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48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4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在各地的,而在江户附近全部的两千名旗本武士,如今都被调集了过来。

    尽管日本人矮马也矮,看上去声威不足,但这毕竟是骑兵,冲击力是一点不会缺少的。负责坚守左翼的营长冯云脸色大变,他手边只有七百多人,对方却又上千骑兵发动冲锋,而在后面还有差不多上万的步兵准备出击,他立刻预感到了危机。

    “命令臼炮安装开花弹,预备,射击。”为了保险起见,冯云在最大有效射程上就命令开炮了。

    一枚枚炮弹沿着弯曲的弹道,从头顶方向朝着日本骑兵砸去,对于这些弹道弯曲的炮弹,日军并不怎么担心。如果直射的加农炮,还会让一条线上的士兵受害,这种从天而降的炮弹,却只能砸到很小的一块区域,伤害力反倒会减少,所以这种臼炮平时唐军除了用其近距离喷射葡萄弹之外,大部分时间只是用来攻城。

    这一次的炮弹却略有不同,重达二十四公斤的炮弹从天而降,落在骑兵群中,因为队形拉得很开,至多只能砸死一名骑兵而已。在被砸死的骑兵周围,其他战友无不调转马头,绕开此处继续前进,然而这次的炮弹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当炮弹砸死一名骑兵落地之后仅仅半秒,引信终于燃烧到了尽头,随着内部黄色炸药被引燃,巨大的铁质炮弹发生了剧烈爆炸。轰轰的爆炸声从骑兵队伍中传出,每次爆炸声响起,方圆十多米范围内就会被清空,被炸死的日军东倒西歪,死状都非常凄惨。

    日军已经胆寒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炮弹还会爆炸而且拥有如此大的威力。但是马速已经提到了最高,黑母衣众的骑兵已经无法回头了。与此同时,另一侧的唐军守军也采取了差不多的行动,只不过进攻那个方向的赤母衣众要更加悲惨一些,因为他们遭到的是两个营的臼炮轰击,炮弹密度提高了一倍。

    看着对方骑兵遭到密集炮击之后的损失惨重,唐军战士们显得颇为兴奋,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开花弹的实际应用,想不到效果如此之好,对方的战马显然没有经受过如此猛烈的爆炸威胁,变得非常惊慌,几乎让旗本武士们无法保持骑兵冲锋的姿态。

    “举枪,射击。”冯云再次发出了命令,第一排士兵凭据步枪开始了第一轮射击。这一次射击是在华夏产燧发枪的最大有效射程上开始射击的。在这个距离上只要对方稍有防护,就能够预防铅弹的侵彻,然而日本缺铁,就算是最精锐的旗本武士也只能穿上竹子制作的铠甲。

    这种以竹子和皮革编织,上了数道漆的铠甲,如果遇上日本生产的各种劣制冷兵器,或许还能有些效果,遇上热兵器就完全无效了。无数的铅弹射向骑兵,轻松击穿了黑母衣众身上的竹甲,将他们击毙击伤。唐军士兵们高效的进行着队形变换,在一步步后退的同时,不断的向着日本骑兵射击。

    在这的密集射击之下,黑母衣众的旗本武士却是毫不退缩的继续前进,他们挥舞着雪亮的野太刀,前赴后继的往前冲,哪怕再多的同伴倒下也毫不退缩。然而勇武始终无法代替武器的差距,在燧发枪的高效射击下,已经被炮火摧毁了三分之一的黑母衣众被彻底消灭,当最后一名旗本武士躺倒在地的时候,他距离最前排的唐军士兵只有十五米远。

    十五米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不仅仅是骑兵迈不过去,步兵也是一样。燧发枪在不断的进行着射击,尤其是对方人数最多的中路方向,唐军的压力越来越大,申屠鸿不得不选择将队形慢慢后撤,与对方拉开距离,防止日军铁炮兵发挥功用。与此同时两个营下属的炮兵排和团属行营炮都开始对着中路日军密集的发起炮击,很快师属的攻城炮也加入了进来,而这一次所有火炮都换上了开花弹。

