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7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7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本的广大民众尚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时候,华夏却出现了如此繁荣的景象,这样幸福的生活甚至连神官所描绘的,天照大神庇护下的高天原也是远远比不上的。

    在这片土地上,安云甚至对自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这样一个处处优越的地方,难道就会因为八贤王被自己刺杀就毁灭吗?她还是第一次对自己的行动产生了怀疑。事实证明她的担心并非多余,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明国运已经不可逆转,即使八贤王被杀华夏也会继续发展下去,更何况她根本就杀不了朱聿键。

    安云回忆着自己踏上华夏土地之后的种种发现,心中更加绝望了,如果从师父的口中证实了,自己双亲真的是被将军下令所杀,她还是否有必要留在日本。或许在华夏开始新的生活,才是她最明智的选择,但在那之前她必须为自己的双亲报仇,想到如何进入幕府向将军报仇,安云不禁有些发呆。

    军用运输船以八节的速度,带着安云向北方驶去,而她所看到的那些庞大船只则掉头向南,驶向了更加遥远的地方。这些船只正是从欧洲返回的那支宝船队,自从朱聿键抽调了大部分宝船参加欧洲运金活动之后,美洲宝船队大大缩水,连带着运输任务也不得不被各型普通商船接替了。

第九百零二章兵力收缩() 
排水量三百到六百吨不等的大小商船远洋运输效率低下,很难完成这样的长途运送任务,为此朱聿键加大了对宝船建造的力度。

    新的宝船对结构和蒸汽机继续进行优化,让速度和载货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大提升了操帆率,让所需水手人数少了许多。经过一年来的建造,美洲宝船队已经恢复到了二十五艘的数量,足以支撑美洲作战的后勤物资需求了。

    发现宝船队后勤补给优势之后,朱聿键就考虑着给本土舰队也设立一支宝船队。毕竟随着本土舰队的进攻距离越来越远,后勤补给线也越来越长,如果光是靠着经过大明内地的铁路线进行补给,一来难以实现充足的补充,二来一旦官军切断铁路线,驻守前方的军队有弹尽粮绝的危险。

    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这不是朱聿键可以容忍的事情,所以他打算利用宝船队的运输,支撑本土舰队向更远的地方前进。正在新宝船队的建设正在筹划的时候,李俊率领的那支宝船队就回来了。

    原来自从陈永疆率领东美洲舰队一举消灭西班牙海军之后,整个美洲东海岸就出现了势力空窗期。尽管尼德兰人在苏里南的殖民地上,还有一支小舰队,但已经无关大局了。

    趁着西班牙人的新舰队尚未抵达的时间差,李俊毅然率领本来的宝船队和护卫舰队南下,他们绕过德雷克海峡之后,终于回到了太平洋地界。在巴拿马城进行了一次补给之后,李俊率领舰队横越太平洋终于返回了宁波府象山港。

    有了这支宝船队的回归,本土舰队的补给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在将五千多吨黄金悉数存入唐王银行的地下金库之后,李俊率领的宝船队再次接到任务,他们将满载着物资前往苏门答腊岛新的海军基地,为开始准备下一步进攻计划的本土舰队进行最关键的弹药补给。

    当初抽调部分本土舰队返回进攻日本,同时命令暂缓进攻,这其中有先安定内部再进攻外部敌人的原因,也有让后勤部门松口气,先积蓄力量再出击的原因在里面。如今庞大的由二十艘宝船组成的舰队,运送来了十多万吨物资,这足够唐军打到非洲大陆了。

    已经重新集结起来的本土舰队,决定配合陆军一起,对欧洲四国在南方次大陆的殖民地发起进攻,将他们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印度洋,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被作为印度洋中转站的锡兰岛。

    锡兰岛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部为高原,气候终年如夏,平均年降雨量超过两千毫米,是典型的岛屿热带季风气候。锡兰岛在华夏古书中被称为僧伽罗国,因为盛产狮子,又被称为狮子国,其主要人口成分是从南亚次大陆上迁移来的泰米尔人和当地的僧伽罗人,数量大约在三十万上下。

    早在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就迁移到了这里并建立国家,后来孔雀王朝时代的阿育王曾遣子来岛上宣传佛教,从那时候开始僧伽罗人开始摒弃婆罗门教。

    后来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入,并建立起泰米尔王国,两国开始征战不休,并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521年葡萄牙船队在科伦坡港登陆。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二十年后尼德兰军队会攻克这里,再经过一百多年又被英国人赶了出去,自那时起这里便成了英国殖民地,直到1948年独立。当然在这个时空中,其他殖民者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明唐海军强大的舰队,已经将这里看做是进攻欧洲四国在南方次大陆殖民地的最好外围据点。

    当三艘宁波级铁甲舰冒着黑烟,出现在科伦坡港外,葡萄牙人第一时间就拉响了警报。唐军停止进攻的几个月,让葡萄牙人与另外三国的守军一样,都是饱受惊吓的。

    因为唐军将一个守备军开赴南非,并在那里建立起三个海港和坚固的炮台群,同时向莫桑比克发起进攻,欧洲联军自顾不暇,而绕过好望角的航线也被彻底断绝了。

    国内援军的断绝,让在南亚和东非尚保留着几块根据地的四国守军变得孤立无援。这些零星的补给港口,本来是用于支撑亚洲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联系的,现在却变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没有来自国内的支援,甚至在当地也没有能够支撑战争进行下去的军事工业,四国守军尝到了对殖民地只掠夺不建设的苦果。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依靠现有兵力做最优化的防守布置。

