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咕咚一声闷响,家丁们吃惊的发现武功不错的管事唐风,竟然已经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声息皆无,而在他的身边却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年女子。见到家丁们都转过头来,郝玉兰喝道:“如果有人再敢煽动,与他下场无异。”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吃惊的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他们心中暗暗盘算,如果自己处于唐风的位置,是否能过躲开这一剑。很快大家都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就算自己站在那里又有了防备,也很难躲得开。有了郝玉兰这样的高手在,大家变得投鼠忌器,再也没人敢乱说话了。

第七十五章官员拜访() 
李侔见到郝玉兰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心头不禁大喜。他知道时机难得,当即大声宣布道:“唐王决不食言,所有放下武器的人,可以发给返乡路费遣散,今后绝不进行报复。”

    见到唐风的下场,又再次得到了保证,众多家丁心中的战意尽去。不知道是谁先扔掉了手中长矛,紧接着所有人都陆续放下了武器,自觉的被护卫们押到墙根蹲成一排。

    见到那些王府家丁全部被擒,朱聿键终于松了口气,南阳府的局势算是掌控住了。这个时候宋献策和张书堂急匆匆的来到了寝殿,宋献策骑马速度较慢,他抵达后又去找张书堂,这才晚了数个时辰,此时他们进入唐王府,发现侍卫们皆忠于职守,这才松了口气。

    只不过两人越往里走,心却再次提了起来,等到了白云宫周围,开始看到断肢残臂,满地尚未清理的血迹,已经在砖石间形成水洼,空气中的血腥味令人作呕。张书堂和宋献策知道,这里肯定经历了极其惨烈的战斗,心忧朱聿键的安危,他们急急往寝殿赶去,却看到了朱聿键好好站在寝殿外,王府家丁反到被押在墙角处。

    “主公亲身犯险实在不该,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我等如何自处。”张书堂一向小心谨慎,忍不住埋怨了两句。他与朱聿键是患难之交,这么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宋献策新来乍到,却不能像张书堂这样放得开了。

    他看了看旁边的三颗人头,微微皱起了眉:“主公,这三人虽然该杀,却会遭人诟病。如果将来有人说你擅杀宗室,恐怕会被抓住把柄的。”

    “有这么严重吗?”朱聿键也是心头一惊,刚才迫不得已,他只好杀人立威,让那些家丁失去效忠的对象,这才能轻松逼降。可是现在想起来,的确是自己考虑不周了,如果因此让自己的大计划受到影响,那还真是得不偿失。

    看看脸色难看的朱聿键,宋献策微微一笑道:“主公也不必忧心,杀人有杀人的做法,只要我们给他来个栽赃嫁祸,必然能将影响压到最小。不过此时我们还是应该先去看看唐王,务必不能出任何差错。”

    “对了,唐王还在寝宫内。”朱聿键这才醒悟过来,带着众人急匆匆重返寝宫。此时因为双方的厮杀,那些太监侍女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根本没人管朱硕熿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等到朱聿键等人想起他来,再返回到寝殿他的卧房中,发现唐王朱硕熿早已死去多时,连尸体都已经开始僵硬了。

    朱聿键看着他煞白的面容叹气道:“此人虽然行事乖张,但毕竟是本王的祖父,如今人已去世,一切罪责皆宜化去,我们还好好将他风光大葬吧。”朱聿键所说的,就是他当年无辜囚禁朱器墭和朱聿键父子长达十几年,对朱器塽毒杀朱器墭也不闻不问的事实。如今他见到老者孤独的死去,也淡了报仇之心,所以才说出那样的话来。

    听到朱聿键如此大度,竟然将前事轻轻带过,宋献策等人不禁心中大定,自己的主公能够有这份仁德之心,做臣子的会好过许多。不等宋献策恭维两句,李侔突然入内道:“启禀殿下,门外有河南右参政陈奇瑜,知府陈振豪,总兵艾万年求见。”