    开花弹这种京城神机营匠作坊的不传秘技,因为老匠师的流散而泄露,让唐军有了如今这么犀利的武器。当孙元化设计的后装火炮,与刘执事制作的开花弹结合在一起,立刻发挥出了难以想象的威力。

    大射程高射速高爆炸威力,这样的炮弹可以说独步全球,而日军很不幸成了步兵火力覆盖下的祭品。数不清的炮弹不断砸到日军头上,剧烈的爆炸声让一排排的士兵陆续倒下。面对巨大的伤亡,稻叶正胜依然在坚持,他坚信己方有人数优势,必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第八百五十一章特种炮营() 
只要能够消灭这支唐军,哪怕阵亡四万人也是值得的,这是稻叶正胜的想法。他很清楚对方的强大,如果真的能用人数上的优势消灭对方,他就有机会拿到对方的先进武器。这些武器交给国内匠人仿制,必然会让日军的战斗力大增,到时候就不怕唐军的威胁了。

    稻叶正胜想得很美好,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击碎了他的美梦,当开花弹兜头砸下,在士兵群中开出一朵朵死亡之花,他就感觉到了有些不对,但很快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密集的炮弹落下,死伤的士兵越来越多,而他们前进的速度却提不起来。

    因为轻率的出击行动,将精锐的旗本武士直接葬送,如今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步兵了。在武士们的率领下,日军还在加快冲锋速度。

    “投弹。”随着指挥官们的一声令下,射击完毕的那一排火枪兵并未直接撤退,而是将腰间手榴弹拿出一枚,点燃引线之后用力扔向了迎面而来的日军阵营。

    轰轰的爆炸声再次响起,这次比前两次都要响,因为火炮数量再多,也不可能让士兵人手一门,手榴弹却是每人六枚的配置,现在用起来丝毫不会心疼。密集的爆炸声让日军损失惨重,也让不少人为之胆寒,这仗没法打了。

    “冲锋,不许停下来。”稻叶正胜挥着武士刀怒吼,丝毫不因为士兵的大量阵亡而有所犹豫,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此时命令撤退,恐怕幕府军很快会演变成全线崩溃,所以他们只能前进。

    “看来要动用秘密武器了。”申屠鸿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因为日本比较封闭,国内科技水平也差,即使使用什么新武器也不怕对方仿制或者泄露消息,未来这里将成为华夏新武器的试验场,而第一批小白鼠就是眼前的这些日本兵。

    “命令特种炮营发射。”申屠鸿发出了命令,隶属于师级的远程打击部队已经不仅仅是重炮营了,近卫师还在全军首创增加了一个火箭炮营,此时正是他们发威的时候。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已经用铁钎固定在地面的火箭炮车纷纷开始点火,随着引线燃烧耗尽,一枚枚巨大的钢制火箭发射升空。嗖嗖的连续射击声不绝于耳,天空中顿时汇聚成壮观的火龙。

    每台火箭车都能一次性发射十二枚火箭弹,而在整个火箭炮营之中,却有着近六十台。这么密集的火箭都瞄准了日军中路的大部队,其结果是灾难性的。无数火箭弹犹如雨点般落在对方阵营中,因为发射药难以精确计算,火箭弹无法集中攻击同一地点,其覆盖的面积极广。

    轰轰的爆炸声如鼓点般密集响起,地面上被炸起的烟尘,将整个稻叶正胜率领的中路军都包裹了进去,暂时看不出那里的具体情况。不等火箭炮的炮击效果显现,右翼的唐军首先发起了进攻,两个步兵营在骑兵连的配合下,向着上万日军发起反冲锋,密集的弹雨射击着日军足轻士兵,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日军在唐军右翼的强大攻势下,很快有了崩溃的迹象。唐军骑兵连绕道后方,从侧后向日军发起冲锋。而在正前方则是稳步压上来的步兵,他们没有如平常的作战方式,在一百多米外就停下来装弹射击,而是继续大步前行,与对方的距离一直压缩到四十米他们才开始攻击。

