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6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6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借一段时间好了。”

    听到甘辉这句话,岛津忠恒差点晕过去,居然借自己的城,这简直如同抄家啊。可是人家势力庞大,他又不敢稍作辩驳,只好连连点头答应。海军陆战队兵不血刃的控制了鹿儿岛城,随后跟进的近卫师迅速在各城进行清剿,将萨摩藩全境占据作为进攻九州岛的根据地。

    听说大明军队全面登陆萨摩藩,加藤忠广与一群家老顿时紧张了起来,整个熊本藩开始了全体动员,准备顽抗到底。他们很清楚萨摩藩当初所遭受的劫难,那几乎是连根拔起的做法,令他们不敢选择投降。

    然而熊本藩并未等来唐军的进攻,朱聿键反而挥师北上,直攻佐土原藩。避实击虚这是战前总参谋部指定的策略,朱聿键让军官们就按照这一套作战方式,分批次向着岛内推进,结果那些毫无准备的藩主迅速被击败。

    近卫师的武器非常先进,燧发枪和铸钢炮的威力强大,根本不是日本那些低矮小城与足轻士兵能够抵挡的。看到唐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清缴整个九州岛的藩镇势力,各家藩主人人自危,连忙向幕府发去了求救信。

    日本海路发达,使用快船送去的这些求救信在数天之后就到达了江户。接到唐军入侵九州岛的消息,德川家光勃然大怒,立刻命令板仓重昌率领六万大军前往阻挡。

    幕府动用了几乎所有海上力量,甚至连渔船都调动了起来,向九州岛方向输送援军,而此时的唐军已经吞并了九州岛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当发现幕府军增兵之后,唐军暂停了进攻,两个团的兵力囤积在九州岛东北部的津久见地区,等待幕府军的到来。

    唐军竟然没有派出海军拦截幕府军从海上输送部队,这让板仓重昌松了口气,他本来已经准备了大量火船,以防御对方的进攻。实际上明唐海军没有出击,也是考虑到内海过于狭窄,舰队无法展开,很容易遭到对方火船袭击才没有行动的,不过有八艘六号战船还是在郑芝豹的率领下,进入了别府湾内的佐伯港停靠。

    津久见虽然也是丘陵地带,但是比起九州岛其他地区来说,已经算是个比较适合大部队决战的地方了,加上这里靠近别府湾,能够就近获得海上补给,所以朱聿键才将战场选在此处。

    侦察排以班为单位四下出击,查探幕府军的行进情况。在得知朱聿键亲自驻扎在津久见,身边只有不足万人的时候,板仓重昌认为这是个反败为胜的好机会。只要能够俘虏这位大明亲王,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到时候让其割地也是没有问题的。

    板仓重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率领六万幕府军,以及从附近各藩征调的两万人一起,向着津久见的方向包围上来。板仓重昌也是一名大将,深知情报对军队的重要性,行进间他派出了大量斥候,在探查周围情况的同时,也摸清对方的防御部署。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斥候刚刚前出,就遭到了对方斥候的打击。

    幕府军每队斥候人数比较多,大约是三十人为一队,这比起唐军十二人一队的编制要大多了,但是在武器装备上却是两回事。因为整个日本都缺少马匹,幕府的斥候多半是步行的,他们手中武器多数都是长矛,只有领头的下级武士那里才有武士刀。

    反观唐军侦察部队,每个人都有上等战马代步,全身不但装备钢盔和板甲,还配备有两支短枪、一支长枪、一把雁翎刀,同时还有部分手雷。双方斥候都前出很远,首先就交上了手。开始的时候日本斥候还打算利用人数优势,抢夺对方马匹和武器,然而唐军侦察兵很快还以颜色,用火枪招呼对方。

