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3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晋王、点灯子、冲天柱和党家等诸多头领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官军不可能那么容易打败。不过这些人都自己手下很有信心,尤其是在转战数省之后,几个头领联合起来也有了十五万人马,如今又得知守城官军大部分只是青壮以后,他们更是自信心满满了。

    几家头领全军出击,带上数百个云梯就冲向了官军防守的土城,双方顿时爆发了激战。官军人数不多却是同仇敌忾,他们是在保卫家园不受迫害,保卫亲人不被杀戮,因此城头上不管是士兵还是青壮都拼命的抵挡着农民军,不让他们冲上城头。

    如果高迎祥知道先派出人马劫掠凤阳的行动,让这些青壮得出农民军会屠杀百姓的结论,进而全力帮助官军守城,估计他要后悔得肠子都霉青了。而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局面,青壮已经不是在为了官府的压迫而守城,他们完全是在挣扎求存,两种意念下的作战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

    昔日贪生怕死的青壮,如今却凶如虎狼,他们甚至可以在农民军将刀砍向他们的时候,眼睛也不眨一下就纵刀回砍,丝毫不顾及这样会两败俱伤。他们可以抱着刚刚爬上城头的农民军一起纵身跃下,哪怕两人会同归于尽。

    在这些守城部队舍身往死的拼杀下,农民军彻底胆寒了。他们之中多数人也是炮灰,也是才加入不久的青壮。这些人加入农民军就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为了能够活下去。如果在平日里的作战中,他们为了生存而战,也能奋起勇气冲向敌人,然而同样是为了生存而战,农民军和官军却有不同。

    农民的炮灰是为了吃饭,如果能够打胜仗,他们自然奋勇向前,如果失败就会士气崩溃。反观守城的青壮,他们背后就是自己的亲人,他们为了自己和亲人的生存而战,他们没有任何的退路,在绝境中被逼出来的那份勇气,自然不是对方的炮灰所能比拟。结果情况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情况,本来在人数上占着绝对优势的农民军,却出现了大面积的溃逃,逼得几个头领不得不将人撤下来整顿。

    “都是一群废物。”高迎祥气得破口大骂,他立刻传令郝摇旗,率领麾下五千精兵上前助射。

    第二次发动进攻的时候,各位头领都加倍小心,他们将自己手下那些基干部队掺杂在炮灰中间一起爬城,农民军的攻势总算像模像样了。官军稀稀拉拉的羽箭难以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军造成威胁,而越来越多竖起来的云梯,却让更多的农民军加入到爬城的行列之中。

    嗖嗖的羽箭声响起,高迎祥派出的五千精锐向着城头射出箭矢,掩护着其他农民军爬城,而官军也与之进行对射。然而官军的数量毕竟太少,很快就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官军使用弓箭和农民军对射,青壮们身边失去了指挥,这让他们变得有些手足无措,扔礌石滚木的速度降低了许多,很快有更多的农民军爬了上来。朱国相看到情况不对,立刻举着手中雁翎刀,带着数百名预备队冲上去堵口。

    朱国相带上去的都是正规官军,战斗力比之那些农民军炮灰要高得多,只见他们刀枪并举,很快将尚未在城头站住脚的农民军赶了下去。“各队弓箭手全部上前,压制住官军。”高迎祥看得心头冒火,立刻让各营头领都派出弓箭手,与城上的官军进行对射。

    在城下用弓箭手压制对方,比起往上爬城的损失要小许多,闯王营、八大王营和回革五营都毫不犹豫的将弓箭手集中起来,对着城头狂射起来。超过两万名弓箭手加入了羽箭的压制,这让城头的伤亡率激增,官军和青壮都被箭雨压得抬不起头来扔礌石滚木,城墙上的抵抗顿时小了许多。

    那些失去压制的农民军炮灰立刻加快了爬城速度,登上城头的人越来越多,朱国相不得不将全部预备队都顶了上去,这才堪堪挡住。幸好在农民军大量登城之后,为了避免误伤射箭压制也停止了,这才让官军得以发挥战斗力。

    比起连农具都做不到人手一把的农民军,官军无论是武器还是素质都要高上许多,在城头这样狭小的地域,官军手中的雁翎刀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灵活锋利的雁翎刀最适合近身肉搏,而那些杂七杂八的武器和农具实在难以施展,结果在官军的率领下,青壮们也一起动手,很快又将农民军赶了下去。

    再次获得了胜利,朱国相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都是贴身肉搏,官军一方城墙的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双方的伤亡比只有一比三左右,这对于守城方来说是非常吃亏的。归根结底还是守城一方的兵力太少,与农民军完全不成比例,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双方伤亡比例会进一步拉近,最终造成守城方的崩溃。按照朱国相的经验,恐怕既是有土城的帮助,他们也无法挺过三天时间。

第六百四十四章意外的援兵() 
三天是否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以朱国相的判断是非常绝望的。因为崇祯撤销了全国的驿站系统,造成消息传递缓慢。即便他们求援的奏折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发出,估计现在崇祯只是刚刚接到而已。

    皇上抽调援军的圣旨恐怕又要拖延半个月时间,而援军就算愿意前来解围,整备军需粮草和路途的时间也不会少于一个月,这么算来除非他们能在土城坚守一个半月以上,否则不用指望有人来救援了。

    至于临近各府县里,别说他们不愿意救援,就算是想救援,凭借各府县驻扎的数百官军,也根本无法与农民军硬憾,来了也只是徒增伤亡罢了。朱国相仔细算了半天,自己竟没有任何能够侥幸生还的希望,顿感前途一片灰暗。

