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8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8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投降至少能活下来,如果抵抗恐怕会被炮弹炸死的。”何塞少校铁青着脸看向胡安:“如果督办大人执意不投降,你大可以跟着我去城头防守,或许督办大人的出现会激励起士气,让他们坚持下去的。”

第七百三十八章全体投降() 
“我?”胡安吃了一惊,可是不等他反对,何塞少校已经拉着他出了府邸,向着城墙的方向走去。道路上早已坑坑洼洼,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弹坑,以及还冒着烟的炮弹,这一切都让胡安心惊胆战。

    就在这个时候,唐军的炮击再次恢复了,密集的炮弹落入墙内,炸得遍地开花。一枚炮弹落在道路上,激起的碎石溅了胡安一身,他啊的大叫起来,闪电般冲入了旁边的房舍。何塞少校也跟了进去,他冷笑着问道:“督办大人,我们还要去城墙,可不能在这里休息。”

    胡安却已经被吓坏了,听到何塞这句话,他连忙摇头:“不去了,不去了,我同意投降,投降了。”在巨大的恐惧面前,胡安终于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以督办胡安和军事长官何塞少校为首的西班牙军队共两千三百多人选择了投降,此外还有逃入堡垒内的五千多平民。如果加上在港口区俘虏的九百多名士兵与上万平民,共有近两万西班牙人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除此之外,郑彩还获得了不少意外收获。因为这里是西班牙人运送白银的转运港口,尚有三十万两白银没有转运走,另外还有运送白银的两千多匹西班牙重型挽马都成了战利品。

    接手此地之后,郑彩立刻留下两千人与舰队一起加强防御工事,他自己则率领着四千海军陆战队官兵,沿着西班牙人运送白银的小道向着北方挺近,目标则是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科隆港。

    作为转运的两大港口,科隆港与巴拿马港同样重要,它是负责将巴拿马城转运来的白银送往西班牙国内的加勒比海港口,可以说是维系西班牙国家运转的重中之重。当然郑彩之所以要占据此地,不是为了切断西班牙人运送白银的路线,而是将西班牙人的两个总督区彻底卡死。

    西班牙的人口基数少,不可能对广袤的美洲大陆进行完全的开发,所以他们在这里的影响力,就是通过一个个据点来发挥的,除了运送白银的西班牙小道,各个据点之间甚至没有陆上联系。如果占据了西班牙人的据点,他们就只能从海上发动进攻重新夺回,如果有西班牙人作死的想要从陆上发起进攻,他们的军队会直接被广袤的热带丛林所吞没。

    郑彩率领着四千官兵,沿着西班牙小道向科隆城进发的同时,孙可望已经率领骑兵师杀入了新西班牙总督区,而在他后面跟进的是刘芳亮的一个步兵师,以及四个印第安师。这些步兵都是通过铁路运输到边境地区的,行进速度和后勤补给都能跟得上。

    西班牙人虽然知道明帝国军队在北方建立了殖民地,却并不知道有多大,也不知道其实力如何。实际上西班牙这样的老牌殖民帝国,对于新兴的殖民者总是看不起的。毕竟这个时代运输困难,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粮食供应,殖民速度回非常缓慢,都是以十年未单位计算的。因为这样的经验,西班牙人自然想当然的认为明国在美洲的势力根基浅薄很难与自己对抗,然而情况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依靠载重量庞大的宝船,又利用殷福布族以认祖归宗的方式,大范围的融合北方印第安人,这让朱聿键的殖民速度不会因为当地土著人的袭击、对地形不熟悉、以及移民人口不足而迟滞,这三样通常都是殖民中最大的牵制条件。

    如今利用朱聿键的政策方法,当地印第安人非但不是殖民阻力,反而还能成为最大的助力。他们填补了殖民初期移民数量的不足,还让唐军有了最熟悉当地环境的向导,所以唐军殖民扩展速度之快,已经不是西班牙人所能测度的了。

    本来欧洲传来了开战的消息,当地殖民者认为对方的进攻方向在海上,因此加强了各个港口地区的防卫,但是对于内陆的据点,却无多少防备。他们认为明国军队距离他们还远,根本不需要担心,然而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可望率领骑兵在利用铁路线抵达格兰德河源头之后,全军昼夜兼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抵达了哥伦布城。驻扎美洲的唐军早就有消灭西班牙人的计划,因此对西班牙统治区有着详细的侦察准备,再加上印第安游击队遍布各处作为向导并打探消息,所以这次行军才会如此迅速。在距离城市数十公里外,他们继续分兵,两个团被派往华雷斯城,孙可望自己则率领一个团进攻哥伦布城。

    哥伦布城虽然不是西班牙划定的美洲殖民地最北端,却是其最靠近北端的殖民据点。这些西班牙据点非常简陋,都是以木制围墙保护起一大片居民区,以作为殖民者工作生活的区域。住在这里的移民除了耕作并不离开木制围墙的范围,而那些士兵离开基本上都是为了掠夺。

    桑托斯作为一名殖民军士兵,每天只是在围墙上巡逻,或是在城中心的小酒馆里与那些女招待打情骂俏,生活过得还算悠闲自在。这个时间正是他站岗的时候,按照往常的习惯,桑托斯爬上了木制围墙,打算在周围巡逻一圈,然后就到大门的瞭望塔上去闲坐等着换岗。

    木制围墙设计得并不科学,它有三米五的高度厚达三十厘米,基本上就是用未加打磨的原木建造。这样的围墙上根本无法站人,因此在两米五的高度上,围墙内侧还装上了一层带支架的木板。这些木板只有半米宽,用来给士兵平日里巡逻使用,一旦有战事士兵们也能凭借着木板,在尚有一米五高的围墙掩护下,向着围墙外面射击。

