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9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9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种种的安全措施下,实验人员的安全得到了最大保证,也让他们能够安心的进行试验。如果说这身装备唯一的缺点,就是重量达到了十五公斤,让实验人员们被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容易劳累,而乳胶手套也不如直接用手灵便,总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这次就是同样的问题,一名实验员在倾倒硝酸的时候,因为带着乳胶手套的手不太灵便,结果将部分硝酸洒在了试验台上。硝酸在试验台上蔓延,很可能会波及到旁边写好的实验报告,危急之下他赶快抄起桌子上的一块棉布擦拭起来。

    用吸水性好的棉布,很快将桌上的硝酸擦干了,可是那块棉布也彻底湿透了。害怕副所长廖忠生见到被浪费的硝酸发脾气,这个实验员赶快拿着棉布跑到宿舍,打算用那里的火炉将棉布烤干。

    跑去宿舍烤棉布,不是因为害怕廖忠生看到,而是因为实验室里易燃易爆物品太多,那里是不会安置火炉的,所以实验员才会跑到宿舍去烤干棉布。结果当他将棉布靠近炉火的时候,棉布突然烧了起来。实验员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块棉布已经被烧得无影无踪,连灰也没留下分毫,这让他大为吃惊。

    发现了这个异常的情况,实验员只好将情况向廖忠生做了汇报。没想到听见汇报的廖忠生非但没有责怪他,而是兴奋的要他再做一遍。实验员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沾饱了硝酸的棉布靠近火炉,结果情况一如既往,棉布很快被完全烧掉了。

    廖忠生一拍大腿欢呼道:“太好了,这不就是比黑火药更好的燧发枪发射药吗?”他很快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硝酸之中的硝基与植物纤维接触的时候,会迅速将植物纤维硝化,进而成为可以使用的硝化纤维。

    这个重大的发现让廖忠生兴奋不已,他立刻将情况向毕懋康做了汇报。在经过试验之后,他们发现这种新型火药的残渣非常少,而且在射击中几乎没有硝烟产生,是非常好的发射药。

    射击的硝烟减少是非常有利于作战的,因为射击中产生的硝烟会阻挡射手的视线,让后续的作战中火器效能降低,而有了硝化纤维之后,硝烟就不会再影响射手的视线了,这会让射击准确率大大提升。毕懋康在试用之后大为高兴,当即将其命名为无烟火药,并在军中大量推广。

    无烟火药的制造,省去了提炼硫磺和研磨木炭的时间,只需要化工厂大量制造硫酸之后与硝石反应生成硝酸,再用硝酸与棉花进行硝化反应就能制作,这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同时消化纤维可以直接采用物理冲压的方式制作成条状,避免了黑火药必须隔水蒸制再碾压的繁琐工序,让弹药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

    如果说无烟火药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因为硝化纤维的烧蚀速度太快,造成后劲不足,难以作为火炮的发射药使用,但用于燧发枪还是没有问题的。在得到这个情况之后,廖忠生没有放弃研究,他很快想到了始终无法稳定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

第七百四十八章殖民方式() 
原来在研究中廖忠生发现,硝化纤维的硝化并不完全,在燃烧后还会出现部分残渣,所以他将经过一次消化的纤维再投入硝化甘油之中,进行了二次硝化结果情况非常不错。经过二次硝化的无烟火药成了双基火药,还有了不错的爆炸威力,不但可以用于火炮发射药,还能装入手雷用于爆破,其威力比黑火药大了许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双基火药的燃烧速度同样太快,对炮膛有一定的烧蚀作用,为此廖忠生又在其中加入了丙酮作为稳定剂,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加入丙酮钝化的一次硝化纤维制成的单基发射药,很快成了燧发枪的主要发射药,而利用硝化甘油进行二次消化的双基发射药成了火炮的发射药,并成了唐军使用的第一种大威力炸药。

    由此开始,手雷变得小巧了许多,其重量也完全可以达到步兵使用条件了,朱聿键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高兴,当即下令将这个最新的军事成果向全军推广,并将新手雷作为全军配发的标准武器。

    这样的武器换装需要很长时间,至少在即将爆发的大海战之中,是不可能用到这些新式武器了,因为已经完全准备好的本土舰队,已经在张名振的亲自率领下扬帆起锚,向着东南亚地区驶去。

    在得到欧洲四国准备联合对华夏作战的情报之后,张名振就意识到这次的海战不好打了。以如今本土舰队的实力,对付一个西班牙舰队绰绰有余,如果加上葡萄牙人的舰队也勉强可以,但是再加上实力更加强大的尼德兰舰队,还有善于使用纵火船的英国人,恐怕就相当棘手了。

    为了尽快展开舰队决战,不让对方有集中训练,熟悉各自战法的机会,他必须抢先发动进攻,让西班牙人避无可避,只能选择提前决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将目标选定在了西班牙人的老巢马尼拉港。

    以四艘四号战船、十二艘五号战船、六艘改装的尼德兰战舰和二十艘六号战船组成的明唐海军本土舰队首先前往海南,在己方港口补给完毕之后,他们横跨华夏南海,向着苏禄群岛的马尼拉港驶去,那里如今已经是四国舰队的集结地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朱聿键始终顺风顺水,这才积攒下了如此庞大的舰队,也因此威胁到了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殖民地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这几年小冰河期的灾害,让朱聿键如鱼得水,他守着旱涝保收的浙江福建地区,以及越来越广大的热带地区殖民地,粮食充足无比。利用手中的粮食,以及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他得以用土地为诱惑大量吸纳流民。

