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32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不过反击应该没有问题吧。”婆阿露出了一抹笑容。

    “没错,反击是可以的。”李伦听出对方话里有话,当即反问道:“婆阿国王认为哪个国家威胁到了占城?”

    “不是威胁,是侵占。北面的黎朝侵攻占城,并强行要我们纳贡称臣,我国力量衰微无法对抗,所以恳请天朝上国拨乱反正。”婆阿赶快说道。

    李伦心中暗自高兴,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个占城国王竟然如此上道,第一次见面就给自己送了大礼。北面的黎朝并未纳贡称臣,他就算派兵进攻也不会受到朝廷官员的责难,更何况占城国王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借口,这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李伦当即表示,完全可以帮助占城国削弱北方黎朝的力量,让他们不再受到欺压,只需要占城国给予粮草支援即可,婆阿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已经升任第一师师长的汤汝年很快接到命令,全军向北进攻广南国,伺机侵占黎朝全境。第二师师长武国华则向西进入金边王朝,与其接洽对匪患对于应对问题,而李伦则率领第三师坐镇占城并与各开拓团联系,随时准备支援两军作战。

第六百三十章调虎离山() 
接到命令的汤汝年大为兴奋,立刻命令全军在占城国北部边境线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自从在夷州岛与尼德兰人作战之后,汤汝年这几年虽然步步高升,却没有打过什么大仗,他的手早就痒了,这次他准备打个痛快。

    广南国主阮福源早已有所警惕,自从开拓团进入中南半岛之后,他就清醒的认识到这可能是个阴谋。幸好广南国武备强悍,不但拥有战象、火炮等武器,还有三万大军可以动用。曾经有数个开拓团企图入侵广南国,结果都被其军队击败,这才保持了国土完整。

    这次唐军抵达占城国,他第一时间就警醒了起来,并很快在国内加强了戒备。果然唐军近万大军开始在边境线上集结,让阮福源不得不全力应对。

    虽然没有与大明军队交过手,不过他也知道天朝上国的战斗力惊人,可不是东南小国能够比拟的,这次将会比他历次作战都要艰难,所以他一开始就将国内三万主力军之中的两万五千人都集中到了国境线顺化地区,只在与北面郑氏黎朝的边境线上安置了五千人的警戒部队,防止郑氏趁火打劫。

    在进入出发阵地之后,汤汝年所部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因为不适应热带雨林环境,来自于江浙和福建的士兵出现了生病的情况,而且人数很快就超越了千人。

    幸亏唐军拥有完备的理疗体系,而在出征之前有进行了相关的重点训练,在医护人员的治疗下才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不过军队实力也受到了一定损伤。汤汝年趁机命令全师在国境线上修整,等待士兵们适应了丛林环境,再继续向北进发。

    眼看着对面装备精良的唐军原地修整,阮福源率领的大军也不敢提前发动攻势。他知道双方作战能力肯定是有差距的,贸然进攻必然遭到猛烈反击,更何况他不能给对方已口实,否则就算他挡住了对方的进攻,在谈判桌上也会非常被动。

    阮福源并不知道,他的按兵不动正是汤汝年想要的结果,而在大军修整不前的同时,三团长齐茂源率领的部队,正在海军的掩护下沿海岸线北近,向着广南国的腹地挺近。

    广南国也是有水师的,只不过他们船只形体比较小,也没有装载强大的火器,只能算是近岸水师而已。这样的武备对付中南半岛那些小国还算勉强够用,如果抵挡明唐海军就差得远了。

    就在阮福源举倾国之力,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时候,明唐海军六艘六号战船突然冲入广南附近海岸线,对着毫无防备的广南水师进行炮击。密集的炮弹让那些广南水兵毫无防备,还不等升帆逃走,战船就被尽数摧毁。

    齐茂源率领三团五千余人,迅速掌控了广南,将广南国最精华的地区尽数掌控,阮福源手下诸多大臣和家眷都被控制了起来。因为首都被占领,又与国王阮福源失去了联系,驻守北方的五千士兵迅速投降了唐军。

    接到后方被占消息的阮福源大惊失色,半天才醒悟过来,他知道自己中了唐军调虎离山之计,已经处于绝对下风了。作为一代雄主,阮福源却不希望就此屈服,他希望能够凭借兵力优势,尽快击败当面的一万唐军。如果他能够攻入占城境内,消灭当面的唐军,或许还有翻盘的可能。

    这个决定对于阮福源来说也是无奈之举,他知道背后的唐军肯定数量比较少,可是他却不敢回军夺回广南。因为那样虽然面对的唐军数量较少,却和可能遭遇当面一万唐军的追杀,到时候说不定广南的唐军还未消灭,当面这股唐军已经与友军南北夹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阮福源唯有赌上一次,他赌得是广南唐军数量很少,要想完全掌控广南还需要一定时间。如果他能够抓住这段时间,先消灭当面的这部分唐军,说不定战局还有转圜的余地。

    这是唯一战胜的希望,也是阮福源不得已的选择,因此他一天也没有耽误,当天就命令全军越过国境线向唐军发起进攻。汤汝年早就做好了防备,当侦察兵报告对方已经越过边境,向着唐军营地冲来,汤汝年立刻命令全军集结,准备与对方打一次野战。

