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12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1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郝玉兰摇头道:“我是峨眉弃徒,又曾经做过尼姑怎么可以做侧妃。”

    “我也做过尼姑啊。”上官芸清反问道。

    “那不一样,你们虽然是我的徒弟也做了尼姑,却只是我自行收徒而已无处可以查询。师父却是在峨眉派有所记录,当尼姑也是有度牒的,这些东西一旦被别人发现,会对王爷的声誉有所损失。”郝玉兰解释道。

    “玉兰,你不需要事事为我考虑,我对这些虚名是从不在乎的。”朱聿键摇头道:“这些年对你也很不公平,我决定了这次就封你为侧妃。”

    “侧妃?”郝玉兰面色一呆,考虑良久她才点点头:“好吧,这次我同意了,不过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你说吧。”朱聿键点头道:“只要你答应做侧王妃,我都答应你。”

    郝玉兰点了点头:“我可以做侧王妃,但是不许你迎娶,也不许操办。”

    “这样岂不是苦了你了。”朱聿键有些不忍。

    郝玉兰摆摆手:“没有什么关系,我有了名份已经很好了,何必去在乎那些虚礼。我不想让你遭人耻笑,哪怕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如果你不答应我,我会自行离开的。”

    “答应,我答应。”朱聿键急忙应承了下来。

    “另外我还有一个要求。”郝玉兰说道。

    “说吧,我全都答应。”朱聿键害怕郝玉兰真的离开,有要求他都会答应的。

    郝玉兰点头道:“我只是希望在成了侧王妃之后,依然陪在你身边保护你。”

    “这个当然最好。”朱聿键点头表示同意,当初郝玉兰不肯当王妃也是这个想法,现在只不过是重新提出而已。

    “另外海兰珠妹妹都已经是你的人了,怎么可以还当侍女?应该也给她一个名份。”郝玉兰说道。

    “也对,就给她一个名份吧。她现在有家不能回,也够苦的了。”朱聿键点了点头,反正娶妾室不需要操办,海兰珠也没有泄露身份的危险。

    “如果是这样,我就甘愿留下来做你的侧王妃了。”郝玉兰一脸幸福的说道。

    “师父,太好了。”上官芸清紧紧抱住了郝玉兰。

    这件事情回到宁波府后就立即办理了,郝玉兰成了朱聿键的第三个侧王妃,而上官芸清和海兰珠都如愿变成了妾室。因为海兰珠的地位提升,让布木布泰也不再受到监控,能够在各处随意走动了。

    没想到布木布泰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她与柳如是和顾魅一起,每天都到陈圆圆练昆曲的地方学习。四人很快就成了戏友,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为此朱聿键给他们找了几个昆曲的女师傅,教授她们专业的唱腔和曲目。

    方以智和徐佛的事情却有些波折,方以智的确是个专情的人,竟然坚持要让徐佛做正室。徐佛自认为出身低贱,不愿意连累她,因此执意不从。最后还是方以智搬出了朱聿键的想法,才让徐佛最终同意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发行银元() 
徐佛正式改名为徐红英,并被朱聿键认为义妹,朱聿键直接让其从王府上花轿,大张旗鼓的将她送到了方以智的新房。朱聿键的做法让方以智感激涕零,更是倍加努力的投入到科学院的工作中去了,现在他已经是华夏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的副所长兼宁波大学客座教授,专门掌管内燃机研究室。

    1631年初的整个冬天,全世界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沉寂的,在全部国家都处于农业社会的时候,冬季就是个休息的季节。当然南半球是处于夏季的,不过这个年代的南半球还没有国家的存在。至于赤道附近的确有国家,不过这个年代的赤道国家因为获取食物非常容易,同时气温太热懒得动,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耕作。

    整个地球上唯一在冬季还在勤奋工作的国家,大概就只有大明了,或者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大明朝的八贤王封地内,浙南五府和福建的这一块地方。在天气转冷之后,北方领地已经无法继续铺路工作,但铁路局却在浙南和福建开始了新的攻坚战。

    为了加快北方铁路网的建设,整个夏季和秋季筑路队都在北方工作,他们不仅为中线堡垒修筑铁路,也为北线堡垒,甚至是更北方由开拓团建设的堡垒修建公路。

    正是因为基建司这样的全力投入,让浙南和福建的建设速度被彻底停了下来。如今北方已经封冻,筑路队因此又被调了回来,继续修建浙南和福建的铁路线。

    去年从宁波到厦门的沿海铁路线已经修通,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以这条铁路线为基准,修建将内陆地区的支线铁路,同时将衢州府的铁路线通到萍乡煤矿去。如果还有足够的建设能力,铁路局还打算在夷州岛修建环岛铁路,以增强岛上的调兵能力。

    当然这样的建设热潮不可能只有公路和铁路,一条由浸油木杆所组成的电线杆上,有线电报的线路正在向着四面八方延伸。这是一条临时线路,只是为了保障基本的通讯需求。因为南美的橡胶尚未运回,这条电线是用铁丝连接的,而且没有绝缘层。

    铁丝的电阻损失比铜丝大,信号衰减速度更快,只能一站站的接力传递消息,不过这样已经比用驿站马匹快了不知多少倍。在春节前后,这条临时的线路已经从宁波连接到了三门湾军港,这样朱聿键已经可以随时与海军联系了。不过这样的通讯效果朱聿键并不满足,有线电报继续向着厦门延伸,同时他还利用后世的五笔字型,给电报设计了一套基础电码,让通讯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个冬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封地内不光是道路和有线电报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唐王钱庄也是不甘落后的制造新闻。上元节刚过,唐王钱庄正是更名为唐王中央银行,同时宣布唐王银行在封地内发行银元作为通用货币。政务院的工商司也发布消息,从三月初一开始,封地内的所有商业行为,将禁止使用各种碎银,以防止出现成色、重量无法界定,以及以次充好的诸多问题。