    这是欧洲殖民者连想都不敢想的殖民方式,现在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尼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人口仅数百万的小国。处于劣势的人口基数造成了这些国家船小好调头的政策灵活性,也让他们在管理广大殖民地的时候,只能采取占据重要据点,利用科技优势对殖民地进行直接掠夺的方式。

    后世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口达到数千万,也同样只能采用间接统治的方式,利用部分兵力据守要点,同时控制当地首领间接统治当地人口。这些殖民方式需要的人口少,但是殖民的成本更高,而且随着当地民族主义的觉醒,控制就越来越难,最终导致殖民统治的彻底崩溃。

    华夏两亿多的人口基数,却让朱聿键能够利用更加彻底的殖民方式。先对殖民地进行全面占领,再利用移民强行改变当地人口结构,随后或是采取文化入侵的方式同化当地民族,或是直接将当地原住民驱逐并变成奴隶,让华夏百姓成为当地主体民族。

    依靠这样的殖民方式,可以将殖民地逐步变成国家的固有领土,完全稳定当地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这样的土地可以作为国土直接统治,不但能大幅降低治理成本,还可以如本土一般进行开发建设,成为自身国力的一部分。

    如今乌拉尔山以东的北方殖民地、高丽省、几内亚岛、澳洲和北美洲都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了,这个消息如果传到欧洲,肯定会让那些国家产生巨大的危机感。

    实际上欧洲各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于唐军的压力,这次四国联合出兵就是这种状况的体现。本来利用欧洲的内斗,可以让朱聿键埋头内部建设,将这些新入手的地方都巩固下来,完全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大幅改善战略环境,让朱聿键有轻松对付欧洲各国联合进攻的实力。

    可惜天不遂人愿,因为钱百万的大肆敛财,让始终准备全面金融改革,在国内发行纸币的朱聿键不得不前往欧洲,并顺势与法国签订贸易条约。这样的做法等于是摆明了华夏准备清理亚洲殖民地,驱逐欧洲各殖民强国的想法,这也让面对压力的欧洲列强不得不放下彼此之间的仇恨,联合起来应对来自东方的危机。

    亚洲殖民地对欧洲殖民者有多重要,从欧洲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就能看得出来。因为欧洲的饮食习惯,造成他们对香料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盛产香料最多的地方,就是亚洲的东印度群岛,这也是此地又被称作香料群岛的原因。

    因为欧洲巨大的需求量,让香料贸易有利可图,即使大量商船日夜不停的将香料运送到欧洲,也能获得极高的利润。这样一条财路,是欧洲各殖民国家在掠夺殖民地金银矿产之外,最大的利润来源。

    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朱聿键打算一统亚洲的想法,等于是剥夺了四个殖民国家最大的财路,他们如何不会选择联合起来。西班牙人以种种优厚的待遇,甚至是以承认尼德兰人建国为代价,将四个国家的海军捏合在一起,对抗华夏的明唐海军。

第七百四十九章南沙海战(一)() 
如今看着港口内的这一支拥有七十八艘各类战舰,以及近百艘武装商船和大量纵火船的舰队,苏禄省总督奎瓦放心多了。自从无敌舰队远征失败之后,西班牙国力每况愈下,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庞大的舰队停靠马尼拉港了。

    庞大的舰队让马尼拉港有了安全保障,而唯一令奎瓦总督有些烦恼的,就是拥有舰队中四十艘战舰的尼德兰舰队司令德鲍尔非要争总指挥权。本来按照西班牙人的打算,他们是这次联合舰队的发起国,又对各国许下了诸多利益,西班牙舰队司令布拉班特公爵当然成为联合舰队的指挥官。然而荷兰舰队司令德鲍尔仗着己方舰队达到全舰队半数以上,要求成为总指挥官。

    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肯相让,而英国人因为与尼德兰的盟友关系,选择支持德鲍尔,葡萄牙人因为奉腓力四世为国王,选择支持西班牙,双方大会吵小会闹,最终布拉班特公爵以答应将缴获的所有巨舰(宝船)全都归尼德兰所有,这才获得了指挥权。

    这场纷争表面上是争夺舰队指挥权,实际上则是西班牙与尼德兰的幕后博弈,这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国家,从一开始就是各怀鬼胎的。整个联合舰队虽然看似强大无比,实际上却分成了西班牙与葡萄牙,以及尼德兰与英国的两方势力,他们彼此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互相之间只是利益的结合。

    就在这样力量尚未整合的时候,哨戒舰传来了消息,唐军本土舰队共计四十二艘战舰,正在向着马尼拉港驶来。各国的军官无不是海上老手,他们深知舰队被堵在海港中的可怕,尽管对方还有两天路程才能抵达,布拉班特公爵还是决定全舰队立即起航,向着对方的前进方向主动迎了上去。

    联合舰队拥有三百艘各类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其中尼德兰人的势力最大,拥有四十艘战舰和三十七艘武装商船,西班牙人次之,拥有十九艘战舰和三十九艘商船,葡萄牙人也是竭尽全力,从亚洲各地抽调了十一艘战舰和二十七艘武装商船。

    如果单论数量,英国人的船只是最多的,不过他们手中最多的是一百一十艘纵火船,这种小船作战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实际上等同于敢死队,其作战能力有限,只能在混战中给予敌人打击。真正有战斗的英国战舰只有八艘,另有武装商船十二艘而已,可以说是各国舰队中最小的一支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个更加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