    但双方在野外遭遇的时候,汤汝年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广南军在战场上排开的,居然说超过五十头身材庞大的战象。这种动物是热带军队的特有武器,它们大多在头顶薄弱处带着金色的金属头箍,以防止被利箭杀伤,而象牙顶端绑有利刃作为攻击之用。例如广南军的这些战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会害怕炮声的惊吓,因为早已装备火炮的他们,曾经做过特殊的训练,以防止在战场上发生危险。

    阮福源认为自己能够对抗唐军,战胜当面这一万军队的把握就在于此,有了无坚不摧的战象,他无惧于任何正面对抗的敌人。然而阮福源却并不知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唐军的战斗力却已经是今非昔比,而战象虽然经过训练,其战斗力依然无法弥补科技的差距。

    “列队,举枪。”早已经排成线性阵列的唐军以连为单位,组成一个个长方形阵势。这些阵势虽然看似松散,却保持着相对平行的站位,阻挡在广南军之前,双方相距大约有五里左右。

    对于这些只有火枪的士兵,阮福源并不害怕,因为他认为这些人的武器无法威胁到战象,他们只需要在战象的掩护下冲到近前,就可以发挥冷兵器的长处了,然而他并不没有发现,在唐军阵线后方两里外的山上,隐蔽着全师的上百门火炮。

    唐军以严整的阵型挡在广南军的前方,丝毫没有发起进攻的意思,而阮福源却已经急不可耐了。“命令发起进攻,用战象冲击他们的防线。”久经战阵的阮福源将手一挥,首先命令最精锐的战象前进,随后步兵尾随其后也发动了对唐军的全面进攻。就在几年前,他就是依靠这样的作战方式,一举击退了郑氏发动的进攻,如今他希望这样的作战方式能够再次创造辉煌。

第六百三十一章炮击战象() 
对方发动全线冲锋,唐军的战鼓却发出了后撤的信号。对于这样的鼓点唐军官兵非常熟悉,因为火枪的作战特点,后撤作战是经常的事情,所以他们并不惊慌,而是全军稳步后撤。

    见到唐军尚未接战已经撤退,广南军集体兴奋了,他们以为对方见到这么多战象胆怯了,竟然尚未开始作战就先行撤退,这显然是要溃逃了。只要他们再加一把力,战斗的胜利就是必然的,现在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线进攻,消灭这些看起来装备精良的唐军。

    广南军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就连久经战阵的阮福源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国家无法长期供养大量常备军,因此在各国军队中只有很少的精锐士兵属于常备军,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

    这样的军队体制,造成大量士兵缺乏训练和纪律性,在作战的时候都是以常备军为中坚力量,将临时征召的士兵作为炮灰使用。这样的军队作战时,全军在常备军的带领下向前冲锋,那些临时征召的士兵也能做到奋勇向前。

    军心稍有动荡,或是全军被击退,那些毫无纪律观念的炮灰兵的士气就面临崩溃,造成全线的溃逃,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而造成的。

    广南军的士兵不会想到,唐军全员都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他们有铁的纪律和较高的军事素质,后撤这样的战术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会对士气造成任何影响。

    汤汝年之所以选择全军后撤,的确有对战象考虑不足的原因,不过也有诱敌深入的想法在其中。见到唐军开始徐徐后撤,那些广南军官兵开始全力追击,而速度能比得上快马小跑的战象更是冲在最前面,渐渐与步兵群脱节了。

    在广南军的体系中,战象类似于后世的坦克,它可以为步兵提供掩护,同时在对方的阵线上打开突破口,后续的步兵会扩大缺口造成一点突破并制造混乱,最终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不过在全力追击的情况下,战象的速度太快,已经与后面的步兵拉开不小的距离。这些战象已经成了整个阵线上突出的部分,他们即无法掩护后面的步兵,也无法得到步兵的支援,就在这个时候,隐藏在后面山岭上的火炮群开火了。

    一大片硝烟从山顶上升腾而起,紧接着就是滚滚雷声传来,许多广南军的士兵都抬起头来,好奇的看着晴空万里的蓝天,不知道究竟为何没有乌云就出现了雷声,然而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数百个黑色的小点从空中急速射来,在飞过数里的距离之后,它们的目标纷纷指向了突前的五十只战象。这些战象的队形颇为整齐,彼此之间都拉开数米的距离以防止相撞,但是这样的距离还无法保证他们摆脱第一波炮火的全面覆盖。

    当密集的炮弹落在象群中间,将那些看似无敌的战象砸得血肉横飞,战况已经彻底无法逆转了。战象的确不怕炮声,却并非不怕惨重的伤亡。被羽箭和铅弹射到,战象或许会凭借着皮糙肉厚以及平时的训练忍耐下来,但面对着能够令自己骨断筋折的密集炮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七八头战象因为伤势过重而倒毙,而其他受伤的战象也纷纷受伤的时候,那些坐在大象身上驾驭的士兵已经无法控制了。剧烈的疼痛与危险,让所有战象都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任由驭象人用带刺的藤条如何抽打,它们还是纷纷转身向着后方逃去。

    战象的溃逃造成的损失,可不仅仅是少了冲锋主力这么简单。后方队形密集的步兵还在埋头冲锋,却发现本来作为己方王牌的战象冲向了自家的军阵。疯狂的战象是无法阻止的,步兵们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疯跑的战象直接撞倒,再被宽大的脚掌踩成肉泥。

    数十头战象冲入自家步兵群中,立刻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原本气势如虹的广南军,立刻被打回了原形。军官们忙着掌控部队,希望平息军队中的混乱,然而战象依然在队伍中横冲直撞,混乱只会越来越大。

    汤汝年看到了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