    “哦?让他们进来吧。”朱聿键转过身去,快步走入了正殿内坐好。

    三人进入正殿,见到朱聿键在座,连忙跪倒施礼:“臣(末将)陈奇瑜、陈振豪、艾万年见过殿下。”

    朱聿键对着他们挥了挥手:“众卿平身吧。”

    三人站起身来,由职位最高的陈奇瑜上前说道:“启禀殿下,臣等听说宫中惊变,连忙带领守城官兵来援,姗姗来迟还望殿下恕罪。”

    “不妨事,宵小之徒作乱,如今已经平息了。”朱聿键故作轻松的说道。

    陈振豪看了看堂下三颗血淋淋的人头,立刻询问道:“请问殿下,这三颗人头是何人?”

    “是郑侧妃、福山王和安阳王。”朱聿键没有仔细思考,就将情况脱口而出。三人闻言大惊,想不到朱聿键如此狠辣,竟然直接将三人斩首了。陈振豪身为地方官员,这样的事情如果不闻不问,肯定会遭受他人弹劾,他只好硬着头皮询问道:“未知三人所犯何罪,还请殿下明言,毕竟此三人身份皆是尊贵,岂可擅杀。”

    陈振豪的意思很明白,你虽然是唐王世孙,但这三人好歹也是你的长辈,如果你下令杀死他们,就是德行有亏。哪怕他们罪该致死,你也没有权利下令。

    朱聿键一时无言以对,只好叹了口气做摇头惋惜状:“此事一言难尽啊。”说完这一句他确闭目不语绝口不再提起,弄得三人莫名其妙,实际上朱聿键哪里是一言难尽,根本就是想不出来用什么话对答,只好来了这样一招以退为进,希望能够搪塞过去。

    见到朱聿键颇是为难,宋献策上前拱手道:“三位大人可知,我家主公为何如此为难?”

    三人都不认识宋献策,见到这样一个五短身材头大如斗的古怪男子,突然出来与他们说话,都感到非常吃惊。艾万年是个老粗,说话间少了许多顾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宋献策问道:“你是什么人?”

    宋献策不慌不忙的捋了捋胡子笑道:“在下宋献策,如今添为世孙府管事,今日之事我皆亲眼所见。”

    宋献策说得是他明面上的身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他也是刚来,却说亲眼所见,根本就是在蒙人了。只不过三人刚到,他们也不知道宋献策什么时候来的,现在他们都迷惑不解,有人出来愿意解释他,他们自然要听一听了。

    陈奇瑜拱手道:“还请宋管事详细言明,我们也要据实上报。”

    宋献策没有直接说内容,而是反问道:“三位大人可知,殿下为何不愿开口?”

    “不知。”陈奇瑜摇了摇头。

第七十六章宋献策的表演()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殿下遇到此事,实在难以启齿啊。”宋献策摆出一副极度惋惜的脸色道:“今天唐王殿下精神稍好,本来想要起身吃些东西,却在无意间听到郑侧妃母女私话,竟揭开了一个数十年的大秘密。”

    宋献策绝对有说书人的潜质,上来就吊足了胃口,不光三人被说得心痒难忍,就连朱聿键都支起了耳朵,好奇的想要听听宋献策如何挽回形势。

    宋献策指了指地上的三颗人口头说道:“唐王病危,郑侧妃才敢将当年隐秘事情告诉两位殿下,原来他们并非唐王亲生,乃是郑侧妃私通花匠的结果。”宋献策此话一出,朱聿键险些喷出一口老血,这小子编故事的能力也太强了吧,这要是放到后世,绝对是个段子手。

    此话一出,陈奇瑜三人也被吓了一跳,他们不仅偷眼看向朱聿键,生怕因为知道皇家丑事而被灭口。这个时候朱聿键也没有办法,只能端着架子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由着宋献策自由发挥,而实际上他的心里却乐开了花。

