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6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6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一支大军。

    明面上看八贤王在河南的力量只有区区几万人,但经过秦良玉的计算却发现,一旦他们决定将兵力总动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征集起超过二十万大军。而且这些大军绝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一定作战能力,至少不输于普通官军的存在。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秦良玉就注意起田见秀来,也了解到这位没什么名气的武将,竟然在军政两界都是如此出色。对于默默无闻的田见秀,她也不禁起了惺惺之心,今天对方竟然在前面恭候,她自然要去看看。

    “你回去告诉田总兵,我随后就到。”这个时候秦良玉发话了。

    “娘,不能去啊,小心其中有诈。”马祥麟阻止道。

    “没关系,我带着亲兵过去,不会有危险的。你们保持住队形,一旦有什么不对立刻支援。”秦良玉部署着大家的行动方案,随后就带着上百名骑兵向着前方的大队人马而去。

    此时的田见秀正在迎风招展的大旗下,冷静得观察着对面那支精锐的白杆兵。用望远镜看了片刻,田见秀对旁边的师长顾宁叹息道:“白杆兵名不虚传,光是这份纪律性就不是轻易能练出来的。你看看那些人各个身强体壮,绝对都是精中选精的好兵苗子。”

    “不错,都是好兵啊,也难怪秦良玉有那么大的声望。”顾宁放下望远镜点头说道。

    很快秦良玉骑着马到了近前,她看着面前步伍齐整的士兵也是暗暗吃惊。这里的士兵绝对超过一万人,而所有人站立的非常整齐,没有人发出声音或者乱动。这些人精神面貌极佳,各个身强体壮一看就是体质非常好,从表面上看与白杆兵相差无几。更可怕的是自己精挑细选也只组建起三千白杆兵,而对方却有一万多人。

    看到这些士兵,秦良玉不禁对田见秀更是刮目相看了,她下马对着众人拱手道:“哪位是田总兵,秦良玉来访。”

    “秦大人安好,在下田见秀。”见到秦良玉来了,田见秀带着几个军官大步走了出来,对着秦良玉连连施礼。

    “田总兵客气了,不知道贵部挡住道路所为何事?”秦良玉询问道。

    “听说秦大人东进勤王,我特来践行,顺便为秦大人带来三千副锁子甲,五千把上好钢刀,五万担军粮和五万两白银以做犒军之用。”田见秀笑着说道。

    他的话语相当随意,仿佛是送给人家一碗冷水般轻松,然而这份礼物之重,却让秦良玉倒吸了一口凉气。四川比较贫困,武器装备很难购买,因此白杆兵虽然有特殊的白杆作为武器,身上却只能用竹片和皮革制作铠甲,勉强能挡住强弩之末,如果在近战中与八旗兵的骑射对决,是相当吃亏的。如今田见秀一上来就送三千副锁子甲,这等于雪中送炭啊,而粮食银两更是他所急需的,显然对方诚意甚重。

    秦良玉赶快道谢:“多谢田总兵,所谓无功不受禄,贞素(秦良玉的字)实在受之有愧。”

    “秦大人过奖了,我等皆为皇上效力,自当相互帮助。”田见秀回答道。

    秦良玉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直接询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田总兵为我解惑。”

    “秦大人请说。”田见秀笑眯眯的说道。

    “据我所知八贤王麾下有一支强军,可是据我所知如今已经抵达京师的军队中却没有,这次入京勤王为何不见他们?”秦良玉询问道。

    田见秀哈哈大笑:“实际上我王麾下唐军早已派出了一支劲旅,只不过途中有事耽搁了,所以直到现在尚未抵达京师。”

第六百九十一章北方攻势() 
“请教是何事耽搁?”秦良玉听得有些好奇。

    田见秀回答:“上个月有高迎祥为首的四十万流贼进犯中都,企图盗掘我大明皇陵。我军吴之番所部骑兵师只得转而向西,一举击溃高迎祥所部,俘虏高迎祥等数名匪首,及其部属流贼二十万余人。”

    “咝。”秦良玉听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想不到肆虐陕西多年,打得洪承畴灰头土脸的高迎祥,竟然被唐军抓住了,她连忙询问道:“不知道这骑兵师有多少人?”

    “大约两万。”田见秀如实回答。

    “两万大破四十万?而且还生俘高迎祥和数十万流贼?”秦良玉犹如听到了天方夜谭,她感觉就算给自己两万白杆兵,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的战绩,对方都是些什么人啊,竟然能打的流贼毫无还手之力。不过转念一想秦良玉也就释然了,两万骑兵机动力更强,对付流贼的步兵很有优势,更何况对方的骑兵如何犹如眼前这支军队般精锐,打胜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今这支劲旅何在?”秦良玉追问道。

    “吴之番所部除了一部分人押送俘虏返回浙南,其他人正在北上勤王途中。”田见秀回答道。

    “八贤王心忧国事,能够为国家倾其所有,实乃我辈之楷模。我这就加速上京,与八贤王的唐军同襄盛举,一举消灭满清骑兵。”秦良玉回答道。

    “如此自然是好,不过秦将军麾下似乎人数不多,恐怕难以抵挡皇太极的十五万大军。”田见秀说道。

    秦良玉听得一皱眉,她以为田见秀看不起白杆兵当即问道:“田总兵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认为白杆兵不堪战?”

    “并非如此。”田见秀笑道:“好汉架不住群狼多,满蒙联军人数太多,也不是三千白杆兵可以吞下的。末将麾下驻守的军队虽不堪战,却也有报国之心,缓急也能帮秦将军一把。所以我打算派出一个师与将军同行,听凭将军的指挥如何?”

    “哦?田总兵太客气了。”秦良玉眼前一亮,看了看不远处那些排列整齐的人问道:“可是这些人?”

