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77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77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聿键发出政事诏令这是第一次,也让封地内所有人都引起了注意。这份政令上要求所有人不得喝生水,喝水必须煮沸五分钟。垃圾和污水不得随意倾倒,不得污染水源,政府将建立专门部门,每天清理城市卫生定点焚烧。

    封地内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用化工厂紧急开始生产的次氯酸进行定期消毒,在各街巷设立消毒员,除每天进行消毒之外,还为本街百姓测量体温,一旦发现又发热情况立刻入院观察。

    除了这些消毒方案之外,朱聿键开始谋划着在老城区附近建立新城,建立起完善的下水道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城市变得干净起来。实际上大明的城市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了,这里每个街道都有街井汲水,街道有明沟下水道,此外有定期的垃圾收集制度。

    这样的情况比起如今欧洲城市狭窄的街道,四处横流的污水,以及人畜混杂的生活状况,已经不知好到哪里去了。但是朱聿键是后世人,他要做就必须做到最好,将各种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这条政令发出之后,整个封地都被动员了起来,到处开展清理污水焚烧垃圾的活动。

    百姓们全都动员起来,积极投入到消毒工作中去,疫情果然得到了很大缓解,得病的人数开始下降。但是在封地内已经被隔离的近两万患者,却还尚未治愈,而且人数还在缓慢增长。

    当然并非没有人被治愈,徐光启第一个退了烧,能够下地走动了。他是吃了阿莫西林才会如此,可是阿莫西林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治愈那么多人,医学院尽管全都动员起来,却依然无法研究出更好的药物,就在这个时候,吴有性来到了八贤王府。

    听说吴有性求见,朱聿键连忙在银安殿里接见了他。吴有性走入大殿跪倒施礼:“草民吴有性拜见王爷。”

    “吴先生快请起来,此次各处疫病流行,本王束手无策,今日先生能来助一臂之力,本王就放心了。”朱聿键竟然降阶相迎,将吴有性直接扶了起来。

    吴有性受宠若惊的站起来,却依然低着头拱手道:“王爷抬爱了,王爷能为百姓如此着想,实乃千古难得的贤王。草民此来正是为了疫情而来,能帮助百姓乃是郎中的天职,草民必定全力以赴。”

    “王爷,属下以为吴有性才能足以担当医学院院长的职务。”同来的何玉峰如今高升为新设立的卫生司司长,所以希望将这位名医放在院长的位置上,以留住他在封地效力。

    吴有性连忙推脱道:“草民励志为天下苍生治疗疾痛,不敢有丝毫懈怠。此次疫情平复之后,草民会离开此地,不敢接受此官职。”

    朱聿键笑道:“吴先生认为凭借一己之力,能治好多少人?”

    “这”吴有性道:“草民毕生救治,总能医好数万人吧。”

    朱聿键点了点头:“没错,你以治病救人为事业,穷其一生可以治好数万人。可是我大明子民何止亿万,谁又能一生不得病?你治好的人数实在太少了。”

    “草民能力有限,也只能尽力而为。”吴有性叹息道。

    “那可不一定啊。”朱聿键笑道:“吴先生大可以研究药方,然后在本王的制药厂中批量生产,可以在医学院培养学生,让民间有更多的医生。如今本王已经在封地内各府县建立起大量医院,再配以可以方便服用的药物,每月不是都能活人数万吗?那岂不是比你自己一个人游医天下更能治病救人?”

    朱聿键这番话让吴有性陷入了沉思,如果真的能够教授大量徒弟,再研究药方惠及万民,的确比他毕生志愿还要有效,或许他真的可以留在此地,当那个医学院的院长。旋即吴有性却是摇摇头:“虽然王爷说得有道理,但是中医讲究的是经验,让我每天至是研究药方,很难有更高的造诣。”

    “这个吴先生不用担心,医学院的人都在医院里坐诊,你身为院长也可以在各府县的医院轮诊,这不是比你走街串巷看到的病例更多,而且还能带学生。”朱聿键笑着说道。

    吴有性终于被说服了,他点了点头:“王爷的想法似乎更加可行,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好了,有先生大才万民有福了。”朱聿键笑着转向何玉峰道:“那个银翘片是否有效?你要和吴院长多多商量啊。”

第五百二十六章山东三矿徒() 
何玉峰拱手道:“我们用了一些银翘片,效果的确不错,只是尚未研究出药方来。那个药品上所写的药方似乎漏了最重要的几种药,所以需要反复研究,另外吴院长似乎对此次的伤寒有不同看法。”

    “哦?吴院长有何高见?”朱聿键转头问道。

    吴有性点点头:“我在到宁波之前,也看了不少病人。我发现此次疫情虽然看起来像是伤寒,但只是病症相似,实则却是温病。如果一味如古书上的伤寒治法,必然效果不大。我也尝过王爷的银翘片了,这其中草药也有了些把握,相信数天之内应该可以制作出来。”

    “太好了,不管是这是温病还是伤寒,一切就拜托何司长与吴院长了。”朱聿键对两人说道。

    “谨遵王命。”两人连忙拜谢。吴有性的确有真才实学,三天之后他真的拿出了药方。经过制药厂的重新设计,银翘片开始以片剂的形式大量生产出来,并运送到各处医院。

    如今疫情紧急,新药已经难以等待临床试验了,所以这批新药并未经过检验,就投入到临床应用之中。幸好吴有性的中医天分之高世所罕见,他研究出的药方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在得到银翘片的治疗之后,生病的人渐渐开始出院,封地内的疫情得到了缓解。