    尽管朱国相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无法幸免了,他却不敢对任何人说。如果城内的官军和青壮知道,他们不可能坚持到援军抵达,恐怕立刻机会因为士气崩溃而城破。

    朱国相忠于皇室,就算有一口气在,他也不会让农民军攻入皇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自己的这一口气能坚持多久,他却一点信心也没有。

    就在凤阳皇陵的攻防战爆发,朱国相所部官军危如累卵的时候,吴之番和孙传庭所率领的骑兵却在星夜兼程的赶往凤阳。如今唐军有自己的大规模军马场,甚至因为多个优秀马种进行混配,培养出来的军马比满清还要优秀,规模也更大,所以唐军各个骑兵师的战马配置都与满清相同。每名骑兵拥有三匹马,每一门行营炮及炮弹都拥有十二匹战马携带,这样他们可以换马不换人的进行长途奔袭。

    这一次吴之番就是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全军每天只有三个小时用于马匹休息进食,其余时间都在行军。来自于北方的骑兵师战士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作战方式,他们除了生理问题之外,吃饭睡觉都能在马上解决,只是苦了那些浙南临时加入的骑兵。

    孙传庭也是累得腰酸背痛,他忍不住对着吴之番笑道:“你们这些人还真是铁打的,我自负骑术不错,却也从未试过如此骑马。”

    吴之番指了指身后的战士说道:“在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各个都有在马背上睡觉的能耐,我们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我们要打赢那些游牧民族,就要比他们更加善于利用战马,这是在枪骑兵师成军那一天,王爷亲**代我的。”

    “说得不错,理当如此啊。只不过我看从浙南抽调的那些骑兵已经疲惫至极,如果再这么跑下去,到了凤阳无无力作战。更何况拉炮的战马虽多,也架不住如此不停的奔波。”孙传庭提议道。

    吴之番也看得出来,那些浙南的骑兵能力上还有差距,不可能如此疯狂的奔跑下去。看着那些在战马上无法入睡,已经疲惫不堪的骑兵,吴之番只要点头道:“让那个骑兵团和骑炮营降低前进速度,每天保证六个小时睡眠吧,还请孙大人费心了,我先带着其他人继续前进。”

    孙传庭点了点头:“也好,这里距离凤阳还有三百里,我们会尽快赶到的,不会相差太多时间。”

    “有劳了。”吴之番拱拱手,立刻让传令兵下去传达命令。骑兵师很快分成了两股,原来枪骑兵师的三个团继续前进,而师属骑炮营和浙南的骑兵团则留了下来,他将原地扎营休息一段时间再走。

    吴之番所率领的骑兵师对这样的行军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以他们的速度将在十几个小时内抵达凤阳战场。当然在进入战斗之前,吴之番会给战士和战马几个小时用于恢复体力,以便在战场上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凤阳皇陵的战场上,官军已经快要到灯枯油尽的地步了,官军和青壮的大量伤亡,让他们无以为继。农民军在拼命的猛攻,尽管已经死伤超过六万人,他们却毫不放松,而城内守军只是凭着一股精神在支撑着。

    高迎祥也看出守军即将崩溃,他更加不遗余力的催动着人马发动强攻,甚至不许停止攻城,基本上是累垮或者被打垮了一批,就换上另一批人,以永无休止的攻城疲劳守军。

    朱国相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此时他全身战甲都染成红色,缝隙间全都是鲜血风干之后结成的血痂,而他手上的雁翎刀,早已变成了血红色,此时还有血点滴滴答答的落在城墙上。

    一刻不停的激烈拼杀,让朱国相几乎快要晕厥过去了,他的手臂失去了知觉,大脑也没有了思考的能力,现在他只知道机械的砍杀,继续砍杀,直到将农民军赶下城去。四千官军如今剩下不到八百,青壮也仅有一万余人,皇陵卫指挥侯定国在昨天被敌将一箭穿喉而死,皇陵卫还有不到两百人仍坚持在城头上,现在所有人都可以确定,如果没有援军今天就要城破了。

    杨御蕃和杨泽在城墙下心急如焚,连他们身边的亲兵都已经上城守御了,可是城防力量仍是越来越弱,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这个时候,嘹亮的军号声突然传了过来,攻城很快就停止了。

    两人相互搀扶着,踩着被血液浸透的阶梯爬上城头,好奇的向城下观望。只见已经逐渐西斜的太阳下,银光乍现的铠甲耀人眼目,巨大的红底战旗上描绘着一只作势欲扑的白色猛虎。

    “这是什么旗?这是哪家的军队?”杨御蕃好奇的说道。

    已经全身酸软无力的朱国相勉强走到两人面前说道:“这是白虎旗,是八贤王麾下唐军的旗帜。”

    “什么?八贤王?唐军?”杨泽惊呼出声:“这怎么可能?浙南距离此地可是很远的。”

    “不管如何,有援军就好,有援军就好啊。”杨御蕃兴奋得说道,此时他的心情犹如即将上刑场的死刑犯,突然被赦免了一般,幸福得几乎晕厥。

第六百四十五章骑兵的优势() 
距离骑兵与农民军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吴之番坐在自己的战马上,眯起眼睛看着远处仍旧混乱不堪的农民军队形,露出一个残忍的微笑。为了让对方难以看清自己的虚实,他特意转了个方向,从西面农民军的侧翼发起了进攻。这个时候正是下午三点钟左右,阳光已经西斜却还是耀眼无比,农民军看向这个方向眼睛会被阳光刺痛,难以看清骑兵师的规模。

    反观骑兵师则是背对着太阳,农民军的情况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可以让吴之番制造出更大的混乱来。刷的一声抽出马刀,吴之番大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