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3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兵和移民们也都登上了海岛。

第六百二十六章以货易岛() 
“报告,岸上发现土著人,这些人似乎不欢迎我们。”顾维兴和刘闯刚刚登上瓦胡岛,就有一名海军陆战队的队长向他们报告。这次负责掩护的八艘战船都是按照正常作战编制配备的,其中五号战船上每船有九十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六号战船上每船有六十四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的编制。

    如果与当地土著人发生冲突,八艘战船除去保护自身安全的数量之外,最多只能出动四百名士兵。在兵力无法展开的岛屿上,这么少的士兵难以对抗大量土著人的进攻,如果使用大炮支援又容易误伤,所以能不开战就和平解决。

    顾维兴和刘闯闻言带着二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沿着白色的沙滩,向着丛林的方向走去。在丛林的边缘处,有超过五十名士兵排成散兵线,面对着丛林之中的大片土著人平端燧发枪,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再看丛林之中的夏威夷土著,因为夏威夷群岛气候温暖,这些土著无论男女都光着上身,下面则是植物叶子编成的草裙。他们一个个头上戴着草圈,脸上画得花里胡哨的,一看就是未开化的民族。

    虽然有树木阻挡看不出人数多少,但按照估计应该也有上千人了。只不过这些人聚在一起,却无法给唐军以任何危机感,因为他们的武器实在太过简陋了。这些人手中所拿的,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劳动工具,鱼骨尖头的长矛,蚌壳刀,还有一种细长的小管子。

    曾经在夷州岛舰队服役过的刘闯认得这种武器,这是几内亚岛上土著使用的一种吹管。吹管内经常安装一种植物尖刺做成的吹箭,箭头抹上毒药,在十米以内对付动物相当厉害,几乎都是见血封喉的。

    不过这种武器对付拥有燧发枪和胸甲的唐军,显然是毫无作用的,刘闯也并未对此有多少关注。刘闯对语言有着天生的灵感,在海军四处调动的时候,学会了不少种语言,尽管学得都不多,但是简单会话却没有问题。在与顾维兴商量了几句之后,刘闯上前用肖肖尼人的语言说道:“请问你们是这里的原住民吗?你们的酋长是谁?”

    他的话对方似乎听不懂,半天也没有人回答,直到过了半天,终于有个人对着他们高声喊了一通,不过却不是肖肖尼人的语言。

    “是几内亚土人的语言,他们是波利尼西亚人。”刘闯回头向顾维兴解释着。别人没有听懂土著人的话刘闯却听懂了,他在几内亚岛的时候曾经学习过这种语言,尽管发音稍有不同但大概意思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方显然非常惊慌,不知道这些拥有巨大“独木舟”的人,究竟是来这里做什么的。刘闯当即也改用波利尼西亚语说话了:“我是大明帝国八贤王麾下唐军的军官,因为飓风偏离了航线才来到这里,希望获得淡水和食物的补给,不知道你们能否提供?”

    刘闯这次所说的话,对方显然听懂了。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五彩羽毛做成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根手杖的老者走了出来。“我是夏威夷王国的国王阿塔拉尼亚,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如果你们是来补给淡水和食物的,我们很愿意提供。”

    一会儿工夫,许多夏威夷土著女子就带着淡水和食物来了,她们用一种树枝编织的浅筐盛放着各种水果和干鱼,用泥瓮装着淡水抬到了海滩上。发现对方如此好客,刘闯反到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和顾维兴商量之后,连忙让人拿来了两面玻璃镜送给了阿塔拉尼亚国王。

    本来刘闯是打算给一些银元的,只不过顾维兴考虑到这些土著人不可能对外贸易,银元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工艺品而已,根本不具有任何价值,所以才勉强拿出了两面玻璃镜来算是见面礼。顾维兴和刘闯还打算再从随身物品之中挑选五六件值钱的,算是对这些食物和淡水的回礼,没想到阿塔拉尼亚国王已经惊呼出声了。

    “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照得这么清楚。”阿塔拉尼亚国王吃惊的看着镜子,口中发出啧啧赞叹。很显然这里的土著人顶多只是在水面上看到过自己的影子,对于能够清晰照出自己容貌的镜子,全都惊为神物。

    “来自远方的客人,您的慷慨令我震惊,这些礼物实在太过贵重了,我们不能收下。”阿塔拉尼亚国王回答道。

    “没有关系,这是我们对待朋友的方式,请你笑纳。”刘闯说道:“另外我们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贸易站,与你们进行贸易。你们可以用水果和鱼获,向我们交换各种物品,也包括这种玻璃镜。”

    “你们还愿意交换这种神奇的玻璃镜?”阿塔拉尼亚国王显然认为这样的神物应该非常珍惜,不是普通人能够获得的,对于刘闯的交换意见,他感到非常吃惊。

    顾维兴在旁边低声道:“刘闯,我听说西班牙人与土著交换都用玻璃珠的,我们也可以试试看。”

    刘闯点了点头,他知道土著们没有见过玻璃,在看到晶莹剔透的玻璃珠时,往往认为是名贵的宝石。因此文明人在与土著交易的时候,玻璃珠往往能达到其他产品无法达到的效果。

    唐军与印第安人的交往中,对方也很喜欢玻璃珠,所以他这次从国内也带来了一批。印第安人在于华夏的交往中,已经知道了玻璃珠的廉价,现在他们并不将其当成宝石,而是作为喜欢的饰物使用。不过夏威夷群岛上的土著,却不可能知道玻璃珠的廉价,他们依然可以用其当做宝石使用。