    朱聿键的封地内疫情稍缓,然而整个大明的疫情却不见缓解,而且在以极快的速度波及到整个国家,就连陕西作战的双方也都因为疫情不得不罢兵了。朱聿键并不知道,这场本应该在崇祯十四年爆发的疫情,因为他加速了东南的商业交流,让大量人口聚集混杂,而提前了十年爆发,差一点毁了他的心血。

    不过这场疫情爆发并非无用,至少从此次开始,朱聿键更加重视起医疗问题,一系列的卫生举措纷纷开始实施,在他的封地内卫生医疗水平一日千里,甚至很快超越了后世二十世纪以前的各大强国。这场疫情的直接好处就是医院得到加强,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孕妇生育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让领地内的人口数量提升更快了。

    好处还不仅仅这么一点,随着八贤王封地内有治病良药的消息传播开,各省病人都开始向着封地内前来,涌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当地政府不得不建立难民营安置他们,同时让各府县的医院对病人进行诊治。

    对于这些可怜的病人,朱聿键同情心发作,当即命令府库拨出一百万两白银,免费为这些人提供食宿和治疗。朱聿键的这一做法,让他在民间的声望大增,而许多治好以后的百姓,在听说八贤王封地内的生活水平以及移民政策之后,竟然选择了住下来听凭王府的安置,这让本来开始渐渐枯竭的移民来源,再次提升了起来。

    八贤王府也不是简单的被动等待病人上门,在吴有性的提议下,朱聿键决定派出大量郎中组成医疗队,到外省进行医疗救治。这些医疗队通常由两百人组成,其中有二十名医生和四十名护士,另外还有四十名护卫和一百名车夫,他们赶着四轮马车拉上大量药物,从封地内出发向着各个省份进发,为所有出现疫病的人进行治疗。

    这些人打着八贤王的旗号,更是让朱聿键的贤明四处传播开来。宣传毕竟有真有假,医疗却是真切实际的,虽然这次行动让朱聿键总共填进去四百万两白银,搞的财政司差点破产,但朱聿键的声望开始超越了崇祯皇帝,成了大明境内声望最高的藩王,贤王之名传遍全国各地甚至流贼中间。

    到了最后这些医疗队被百姓们当成了活菩萨,甚至有进入陕西的医疗队伍,在为各地百姓救治的过程中,官军和流贼都为他们保驾护航,一时间成为奇谈。这次瘟疫波及的范围极广,时间也极长,整个崇祯四年剩下的日子里,朱聿键几乎都在关注这件事情,除了为百姓治病以外,在宁波近郊的一座新城也开始了建设。

    波及大明朝的瘟疫正在逐渐消退,在浙南和福建首先消除了疫情之后,各省疫情都在有效缓解。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可惜天不遂人愿,八月初的山东一场巨大的危机爆发了。

    在北直隶与山东省交界的吴桥城外,矗立着一个规模不小的军营,此时在中军大帐里三个人正在喝着酒。

    这三个在后世都是著名的大汉奸,又被成为“山东三矿徒”,他们分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个人后世与吴三桂一起,成为了大清所封的四位汉族王爷。后世康熙朝的三藩之乱,就是吴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之所以没有孔有德,是因为他在攻打南明的时候,被李定国所杀。

    这三个人道德败坏卑劣至极,一心只为私利着想,只要有奶便是娘,可以说是天生的反骨仔。他们都是矿工出身,孔有德父亲还领导过反努尔哈赤的起义,失败以后孔有德就流落辽东。后来努尔哈赤占据辽阳,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就前往皮岛投奔了毛文龙。

    成了官军之后,这几个人开始仗着身份四处抢掠,其名声比建奴还要臭。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身为官军,才没有人敢管他们,毛文龙为了笼络手下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实际上袁崇焕以纵兵劫掠的罪名杀死毛文龙,多半都是受到他们几个人胡作非为的连累。

    毛文龙死后,几人因为受到新上官压制无法再劫掠,在皮岛领兵哗变,后来又逃入了山东境内。孙元化身为登莱巡抚,念及他们也曾当过官军,哗变多半也是因为朝廷欠饷,这才收留了他们并代为向朝廷解释。

    这个时候崇祯刚刚以叛逆罪斩了“袁崇焕”,听说是与袁崇焕对立的毛文龙一系人马,也不去分辨是非就直接赦免了,才让几人逃过大难。

第五百二十七章大凌河围城() 
在经历逃亡生活之后,孔有德等三人虽然还掌握了大量辽东败退下来的士兵,他们却对朝廷的追杀有了恐惧之心,也的确老实了一阵子。孙元化认为他们是迷途知返,心中大感满意,对他们更是信任有加。

    隐患之所以掩藏,是因为没有找到爆发的契机,然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了。今年入春之后,积蓄了一年力量的祖大寿认为皇太极始终没有再发动进攻,应该是被朝鲜军打得元气大伤,或许自己有可趁之机。

    春暖花开之后,皇太极按照计划,率领四旗人马出征蒙古,准备对林丹汗进行决定性的打击,以借机掌控整个漠南蒙古增强实力。为了支持皇太极,科尔沁等几个大部落也积极备战,随时准备跟随八旗军出征。林丹汗很快发现了不对,他同样开始召集察哈尔各部,想要做殊死抵抗,草原上的大战一触即发。

    趁着满清兵力空虚的机会,祖大寿率领大军突然出击,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并征发数万民夫,在大凌河畔抢筑要塞,希望能够占据这个战略要地。祖大寿之所以如此做,并非为了什么大明朝的安危,而是他自己有了很深的危机感。

    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