    当骑着马的唐军侦察兵快速的在百米外冲过,对着大群日本斥候开枪射击,他们才发现自己毫无抵抗能力。虽然部分日本斥候也带着弓箭,但日本弓箭向来并非其所长,有效射程仅有十几米的距离,根本够不到那些来去如风的唐军侦察兵。双方交手多次,日本人伤痕累累却占不到便宜,如果不是唐军侦察兵无法在马上装弹,恐怕会直接将他们彻底消灭的。

    损失上百名斥候的幕府军,终于抵达了津久见,遥遥望见唐军大营的板仓重昌露出了微笑。现在是真刀真枪作战的时候了,那些偷袭的小伎俩用不上了,他相信自己能够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击败朱聿键的两个主力团。

    “幕府军距离只有十里了。”随着侦察兵的报告,朱聿键命令全军摆开阵型准备防御作战。

    上万名士兵按照平时的队形排开了三层火枪阵,因为对方没有成建制骑兵,刀盾兵直接放在了两翼,准备收拾残局,而各团营炮兵则摆在后面,等待着对方的进攻。

    “冲锋,冲锋,为了德川将军的荣誉冲啊。”板仓重昌发现对方严阵以待,丝毫没有便宜可占,他立刻命令发起全体的集群冲锋。在冷兵器时代密集队形的冲锋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如果队形过于松散,很容易被各个击破,造成巨大损失。

    “板哉。”幕府军的士兵们高声喊叫着,在武士们的率领下,朝着唐军排列的阵地冲了上来。

    “准备,开炮。”随着炮兵指挥官的命令,团属18门2公斤铸钢炮首先开火。因为如今的火炮大多属于加农炮,需要对敌人进行直射,所以炮兵阵地被安置在了步兵后面的一个山丘上。这还是新式铸钢炮首次参加实战,效果非常不错。

第五百一十一章大战津久见() 
从山丘上发射的炮弹,可以越过步兵阵线,射击两千米外的敌军。一枚枚炮弹落入倭兵们冲锋的密集阵型中,顿时掀起阵阵血雨腥风,那些足轻士兵只要被炮弹擦上立刻就会骨断筋折。然而冲锋的脚步并未停止,在这样的时刻只有向前才是保命的最佳方式,这一点武士们都非常清楚,在他们的率领下,足轻士兵们反而加快了脚步。

    一次发射之后,处于火炮左侧的士兵将长长的毛刷放入油桶内沾了沾,然后捅入炮膛进行擦拭。擦拭过后另外一侧的士兵将提前用麻布包好的火药包塞入炮膛,并放入了一枚炮弹。使用毛刷的士兵调转杆子,用另一头的推弹杆再次捅入炮膛,将火药和炮弹压实。

    处于火炮后侧的副炮手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牛角火药筒,将一些黑火药洒在点火孔处。紧接着瞄准完毕的炮手用双头点火杆碰触引火药。随着火光一闪,炮口处喷出火光和浓烟,一枚炮弹再次向着幕府军发射了过去。

    繁琐的火炮发射流程,对于训练有素的唐军炮兵来说却不算什么。他如机械般精密的动作一气呵成,以每分钟两发的速度,向着幕府军倾泻弹药。

    “板哉。”足轻士兵们继续喊叫着,朝着他们唯一的目标冲去,手中闪亮的长矛笔直向前,大有将敌人全部刺穿的气势。当他们进入到七百米之内以后,2公斤铸钢炮的炮口已经被压到最低了,如果继续压低炮口,很可能会命中前面的自己人了。

    2公斤铸钢炮停止了射击,营属的臼炮却开始发威了。更加密集的炮弹以弯曲的弹道,继续向幕府军倾斜着炮弹。这一次的射击密度更高,炮弹的重量更大,眼看着一片片士兵被砸成肉泥,板仓重昌的心在滴血,但是他很清楚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幕府军根本无法胜利。