    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奉腓力四世为国王的,两国基本上算是一家人,所以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在两国商讨之后认为,南方次大陆的殖民地实在难以守住,而锡兰岛物产丰富易守难攻,反而是能够坚守的坚强堡垒。

    为了能够守住锡兰岛,两国抽调了亚洲现有的所有兵力,放弃了班达群岛、巴林、阿巴斯港、马尔代夫、果阿和霍尔木兹等殖民地,与残存的西班牙殖民军一起,全力防守锡兰岛,总兵力一度达到了三万人。

    果阿总督阿雷亚斯本来打算集合四国兵力,一起防守锡兰岛的,结果只有西班牙人决定与其他一起防守。西班牙人在失去了苏禄群岛等地之后,在亚洲已经没有殖民地了,奎瓦总督又被俘虏,如今残余的西班牙军队只有三千多人,最高长官是索里亚中校。他们没有自己的落脚地,又无法回国,自然只能与葡萄牙人站在一起,并听从这位阿雷亚斯总督的调度了。

    与西班牙人即无高级官员又无殖民地地区情况不同,尼德兰人在南亚尚有数个殖民地,总兵力也有一万七千余人。他们同样感觉到了兵力捉襟见肘,为此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科恩也制定了几乎同样的计划,将科罗曼德尔海岸和马拉巴尔海岸的殖民军统统抽调过来,集中防守最重要的荷属孟加拉,这才让他感觉到安全了些。

第九百零三章炮击科伦坡() 
与其他国家拥有多处殖民地不同,英国虽然也参加了四国联盟,但它还是殖民帝国中的后起之秀,殖民地的面积还比不上西葡尼三国的一个零头,在南亚次大陆上,他们只拥有苏拉特和金奈两个港口,驻军人数不足六百人,不过因为其舰队司令罗伯特?布莱克见机够快,他们是唯一将舰队保存下来的国家,尽管如今他们所拥有的也不过是四艘护卫舰而已。

    英国人不与另外三国协同防守,其一是因为自己兵力薄弱,就算协防也用处不大,自己仅有的殖民力量还容易变成炮灰。

    其二是英国人与莫卧儿帝国前任皇帝贾汗吉尔关系非常紧密,与现任皇帝沙贾汗也是关系密切,如果到了危机关头,他们还能得到莫卧儿帝国的庇护。当然如果那位痴情的,正在阿格拉城为已故皇后修建泰姬陵的皇帝陛下,有时间管他们的话。

    其三就是英国人了无牵挂,他们在这里的根基很浅,放弃也没有多么心疼,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可以抛弃两个港口,将人员物资都送上商船,由四艘护卫舰保护着撤回国内,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英国去留皆可稳如泰山,东面又有许多尼德兰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阻隔,这才是他们安稳等待的原因。

    四国这些动作,始终都在夜枭的眼皮子底下,根本不懂现代国家概念和运作方式的莫卧儿帝国,完全没有防间谍的思维,所以这个国家犹如漏勺一般,被夜枭渗透得相当彻底。

    在考虑到印度洋已成关门打狗之势,张名振决定先难后易,主力舰队首先进攻锡兰岛的科伦坡港,以消灭兵力最多的西葡军队,这才有了葡萄牙人的警讯。当葡萄牙人完全进入戒备状态,炮兵进入港口炮台准备防御的时候,三艘庞大的三号战船已经一字排开,与六艘四号战船和十艘五号战船形成了对炮台的联合打击之势。

    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唐军首先发起了炮击。海上作战不同于陆战,因为海洋的不稳定性、舰炮的布置高度过低、以及火炮倍径的差距,让他们的作战距离通常比陆战要短上许多,即使以舰炮型的8公斤和10公斤舰炮,其射程也难以与陆军6公斤攻城炮相比。

    海军的近距离炮击,通常让陆上炮台占据很大优势,但幸好这次他们要面对的是葡萄牙炮兵,一群固执的坚持使用佛朗机炮的家伙。高射速的五千斤佛朗机炮,即使安置在炮台里,其有效射程也仅仅一千米出头而已,双方在这样的距离上射击,几乎都在各自的最大有效射程上,炮击局面看似势均力敌,但结果却恰好相反。

    射程相同的火炮并不一定会打成平手,因为唐军的三号战船一侧就拥有四十门舰炮,四号战船一侧为二十七门,五号战船为二十三门火炮,这样统计下来,唐军三个战队的一起齐射,就是四百多门火炮的齐射,而葡萄牙人在科伦坡城附近的四座炮台加起来,也只有四十三门火炮而已。更何况炮台是摆在那里被人打的固定靶,海军的舰船却是移动炮台,打中的几率并不算大。

    战舰的齐射掀起了大片淡灰色的硝烟,几乎将炮击的船只侧舷完全覆盖,明唐海军的攻势由此拉开了序幕。硝烟覆盖的面积虽大,却不会遮蔽很久,因为如今明唐海军的舰炮已经全都用上了无烟火药,火炮的硝烟没有黑火药那么大,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散。

    早已习惯了海上生涯的舰上水手,擅长于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打移动靶,如今换成了固定式的敌军堡垒就更加简单了。反观陆上的炮台,火炮都是固定在炮座上,火炮只能在很小的角度内调整。葡萄牙炮手要想命中外海军舰,他就必须抓住军舰经过的一刹那间开炮,才有最大的机会。

    “开火,集中火力攻击右侧炮台。”张名振明白要分而歼之,所以选择了一侧集中打击。见到明唐海军发起炮击,炮台上的葡萄牙炮手也纷纷开炮。

    二十多门佛郎机炮发出怒吼,将炮弹倾泻向海面上高大巍峨的宁波级铁甲舰。最新一艘的宁波级三号舰厦门号冲在最前面,将其高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