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4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4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这件事情也不会有人知道。谁能想到朱慈烺年纪幼小,更是有大麻的作用,竟然被他们生生吓死了。这样一来张氏失去了太子奶娘的位置,将来必然是驱逐出宫的下场,她为了一千两白银的小利,竟然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张氏越想越是窝囊,她整整哭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竟是在自己屋中上吊而死。那两名宫女听闻张氏上吊,还以为东窗事发,这是将太子吓死了,事情非同小可,说不定皇上震怒之下就会凌迟处死。两人害怕之极,最后也选择了上吊身死。

    崇祯听说太子奶娘和两个宫女上吊,还以为她们与太子感情深厚,宁愿追随于地下,心中不禁感动。在命人好好将三人安葬之余,崇祯又下旨赏赐其家人以表彰忠心。因为太子朱慈烺病逝,周皇后心中哀痛,崇祯见到皇后即想起太子去世而心中难过,又记得国丈周奎太过吝啬而咬牙切齿,自然渐渐对皇后疏远了。

    因为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情,捐输自然被停了下来,李国瑞的儿子李存善被恢复了爵位并发还家产,而从中挑拨的李国华却被崇祯借故斩首示众,也算除了他胸中恶气,只是他这个皇帝威信经此一役,却是在群臣之中大打了折扣。

    与崇祯不同,朱聿键此时正埋首于封地内的建设,而他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酿酒。自从在已经建立起来的轻工业体系上,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之后,朱聿键就始终在关注这件事情。随着民间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华夏能够出口欧洲的再非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这三大件,而是呈现出推陈出新百家争鸣的情况。

    浙南和福建已经成了全世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虽然其面积在朱聿键所控制的所有地区之中,只占据了不足二十分之一,但所产生的价值却达到了一半,这就是工业所能爆发出来的力量。如今这里所生产的商品不但销往欧洲,也卖向朱聿键掌控下的各个地区,同时倾销到最近的日本,几乎占据了全世界的工业品市场,让欧洲人只能赚取一些运费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朱聿键也没有放松发展,尤其是在与沙皇俄国签订和平条约之后,给他一个前所未有的灵感,那就是卖酒。因为地处北方极寒之地,用酒御寒是俄罗斯人所必须的,他们也经常这么做。

    俄罗斯人的好酒,即使在后世也非常有名,哪怕是最艰难困苦的时代,买不起酒喝的俄罗斯人,甚至向任何含酒精的东西下手,香水、消毒水、洗发水都成了他们的杯中之物,更可怕的是在军队中,连飞机用的防冻液都敢喝,可谓是无酒不欢的民族。

    朱聿键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消息,根据一些科学机构研究,六十度以上的高度酒很容易造成嗜瘾的习惯,让人对酒精形成严重依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当初为了救急而研制的红薯酒,朱聿键也不许出售酒精度高于六十度的。在当今国内,白酒普遍只有三十八度、四十二度和五十二度三个型号,以便将酗酒的程度降到最低。

第八百四十五章伏特加的妙用() 
除此之外,国内的白酒大部分都是用小麦、高粱、水稻等粮食酿制,用红薯酿制的酒味道不好,基本是配发于军队或者外销,而朱聿键很清楚俄罗斯人最喜欢的酒是伏特加,这是用土豆酿制的。

    实际上酿制伏特加可以用多种原料,而且质量好的伏特加通常使用单一原料进行三次以上的蒸馏制得。据说在这些原料中,使用小麦酿制的伏特加柔软和平滑,黑麦伏特加更有劲,土豆酿制伏特加通常有一种奶油般的质感。

    当然就算朱聿键知道能用各种谷物酿制伏特加,他也不会使用的,因为在这个粮食并不富裕的时代,虽然华夏已经通过的海外的新国土,尤其是热带的众多岛屿,补充了大量谷物,但这些粮食也不能轻易浪费,不过土豆就另当别论了。

    在精耕细作之下,土豆的亩产已经超过了三千公斤,这样的产量根本不怕浪费。如今封地内的土豆已经从粮食转化为了菜式,需求量大大减少,粉条也因为产量过大只能外销获利,没有多少产量增长空间了,而土豆的产量却依然在增加。这种情况下,给不易保存的土豆找到新的出路,就成了当务之急,而酿制伏特加就是最好的办法。

    作为从14世纪开始就成为俄罗斯传统饮料的伏特加蒸馏酒,华夏是没有人会酿制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朱聿键的酿造热情,因为他很快在大量俄罗斯俘虏中,找到了几十个酿酒师傅。

    在讲明只要帮忙酿酒,就可以免去在苦寒之地服苦役之后,这些俄罗斯人欣然答应帮忙酿酒了。因为是要倾销到俄罗斯的酒,自然不会放到浙南来酿造,因为那样会大大增加成本。

    经过北方殖民地的开发,如今北大荒地区已经基本变成了封地内大豆、高粱和小麦的主产区,而土豆则成了伯利亚省等几个省的重要农作物。依靠着大基数的土豆种植区,以及北海良好的水源,这个酿酒厂就被放在了北海旁的胜利堡内。

    很快以土豆为原料酿制的伏特加就出炉了,在经过多次蒸馏和活性炭过滤之后,伏特加酒的酒精度能够达到九十五,这是个非常惊人的程度,当然这样高的酒精度许多人难以下咽,一般都用蒸馏水调制到六十至八十度,才贴上北海牌的标签,专门用于卖往俄罗斯。

    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会增强其国力的问题,朱聿键是有所考虑的,而他的反制措施就是出售高烈度的伏特加酒。俄罗斯全民好酒的传统,让他们对酒的消耗量很大,这就可以让华夏在通过以俄罗斯为通道的东欧贸易上赚取巨大利润的同时,又利用伏特加酒将俄罗斯赚到的利润吸了回来,避免增强其国力。