    板仓重昌并不知道,他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他想象的要高上许多。臼炮密集的弹雨,在密集的冲锋队伍中开出一个个血洞。然而这个时代的炮弹毕竟是实心的,打城墙或者船只效果不错,对付人的能力却并不算强,尽管忍受着两种火炮的洗礼,日本军的伤亡并不算多,大约只有三千多人而已。

    看到臼炮的射击渐渐平息,板仓重昌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进入四十米之内对抗敌人火枪了。不过在他看来四十米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顶多再牺牲几千人,就能成功进入混战阶段,那个时候冷兵器比热兵器要好用得多。

    然而当幕府军冲入一百二十米的范围时,对面的鼓点一变,各排的排长纷纷开始发布命令:“举枪,预备,放。”

    随着命令的发布,处于第一排的士兵纷纷扣动扳机,密集的铅弹从枪管中喷射而出,扑向了迎面而来的幕府军士兵。

    “这不可能,太远了。”板仓重昌惊呼了一声,他不可置信的看着那些火枪兵,居然这么远就敢射击,这在他的思维意识中,简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唐军的燧发枪有效射程只有一百二十米,但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方,他们还是选择了提前开枪。毕竟幕府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护具,连穿竹片甲的人都不多,即使在最大有效射程,也能够造成一定的伤害。

    对付这样的冲锋队伍,不一定要击毙对方,只要造成一定伤害,迟滞了对方的进攻速度,就已经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一排唐军射击结束之后,立刻从队伍的空隙间后撤,将后面已经做好了射击准备的第二排火枪兵露了出来。

    随后的火枪兵一如既往的训练有素,他们整齐的端起燧发枪,对着冲来的密集人群扣动着扳机。随着燧发枪兵步步后退,幕府军遗留在战场上的尸体在快速增加,双方的距离慢慢接近了,但幕府军却已经付出了超过两万人的伤亡。

    突然冲在最前面的一个足轻士兵感觉脚下忽坠,整个左脚陷入了地面之中直没到膝盖。他大吃一惊,慌忙扔掉长枪,双手撑地将腿拔了出来,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捡起长枪继续冲锋,就听到了一连串的巨响,紧接着猛烈的罡风从背后吹来,让他不由自主的扑倒在地上。

    这名足轻士兵手忙脚乱的撑起上半身,转头向着后方看去,发现刚才后面的大片冲锋人群,此时已经变成了满地的碎尸和粘稠的鲜血。原来朱聿键深知自己如此列阵,等于是在挑衅日本人的武勇精神,他们必然会不顾一切的依靠兵力优势,向着列阵的方向冲来,所以事先朱聿键命令在阵地前五十米的地方布置了地雷阵。

    这片地雷阵依然采用钢轮发火装置,只不过地雷布设的密度比较大,范围也比较广。为了能够确保触发,这一大片地雷都被连在三个发火装置上,只要其中有一个被触动,整片地雷都会引起爆炸。

    那名足轻士兵无意中踩中机关,结果葬送了他身后上万名士兵。剧烈的爆炸将大片幕府军士兵送上了天。这一次爆炸直接将冲锋队伍中间炸出一个大洞,将双方的距离又拉开到了八十米左右,而趁着幕府军士兵们发愣的时间,唐军再次射出两排铅弹,缓缓向着炮兵阵地移动。

    “继续冲锋,不许后退。”板仓重昌高声呼喝着,鼓励着士兵们继续冲锋。此时他无比后悔因为害怕军火接济不上,没有将铁炮队带过来,更没用动用江户城头的大筒,否则今天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大军已经损伤过半,但是板仓重昌却不敢下令撤退,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士兵冲锋凭借的是血气之勇。如果这些人撤退下来,不但前期的牺牲完全白费,他们还会有时间冷静下来,审视双方的武器差距。军队中会因此而造成恐慌,整个大军将有崩溃的危险。

    现在板仓重昌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进攻,直到冲入敌方阵中,哪怕是全军覆没,也要给对方造成一定创伤,只有这样才会让对方有所忌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