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5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5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真,我刚才所说无一句虚言,如果铁路真的能够修通,老将军下辖各地作为铁路沿线,也可以多赚些资财养军。每年赚取的钱财如果全部用来养军,至少也能多养五万人吧。”田见秀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秦良玉的心坎里。

    四川穷困难以养兵,以她四川总兵的职位,也仅有两万余官军罢了,例如重庆总兵张令和叙州总兵侯良柱那个级别的人,手下只有五千多人而已,这样的兵力放在湖广只相当于一个副将而已。

    如果这铁路可以让秦良玉多养五万人,她就可以率军出川,亲自消灭那些流贼了。秦良玉听得不禁心动:“以田总兵的计算,这铁路应该修在何处?何时能够赚取钱财?”

    田见秀说道:“如今伏牛山和商洛山中铁路已经修建完成,我们打算从那里为起点将铁路先经万县修到重庆,再通到成都,然后从雅安出川修往西域。除了这条铁路之外,还可以沿着主路向北修支路,直达各处隘口。”

    “如今已经知晓杨嗣昌的计划,老身自有办法截住流贼,无需铁路调兵。”秦良玉笑道。

    “驻军总要吃粮,各处隘口道路狭窄难以通行,大批粮食运不上去,这会限制各处隘口长期驻军。虽然铁路需要修上几年缓不及事,但每修一段就会让粮食补给的路线短上一截,慢慢改善运粮的能力。”田见秀笑道:“更何况有了铁路,外省的货物可以运入四川,四川出产也能运出去,流通之下百姓就能越来越富庶,这比什么都重要。”

    “世人都说八贤王爱民如子,田见秀菩萨心肠,果然名不虚传。”听到田见秀惦记着百姓,秦良玉忍不住感叹道:“只不过这种事情需要巡抚和按察司同意,单单是我无权答应此事。”

    “我这次过来,正是希望老将军能够代我引荐几位大人。”田见秀笑着说道。

    “当然没有问题,我这就替你向几位大人递名帖,将他们邀请过来。”秦良玉当即表示了支持。

    四川巡抚王维章和四川按察司副使邵捷春很快收到了秦良玉邀请赴宴的名帖,两人都感到大惑不解,大明文武之间除了公事,向来没什么往来,今天身为四川总兵的秦良玉却邀请自己前往其家中赴宴,这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无论是什么情况,既然人家下了请柬都要去赴宴的,两人满心疑惑的坐上轿子前往秦良玉府上。两顶轿子刚到地方秦良玉就亲自出迎,将两人引入大厅之中,这里已经摆上了黄花梨质地的八仙桌,桌面上被各色菜肴铺满,旁边还有一坛陈年竹叶青酒。

第八百六十二章四川铁路() 
见到秦良玉这个架势,两人更是疑心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屋子里的人,除了那些侍候的下人之外,只有秦良玉和另外一个年轻人在列,显然那个年轻人身份也是不低。

    秦良玉热情的招呼众人坐下,四个人分宾主落座,随后下人们开始给几人拿筷子倒酒,侍候着几人吃饭。秦良玉举起酒杯对两人笑道:“两位大人今日肯屈就寒舍,实乃三生有幸,老身敬两位一杯。”

    “不敢,不敢。”王维章和邵捷春连忙客气了几句,虽然大明文官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但秦良玉除了四川总兵的职位,还是敕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并不能单以武将的职位来论断,所以两人对她平日里也是客客气气的。

    喝了这一杯酒,邵捷春偷眼看了看旁边的年轻人,发现对方满带微笑,丝毫没有喝酒的意思,仿佛他们的客套与他无关一般。邵捷春放下酒杯询问道:“秦老将军,这位小兄弟想来也不是无名之辈吧,恕我眼拙还请介绍一二。”

    秦良玉笑道:“这位是八贤王特使田见秀大人。”她知道明朝文尊武卑的传统,所以并未报出田见秀的总兵职务,更何况那些八贤王麾下总兵,与朝廷官职也不想干。

    八贤王的名号自然是如雷贯耳,听说这位还是特使,两人皆是大吃一惊,连忙向田见秀客气。秦良玉笑道:“今日田大人到成都来,实际上是给咱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哦?什么消息如此重要,竟然需田大人亲自带来?”王维章吃惊得问道。

    田见秀笑道:“杨嗣昌总督五省军务,如今正在汉中府封堵李闯流贼,这件事情想必两位大人也是知道的。”

    “这是自然,前几天传来的塘报上写着。”邵捷春点头道,他似乎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田见秀摇头道:“可是塘报上并未写明,杨嗣昌大人准备三面围堵,将李闯逆贼逼入四川。”

    “什么?”王维章和邵捷春两人皆是大吃一惊。四川道路封闭,依托着拥有都江堰的成都平原,粮食种植旱涝保收,所以省内始终没有出现民变的情况。如果流贼被逼无奈窜入四川,必然荼毒地方,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各地饿殍遍野,这可就是他们这些主政官员的失职了。

    杨嗣昌这一手相当不地道,可以说是将四川大小官员全都卖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两人的官运也就走到头了。想到杨嗣昌的恶毒,王维章对着秦良玉拱手道:“秦老将军身为四川总兵,四川防务自然以您为主。我王维章不才愿意全力辅佐,为大军筹措粮草。”

    “我手下尚有五千精兵,如有驱策当全力以赴。”邵捷春也当即表了态,他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杨嗣昌此举所有四川官员都有责任。如果一味如往常般扯皮,到时候大家谁也没有好处。

