们必须申请汉军的火炮,才能继续进攻啊。”济尔哈朗说道。

    阿济格看了看周围的地形摇头道:“不需要,你看看现在潮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这个笔架山周围虽然还有海水,应该不足半米深了。如果我们趁着退潮四面攻打,他们可就没有那么多人防御了。”

    济尔哈朗看了看周围的情况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不过要记得让骑兵将棉甲都脱下来,免得吸了水走不动。”如今已经是五月了,海水变得温暖了起来,就算落水也不怕,只是棉甲太过吸水,这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八旗军重整兵力,三万大军除五千作为预备队,另外两万五千人被分成五组,四面攻打笔架山。见到对方突然分兵,打算涉水发起进攻,张存仁脸色大变,他知道这里肯定守不住了。

    无奈之下,张存仁只得命令退守最中间的大笔架山,牢牢守住囤积粮草的营盘,将砂石路前的防线彻底放弃了。张存仁兵力不足的无奈之举,让八旗军轻松登上了海岸线,很快两万多八旗精兵就四面包围了大笔架山,向着山头发起了进攻。

    这里已经是最后的防线了,明军将士们放弃了一切幻想,拼命阻止着八旗军上山。大石粗木成了他们手中最好的武器,这些沉重的东西从山坡的四面八方滚落下去,立刻就能杀死大片敌军。

    八旗军也弃了战马,冒着落石巨木和箭矢拼命得往山上冲。许多八旗兵不时停下来,用手中的硬弓射向山顶,掩护着同伴进攻,不时就有明军士兵被命中,惨叫着跌落山崖,但其他人却不为所动,仍旧拼命的进行防御。

    这里是明军辎重大营,箭矢武器多不胜数,他们也不怕没有武器可用,因此但凡有力气的人,都在拼命的用弓箭射击。然而弓箭需要的力量太大,而且再精壮的士兵射上十几箭也会疲累,根本无法阻挡四面八方发起进攻的八旗军士兵。

    “让我来。”一声大喊传来,张存仁转头一看,发现是游击将军祖宁。祖宁是祖大寿的族侄,也算是祖式家族的一员,这次他是作为副手,协助张存仁防守笔架山的。

    如今见到八旗军越攻越近,祖宁灵机一动想到了好主意。在山上不光有粮草和弓箭,还有许多为大炮准备的炮弹和火药。刚才事急从权,那些圆滚滚的炮弹都被当做礌石扔下去了,火药还没派上用场。

第九百六十章火药桶建功() 
祖宁突然想到,火药桶是圆形桶装的,只要放倒了就能沿着山坡滚下去。如果事先插上大炮的引线点燃扔下去,一下子就能炸死不少敌军的。此时情况紧急,祖宁也顾不得请示张存仁,他自作主张的弄来一个大火药桶,点燃了引信。就在正面的八旗军攻到距离山顶只有三十多米的时候,他奋力将火药桶扔了出去。

    落地的火药桶咕噜噜的向前滚动,紧接着在八旗军的队伍中爆炸了。剧烈爆炸掀起大片泥土,也将躲避不及的好几个八旗士兵炸成了残尸。看到效果不错,张存仁兴奋的一把拍在祖宁的肩膀上夸赞道:“好小子,这招不错,咱们继续炸。”

    这一瞬间张存仁的表情,让祖宁为之一愣。从军时间尚短的祖宁,并不知道张存仁以前奋勇作战的事迹。因为在他进入军中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张存仁和他手下的五百精兵,放弃主帅逃走的消息,所以一直以来他也很鄙视这些放弃主帅落荒而逃的胆小鬼。

    可是就在刚才的那一刻,祖宁分明从张存仁的脸上看到了无尽的战意。那是嗜血的战士渴望战斗的表情,是勇士在捐躯之前依然不忘保持的风度,是只有在尸山血海中奋勇杀敌之后,才能培养出来的血性。

    那一瞬间祖宁仿佛明白了,一切的传闻都只是加诸在这员勇将身上不公平的待遇。他背负着这样的恶名许多年了,今日的战斗却让他彻底卸下了包袱,再度恢复了当年的气势,从现在开始他又成了赵率教手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张副将。

    张存仁夸奖了一句,却没听到对方的反应,他转头望去看到了呆呆发愣的祖宁。他当即笑骂了一句:“怎么?这点夸奖都承受不住,赶快给老子多搬些火药桶来,今天我要大开杀戒了。”

    “是。”醒悟过来的祖宁答应一声,带着几个亲兵又走向了火药库。

    这次洪承畴携带的大炮不少,其中绝大多数火药都被放在了笔架山,这些存量足够他们重创八旗军的了。笔架山周围很快就充斥着点着火的火药桶,炸得那些八旗士兵人仰马翻,伤亡数量在迅速提升着,看得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都胆战心惊。

    “这样打绝对不行,我们的损失太大了。”阿济格担心的说道。

    济尔哈朗点点头:“没错,我们必须加大对明军的攻击力道,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人手运送火药,这东西炸起来我们根本挡不住。”

    “笔架山就这么大,我们已经四面攻打了,还怎么进攻。”阿济格显然找不到新的突破口。

    济尔哈朗指了指另外一个比较安静的山口说道:“那里地形险峻,咱们并没有派兵进攻,不如现在派人攻一攻。”

    “你说什么?那个地方太窄了,往上攻只能两三个人并行,明军很容易就会把我们的人全部杀死的。”阿济格表示反对,如果不是发现那个方向太过易守难攻,他们也不会放弃那里的进攻了。

    “明军一共才有多少人?我们四面攻打,他们是不可能安排太多士兵在那里的。”济尔哈朗显然有着另外一种想法:“更何况那里地域狭窄,不利于进攻也不利于防守,明军如果与我们单打独斗,又有多少人能挡住我们的八旗勇士?”

    阿济格点点头道:“好吧,我亲自带人从那里进攻。”

    “不需要,我们先派出一个牛录攻一次试试,如果对方没有准备,我们的勇士就能直接冲到山上去。如果他们有准备,也能牵制明军一部分人,让他们其他方向的兵力更加薄弱。何况他们的火药总有用完的时候。”济尔哈朗笑道。

    张存仁亲自防守正面,用一个个火药桶往下扔,炸得八旗军死伤惨重,祖宁就在他旁边,拼命的用铁盾掩护着,以防止张存仁被八旗军的羽箭命中。两个本来没有多少交集的将领,此时却打出了战斗的友谊,彼此之间配合也相当默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急匆匆的冲了过来对着张存仁喊道:“将军不好了,清军从一线天攻上来了,那里的弟兄们快支持不住了。”

    “什么?”张存仁瞪大了眼睛,看着身后的亲兵,他不敢相信清军如此疯狂,连一线天那样易守难攻的地方也敢往上冲。他很清楚自己在那里只安排了二十多个人,根本挡不住大规模的进攻,而一线天如果被突破,清军就可能冲入辎重大营,到时候防守正面的明军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了。

    祖宁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他当即点头道:“张副将你守住正面,让我带人过去吧。”

    见到祖宁主动请战,张存仁点了点头道:“多带几个人,务必要守住那里,决不能让清军冲过来。”

    “放心吧,除非我死了,否则没人能越过一线天。”祖宁点了点头,招呼着所剩不多的亲兵向着一线天冲去。

    此时的一线天已经岌岌可危了,本来因为没有受到攻击,这里只有二十多个老军防守,没想到八旗士兵直接提刀冲了上来。尽管这些老军依仗着地利,用长矛对着狭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