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2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2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田见秀并未与朱聿键商量,这位心地仁慈的大将只是冷眼旁观天下形势,从中看出了本质。他这位结义大哥的势力扩张太过迅速,已经让皇帝感觉到了威胁。尽管朱聿键一心对外发展,希望扩展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但总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从本质上讲,皇帝就是个小人,他的心中总是想着自己的江山,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哪怕别人一心为了他着想,但只要让他感觉到威胁,皇帝都会毫不留情的除去,这就是皇权的腐朽,也是君主制的最大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面,要想成就一番功业,就要有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子的觉悟。

    田见秀看不到应该用何等新制度,去替代已经渐渐腐朽的君主制,但在他所能想象的空间中,却有帮助朱聿键稳固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养寇自重。只要天下还不稳定,崇祯还腾不出手来,他就不敢轻易对朱聿键动手,否则整个江山就会分裂。只要能够始终对崇祯保持着压力,朱聿键就稳如泰山。

    信佛的田见秀心地仁慈,但是这份仁慈并不会让他优柔寡断,反而能让他更加透彻的看待一切。对于这个皇朝,田见秀没有多少好感,他唯一希望辅佐的就是朱聿键。

    宋献策当年离开河南北上与朱聿键汇合之前,就曾经与田见秀和李信谈过一次,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希望能够将朱聿键扶上皇位。当时的宋献策已经看出信王朱由检虚有其表,当了皇上要比朱聿键差上许多,可是他知道碍于祖制朱聿键登位的可能性却少之又少。

    田见秀和李信虽然与朱聿键结拜,却还是心系天下苍生,对宋献策的说法并不算太认可。当时的宋献策就与他们两个打了赌,双方约定以观后效,如果崇祯是一代明君,哪怕能力比朱聿键弱一些,大家也可以按照朱聿键之前所说的那样,全力辅佐崇祯中兴大明。如果崇祯的能力不足以保住汉家江山,就全力帮助朱聿键夺取天下。

    这是三个人私下里的约定,甚至没有向朱聿键透露过半点,但是随着崇祯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田见秀和李信越来越佩服宋献策眼光了。三人也因此私下决定,全力辅助朱聿键登上皇位,在朱聿键并不知情的时候,这三个人首先决定了今后的计划。

第六百一十三章何去何从() 
宋献策的全力辅佐,以及后来组建公仆党;李信在美洲全力扩张,尽量吸收印第安人为己所用;田见秀在河南稳定局面,为朱聿键在中原腹地钉下一个棋子,同时放任流贼做大,让朝廷精锐的三边军难以安宁,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就连高迎祥也没有想到,强大的唐军竟然没有进行追击。在撤退途中,有十多万流民逃散,但各支义军的基干部队没有散失,战斗力没有太大损失。虽然有些头领阵亡或被抓,但跟着高迎祥南下的二十九路农民军,现在还有十三路比较完整,而且都是比较大的实力,实际上损失有限。

    这一战顾宁虽然没有追击,不过他们的收获也是不少,除了将十余万投降的流民集结起来押送到南阳府之外,他们还抓捕了混天王、张妙手、满天星和一阵风四个头领,并击毙另外十二名首领,这其中满天星和一阵风都是受伤之后才被俘虏的。

    对于这四个头领,田见秀是打算押送到浙南去,交给朱聿键处理。至于那十余万流民更好办,直接送到朱聿键那里,将这些以服苦役为名,送到北方的苦寒之地去。那里因为气候寒冷,招募流民工作并不顺利,正好将这些人送过去补充人口的不足。当然朱聿键也不会亏待他们,抓来的日本女奴还有许多,直接发给他们当福利即可。

    在发觉唐军很不好惹之后,农民军被迫改变策略,改南下为北上,在西安府前虚晃一枪,继续北上而走。洪承畴很想派兵追击,但秦世子执意不肯,让他也很无奈。总不能对藩王无礼吧,结果洪承畴眼睁睁看着农民军从眼皮子底下溜走却是无法可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洪承畴对大明朝的腐败头一次有了厌恶的情绪。

    高迎祥率领着剩下七万多基干部队,虽然已经决定北上,他却并不想去找李自成。毕竟当初他表态支持南下,结果搞得如此狼狈,现在去找李自成,他的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实际上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张献忠同样有苦难言,唯一不幸之中的大幸,就是他始终缩在后面,手下没有受到太大损失。越过西安之后,高迎祥就不想继续北进了,他当即召集众多主要将领议事,打算商量今后的行动计划。

    这次会议上的诸多头领不但人数少了许多,也没有了当初南下时的那份意气风发。大家都是垂头丧气,显然心情不大好。乱世王蔺养成说道:“我看还是闯将的提议最好,我们应该尽快北上与闯将汇合,一起横扫平凉府。”

    蔺养成的这句话等于是在打脸,饶是张献忠脸皮足够厚,也禁不住脸上一热。蔺养成乃是回革五营之一,张献忠虽然心中恼怒,却也不好发作。如今高迎祥还没发话,他也只能先忍着,看看情形再说了。

    听到蔺养成所说,冲天柱也站了起来:“乱世王说得对,咱们尽快北上,把力量集结起来对付官军。陕西咱们地头熟,总好过让那些可怕的唐军追着打。”

    “你是什么东西,敢在这里指手画脚,俺老张都没有出头,你在这里乱叫什么。”见到连一个小势力的冲天柱都敢指摘他当初的提议,张献忠终于没有忍住。

    冲天柱吓了一跳,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如此说,等于是在打张献忠的脸。不过如今大家都损失不小,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火,谁会听别人喝骂,与冲天柱熟识的点灯子赵胜当即起身反驳道:“怎么?你想仗着势力大欺负人?丢了一次人还不收敛,还想再丢一次?”