    为今之计倒不如密切合作,将李闯堵在川外,到时候就算得罪了杨嗣昌,自身政绩也没有污点。更何况如果杨嗣昌计划不成,到时候引得天子震怒,他能不能继续在高位上还不一定。

    “多谢两位大人,老身必定全力以赴,保我四川一方平安。”秦良玉笑着说道。

    “田见秀此来还有一件事情,希望与诸位大人商议。”田见秀笑道。

    “田大人送此消息,乃是救我等于水火,但有可帮忙之处,尽管说来。只要王维章力所能及,必定遵从。”王维章说得大义凛然,但实际上却留了后手,如果不是他力所能及就不会帮忙了。

    田见秀说道:“事情也不算太过难办,我只是打算修一条横越四川的铁路而已。”他随后将铁路的好处说了一遍,听说能够增加税收,两人还有些不信。

    “这铁路说起来与官道相差不大,未知如何增加税收?”王维章询问道。

    田见秀给他解释道:“铁路不同于官道,其运货能力提升千倍不止。而且铁路需要特殊路线,这需要很多人养护。人们有了生计,自然能够繁荣商业,而四川出产的货物与外界流通,价格也会上涨,农民将粮食卖出也会更加有钱,自然能够缴纳更多的税赋。”

    田见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这都是他近年在南阳府的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商业的利益在如今的大明还很模糊,许多人还固执地坚持土地产出,才会让国家财政越来越恶化。朱聿键一直以来所作的,就是将农业对国家财政的支撑转为对百姓生活的保证,而将财政支撑作用转移到工商业去,这就分散了土地的压力,减少了百姓的负担。

    田见秀的这些想法,在封地内是非常流行的,但在大明的其他地方,却还不被人所接受。王维章和邵捷春虽然自认为饱读诗书,听起来也是一知半解,不过他们都已经知道了其中一个道理,只要通了铁路,四川百姓会越来越富足,交通也会越加方便了。

    王维章当即说道:“这是好事情啊,我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如果真的能够贯通四川,不失为为国为民的大利,断无违背之理。”邵捷春呵呵笑道。

    田见秀看到两人都同意了,他心中大石就算落了地。自从李自成肆虐陕西,杨嗣昌又开始实行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之后,河南经陕西、甘肃通往阿尔泰山口的贸易路线被切断了,这让南阳府地区生产的货物,难以从陆路卖往欧洲。现在李春玉的商队只能将货物通过新修建的南阳府到襄阳府铁路线运过去,再经长江水道运送到上海寨,到了那里之后或做海船南下走海上贸易路线,或者北上去海参崴卸载,再通过北方大铁路运到欧洲,运输成本上涨近五倍。

    如今要想突破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只有两条路,其一是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将货物运送到宁远府再连同云南那条通往东吁的铁路外运,另外就是直接经万县入川,这两条路线无论走哪个,都避不开四川。

第八百六十三章渗透乌斯藏() 
四川只有六百万人口,因为地方闭塞又较为穷困,无法消化这么多的货物。更何况四川道路崎岖,如果只是以马帮运送成本太高,唯有铁路才是唯一的选择。

    朱聿键曾经向田见秀透露过他对四川的兴趣,这实际上是朱聿键对明末四川的惨状而动了恻隐之心,希望能够有所改变,另外他对四川在华夏中心位置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理解。如果能够让四川四通八达,可以对华夏最繁华的江南、中原之地、北方各省、乌斯藏甚至是中亚都形成辐射作用,这对唐军今后的作战态势有着巨大的好处。

    这一次田见秀被迫在四川修铁路以打通闭塞的商道,也兼顾着朱聿键的这个想法,他以杨嗣昌的诡计为献礼,果然赢得了地方官员的好感,从而为唐军插手四川奠定了基础。

    南阳府的铁路建筑队迅速开赴万县,修筑四川第一条铁路,与此同时已经逐步掌控准噶尔之地的唐军,也从西北方向修筑起新的铁路。

    自从击败准噶尔之后,铁路局就开始修建新铁路了。这条铁路从北方大铁路中段的纳利姆开头,经过托木斯克和库兹涅茨克,从阿尔泰山口进入准噶尔地区,如今已经延伸到了与四川搭界的松潘卫所。这条铁路本来是朱聿键打算用来改善此地物资运输环境,以便大量驻军威胁两翼的哈萨克汗国和蒙古诸部的,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新用场。

    在田见秀将铁路修建计划,以及四川官员支持铁路修建的立场交到铁路局之后,基建司立刻拍板决定两侧铁路线一起开始修建。在万县铁路刚刚开始奠基的时候,北部铁路线已经开始了从松潘卫所到成都的铁路线修建。

    与此同时唐军四处出击,开始大量吞并和硕特部、吐鲁番部、叶尔羌部和青海土默特部的地盘,派兵试探性的进入乌斯藏地域,一点点蚕食其领土。唐军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战略,先对乌斯藏海拔较低的地区进行占领,以便战士们慢慢适应高海拔环境,再逐步向着其他地区推进。

    刘体纯率领的部队很快打到了唐古拉山下,并转而向东南方向进行,着手吞并整个昌都地区,将海拔低于三千五百米的区域全部占据。

    如今的乌斯藏属于大明朝廷管辖范围,大明在这里设立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以及乌斯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但是随着明末国力日衰,这些地方对乌斯藏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更兼乌斯藏地广人稀,本来就有大量土地没有主人,所以唐军渗透并未引起大的抵抗。

    随着唐军的逐渐深入,新的铁路线也在延伸,从松潘卫所的铁路线上再引出一条支线,直接通往昌都地区。昌都地区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地处乌斯藏东部海拔三千多米的区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