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3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上国的怀抱中。

    李信则双管齐下,一面对印第安人进行华夏文化教育的同时,开始武装和训练印第安人军队,作为唐军的有益补充。毕竟他们现在推进的速度过快,已经占据了超过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虽然地广人稀,也不是一个军的兵力所能防守的,因此在唐军正规部队之外,又加上了一支有华夏人做军官,印第安人为士兵的编外部队,他们被正式命名为印第安师。

第六百二十八章美洲纵帆船() 
李信在从国内大量引进武器,以武装这些新编的印第安师,并对他们加大训练力度,积极准备对西班牙人的作战。西班牙人最强的是海军,尤其是新西班牙总督区临海的地域很大,要想对其发动进攻,不可能只依靠陆军,海军的准备同样非常重要。

    在太平洋的海岸线上,美洲舰队已经拥有了三艘五号战船和十三艘六号战船的强大军力,另外十三艘宝船也能临时当做战舰使用。不过这些船只都在太平洋一侧,也就是美洲大陆的西海岸。

    因为这个时代的巴拿马运河尚未开凿,北美洲与南美洲还是相连的两块陆地,如果有船只要从太平洋绕过美洲大陆前往大西洋,只能走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那里则是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受到西班牙舰队的严密监控。

    如果在尚未开战的情况下,美洲舰队越过这里进入大西洋,不但很容易被西班牙人所警觉,也会分散美洲舰队本就不多的海军战船,这在双方爆发大战的时候将得不偿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墨西哥湾建立的造船厂就成了重中之重。只要能够在这里建造战船,海军官兵就可以从陆路前往大西洋沿岸,并在这里驾驶新战船进入大西洋。

    大西洋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况不同,以如今华夏科学院造船研究所的水平,自然不会将已有的船型直接移过去建造,那样很容易出现船型水土不服的情况。

    根据远洋贸易船队反应的情况,针对大西洋海况恶劣,加勒比海更是水文情况错综复杂的新问题,船舶设计师们打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式战船。

    这种战船拥有长长的凸出的首尾柱,增加了甲板的有效长度,龙骨尽量向尾部下倾,以获得更大的尾部吃水深度。这种设计采用了东方船体将重心尽量靠后的优点,可以提高船只纵稳性和航速,而且使其水下船体的横向动力重心大大后移,从而能更好地与风帆压力中心相平衡,利于抢风航行和减小横漂。

    按照东方的造船模式,船体甲板上无高耸桥楼以降低重心,这不仅改善了船舶稳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风帆在使用西式软帆之外,采取了东方的上缘斜桁帆形式,为了增加操帆效率,在其顶桅上还加挂了悬挂式斜桁三角帆。

    这样的船型拥有v字形船体,吃水深稳定性好,可以很好的适应大西洋的恶劣海况,同时能够获得更小的航行阻力。创新的上缘斜桁软帆和悬挂式斜桁三角帆大大提高了操帆率,让其成为了一种远超当世欧洲帆船的快速船型。这种船只的各项性能,虽然比海军开始使用的飞剪式帆船稍有不如,却有一个飞剪式帆船所没有的好处,因为船舷没有那么低,它是可以设置火炮甲板的。

    这种新船被命名为北美纵帆船,成为了墨西哥湾造船厂的主打船型。其分为三种规格,一千二百吨级、六百吨级和八十吨级。前两种规格又分为战舰型和商船型,在划分二十到三十五个水密隔舱的情况下,商船型更多得是考虑载货空间,其只在甲板上保留炮位,其中一千二百吨级拥有炮位三十六个,六百吨级拥有炮位十六个。

    战舰型则建造有火炮甲板,其中一千二百吨级拥有三层火炮甲板,总共配置七十六门火炮,六百吨级只有两层火炮甲板,配备四十八门火炮。另外的八十吨级则属于近海运输,或者作为渔船使用的船型,如果在战时也能配备四门火炮和燧发枪,作为支援船只使用。

    船身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建造,而火炮由浙南的火炮厂生产,经过长途运输送往墨西哥湾造船厂,美洲舰队的大西洋分舰队正在秘密开始组建。

    与墨西哥湾造船厂同样没有受到冬季影响的,就是向南扩张的那些开拓团了。即使在进入冬季之后,热带地区依然保持了近三十摄氏度的高气温,这让他们得以继续开战扩张行动。

    这个时期的尼德兰人和葡萄牙人,都只是在东南亚各个要点建设据点,这些地方除了作为海贸活动据点之外,对附近地区的控制力非常弱,就算是控制面积最大的西班牙人,也仅仅控制了苏禄群岛北部地区、几内亚岛东部的一个据点而已。

    为了保证获得殖民地利益,这些欧洲殖民者只能用间接手段控制各国苏丹,以保证对殖民地的控制力。然而对这些苏丹的控制,并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至少这些国家并未成为欧洲殖民国家的同盟国,就算其遭到侵略欧洲殖民国家也无法为其出头。

    华夏的民间开拓团正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肆侵吞东印度群岛和苏禄群岛各个苏丹国的土地,如今已经占据了东印度群岛超过五成的土地,尤其是苏门答腊岛几乎全被控制了,苏禄群岛南部也几乎被侵吞殆尽,都快要与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接壤了。

    动手快的那些开拓团获得了巨大利益,却让后来的开拓团没有了殖民对象。为了获取利益,这些开拓团将目光转向了中南半岛和南亚地区,那里还有了许多国家并未被欧洲殖民者占据。

