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1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1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办法破坏的,他立刻命令距离最近的第三军团将炮兵队拉上土丘布置阵地。

    俄军还不是近代化的军师旅团营三三编制,军师旅大多只是临时性的编制,他们平时采用的是群团制,每个军团都拥有十二个团的编制,另外还会有一支装备十八门2磅野战炮的炮兵队。这样的配置是当今欧洲军队编制的主流,其主要是按照当今的武器配置产生的。

    当前仍在主流使用的火绳枪射速低射程近,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部队,因此欧洲各国的陆军都模仿西班牙大方阵的形势,以长矛兵和火枪兵混编,两翼则另外配置骑兵掩护。这样的作战方式造成每个作战单位不能太小,必须形成集群才能发挥足够的优势,因此按照西班牙大方阵的人员数量,欧洲这些团级编制都有八千人的规模,十二个团加上一支四百人的炮兵队,恰好是一个十万人的军团。

    此时距离伊里奇侯爵最近的第三军团,就是这样一个十万人的大军团,他就近将这个军团的炮兵队拉上了高地,对着唐军铁丝网开始了炮击。刚才哥萨克骑兵的冲锋,虽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也让他们知道了对方的射击范围,俄军的野战炮虽然口径小,但加上土丘高度的加成,也能够在唐军火炮射程之外,勉强够到前沿的铁丝网。随着俄军开始炮击,铁丝网全出现了一片片被砸起的烟尘,很快就有几处支撑铁丝网的木柱被炸毁,原本挺立的铁丝网坍塌了一大片。

    又有两处铁丝网被炮弹砸断,露出了不大的缺口,但是俄军的炮兵射程有限,在击破两层铁丝网之后,第三层的距离过远,实在够不着了。伊里奇侯爵放下望远镜冷笑道:“非常好,准备出击。”

    “指挥官阁下,还有一层铁丝网没有破坏,我们的冲锋很难过去。”斯捷潘子爵也在望远镜冲看清了情况,开始见到火炮发威他还感到非常兴奋,然而随着火炮的射击他却有些担心了,因为发射了上百发炮弹,却没有任何一发打在第三道铁丝网上。

    伊里奇侯爵笑道:“没有关系,我们有解决的办法。”他很显然已经从刚才的炮击之中,看出了对方铁丝网的弱点。

    伊里奇侯爵对着旁边的第三军团司令说道:“伊万中将,你派出四个团的兵力,以两个波次从正面发起进攻,记得让士兵们多带上一些斧子,用来砍开铁丝网,或者砍倒那些支撑的木桩,这样铁丝网就能打开了。”

    “我一定可以打过去的。”伊万中将摩拳擦掌得说道。

    “我们该做什么?”斯捷潘子爵认为如果哥萨克一次冲锋失败之后,就立刻换上步兵,会显得她们非常无能。

    伊里奇侯爵自然知道对方的想法,他笑着拍了拍斯捷潘子爵的肩膀说道:“派出两个万人队,首先从两翼发起进攻,吸引对方炮兵的火力,同时寻找机会突破过去。”

    “遵命。”斯捷潘子爵接到任务心情好了许多,至少哥萨克参加了进攻,他不会被别人戳脊梁骨说无能了。

    很快俄军的进攻再次开始,斯捷潘子爵的两个万人队首先发起了进攻,他们的队形拉开很大的空袭,从两翼的山丘缺口处冲了过去,企图通过山丘遮盖他们的行动,这样能大大缩减唐军炮兵发现他们的机会,即使发现了因为有山丘阻隔也难以攻击。

    哥萨克骑兵分成两路向前狂奔,在丘陵之间的峡谷中来回绕行,犹如一柄钳子的两个钳口,向着唐军两翼斜插了过去。在最高的指挥所内,用宁波玻璃厂最新研制的双筒高倍望远镜,袁崇焕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他立刻命令道:“给第十九师发信号,让他们注意两翼骑兵偷袭。”