    “正是。”田见秀的确认,让秦良玉大为兴奋。这样一支强军归于自己统帅,看来解京城之围的把握就更大了。

    这个时候顾宁上前对着秦良玉拱手道:“副将顾宁听凭大人差遣。”

    秦良玉点点头道:“如此甚好,现在时日尚早,我们立刻启程吧。”

    “末将遵命。”顾宁连忙答应着,命人前去传令。

    田见秀问道:“秦大人不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在上路吗?”

    “不用了,京城军情紧急,容不得我等怠慢,我这就离开了,多谢田总兵的好意,也带我多多致意八贤王。”秦良玉拱手道。

    “一定,一定。”田见秀笑着答应下来。

    很快大军再次起行了,这回作为前锋的成了唐军第六军第十六师的队伍,而顾宁则骑着马,带着通讯兵和参谋与秦良玉走到一起,随时听候调遣。

    看着渐渐起行的大军,以及后面绵延不断的四轮马车,秦良玉略有些吃惊,她对着顾宁询问道:“你的这个师有多少人?”

    “一万七千左右。”顾宁老实得回答道。

    “可是我看来不止这么多啊。”秦良玉看得有些好奇。

    顾宁连忙解释道:“我军多用火器大炮,对后勤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除了作战的一万七千人之外,尚有六千辆四轮马车和两万民夫随行。”

    “这么多?”秦良玉也是吓了一跳,她从来都不知道军队出行还要使用这么多民夫。

    马祥麟却是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他惊喜道:“什么?你们出战还带了大炮?”

    “只是便于搬运的小炮而已,威力虽然不算大,但在野战中也能有些威力。”顾宁轻描淡写得说道。

    不同于吴之番所部骑兵师磨磨蹭蹭的前进,还时不时的不务正业去各地剿匪。秦良玉可是轻兵疾进,以最快的速度向着京城狂奔。只不过以这些步兵的速度,就算竭尽全力要想抵达京城也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北方正在爆发一场大战。

    在经过血狼团深入敌后,以及飞艇热气球的空中侦察之下,刘体纯已经基本清楚了沙俄军队的兵力部署情况。更让他兴奋得是从俘虏口中得知,沙俄之所以这两年没有向东方增兵,是因为他们将主力力量放在了西部,即使到了现在,俄军依然在与瑞典军队交战。

    如今对准噶尔部蒙古人的攻伐已经基本结束,这个地区都被收入了唐军囊中。残余的准格尔蒙古人已经向着青海地区逃窜,唐军得以将主力部队抽调回对沙俄的前线。

    现在得到了这个大大的好消息,刘体纯看到了新的战机。既然双方并未签署停战合约,那么唐军与俄军就还在交战状态,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沙俄一个足够大的教训,同时占据更多的土地。

    崇祯六年八月二十,刘体纯率领大军主动出击,共计两个骑兵师和三个步兵师越过鄂毕河,向着西方的沙俄领土发起进攻。大军分为三路,北路的赵率教骑兵师越过广袤的无人区偷渡伯朝拉河,准备进攻索斯诺戈尔斯克。南路的满桂骑兵师则进攻秋明,然后继续向着乌法前进。

    中路三个步兵师的行动最早,武器装备也更加强大,这一路乃是真正的攻坚力量,由刘体纯亲自率领,向着乌拉尔山区的波卢诺奇诺耶和谢罗夫前进。他们将会一路向西,犹如尖刀般切开沙俄的一个个城镇,彻底摧毁对方重点防守地区。

    在唐军发起进攻之后,驻守在乌拉尔一线的俄军立刻陷入了恐慌。因为瑞典军队的顽强,双方都已经打出了真火,所以双方在去年未分胜负,因为冬季来临不得不休战之后,全都加大的战争准备力度。今年春天刚刚转暖,他们再次展开了大战。

第六百九十二章夜夺城门() 
按照米哈伊尔一世的想法,东方那些国家都非常温和,根本不会主动出击,所以他才放心大胆的抽调全部哥萨克骑兵加强对瑞典的进攻,而将由农奴组成的二线部队拉到了乌拉尔山一线坚守。

    此时在整个乌拉尔山一线,只有俄军两个师的兵力,这些士兵缺乏训练,也没有充足的重武器,战斗力显得十分孱弱。面对着唐军更加精锐数量也更多的进攻部队,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只有坚守各处要塞,等待国内的援军到来。

    尽管为了加快前进速度,刘体纯为自己麾下的步兵师临时增加了大量马车和马匹,但最先发动进攻的,依然是距离最近的南路军。在哈萨克汗国正与卫拉特蒙古开战,无暇北顾的情况下,满桂的骠骑兵师不用顾忌侧翼威胁,长驱直入抵近了沙俄最靠近东方的秋明堡。

    建立与四十年前的秋明堡,起名字来源于蒙古语中的“万人之城”,这是因为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在此驻军万人,可见蒙古文化渗入俄罗斯民族的情况之严重。当初刚刚越过乌拉尔山的俄国人,为了后勤补给的顺畅,建造了这个秋明堡。

    只不过因为哥萨克骑兵的推进速度过快,这个后勤基地很快就失去了作用,尤其是随着哥萨克骑兵越过鄂毕河之后,这里已经逐渐变成了当地民族的聚居区。如今秋明堡因为沙俄的兵力抽调,只有一个俄军步兵连防守,不过他们的战斗意志还算不错,在得知有大军来犯的时候,立刻就从城内征调两千青壮上城守卫。

    满桂率军抵达秋明堡外,很快修建起自己的大营。尽管此时刚刚过了中午,满桂却丝毫也没有进攻的意思,而是命令全军在修筑营地之后,全体休息储备体力,准备明天的攻城战。

    唐军不主动进攻,城内区区之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