    近百个开拓团凭借着武器和船只的优势,开始在中南半岛的各个沿海地区建立殖民据点,并快速侵吞各国的土地。开拓团的火器犀利,让这些落后国家的军队难以招架,结果他们节节败退,大量土地被吞并。

    开拓团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却也造成了极大的副作用,因为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大明王朝的属国。尽管无法确认这些开拓团是否华夏派出的军队,各藩属国却是可以向朝廷申诉,这也就有了崇祯在朝堂之上的愤怒,以及命令八贤王进行清剿的圣旨。

    因为就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已经是冬季,朱聿键以筹措粮草集结军队,以及冬季难以出兵为借口,硬是将这个时间拖延到了春节之后。

第六百二十九章出兵东南亚() 
借着这个时间,政务院秘密向各家开拓团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停止在中南半岛的殖民行动。已经建立的殖民点可以存在,但不许再向前扩张,否则可能造成与唐军的误会。

    唐军的战斗力尽人皆知,就连开拓团中人,也有不少是唐军退役的士兵,他们依然是忠于朱聿键的。在得到政务院下发命令之后,中南半岛的殖民行动暂时停止了,不过各开拓团继续巩固自己的殖民地,保障自己已经获得的利益。

    朱聿键之所以要拖延两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让开拓团做好准备,以防止出现误会。这也是避免打击民间开拓殖民地的积极性,保障民间利益的措施,而在这段时间内,海军本土舰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过很奇怪的是他们准备更多的不是战船,而是大量运输用的商船,在海军陆战队和野战军第一军集结的同时,居然还有大量后备官员和从政务院各司抽调的现任官员随行。

    崇祯五年末,八贤王封地内过了一个繁荣祥和的春节,经过数年的经营浙南和福建等地已经变得相当富庶,就连高丽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比朝廷统治下的大多数地方来得高。工农商税务的平衡,让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为封地建设出力,均摊之下的相对负担低,税收却比大明内地高出数倍。

    这样的高税收,反而不像大明那般利用辽饷等各种苛捐杂税竭泽而渔,民间反而更加更加富裕。百姓们过春节的时候,非但没有冻饿之苦,反而能够大量购买鱼类肉类改善伙食,购买廉价的棉布做新衣服,甚至平民百姓都能买得起蔗糖等各类奢侈品。

    可以说如今八贤王的封地内,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就算朱聿键放手不再管理,整个封地内也能正常运行并越来越强大。对于如今的繁荣景象,朱聿键却并不满足,他要得不是华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是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强国。这个过高的目标,注定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接下来朱聿键要做的,就是巩固华夏周边环境,在东南亚更广泛的范围内立足。

    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张名振和李伦亲自率领的大军扬帆起航,向着南方的海南岛驶去,他们将在那里进行一次补给,然后再转而前往占城港,那里也是他们前往东南亚剿灭“匪患”的第一个目标。

    占城国作为大明的属国,其实与明初完全不是同一个国家了。历史上的占城属于大汉王朝的交趾郡象林县,公元2世纪左右,象林县功曹之子区连趁着东汉衰弱之机,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立国。随后占城经历大小波折无数,中间甚至还有过分裂的历史,经历十五个王朝,终于在1472年被大越国黎朝所灭。

    从那以后,原本统一的占城国就被分为占城、华英、南蟠三个国家,他们既是华夏的属国也是大越国黎朝的属国,成为地位低下的弱等国家。这次开拓团从沿海地方进入,华英和南蟠两国被直接灭国,占城王婆阿大为惊恐,这才向大明王朝求援。

    婆阿会所以舍近求远,不向黎朝求援是因为如今的黎朝也已经分裂了。因为数十年前的一次篡位,让黎朝遭遇了剧烈的动荡,后来虽然复国,整个黎朝却分裂为郑家把持的后黎朝,以及阮氏把持的广南国,他们彼此交战自顾不暇,当然不可能去援助占城国的危机,因此婆阿才会向大明求援,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会让他的国家崩溃得更快。

    明唐海军的大舰队抵达占城国的沿海地区,李伦亲率两个团登陆。听说天朝大军抵达,婆阿兴奋不已,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前来海边迎接。占城是临海的城市,距离海岸线非常近,因此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婆阿就到了。当看到明唐海军旗舰高大的船身,以及海上多达数百艘的帆船,占城国所有官员都震惊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华夏的海军居然有这么强大。

    见到众多士兵拱卫着的李伦,婆阿连忙上前说道:“占城国王婆阿,拜见天朝上国将军,请问贵军是否应邀前来帮助我们平灭匪患。”

    “当然,我主八贤王奉大明王朝皇帝谕旨,到各藩属国平灭匪患,以显我天朝维护属国之意,还请您不要担心。我军精锐无比,只需数月之内,就能恢复此地的秩序。”李伦说得却是颇为和气,让婆阿大为放心。

    看着唐军齐整的军容,婆阿心中一动想到了来自于北方的威胁。他又上前两步靠近了李伦低声道:“请问将军,如果有他国威胁大明王朝属国的安全,是否也在剿灭之列?”

    “当然,只要是威胁属国安全的,我们一并铲除。”李伦笑道:“不过我们不能为属国进行对外侵略。”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不过反击应该没有问题吧。”婆阿露出了一抹笑容。

    “没错,反击是可以的。”李伦听出对方话里有话,当即反问道:“婆阿国王认为哪个国家威胁到了占城?”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