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2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2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立刻将物资搬上马车,我们撤退。”伊里奇侯爵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撤退,他知道这次恐怕情报有误,对方的兵力可能并不比他少多少,这次他大意轻敌才会被对方分而歼之。

    “糟了,我可能出动的太早了。”满桂杀死一名俄军步兵,抬头向着后路望去,他却发现俄军正在准备撤退,他就意识到不好。

    满桂才刚刚到达,尚未与己方部队接触,就发现俄军步步紧逼,第十九师已经非常危险了。为了防止己方遭受更大损失,他才会提前发动,率领两个步兵师包抄过来,希望将俄军进攻打退。他哪里会想到,自己这只从未出现过的援军突然到来,会让对方意识到了战局的危险。可是现在俄军数量依然不少,就算他想要拦截也没用,这次打中路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

    就在这个时候,山丘上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开炮。”

    在俄军右翼两里外的几座山丘上,突然传来了密集的炮声,随着硝烟在山顶上腾起,密集的炮弹很快落在了正准备撤退的俄军部队中,让他们产生了一定的混乱。

    “出什么事情了。”伊里奇侯爵大惊失色,他不知道炮弹是从那里来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指挥官阁下,恐怕的敌人的援军到了,我们立刻撤退或许还来得及。”库兹涅夫上将发觉不好,立刻提议撤退。

第八百零三章进攻示威() 
就在这个时候喊杀声从右翼的山丘间传了出来,无数唐军战士从山丘两翼冲了出来,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向了俄军集结地的侧翼。原来满桂的骑兵部队需要绕过丘陵,从山谷中前进,而步兵则是见山翻山遇水搭桥,在工兵的帮助下,他们以比骑兵消耗的时间也长不了多少,此时恰好抵达了中路战场。见到俄军想要撤退,立足未稳的唐军顾不得休息,立刻将大炮架起来狂轰。

    “糟了,他们果然有援军,该死的鞑靼人就知道用阴谋诡计。”伊里奇侯爵咒骂着,命令全军立刻撤退。然而在对方发起冲锋的时候撤退,小溃败也会转变成大溃逃。

    后路遭到袭击,彻底摧垮了前线俄军四个步兵团的士气,他们也产生了巨大的混乱,不少人扔掉武器抱头鼠窜。哥萨克骑兵最终没能挡住何剑和巴特的两个师,他们在突破了残余哥萨克骑兵的围堵之后,也冲向了混乱的俄军作战部队。

    四个唐军骑兵师绞杀四个俄军步兵团,这样的战斗没有太多悬念,凭借着锋利的马刀与骑兵机动优势,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将俄军消灭了,剩下的一些人只能举手投降。

    此时唐军第四军的主力已经与俄军打在了一团,尽管数量比对方少了一半,但是第四军有备而来,又是发起突然袭击,结果反而压着俄军打。伊里奇侯爵知道大势已去,立刻命令全体撤退,然而在双方纠缠的时候命令撤退,这样的指挥简直是是一场灾难。

    俄军步兵们本来都憋着一口气,硬顶着唐军的进攻,伊里奇侯爵的这个命令,等于是在绝境面前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俄军死战之心尽去,许多人不顾唐军的进攻,乱哄哄的从前线撤下来扭头就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逃跑的人群中,俄军已经陷于崩溃了。

    库兹涅夫上将气得牙根紧咬,伊里奇侯爵这样的命令等于是在自杀,他却没来得及阻止。本来他还能够组织起三千多人形成防线,挡住唐军进攻,为其他部队整队再战创造机会,然而伊里奇侯爵这句话却毁了一切。所有俄军都加入到了逃跑的行列之中,连他的手下也不例外,本来还在拼死作战的近卫军团三千多人,很快跑得只剩下几百人了。

    利用这么点人与数量庞大的唐军对抗,连个涟漪都激不起来,见到战局已经无可挽回,库兹涅夫上将也不得不加入了逃跑的行列。唐军全线获胜,拼命的追击着俄军,尤其是四个骑兵师的队伍分散开来,向着四面八方追击俄军。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赢四条腿的,结果又有超过两万人就这样做了俘虏。

    第六军团在接到两路溃败的消息之后,立刻选择了撤退,而留下来的哥萨克骑兵在斯捷潘子爵的亲自率领下,与赵率教的骑兵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也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撤退了,但他们成功救下了第六军团。

    此战的后半段打得并不好,因为满桂提前的暴露,让袁崇焕本来计算的围歼战打成了击溃战,结果在中路只消灭了一万多人,抓了近两万俘虏,这与他本来的预计相去甚远。

    经此一役,俄军只有近卫军团和第三军团的七万多人撤回了赫雷诺夫,另外第六军团损失不大,有九万人退了回来,哥萨克骑兵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俄军的损失巨大,因为许多人是被打散了,后来陆续有人归队也说明了这一点,直到一个月以后俄军又陆续有接近十万人归队,让俄军的军力再次恢复到了三十万人左右,但此次战役的失败却是毋庸置疑的。

    与俄军十几万人的损失相比,唐军的损失并不算大,但也有近四万人阵亡,同时有六万余人负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康复,加上看押八万俘虏的人手,袁崇焕手中能够调动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这次大战第四军损失不大,但第七军基本上被打残了,因为他们的三个师分别是三路主要的防守部队,承受了几乎所有俄军的进攻,战后第七军已经伤亡了一半人,短时间内难以作战了。

    部队情况损失极大,刘体纯建议全军休整,等待补充武器弹药之后,再决定后续的作战,袁崇焕却摇头拒绝了:“我知道咱们现在非常困难,但俄军更加困难。现在是战役最关键的时期,我们要趁着俄军的混乱,给予他们更大的打击,同时震慑对方,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才能完成王爷的嘱托,尽快与俄军签订和平条约。”

