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9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9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三十八章电子管() 
“谁说的,我一样很喜欢你。”朱聿键保住布木布泰的胳膊紧了紧,示意自己对她也很关注。

    布木布泰看着朱聿键脸上的神情嫣然一笑道:“虽然知道你是骗我的,但你能这么说我还是很高兴。”

    朱聿键想要辩驳,结果布木布泰却突然冒出一句:“你以后会不会让红娘姐姐也当王妃?”

    “应该会吧。”对于这个问题朱聿键曾经认真想过,他对邢红娘很有好感对方也是一样,让其成为自己的王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历史上她与李信的那段感情,朱聿键只能对自己的三弟说抱歉了。

    “如果你有一天娶了红娘姐姐,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布木布泰突然直起身子郑重的说道。

    “好啊,你说说看。”朱聿键询问道,他似乎隐隐察觉了对方的心意。

    “如果你有一天娶了红娘姐姐,就把圆圆妹妹、柳妹妹、顾妹妹一起娶了吧。”布木布泰这句话却是出乎朱聿键的意料,本来他以为布木布泰是想要自己嫁给他的。

    朱聿键忍不住试探着问了一句:“难道你不想嫁给我吗?”

    “才不会,姐姐已经落入你的手里了,我才不会再找你这样的大色狼。”布木布泰嬉笑着说道。

    “那你还让我娶圆圆她们几个?”朱聿键对她的话感到很惊讶。

    布木布泰轻哼一声说道:“那该怎么办?那几个女子已经完全陷进去了。她们现在是非你不嫁,如果要孤独终老,还不如让她们嫁给你。”

    “难道你不是非我不嫁吗?”朱聿键对自己的魅力有了一丝怀疑,想不到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大玉儿皇后,竟然对自己毫无感觉。

    “我才不会嫁给你,我要为蒙古族的兴盛做些事情,哪怕因此终身不嫁。”布木布泰撅着嘴说道。

    布木布泰这番言论,让朱聿键感到无比震惊。果然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圣母皇太后,刚刚二十岁已经有如此远大的志向了。朱聿键不禁感叹,如果自己将她放走,不知道顺治和康熙还会不会被她扶植起来。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此时一名木兰卫突然快步走入了花园。她显然对朱聿键这样的做法已经习以为常了,脸色丝毫不变的看了看两人说道:“启禀王爷,华夏科学院的多位院长一起求见。”

    “哦?一起求见?让他们去银安殿等候,我立刻就过去。”朱聿键只好放开布木布泰站了起来。

    朱聿键虽然闭门不见客,但科学院的那些人却是例外,他始终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视,这又是他最为擅长的方面,自然是经常关注并给予知道,以加快华夏科技的研究速度。

    科学院的这些人才都醉心于研究,从来不牵涉外面的政治风波,朱聿键也不怕他们是来为某些人求情,所以能够放心大胆的见他们。不过今天一见朱聿键也有些意外,因为徐光启、宋应星、王徵和毕懋康都来了,除了孙元化之外,科学院的所有领军人物全都到齐了,他连忙请众人坐下。

    “你们这次来太让我意外了,如果埋头研究的事情找你们可不容易,今日怎么都有时间了?是不是出了什么成果?”朱聿键笑着问道。

    徐光启笑道:“王爷很长时间不来科学院了,我们可是积攒了好几个成果,这次打算给你个总回报。”

    “是吗?说说看都有什么?”朱聿键巡视着众人说道。

    “我的成果比较普通,只不过是研究出了碳化钨车刀,这种车刀比我们淬火的锰钢车刀要硬许多,而且非常耐磨,这会让我们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升几个档次。”王徵呵呵笑道,他现在可是机械研究所的所长。

    “你们居然能制造出碳化钨?”朱聿键有些意外,这种东西即使到了一战末期,也是被克虏伯工厂垄断的产品,其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

    “我们也是无意之中发现的,主要还是归功于宋兄。”王徵笑着向宋应星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我们只是在给灯泡制作钨丝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碳化原理,具体实验还是王兄做的。不过我们的钨丝灯泡可是已经能够量产了,使用时间比竹炭丝要长几十倍。”宋应星指了指头顶上早已安装的竹炭丝电灯,这是八贤王府内比较奢华的装饰,其使用价格不菲,所以除了朱聿键的王府和华夏科学院的实验室,只有政务院大楼那些需要加班的办公室才有,而且经常需要更换灯泡。

    如今有了钨丝灯泡,电灯就可以进入实用化阶段了,未来能够用电灯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朱聿键开始谋划着在城内拉电线,并扩大水力发电站的规模。当然因为依然在小冰河期内,干旱的事情时有发生,光靠水电很不靠谱,所以朱聿键还谋划着利用萍乡的煤矿资源,在宁波附近建立一家火力发电厂。

    不管火力发电厂何时能够建成,至少现在的水电站发电量除了工厂使用之外,尚够部分居民用电。朱聿键打算先在城内拉起电线,建立变电所,再以王府牵头,为所有官员家中免费安装一盏电灯,算他酬谢官员们的福利了。

    听到朱聿键大手一挥,就要自己出钱给官员们安电灯,众人皆是拜谢。“王爷,我还做成了这个东西。”宋应星笑着拿出一个手指粗细半寸长的玻璃管子,管子两头是密封的,但在密封的两处各引出一根铜丝,看的众人迷惑不已。

    别人看不懂,朱聿键却是眼前一亮:“电子管。”他脱口而出,这东西他以前是见过实物的。因为出身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他除了机械之外也学习电子,对于这种最早的电子元器件他自然相当熟悉。