    “你算什么东西,敢如此说俺老张?”张献忠捋着袖子,仿佛立刻就要上去干仗。

    “你干什么?想火并啊,老子奉陪。”点灯子赵胜血气上涌,当即反驳道。

    “我们也奉陪。”不待见张献忠的大有人在,很快李晋王、齐天王、冲天柱、四天王李阳纯都站到了点灯子赵胜身边。这其中有人是真的想为兄弟出头,有得则是打算墙倒众人推,干倒了张献忠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见到双方要开打,高迎祥立刻站起来一拍桌子吼道:“都想干什么?打唐军的时候一个个抱头鼠窜,窝里反的时候却个个争先?”见到闯王高迎祥发火,所有人都不再言语了。

    高迎祥看着众人说道:“现在是讨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不是让你们推卸责任。过去有什么失误很正常,谁也不是神仙能掐会算,谁也不许再提了,现在只能说下一步的计划。”

    “这事情可不是我提起来的,我只是认为乱世王说得对,应该去找闯将进攻平凉府,这应该也算下一步计划吧。”冲天柱看着张献忠冷笑道。

    实际上不光张献忠认为面上无光,高迎祥也是一样的,毕竟他是主事人却做了错误判断。如今让他去找李自成合作攻城,他也放不下脸面,所以对于乱世王和冲天柱的提议,他从内心就非常抵触。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我们全都挤到平凉府去,粮食肯定不够吃,到时候就算官军不打,我们自己也会因为缺粮而军心大乱。”高迎祥总算勉强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张献忠看了看身边的徐以显,后者对他微微点了点头。见到军师同意了,张献忠站起身说道:“俺老张有个提议,不知道能不能行,大家可以商量一下。”

    “敬轩请说,我很想听听看。”高迎祥将头转了过来。

    张献忠说道:“俺老张可是大公无私,一切为了大家着想。既然陕西有洪承畴这个老小子,还有曹文诏和贺人龙这样的猛将,我们留在这里是用鸡蛋碰石头。粮食也是个大问题啊,所以我们必须打出去。俺老张认为我们不如先北上,做出去平凉府的势头,让官军上当。”

    “哦?”高迎祥听出来张献忠也不想去平凉府,他的眼前一亮当即问道:“说下去,接下来怎么办?”

第六百一十四章遭遇贺人龙() 
张献忠说道:“等到官军扑过来,我们就突然向东,从韩城渡过黄河到山西去。那里虽然也比较苦,但是官军容易对付,等我们在山西筹措足够的粮草,可以去北直隶、山东,也可以去河南、湖广。”

    “妙啊。”高迎祥听得眼前一亮,拍着大腿称赞道:“敬轩此计最好,只要我们过了黄河,就把陕西官军甩在身后了。没有皇帝老儿的圣旨,洪承畴这个老小子也不敢轻易入山西。”

    马守应始终没有说话,他是在冷眼旁观,看看高迎祥和张献忠到底要做什么。如今张献忠的计划说出来,他细思也的确是如今最好的选择了,因此他也点头表示同意。

    回革五营以马守应为首,他同意了就等于回革五营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农民军继续北上,摆出了前往平凉府的架势,吸引附近的官军前来围捕。不过农民军显然是在浪费表情,因为各地官军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完全没有出城决战的打算。他们一个个躲在城里,闭起眼睛来不管外面的事情,结果让农民军穿州过省如履平地。

    见到官军毫无反应,高迎祥率领着农民军突然转向,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赶到了韩城这个重要的黄河渡口。

    因为农民军北上,让其他各府都有些放松,结果农民军突然而至,一举消灭了这里薄弱的守军控制了渡口。韩城渡口拥有大量船只,足以将被唐军强迫“减肥”之后的七万农民军很快渡过黄河,在短短三天时间内,高迎祥率部进入了山西境内。

    就在高迎祥受挫洛南转而进入山西的时候,李自成也在经历着他的第一个巨大危机。在朱聿键的多次帮助下,贺人龙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身份低微的游击将军。如今他官居副将,手握八千精锐子弟兵,其所有部队配备的武器甲胄看似与朝廷相同,实际上质地却是完全不同,这都是田见秀卖给他的。

    成为延安府镇守副将之后,田见秀与贺人龙经常书信往来,还让商队送来了不少武器铠甲。作为回报,贺人龙也给八贤王的商队提供便利,让他们能够通过延安府榆林卫,去北方与蒙古人做贸易。

    到了后来双方越来越大胆,对蒙古的贸易也越做越大,田见秀与贺人龙达成协议。贺人龙只负责提供保卫工作并疏通道路,田见秀负责采买货物和运送,双方利润三七分成。

    尽管贺人龙只能拿到三成利润,但充足的货运量依然让他富庶无比,每年拿到的银子比额定军饷还要多数倍。贺人龙不是个贪财的人,手里有了钱他就给手下弟兄们发足军饷置办粮草,另外又从田见秀那里置办了不少军器战马,将手下原本的步兵变成了精锐的铁甲骑兵。

    在贺人龙的经营下,他的子弟兵从三千多人扩充到了八千多,战斗力也翻了几番。与其他将领更加重用家丁不同,有钱的贺人龙将自己的整支队伍都打造成了精锐。借助着边境贸易的便利,在延安府这个看似贫瘠无油水可捞的地方,愣是让贺人龙打造出陕西最精锐的官军。

    有了这些强大的武器,加上贺人龙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