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不可冒险啊。”郝玉兰刚刚下了飞艇,听到朱聿键要去看看,连忙上来劝阻。其他众女也都纷纷劝阻,朱聿键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立刻派人去查看,将伤者都带下来,我就在这里等着。”朱聿键说道,随后他就坐在旁边的石头上,静待情况调查。
这次爆炸在科学院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所有人都被调动了起来,救火队是常备的,他们很快进入了现场,结果发现除了那次爆炸之后,并未出现其他问题。很快现场被军事专家清理,他们吃惊的发现有一座青砖结构的实验室居然倒塌了,观察其情况似乎是被炸塌的。不过按照专家们的计算,这么结实的房子被炸塌,至少需要上千公斤的火药。
“王爷,是廖忠生所长的实验室发生爆炸。”那名公乘在了解情况之后,赶快回来向朱聿键汇报,生怕他等烦了亲自去现场。
“什么?是忠生?”朱聿键吓得立刻跳了起来,他的第一批学生是教授最为细心的,也是理论基础最好的,其中张浦庭和廖忠生更是化学方面的翘楚,是整个世界范围内也算最顶尖的化学人才,损失一个都会让他心疼的。如今廖忠生的实验室被炸塌了,他如何不担心自己的学生。
“廖忠生在哪里?”朱聿键焦急的询问道。
“回禀王爷,廖所长出去上厕所,因此没有生命危险,只是额头被炸起的碎石崩了一下,可惜实验室内的一名研究员和三名工匠因公殉职,设备损失尚在统计之中。”那名军官连忙报告着。
朱聿键点点头:“没事就好,让廖忠生来见我,另外给死难者家属发放抚恤金,并将他们好好安葬。现场要彻底清理爆炸物,然后才能大规模进入人员清除杂物。”那名军官连忙答应着离开了。
一会儿工夫,两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便扶着廖忠生走了过来,此时他的额头完全被纱布包了起来,犹如后世的印度阿三。
朱聿键皱着眉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化学实验室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爆炸。”
廖忠生一脸的惭愧:“老师息怒,这件事情都怪我不好。本来我从徐光启老先生那里得到了硝化甘油的制作方法,已经推导了很长时间。只不过因为那次王恭厂大爆炸的事情,一直不敢直接试验。我曾经研究过硝化甘油的特点,剧烈震动和过热都有可能爆炸,因此我制定了最小心的试验步骤,这才刚刚完成了一部分。我尿急去厕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我估计是研究员或者工匠处于好奇,晃动了装着硝化甘油的烧杯。”
“谁让你搞这么危险的东西,我不是明令禁止过吗?”朱聿键生气的说道。
“老师禁止的是军事研究所,并未对我们化学研究所有什么限制,所以我才打算试试看的。我认为如今火炮和燧发枪的射程都还有增加的余地,应该对这些威力大的新式火药加以研究,我们应当继续发展避免被其他国家超越。”廖忠生说得越来越激动。
朱聿键一把拉住他的肩膀摇摇头:“不要太过勉强,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试验的。你看看今天的情况,这是血的教训。下次实验之前,必须要做好严格的防范措施,并让所有人都清楚试验的危险性才能进行。”
“老师,你是说我今后还可以做这样的试验?”廖忠生听出朱聿键似乎也有研究的意思。
朱聿键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这样做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今后不许这么莽撞的试验。化学研究所要在山顶重新建造一所坚固的房子,用作军用品的试验,所以实验人员必须身穿厚铠甲才能工作。另外硝化甘油要想防止它轻易爆炸,必须采用多孔材料进行吸附,以后试验必须事先报备才可以做知道吗?”害怕这个学生乱试验,再出什么差错,朱聿键只好将化学书上写诺贝尔那个小故事中,只言片语的炸药制作方法告诉了他,希望能够提高安全性。
“我知道了。”廖忠生兴奋了的立正站好大声回答着。
这一天科学院的专家们被吓到了两次,朱聿键亲自升空试验飞艇,以及科学院建立以来史无前例的爆炸。幸好这两次都是有惊无险,虽然损失了几个人,但重要人物都没有受伤,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朱聿键对于所有武器方面的试验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求他们必须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组,不许随便试验造成伤亡。在三令五申之后,朱聿键才同意由廖忠生领先建立一个军事化学实验室,为军事研究所做化学方面的研究。
第六百二十一章开拓团大发展()
这件事情被逐渐的淡化了下去,而朱聿键的飞艇首飞成功之后,飞艇的试飞改进工作又全面展开了。不过这些工作都交给了他的学生们,朱聿键只负责开拓性工作,改进工作他是不管的。
北方的西伯利亚边疆区在这一年过得战战兢兢,直到两艘新式飞艇和新制造的八个热气球被送到那里作为侦察之用,刘体纯才松了口气,不过他非常奇怪,哥萨克人为什么放弃了进攻,任由他们在鄂毕河畔加固了大半年的工事。
其实刘体纯并不知道,自从去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领大军在神圣罗马帝国北方海岸登陆之后,双方进行了连场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
古斯塔夫二世联合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于去年九月在弗莱滕菲尔德会战中,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并占据了波美拉尼亚。今年年初,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再次被瑞典军在列赫河畔击败,帝国军统帅蒂利伯爵兵败身亡,美因茨被占领。