    本来朱聿键依照固有的思维,还感觉电子工业最早也要三百年后才能搞起来,所以他始终关注机械,却忘记了电子的重要性,今天建造宋应星自己鼓捣出来的电子管,他这才恍然大悟。

第九百三十九章两种方案() 
历史的束缚早已不管用了,在他创造的新时代中,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可以出现的,哪怕是那些他从来都不敢想的东西。

    “王爷竟然认识?”宋应星一愣,他本来是就是以初中物理课那些浅薄的电学知识为基础,一直在埋头研究电学。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和有线电报都是基于这些知识所研制出来的,而他也明白了电子、电流、电压等基本理论。

    现在他的电学研究所有着基础支撑,研制速度越来越快,而这枚电子管就是基于他自己的想法,制造出来第一个元件。本来这个电子管是为了有线电报研制,为了增加信号强度的,没想到今天才刚拿出来,就被朱聿键叫出了名字。

    朱聿键呵呵笑道:“当然认识,宋先生用它做什么?”

    “加强有线电报信号,避免接力发报的距离过短。”宋应星脱口而出,这也是现实问题,因为如今的有线电报还很原始,传输距离只有数十公里而已,每次远途拍发电报,都需要一站一站的接力拍发,不但耗时很长,也容易出现错漏。

    朱聿键点点头道:“这个用法也算不错,不过我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发明出不使用铜线传导的无线电报,就会省去大量布设电报线路的费用,也能更加灵活的使用。”

    “是吗?”宋应星眼前一亮:“这我却没有想到。”

    “当然这需要一个信号放大器,才能将信号增强后发射出去。”朱聿键对电学的侃侃而谈,听得宋应星无比崇拜,只不过目前许多元件都只是理论而已,要想制造出真正的无线电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不过这点提示已经让宋应星欣喜若狂了。

    本来朱聿键就打算在宁波附近建设一个火电站,以供应城内可能越来越高的用电需求,不过这么多电器的出现,似乎应该在领地内多建立一批火力发电厂了。虽然他知道火力发电厂对空气污染很高,但这个时代还没有多种能源的开发,要想用电除了较为清洁的水力发电之外,能用的就只有火力发电了。

    在高压输电线路没有发明之前,电力是无法长距离传输的,那些没有水力的地方,就必须利用火力发电,毕竟现在发展才是第一位的,环保问题要在富裕起来之后才能涉及。不过大范围建造电厂也有好处,至少有线电报部门不再需要准备大量价格高使用效率低的蓄电池了,这会节省许多经费。

    宋应星的新进展说完了,朱聿键就转向了毕懋康,毕竟他更加关心军事科技,这种事关他整个发展大计的方向。

    “毕兄这次过来,难道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朱聿键最喜欢见到的就是这位军事研究所的所长,每次他到来都能让战斗力得到不小提升。

    毕懋康笑道:“这是自然的,王爷上次从欧洲拿回来的那支来复枪我们已经改进过了,不但重新加工了四条膛线,还将枪管延长了。王爷所说装弹太慢的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经过研究现在已经解决了。”

    “什么?解决了?”朱聿键眼前一亮,他这个机械专业的人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不到这些古代人却解决了。

    毕懋康拿出一枚铅弹递了过去:“王爷请看,我们叫这种子弹为长弹。”

    朱聿键接过那枚子弹来,发现它依然是完全用铅铸造而成,只不过其形状再非平常的球形,而是被拉长的圆柱形。这种子弹的一头已经接近于后世圆头弹的形状,后部却没有发射药筒,而是变成内凹的形状。

    朱聿键看得不明就里询问道:“这种子弹如此快速装填到枪管里?”

    毕懋康笑着回答道:“我们经过了多次试验,发现来复枪之所以打得远,是因为子弹在射出枪膛之前被膛线引动产生了自转。自转会让子弹变得弹道稳定,同时降低空气阻力,但是自转的球形效果并不好,更何况我们的铅弹为了嵌入膛线,一般会被压扁,这样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所以我们将子弹做成圆柱形,这样自转效果好,而下方的凹槽可以让铅弹壁变得更薄更容易变形,这样用通条下压的时候,弹体不会出现问题,凹槽附近的弹壁却会扩张嵌入膛线。我们只需要将子弹做得比枪管小一些,就能够轻松使用了。”

    “太好了,我们是否可以大批量装备?”朱聿键询问道,他最喜欢的就是提升部队战斗力。

    “这个恐怕很难。”毕懋康为难道:“虽然我们有了无缝钢管挤压机,有了水压机的配合,但是这种枪膛压太大,需要硬度很高的钢材,加工就不像普通钢材那么简单。如果使用黑火药可以降低标准,如果是用无烟火药,那种钢材的加工速度慢,我们一个月最多只能制造两百根枪管。”

    “如果用黑火药的枪管能造多少?”朱聿键问道。

    “这个应该很容易,大概每月能生产五千根。”毕懋康显然都做过研究,数据是脱口而出的。朱聿键有些犹豫,无烟火药的优秀他很清楚,如果改回黑火药似乎是在倒退,毕竟黑火药制造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出烟量大威力小,同时会在枪管内留下许多残渣,这都是之前做过实验的,但产量上的差距却又让他心动。

    让所有部队都用上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如果是以重新改变装药为代价,火药厂恐怕需要做重复的无用功,将无烟火药生产线再改回来了。可是如果不用黑火药,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