    信号旗很快挂在了指挥所的附近,消息在一分钟内就传递到了吴程华那里。他皱着眉头看完纸条,当即回头命令道:“命令炮兵部队,升观察气球。”他知道此地过多的丘陵,严重阻碍了炮兵观察,很难及时发现对方的偷袭,这个时候空中的气球就发挥了威力。

    这种武器还是刘体纯经过申请,首先在北方几支部队里普及开来的,步兵每个师都增加了一个气球队,每个气球队拥有三个中等大小的热气球。这些气球不需要有多么远的航程,只需要快速升空并有一定滞空时间即可。

    山丘上的炮兵来自于第七军的三个师,很快每个师的炮兵都将一个气球放飞了起来。三个深绿色的气球升入空中,立刻被伊里奇侯爵看到了,他用望远镜吃惊的看着眼前的气球,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很快热气球就发挥了作用,除了系留索之外,每个气球还有一条细铁丝通到地面上,气球上的细铁丝末段,连着许多铁夹子,这些铁夹子一头的圆孔套在铁丝里,另一头的夹子上还有两个巴掌大的木板。

    当热气球上的观测兵发现敌人之后,利用光学测量工具将对方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测算出来写在纸条上。这张有信息的纸条会快速放入夹子上的木板中间夹紧,然后沿着铁丝滑下去。

第七百九十六章霰弹火枪() 
在侦察气球下方的铁丝旁有专人守候,接到纸条之后他们会按照上面的信息测算,为火炮指明射击方向。这样的观瞄体系还非常原始,很容易出现炮击方位滞后的情况,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最为先进的。

    当热气球上传来信息,两个哥萨克万人队就不再是隐藏的了,三个师属重炮营很快调转炮口,用6公斤的攻城炮,对准了哥萨克即将通过的山丘通道。当第一批哥萨克骑兵冒出头来,打算发起冲锋的时候,火炮已经开始了射击。

    密集的炮弹砸在不算宽阔的山丘间谷地,顿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哥萨克骑兵无处躲藏,很快遭到了巨大的杀伤。开始列队前进的俄军四个步兵团已经进入了攻城炮的射击范围之内,却没有遭遇任何炮击。

    哥萨克骑兵以自己的伤亡,吸引了唐军的攻城炮,让俄军步兵在三里至五里的这段距离内,没有遭遇到任何打击。这样的安全只是暂时的,当俄军步兵进入到三里之内,各团属炮兵连开始发威了,2公斤行营炮虽然比之6公斤攻城炮的威力要小许多,但胜在火炮数量多射速快,俄军步兵缓慢的移动速度根本无法避开这样的密集射击。

    “全体冲锋,乌拉。”见到唐军炮火太过密集,前线俄军指挥官只好放弃了整齐的队形,命令发起全面冲锋,企图以速度避开对方的炮火射界。俄军士兵们毫无畏惧的高喊着乌拉,向着唐军的防线冲去。

    第一排铁丝网已经被摧毁了近半,俄军士兵轻松的冲了过去,但是第二排铁丝网只破损了两处,如果所有人都从这两处冲锋,就会变成唐军屠杀的目标,不过他们携带的大量斧子派上了用场。尽管需要砍上三四次才能切断一截铁丝,但作为临时举措,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效果了。

    俄军步兵毫不畏惧的前赴后继,用斧子拼命砍着铁丝网,也有人砍着木桩。唐军士兵在有条不紊的射击,用密集的弹雨阻止俄军的进攻,很快第二道铁丝网已经毁伤殆尽,俄军步兵冲向了最后一道。

    突前的两个俄军步兵团已经死伤过半,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当后面跟进的两个俄军步兵团以减员十分之一的代价冲过唐军炮火封锁的时候,第三道铁丝网上终于开出了几个破口。一些心急的俄军士兵,企图通过几个破口冲过去消灭唐军,然而这些通道太过窄小,人流量少很容易遭到火枪攒射,结果俄军的冲锋只是徒增尸体罢了。