    攻击的方式并非使用排枪射击,似乎是在唐军看来,那样的攻击效率太低了,他们使用的赫然是成排的手榴弹。第一排步兵将点燃引线的手榴弹甩了出去,在日军中引发了连串的爆炸。随后第二排步兵越过第一排,又向前走了五步左右,再次甩出一排手榴弹,紧接着第三排步兵紧紧跟上。

    依靠着如此连贯的手榴弹抛射战术,日军被炸得节节败退,丝毫没有反抗的能力。此时火箭炮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来中路由四万大军组成的整齐阵型,现在已经被瓦解了。

    残缺不全的阵型,看不出本来的面目,到处都是爆炸引起的巨大弹坑,坑内的日军士兵尸骨无存,四周散落的尸体也是残缺不全,至于幸存的士兵早已陷入了呆滞状态。

    右翼的两个步兵营利用手榴弹和排枪的攻击,以及骑兵连的侧后突击,让日军完全崩溃了,与此同时中路的两个营也发起了进攻,除了左翼陈云指挥的那个营还在阻挡着阿部忠秋率领的日军进攻,另外两路已经全线反击了。

    遭受重创的日军逐渐溃退,将阿部忠秋所部日军的侧翼被暴露了出来。见到另外两路都已经溃败,阿部忠秋也打算后撤,然而他尚未来得及发布命令,天空中忽然传来了嗖嗖的声响,他抬头望去,正好看到了一条条火龙朝着自己飞射而来。

    火箭炮营的第二轮炮击,将目标放在了日军仍未溃退的左翼,结果这次以七百多枚爆炸火箭弹实行的炮火覆盖,让一万多日军遭遇了毁灭性打击,接近四千人当场阵亡,剩下的也大多带伤。见到已经没有胜利的希望,阿部忠秋率领部下仓皇撤退。

    唐军发起全线追击,稻叶正胜、阿部忠秋等人犹如当家之犬,被唐军赶着一路向北,直接逃入了浦贺港才算罢休。然而浦贺港并不能成为日军很好的避难所,随之而来的唐军舰队,朝着港口内发起了炮击。

    日军对陆上的唐军都毫无办法,面对着来自海中的炮击,就更加没有了反击之力了。在密集炮弹的轮番打击下,稻叶正胜只好继续率军溃逃,他们过横滨而不入,直接退到了江户才收住脚,而此时他们带出去的六万幕府大军,活着回来的仅仅三千余人。

    一场大胜将幕府军主力彻底击垮,在扩展了足够的区域之后,后续的第二团开始陆续登陆,并接连占据各主要城市。日军势力遭到驱逐,那些武士和藩主们不是逃走就是被杀,而下层的农民偏偏逆来顺受,这让唐军稳定地方局势相当容易。

第八百五十二章德川藏宝() 
得到大军被消灭的消息,德川家光震惊良久才缓过来,他知道事不可为,想要以投降来换取唐军的停止进攻,结果却被冈部永纲拦住了。

    “将军阁下千万不要投降,否则后悔莫及。”冈部永纲正色说道。

    “如今大军已经被灭,我们如何抵挡?”德川家光认为大势已去,再反抗也是枉然。

    冈部永纲回答道:“唐军远道而来,必然不能持久,我们只要坚壁清野不与对方决战,时间长了他们必然离开。只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要先放弃江户才行。”

    “放弃江户?那不是没有了根基?”德川家光惊呼道。

    “不仅仅是江户,我们必须放弃整个关东大平原,将军力收缩到山区。唐军战力强大主要依靠火炮,我们避开平原对方火炮难以运输,这样唐军就不敢随意发动进攻了。”冈部永纲解释了半天,看到德川家光依然有些犹豫,他劝慰道:“将军阁下,这次唐军有备而来,如果我们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