    刘体纯知道袁崇焕说得有理,只好点头认可的他的计划。袁崇焕让第七军所部留下来休整,顺便看押俄军俘虏,他自己亲自率领第四军和赵率教的骑兵军,向科特拉斯发起了进攻,同时满桂的第三骑兵军迅速北上,向着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梅津发起进攻,而驻守伯朝拉河的唐军第二预备役军也协同作战,发起了全线进攻。

    唐军突然在北线发动全面进攻,凭借着更加先进的武器和兵力优势,尼古拉伯爵麾下的俄军第二军团很难抵挡,城市接连被攻克,甚至连他驻扎的科特拉斯也被攻克了。尼古拉伯爵的第二军团遭受惨重损失,伤亡超过三万人不得不狼狈后撤,连尼古拉伯爵这个军团长也险些当了俘虏。

    在攻克科特拉斯城之后,袁崇焕特意将第二预备役军的一个齐装满员的师与所有火炮抽调过来,与第四军和赵率教的第二骑兵军一起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近十万唐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科特拉斯城,后面还拉着近两百门火炮,这样的声势足以震慑所有人。

    看着那么多精神饱满步伍整齐的唐军步兵,杀气腾腾装备精良的骑兵,看热闹的俄国人皆是脸如死灰,他们知道俄国军队很难再打回来了。

第八百零四章谈判代表() 
唐军竟然还有余力进攻,并且很快推进到了北德维纳河一线,还派出如此强大的军队进行入城仪式,从多个渠道汇聚过来的消息让伊里奇侯爵大为吃惊。本来随着散兵游勇逐渐归队,伊里奇侯爵还认为自己仍有一拼之力,打算重新集结起来发动进攻,可是现在看来就算他继续进攻,换来的只能是更加可耻的失败。

    很快莫斯科的命令就来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近卫军团被抽调回莫斯科,同时派来了掌握行政大权的国务大臣莫里斯公爵准备与唐军谈判。至于败军之将的伊里奇侯爵被免职,剩余俄军被要求沿着北德维纳河与卡马河一线布防,防止唐军的继续进攻。

    俄国要求谈判的消息很快被传到了袁崇焕军中,他则以等待上级命令为由,将俄国的使节团晾在了科特拉斯,让他们等待国内派来谈判代表。对于这样的安排,俄国人没有什么异议,唐军的身份在欧洲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尽管因为通讯手段的落后,这个消息并未传到大明或者满蒙各势力的耳中,但欧洲各国已经是心知肚明。

    从大明帝国到欧洲,道路何其遥远,就算走上半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有俄国使团并未着急,他们就在科特拉斯住了下来。不过情况远出俄国人的意料,半个月之后大明使者就来了。

    所谓大明的使者,其实就是八贤王朱聿键派出来的谈判代表,这个人正是已经是升任北方总督的陈子龙。陈子龙早已得到了朱聿键的全部授权,奉命主持对俄国人的谈判,所以他已经有了准备,而袁崇焕传递消息使用了有线电报,虽然北方领土广大,需要一站一站的接力传递,消息也仅仅是两天时间就到了陈子龙手中。他接到消息之后,当即坐上火车到了彼尔姆,再转为马车前往科特拉斯,所以半个月就到了。

    陈子龙前来谈判,高丽和远东地区自然也不会不管。刘体纯在战斗结束之后,已经率领第七军乘着火车,将数万俘虏押送回了海生崴,他将坐镇那里防止满蒙的偷袭,同时将这些俄军俘虏交给去年组建的海参崴劳务输出公司。

    如今八贤王麾下已经有了两个劳务输出公司,其中比较小的一个是澳洲劳务公司,如今他们手下有着从南方各地搜集的一百五十万土著人,这些人被打着劳务输出的名义,在澳洲各地开辟种植园和矿井,他们实际上就是八贤王手中的奴隶,用来开发土地,为华夏移民进驻提供前期准备的。当然南方土著都好吃懒做,工作能力非常低下,为了加快对澳洲和中南半岛的开发,高丽省还支援过去了一百万倭奴,作为主要劳动力。

    海生崴劳务输出公司比澳洲劳务公司要大上许多,他们掌控者一百多万倭奴,数十万建奴,近三百万通古斯人奴隶,前些日子还被朱聿键投放了数万欧洲四国联军的战俘,现在又加上了俄国战俘可谓是人员来历驳杂数量众多。

    这些外国奴隶被统一管理,专门开垦北方很少有人涉及的寒冷地带,包括伐木、开矿和开垦农地,建设一个个城市,同时兼顾修筑铁路等工作。这两个劳务输出公司的奴隶死亡率极高,几乎是每天都有上千人的消耗,但在这个消息闭塞,又没有建立国际人权机构的时代,谁会去管这些人的死活,何况欧洲各国还不是在贩运黑奴吗?

    这两大劳务公司的各种奴隶,不需要付工钱,伙食也很差,每天从事十六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从事八贤王麾下各种产业之中,科技含量最低但利润最高的筑路和开矿部分。朱聿键每天都在谋划着,如何给这两个劳务公司多弄些奴隶资源,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只要把人弄进去轻易不会再吐出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聿键给陈子龙的谈判底线中,就没有俘虏返还这一项,这也是陈子龙最为头疼的地方。

    令陈子龙头疼的还不止这一项,唐军打了这样的胜仗,以朱聿键的性格自然是有多少利益就剥夺多少利益,这次定然要让俄国人伤筋动骨。他给出的谈判底线非常苛刻,几乎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俄国人会否接受这样的谈判底线,陈子龙心中毫无把握,但是这个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