    朱聿键另外的考虑就是高度酒有杀精的作用,如果俄罗斯男人全民嗜酒,而且还是六十度以上的高度酒,就能够大大降低其人口出生率,慢慢消亡掉这个民族。利用俄罗斯民族的这一固有弱点可以说是阳谋,其政府都没法阻止,因为在条约中明文规定,凡是华夏在俄罗斯境内销售的货物,俄罗斯不得已法律或者命令的形势进行干扰,否则条约无效。

    大量高酒精度伏特加很快充斥俄罗斯本土,以机械化流水线酿造的伏特加,更加之华夏廉价土豆的支持,让这种酒的售价不高。结果大量伏特加流入俄罗斯,在赚取那里大量钱财的同时,也击垮了几乎所有本土酒厂,让俄罗斯人的钱财再次回流。

    北海牌伏特加的广告很有煽动性“真男人喝最烈的酒”,这个朱聿键亲自想出来的广告词,引起了俄罗斯人的共鸣,也让这种专销俄罗斯的酒很快成了俄罗斯,乃至整个北欧的名牌,酒厂产量节节升高,货源却还是供不应求,甚至一度造成了北方各省土豆供应紧张,这是朱聿键所没有想到的。

    除了酿酒之外,朱聿键更加关心的是粮食产量,从北方移民的脚步从未停下,这些人被转运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但是封地内的生育鼓励政策,让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依靠低下的粮食亩产,未来肯定还会出现土地不足的问题。更何况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让人口全都束缚在土地上也是不行的,这需要更高的效率进行耕种才行,朱聿键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肥料。

    早在封地的建设上了正式轨道之后,朱聿键就开始鼓励养猪,猪是一种耐粗饲易上膘的动物,在民间非常容易饲养。它不需要大量的草场作为支撑,只需要进行圈养即可,同时对饲料的要求也很低,朱聿键当初鼓励养猪的目的,是为了消耗过剩的红薯和那些无用的红薯藤蔓,这些都是喂猪的好东西。

    经过政务院的大力推广,如今封地内养猪已经非常流行了,这样的普及方式在让居民获得大量猪肉改善伙食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猪粪。农民们会在秋季将收集起来的猪粪与煤灰、粘土等物混合在一起,加水密封进行发酵,以杀死猪粪里的寄生虫卵并减小其对作物的烧蚀性,这种做法叫做堆肥。

    这样的堆肥发酵过程通常会历经整个冬天,等到春暖花开要开始耕种的时候,将这些堆肥撒到地里再进行翻耕作为底肥,可以让作物茁壮成长,这是氮肥的重要来源。

    后世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就是氮磷钾,猪粪可以作为农家肥的氮肥来源,而各大养鸡场的鸡粪就是磷肥来源了。除了这些养鸡场之外,朱聿键还知道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也包括华夏南海上的许多岛屿,都有大量鸟粪的存在。

    这些鸟粪都是数千年堆积起来的,有的岛上鸟粪就厚达十几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磷肥来源。只需要利用一些船只进行运送,磷肥也非常容易解决,但是钾肥作为天然矿物就很难解决了。目前唯一的办法就开采明矾石矿,将其研磨成碎末撒在田里。

第八百四十六章攻克巴达维亚() 
明矾石中含有钾和铝,是很好的钾肥来源,而且在浙南的苍南地区和福建周宁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可以就近使用。不过朱聿键很清楚明矾石的储量并不算高,钾肥的使用还应该从化肥方面入手。实际上不光是钾肥,对着化学工业的兴盛,所有肥料都应该从化学上得到解决。

    根据以前上过的化学课朱聿键知道,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化肥叫做尿素,这是一种化学氮肥,但是制造这种肥料比较麻烦,它是用氯化铵和氰酸银制取氰酸铵,再与硫酸铵人工合成的化肥。

    先不说其中氰酸的毒性,单是合成氨水的技术,那可是后世一战的化学家哈伯发明出来的,这种发明对于现在化学研究所来说太难了。实际上朱聿键也只知道合成尿素的化学式,具体生产方式并不清楚,相信就算是科学院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

    氮肥暂时不考虑,磷肥同样有这个问题,不管是过磷酸钙、钙镁磷肥还是硫酸铵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生产的,这些产品都只能作为预研项目交给化学研究所,让他们慢慢的去研究。如今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制作的化肥反而是钾肥。

    利用晒盐制得的卤水与甲醇作用,就可以轻松提取出氯化钾这种用途很广泛的钾肥来。不过化学书上写的也只是实验室方法,需要继续研究工业化的制取工艺,朱聿键相信只要这些化肥投产,能够让华夏的粮食亩产再上新的台阶,同时也能够壮大现有的化学工业。

    时间已经到了崇祯七年的六月中旬,南方突然传来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消息,巴达维亚被攻克了。原来自从马六甲海峡被唐军完全掌控之后,海军就开始准备对巴达维亚的进攻了。

    作为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最大据点和总部,巴达维亚的地理优势毋庸置疑,它处于爪哇岛的西北海岸上,与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的诸多港口,以及西班牙的马尼拉相距都不算远,是个相当重要的中转港口。

    巴达维亚最大的地理优势,还是它恰好处于华夏东南沿海港口和印度洋重要交通枢纽锡兰岛中间。因为大明海禁政策,大型船只不得下水运营,华夏商人无法远航到欧洲去做生意。

    在近海贸易方面,巴达维亚已经是华夏商人能前往的最远港口了,他们常常喜欢将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产品运送到这里并获取巨大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