    唐王中央银行这次发行的银币有大小两种,大银币的面值为白银一两,重量为一两,但掺入一成锌铜制成合金以提高硬度。小银币的面值为白银一钱,重量也为一钱,掺杂合金的比例相同。

    银币模具全都以高手匠人雕刻而成,大银币的正面采用朱聿键正面坐像,四周写上了唐王中央银行字样,而背面中间写着一元字样,两侧是麦穗和丝绸,下方有牡丹花图样。小银币正面为飞龙图案,四周有云纹相衬看上去古香古色,正面中间写着一角,两侧则是常青藤环绕,在下部结成一朵杜鹃花。为了防止有人从银币上锉取银粉获利,钱币边缘处还加上了厚边和锯齿。

    这种银元在高手雕刻成母版之后,会用最新的钨钢铸造模具,在用特殊制造的小型铣床打磨光滑之后进行硬化处理。这样的一大块模具安装在三百吨水压机上,一次冲压就可以制造四百多枚银元出来,而制造的银元图案繁琐而自然,边缘处光滑无雕刻痕迹,以现在的民间科技水平完全无法仿制。

    新银元出现之后,立刻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风波,开始的时候因为银元含银量并非百分之百,大家还不愿意使用,但是很快商人就觉察出了其中的好处。平时进行交易,都是用库平银或者各类银元宝,这些银子不但大小不一,而且成色也不相同,每次交易都要查看白银成色并过秤,用起来相当繁琐。

    机制银元虽然成色并不十足,但银行担保其币值,任何人可以凭借银元在唐王中央银行兑换成足色库平银大锭,而且没有任何限制。有这样的担保,加之封地内已经禁止再使用除银元之外的其他白银交易,否则政府不保护交易的安全性,商人们自然相当欢迎。

    有了可以轻松使用的银元,让商品的流通提高了速度,而精美又耐磨的银元,因其艺术价值很高,也让大家爱不释手,一些富户甚至将家中地窖里的存银拿出来,到银行换成银元。

    在这样的大批量兑换下,各府县的银行储蓄点的银元储备相继告竭。沈继荣本来准备了价值一千万两白银的银元,自认为可以用上一段时间,结果不到五天就发售完了。

    无奈之下沈继荣只好向机械加工厂申请,又抽调了五台水压机并制造新模具,日夜不停的进行冲压,这才保证了银元的发售。而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这个临时的铸币厂就冲压出来了五千万银元,依靠着那一成合金就让财政司的府库平白多出了五百多万银元,财政一下子就充裕了起来。

    不过很快民间有出现了声音,不少人上书表示虽然发售了机制银元,但因为面额太大,普通小百姓们使用不便,他们更多使用的还是铜钱,所以希望银行能够为铜钱和银元的兑换定价。

第五百九十三章通货紧缩() 
对于这个定价,沈继荣却是束手无策,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进行定价,而是实在没法确定。因为在明末的这段时间里,商人地主大量囤积白银,将这些贵金属放在地窖里存着,结果让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大幅减少,造成白银价值直线上升。

    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产品越来越多,而用于货币的白银却是越来越少,造成白银价格高企,铜钱相对贬值。如今朝廷铸造的大明通宝已经从万历年间一两白银换取三百铜钱,贬值到了一两白银换取五千五百铜钱,而且随着商品的越来越丰富,这样的情况还有更加扩大的趋势。

    这段时间朱聿键利用从美洲挖掘的金银,以及与日本贸易从那里兑换来的贵金属,尽量为大明市场注入白银,但是情况并无太多起色。商品经济的爆炸性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白银输入的数量,这种情况已经开始造成了通货紧缩,很可能因此而酿成经济危机。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多少人了解这种状况,只有始终紧盯社会商业活动的金融研究所,发现了这个警报信号。这个消息很快送到了沈继荣手中,他立刻前往八贤王府向朱聿键问计。

    财政司长孙鋡和副司长沈继荣一同拜见,朱聿键就知道经济上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不过他认为应该有所哪里花钱太多,让府库空虚了,两个人这是来哭穷的。所以朱聿键一坐下来就问道:“两位过来是打算状告哪个部门花钱太大手大脚了?”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知道朱聿键误会了,孙鋡上前说道:“王爷误会了,如今财政司资金充足,却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只是金融研究所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他说完将分析报告递了上去。

    朱聿键眉头一皱,结果那份分析报告看了起来,结果他一看之下立刻被吓了一跳。尽管没有后世的金融知识,这个金融研究所的人员还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大多是商人出身,有着对经济货币的切身体会,能够从实际出发看待市场经济,这才得出了通货紧缩的结论。

    对于这些推导过程,朱聿键是看不明白的,但是对于通货紧缩这个名词,后世的人却有不少耳熟能详。因为美国人的金融手腕,让国际上充斥着各种金融欺诈和资金运作,什么对冲基金、通货膨胀、离岸汇率之类的名词,朱聿键也通过网络了解了许多,后世他甚至曾经炒过股票,只可惜输得一塌糊涂。

    至于通货紧缩这个名词,是因为苏联解体而被大家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