    宋献策继续说道:“听到这件隐秘,唐王急火攻心怒斥其母子三人,结果却因为急火攻心昏了过去。三人见到唐王听到此事都慌了手脚,他们遂绝对一不做二不休,先封锁了宫城消息,后来觉得不保险又下令封锁整个南阳城。这三人企图杀死老唐王之后,消灭一切证据,再让朱器塽登上唐王之位,这样就可以掩盖当年的真想了。”

    “就算如此,世孙殿下突然冲击城门,后又在唐王府大开杀戒,又是为何?”陈振豪跟着询问了一句。

    “我父是被两位王叔朱器塽和朱器埈毒杀,这一点参政大人是知道的,张大人曾经将此事转述过。”朱聿键听明白了宋献策编的故事内容,心里有了底。这时候听到陈振豪质疑,他才将话接了过来。

    陈奇瑜点头表示确有此事,陈振豪知道对方耿直清廉,是不可能为了朱聿键掩护的,这也由不得他不信。

    有了陈奇瑜的证实,朱聿键的话自然更有说服力了,他点头道:“正是因为知道此事,我才派人调查两位王叔的底细,希望找出其真正目的,结果知道了他们的隐私和计划。我得知之后立刻带人回到府城,希望能够来得及救援,所以才与两位王叔的家人爆发冲突。”

    “正是如此,我们制住三人以后,救醒了唐王殿下。王爷愤怒已极,执意要砍他们三人的头,我们也无可奈何只好照办。可惜王爷怒急攻心已经回天乏术,就此仙去了。”宋献策一副扼腕叹息的样子,将杀三人的责任推给了老唐王。反正已经死无对证,朱器塽和他在殿内的亲信都已经伏诛,自家护卫又容易封口,没人能再找到真相。

    朱聿键甚至在想,历史上是不是许多事实都是如此被湮灭的,这么说来历史书有几分真可就难说了。听完了宋献策所说,陈振豪却是反问道:“刚才听殿下说,似乎殿下并未在城内,这似乎与祖宗礼法不合。”

    朱聿键连忙做出一副叹息的样子道:“都怪本王年少贪玩,本想去伏牛山领略一下风光,结果却被土匪截在山上,幸亏洛阳官军及时赶到,这才能够脱险。这一点洛阳同知孙铨和守备都司贺人龙可以作证。”

    能够自爆不利于己的事情,朱聿键的话就更容易让人信服了,更何况这里面的证人是洛阳同知和都司,根本不可能与他串通,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完全接受了宋献策的一番话。至于朱聿键贪玩的事情,本来就无伤大雅,虽然于祖制不合,却不会有太大惩罚,所以大家也就不再追究了。

    大战过后仆役们忙活了起来,唐王府的一片残骸被快速清理,地面也被水洗了几遍,直到没有了血腥气才罢休。仅仅过了一天时间,唐王府仿佛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些墙根的野草茎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似乎昭示着那一段惨烈的往事。

    唐王朱硕熿的葬礼同样非常风光,但郑侧妃母女三人则是被草草安葬。几天之后,街市上就开始流传郑侧妃生下的两个郡王并非朱硕熿亲生,他们企图杀死老唐王篡位,结果被老唐王诛杀的消息。

    传闻相当真实,甚至还有许多消息当佐证。被人们时常诟病的世子世孙被囚事件,也被说成是郑侧妃母子三人的阴谋,连世子被毒杀都传了出来。后来的传言更加蹊跷,甚至有人说朱器塽和朱器埈真正的父亲是伏牛山上的土匪头子,曾经劫掠过郑侧妃,两人恋奸情热甚至在郑侧妃入宫之后也没有断绝往来,这个土匪头子凭借轻功来取唐王府如履平地,两人经常私会这才有了两位郡王。

    这样的传言有真有假,让人难以分辨,但却从侧面佐证了其真实性,让大家不得不信服。尤其是郑侧妃母子三人被草草安葬,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