    这些木板制作的并不稳当,而且在城墙内侧也没有防护装置,所以桑托斯在上面行走的时候,都习惯性的看着脚下,而不是围墙外面的动静。他就如平常一样,低着头在围墙上巡视,同时想着晚上是不是再去酒馆喝上一杯,忽然他感觉到远处有隐隐的马蹄声。

    桑托斯出生在比利牛斯山区边缘,那里属于放牧区,他自小就听惯了马匹的蹄声。他诧异的抬起头来,看向数百米外的雨林区,尽管有林木遮挡看不清楚,但他知道对方的数量应该不少于一千。

第七百三十九章全速出击() 
这么庞大的马群,在墨西哥高原上是很难看到的,这也引起了桑托斯的警惕。忽然雨林一分,无数骑士从里面走了出来,他们穿着古怪的绿色军服,骑着高头大马,缓步向着围墙走来。

    “喂,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桑托斯扯开嗓子大声的询问着,然而对方却并不回答,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让他感觉到了危机。

    城外驻足的正是孙可望率领的一个骑兵团,沿着格兰德河顺流而下,让他们没有在雨林里迷失,而是轻松的抵达了目的地。此时看着并不算高大的木制城墙,孙可望不禁感觉有些意兴阑珊,本来以为可以大杀四方的,结果发现对方却弱的可怜。

    “以营为单位包围这里,不要让西班牙人逃了,骑炮营准备射击,摧毁这些烂木头。”孙可望一声令下,唐军战士们立刻分散开来,他们将整个据点团团围住,丝毫不给对方撤退的机会。

    此时桑托斯已经明白对方如此做绝对是不怀好意的,他连滚带爬的冲入瞭望塔,敲响了挂在那里的警钟。对着刺耳的警钟响起,城内的人都茫然抬起头来,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这个警钟只是摆设,除了有限的几次印第安人来攻那样如同挠痒痒的战斗之外,他们还从未经历过大战。

    那些西班牙人还未醒悟过来,为什么瞭望塔会敲警钟,炮弹划破空气的啸叫声已经传来了。数枚炮弹接连砸在木制城墙上,直接将那层厚实的木头砸出一个个大洞。

    城内的西班牙人终于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们惊呼着四处乱跑,而驻军和青壮则抄起火绳枪向着城头跑去。有火炮的敌人绝对不是好惹的,他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如果不能挡住对方的炮击,恐怕整个哥伦布城都会化作废墟了。

    “十发集速射,不要停止。”骑炮营营长大声命令着,炮兵们继续装填着炮弹,向着哥伦布城的方向密集射击。刚刚冲上城头的西班牙人突然发现,对方十多门火炮就在一里多路之外,对着他们进行炮击。恐惧的西班牙人纷纷端起火绳枪射击,然而这样做只能得到一些心理安慰罢了,这么远的距离,连火绳枪的最大射程也达不到。

    炮弹连续落在城墙上,原本就只能防御弓箭和火枪的木制城墙,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巨大创伤,终于在隆隆声中坍塌了数十米长的一节。

    正站在城墙上的西班牙士兵忽然感觉脚下一空,随后整个人就跟着城墙坠了下去,场面变得一片混乱。

    “停止炮击,骑兵出动。”孙可望一声令下,一个骑兵营的队伍,沿着宽大的正面缺口鱼贯而入。闪亮的马刀高高举起,任何反抗的西班牙人都被直接屠杀。那些仍然站立在城头的西班牙士兵迅速调转枪口,居高临下的进行射击,企图阻止唐军骑兵的突进。然而这些太过突出的目标,很快成了骑兵燧发短枪的目标,结果在几分钟内那些西班牙士兵都被打死了。

    激烈的战斗只进行了半个小时,随着西班牙士兵损失殆尽,而出城逃难的人也被骑兵赶了过来,哥伦布城的所有人只能选择了投降。孙可望立刻清点伤亡和战利品,并将几个职位较高的西班牙俘虏找出来询问西班牙附近据点的情况。

    孙可望的骑兵师一路如风卷残云一般很快占据了数个据点,兵锋直指墨西哥高原北部重镇杜兰戈。这个时候的新西班牙总督区总督何塞?德?加尔德斯刚刚接到唐军已经攻入己方殖民地的消息,与此同时南方巴拿马地峡被切断的情报也到了。

    唐军如此高效的打击,让何塞?德?加尔德斯意识到情况与自己的判断发生了很大的出入。这绝不是临时决定的进攻,尤其是在北方如此强大兵力的进攻,光是后勤补给就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这是他难以想象的。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立刻意识到腓力四世可能落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对方所称西班牙海军劫掠其雇佣商船的情况,恐怕就是那个陷阱中的食饵。

    实际上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只猜对了一半,这件事情的确是个诱饵,但不是一年前就开始决定了的,因为现代的铁路运输后勤补给速度,要比他依靠常识所估计的快上许多,实际上美洲的唐军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十多万兵力的调动并配齐了后勤补给物资。

    从铁路线经过的格兰德河源头开始,唐军后勤部门利用了一段河道进行运输,而剩下的陆上补给线,则完全是实打实的后勤补给能力了。依靠着三十万印第安民夫,以及近万辆四轮马车的运力,这才支撑起了前线的作战需求。

    唐军麾下的几个印第安师除了拱卫占据的各个据点之外,还在据点之间修建了兵站。依靠兵站驻守兵力,接力式的为后勤部队提供保护和住宿,让唐军后勤补给线得以高效运行,将火药、炮弹和粮食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并不知道对方高效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