随着瑞典军的高歌猛进,沙俄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俄罗斯是个依从于蒙古传统,拼命扩张领土的国家,他们不善于建设和发展经济,只适合于扩张和劫掠,要想维持国家的繁荣,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侵略。
在东方遭到了重大损失,哥萨克两个军团被打残之后,尚不算强大的俄罗斯帝国有些胆怯了。既然东方的道路走不通,他们将目光再次放回了西方,这个处于混战之中的地方。
浑水好摸鱼,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而如今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欧洲,就好似一个搅混了水的大鱼塘。在这个混乱时期,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米哈伊尔决定趁着瑞典内部空虚的机会,派兵进攻斯坦迪那维亚半岛。
正是因为米哈伊尔的这个想法,让哥萨克骑兵大量抽调到西方作战,同时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军力都朝这个方向倾斜,他们自然无力再反攻鄂毕河,夺回自己的殖民地了。可惜这个时代的通讯方式太过落后,来自空中的侦察只能得到对方尚未大批集结的情况,至于为何会如此却无法解答。刘体纯因为无法得到确切的情报,丧失了一个反攻沙俄的绝好机会。
因为对沙俄的防备,这一年北方殖民地是比较平静的,官方除了在西伯利亚边疆区多造棱堡加强防御之外,就是加快了铁路建设。在八月将铁路修过了叶尼塞河,进入西伯利亚边疆区,这样急速的铁路建造速度,在后世也是非常少见的。
实际上这条铁路的修建,是完全不计代价的,尤其是人力资源更是上百万的投入,单是其中建造桥梁的时候,因为急流险滩、泥石流、沼泽地、塌方等各种危害,就死了近十万人。不过朱聿键对那些通古斯人和日本人奴隶毫不吝惜,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在乎,可以说这条铁路之所以能够在两三年内修通,完全是血肉铺就的。
在民间北方开发的热潮则越来越高,在西伯利亚相继发现的各种矿产资源,让开拓团们无比疯狂。没有矿产的地方也不要紧,丰富的木材和皮毛资源,同样可以发财。
随着封地内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家具的需求量在火速提升,同时造船业的兴盛,也需要大量木材,这个时候木材来源就成了大问题。因为朱聿键要求保持水土流失,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砍伐禁令,因此北方的木材大行其道,让许多开拓团都转而开始搞木材生意。
毛皮在南方虽然不受欢迎,但是在北方却非常抢手,除了北方几个省之外,欧洲对此需求量也是极大,驱使着沙俄向东扩张的动力,就主要在于皮毛的价格提升。有这么多赚钱的机会,原本在南方的开拓团热度有所降低,而在北方的人越是越来越多的。
华夏科学院为大家提供新式的御寒设备,甚至连建筑研究所都有新式保暖房屋的建造方案,政务院下辖的基建司范围内,有价格优惠的建筑队提供,因此一座座保暖性能极佳的堡垒在北方遍地开花,也让这片土地被牢牢掌控在了华夏人的手中。
数个开拓团不满足于此,他们偷偷越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美洲靠近北极圈地方。这里在后世叫做阿拉斯加,在中部的育空河流域拥有众多的金银矿藏,同时南方绵延数百公里的阿拉斯加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流,让山脉以南变得四季如春,是个居住地好地方,而在这里也有大量的印第安人活动。
在得知有开拓团进入阿拉斯加之后,朱聿键清楚不能太过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因为美洲的殖民扩张是在争分夺秒的进行,必须在欧洲人从内战中腾出手来,向美洲发动大规模殖民扩张以前,拿下尽可能多的土地并消化,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政府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尽管朱聿键将对外扩张一半的精力都投放在美洲,但是进展依然不够大。北方由李信和刘芳亮等人掌控的推进虽然速度快,已经接近了五大连湖地区,但是向北却无法覆盖全部陆地,至少在哈德逊湾以北地区是完全空白的。
这片地方要想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民间的力量。因此朱聿键当即决定,允许开拓团进入美洲开拓,但是仅限于哈德逊湾以北地区,同时政务院会派出官员和警察,对当地治安进行管理,所有开拓团不得骚扰当地已经归化的印第安人族群,这样才最终保障了收拢教化印第安人的继续进行。
面对越来越大的殖民地面积,以及积极性越来越高的开拓团,从内部招收百姓前往殖民地垦荒工作的情况变得严重起来,百姓的大量流失已经开始影响到封地内的工业生产情况,这让朱聿键大为不满。
第六百二十二章卢象升借粮()
政务院再次下令,今后各开拓团不得在封地内招收移民,只能去朝廷统治下的各省招募。有这样的命令,开拓团只好转而向北方各省伸手了,那里今年大旱,流离失所的百姓极多,只需要许诺一日两餐和大片耕地,会有大把的人跟着走,开拓团终于用这样比较私人的方式,解决了人口问题,也承担了朱聿键本来一部分吸收流民的工作。
很快新的一大批移民又开始进入浙南和福建了,这一次则来自于山陕两省的。原来在高迎祥率部进入山西以后,连续攻克十七座县城,在获得大量粮食补给的同时,他们的人马也恢复到了近四十万人。
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洗,官军路过劫掠比流贼还要厉害。洪承畴调兵进入山西剿贼,结果闹得各州城府县鸡飞狗跳。连续的战乱造成百姓们流离失所,许多田地都因为兵荒马乱而荒废,再加上大旱的影响,山西有大量百姓渡过黄河逃亡河南。
难民很快充斥于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