    金光感觉自己有骗人的嫌疑,刘闯还是提出用一些玻璃珠换取瓦胡岛的使用权,阿塔拉尼亚国王显得有些犹豫,毕竟双方是第一次见面如果交往过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不过在刘闯命人抬出了一小筐玻璃珠,又赠送了一柄钢制匕首以后,阿塔拉尼亚国王立刻就点头答应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印第安师() 
光洁耀眼的“宝珠”和锋利无比的钢制匕首,让阿塔拉尼亚国王彻底痴迷了,他意识到如果全部改用钢制武器,他们在进行打渔等工作的时候,会提升许多倍的效率。

    在阿塔拉尼亚国王表示希望多换一些钢制武器的时候,刘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表示这些交换的物品,将在贸易站建立之后与他们交换。见识到刘闯的慷慨和友好,阿塔拉尼亚国王很痛快的就将瓦胡岛让给他们,让顾维兴和刘闯大为意外,他们本来还打算先压低价格,让对方一点点还价的。

    两人用这些便宜的玻璃珠和一把匕首,本来只是希望换到珍珠港极其附近一片土地而已,没想到阿塔拉尼亚国王会一口答应将整个岛卖给他们。后来刘闯向其他土著人打听了一下这才明白,原来在整个夏威夷群岛上,物产最为丰富的是考艾岛,那里也算是这些夏威夷土著的祖产,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那里。

    虽然如今许多土著人都迁移到了瓦胡岛上生活,但他们依然将考艾岛视为自己的家园。现在能够将瓦胡岛这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屿卖个好价钱,他们已经非常满意了,根本不会对这个岛有什么舍不得的心态。

    听到这个答案让顾维兴相当高兴,因为经过他的观察瓦胡岛的价值绝对比考艾岛要大得多。实际上土著人之所以认为考艾岛的物产更加丰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还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尚未进化到农耕文明。

    考艾岛虽然可吃的植物比较多,但面积却比瓦胡岛要略小一些。对于真正的移民来说,可吃的植物多寡并不重要,可耕作面积更高才是根本。更何况这里本身是火山岛,瓦胡岛的地表布满了肥沃的火山灰,是绝佳的耕种用地,只要洒下种子就能获得丰厚的收获。

    在经过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在瓦胡岛建立新的殖民地,并安置五百名移民和两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中意此地肥沃土壤和海岛气候的百姓很快将移民数量凑齐了,他们将在这里建设新的家园,同时与士兵们一起建立贸易站和港口。

    为了保证这些人在农作物收获之前的粮食补给问题,他们给这些人留下了所有的小船,用于在海上打渔。另外顾维兴还留下了一筐玻璃珠,让他们在无粮的时候用于向土著人购买食物。

    大家在岛上住了两天,数万人一起劳作,先建立起了一个防御堡垒,以及珍珠港内的简易码头,并给留下来的移民建造了木制房屋,随后船队这才扬帆起航向着金山港的方向驶去。

    这次船队靠岸,不但补充了大量菠萝蜜等热带食物,还带足了淡水,此外顾维兴下令士兵们砍伐了大量木柴带上船去。在飓风之中的航行,让顾维兴尝到了蒸汽机的甜头,只可惜那次将煤炭耗费得差不多了,这才在随后的行驶中没有使用。如今能够从岛上获得补给,他自然要再次将蒸汽机利用起来。

    夏威夷群岛暂时没有发现煤炭资源,但是锅炉烧木柴也是一样的,只要能够将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机器做功,何必计较烧得是煤炭还是木柴。船队起航之后,依然用宝船拖拽着战船,蒸汽机全马力开动,整个舰队以十节左右的速度向着金山港驶去。

    利用这样的方式,他们将耽误的时间又抢了回来,六天之后就抵达了金山港。顾维兴和刘闯带着八艘战船和大量移民船匠返回,让李信大为高兴,他感觉自己手中的力量已经足够对抗西班牙人了,因此他对殖民地的占领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措施。

    气候很快转冷,亚洲北方的铁路建设再次陷入停滞,不过在美洲的铁路建设却并未停止。因为李信的全力以赴,已经越过了大横断山脉和内华达地区,向着内陆方向深入。这条铁路在绕过内华达地区的复杂地形之后分成了两条线路,其中一条线路继续向东延伸,目标指向五大连湖地区,另外一条路线则转向南方,朝着墨西哥湾的方向修了过去。

    修往五大连湖的这条铁路线因为气候的原因也很快停工了,不过向南的那一条铁路线却在亚热带地区,并不受冬季气温过低的影响。因为感觉海军已经足够强大,李信改变了原本的修建路线,将铁路所经过的地区更加靠向南方,甚至延伸到了西班牙所声称的殖民地范围内,距离奇瓦瓦半岛也只有一百公里左右的距离。

    这条铁路是如此靠向南方,以至于刘芳亮和孙可望都表示非常担心,认为这样会造成与西班牙人的冲突,打乱朱聿键的全盘计划。李信却认为关岛的易手,让唐军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为期不远了,在大战真正爆发之前,他必须让铁路线尽可能的接近对方,以便于战时的后勤补给。

    对于铁路的补给能力,刘芳亮和孙额可是认可的,最终他们也并未再提出异议,只是在进入新西班牙总督区的铁路线上大量修建棱堡,将近一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此地,以防止西班牙人可能的进攻。

    在李信的坚持下,这条铁路就是贴着墨西哥湾横向修建的。当造船厂开工造船的时候,这条铁路距离那里已经不足一千公里了,而公路已经完全通车了。凭借着通畅的道路,北美的殖民速度前所未有得高,而在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不堪欧洲殖民者的压迫和掠夺,投入到华夏这个天朝上国的怀抱中。

    李信则双管齐下,一面对印第安人进行华夏文化教育的同时,开始武装和训练印第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