    从破口处的冲锋吸引了唐军火力,让其他俄军得以加快了破坏铁丝网的进度,对着第三道铁丝网逐渐失去作用俄军也终于有了近身作战的可能。这个时候突前的两个团只剩下不足四千人了,但后面两个团已经补充了上来,足以对唐军形成人数优势。

    整队与对方玩平常的“轮流枪毙”战法已经不可能了,何况在近距离中规中矩的立正射击也不是俄军的习惯,他们更愿意用刺刀解决问题,用乌拉冲锋的豪迈气势压垮对方。

    接近一万七千俄军高喊着乌拉,向着唐军的阵线冲了过来。唐军仍然在射击,但是双方的距离在迅速拉近,后排的步兵已经不再装弹,而是将卡榫式刺刀安装在步枪上,准备近身肉搏战。

    当三排士兵全部射击完毕,转到后面安装刺刀的时候,一排拿着奇怪步枪的士兵站到了第一排,这些人就是已经换装后的刀盾兵。在全军换装高射速的燧发枪之后,刀盾兵就完全不需要了,开始的时候军方试着给他们换上燧发枪,也编入到火枪部队的行列中。

    然而原本三排火枪手一排刀盾兵的编制,换成四排火枪手之后并未发挥更大的威力。因为根据军方试验测算,三排燧发枪兵已经能够很好的衔接并形成不间断的火力网,再增加一排只会增加调度的难度,对战斗力的提升有限。

    很长一段时间内,刀盾兵如何安排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有人甚至提出改变编制,将原本的刀盾兵剔出部队,重新再组建新的军队。不过如今袁崇焕帮助这些人找到了新的作战用途,肉搏战的火力压制部队。

    这个想法源自袁崇焕在扶灵回宁波的时候,发现的一种新式火枪。这种火枪是朱聿键从法国回来之后,向军事研究所提供的资料,也就是路易十三用来打鸭子用的那柄喇叭口火枪。

    在研究过原理之后,军事研究所就将这种火枪研制了出来,定名为霰弹枪。他们将枪口继续扩大,将枪管璧做得更薄以降低重量,并在枪管外加上了很长的护木。

    因为枪口足够大,霰弹喷射的范围有了很大提高,但射程也降低到只有二十米左右。这样的武器就是在肉搏战之前,首先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或者在城市巷战中使用的,如今原本的刀盾兵就成为了这样一支部队。

    当拿着霰弹火枪的士兵们站成一排,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俄军时,对方还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怎样的处境。在他们看来火枪的射击命中率低,只要人品好即使向着对方的枪口冲锋,也有很大的几率活下来,所以他们并不在乎对方的瞄准。

    这一次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对着那些枪口大得出奇的武器喷射出火焰,无数细碎的弹丸射向俄军士兵,冲在最前面的几排人几乎同时倒地,密集的弹雨直接将他们打成了筛子。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其中有俄军士兵,也有唐军的普通士兵,除了那些武器的使用者之外,普通唐军士兵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武器近战中的恐怖威力。仅仅这么一次射击,俄军的冲锋势头猛然停滞,士气也遭到了很大打击,不过这些肉搏部队的唐军也不是只会放枪的。

    因为枪口夸张的喇叭形,无法安装卡榫式刺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近战。

第七百九十七章手榴弹() 
射击结束的肉搏部队已经没有第二次上弹再射的机会了,他们也根本没有想过第二次射击,只见这些人纷纷掉转了枪口,露出枪托上狰狞的矛尖,原来这种霰弹火枪的近战兵器安装在枪托上。

    霰弹火枪的长度比普通火枪要短一些,但他们枪托上的矛尖却一点也不短,而且因为这个部分是为了前部巨大枪口的配重,所以除了枪托后部有矛尖,其下弯的枪托底部也有沉重的包铁,同时足够长的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