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6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6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锐的骠骑兵,有了这种精锐的蒙古骑兵,相信在北方的扩张中会大大提速。而利用蒙古妇孺腾出壮劳力加入军队,同时还能起到监控的效果,更是绝妙好计。

    这样一来几股势力互相监视,都能够为自己所用,未来只要打服了日本,北方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全力牵制建奴开发北方领土,他相信在与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相遇时,必然能够一战。

    谋划到此处,朱聿键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当年康熙之所以能够在雅克萨一战打败俄罗斯军队。是因为对方劳师远征没有后勤补给,兵力只有区区几百人,而康熙却是本土作战,能够动员数万兵力。以这样悬殊的兵力小胜一场,还签订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都能吹成千古贤君,后世的史学家的确够不要脸的。不过这个情况也让朱聿键认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后勤补给始终都是军队最大的问题,康熙之所以打赢了雅克萨之战,就是因为他的后勤补给线足够短,能够支撑大军的作战。如给朱聿键照这样打下去,很可能在与哥萨克人遭遇的时候,是在西伯利亚的中部地区。

    如果双方真的在西伯利亚中部相遇,补给线的问题就是同样严重的,而他因为腹地还有蒙古人和满清的威胁,劣势还要更大一些。万一发生俄罗斯人和满清,乃至蒙古人联合起来,唐军很有可能战败而丢失大好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后勤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朱聿键看着那副放大的北方地图,手指划着已经建设起来的一连串堡垒,心中有了一个决断。铁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因为其恐怖的运输量,足以帮助前方支撑数万大军的补给。

    后世俄罗斯为了连接东西方领土,建设了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但是这条铁路为了安全性,远离与华夏的国境线,结果因为纬度过高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维护成本之高昂,让国家难以负担。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无力维护这条铁路,结果造成其逐年残破,到了最后火车甚至只敢开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牛拉破车。

    如今的朱聿键与后世的俄罗斯不同,他有着更加有利的地利优势。如果按照现今正在推进的中线堡垒群建设铁路,会比那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维度低许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问题。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他向西推进的优势将大大增加,在对付哥萨克人的时候也会极为有利。未来如果想要控制北方,大可以利用这条铁路为干线,修建南北向的支线铁路。

第五百零一章开拓团的收获() 
朱聿键越想这样的做法越可行,如今的沿海铁路刚刚修完了从宁波到台州府的一段,尚未将福建的诸多海港串联起来,他还计划修建支线铁路串联内陆各府,同时延伸一条铁路到萍乡煤矿,为三门钢铁厂提供更多的资源。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铁路的战略价值,都无法与北方的铁路线相比,他决定明年抽调三分之二的铁路工人,先前往北方修建铁路,宁可封地内的铁路修建慢一点,也要先满足北方扩张的需要。

    为了能够方便北方的铁路建设,朱聿键决定在平壤的钢铁厂建设一个铁制品加工厂,为北方铁路制造铺路用的钢轨,甚至是火车头和车厢,将高丽省北方发展成一个强大的重工业基地。

    朱聿键对叛乱的发生是非常注意的,例如美洲的土地虽然会利用移民将其变成华夏领土,但为了防止将领发生叛乱,也会禁止重工业发展的,如果有判断也没有可以依托的军事工业。当然这种情况对于高丽省和北方并不适用,因为他一旦未来掌控了全国,那里会和国内连成一片,根本不存在飞地难以掌控的问题。

    谋划好了这些,朱聿键立刻给孙承宗写信,说明了自己对北方拓展的大力支持,并说明了要建设北高丽重工业区的谋划。这些事情确定之后,具体实施就让政务院去操心,朱聿键则可以安安稳稳的住在王府里,享受冬季难得的悠闲了。同时朱聿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们身上,加快对他们的培养,尤其是已经七岁的郑森和施显,以及九岁大的施琅了。

    在这一年的冬季,朱聿键享受了难得的悠闲时光,他就像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忙活了一年之后,冬天三个月总要休息一下。朱聿键在王府内休息,也经常去研究所转转,顺便指导柳仲明等学生,开始研制毛纺机以及制作呢子和毡毯的压辊机。

    唐军已经完全休息了,尤其是北方顶着朝鲜军名头的军队,已经因为严寒躲入了各个据点,但是南方温润的气候,即使冬天也不算冷,这里的扩张行动依然在进行。拓养坤和吴淮这一年来可谓春风得意,他们带着数千流贼俘虏组成的开拓团,在几内亚岛上大杀四方。澳洲的土著居民大约有八十万左右,其中九成都居住在几内亚岛,真正住在澳洲大陆上的人并不多。这些土著居民还处于石器时代,即没有锋利的武器,也没有足够的凝聚力,一个个松散的氏族体系很快被开拓团所摧毁,数十万土著居民沦为了开拓团的奴隶。

    在抓捕活动中,拓养坤和吴淮惊奇的发现澳洲土著抵抗情绪很低,只要供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就算让他们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也没有关系。对于新几内亚岛的开发,两人也多了个心眼,他们从国内聘请了一些矿产专家在岛上探矿,结果很快在岛中部和北部发现了两处储量巨大的铜矿,这个结果让两人欣喜不已。

    在使用铜钱的华夏,有铜就等于有钱,他们很快就将土著奴隶投入到了开矿的工作中,并从国内聘请工程队,在几内亚岛的中北部修建了两个港口,同时开始建设连接矿区和港口的水泥路。

    这个消息很快被国内知道了,政务院迅速派出官员与两人接洽。按照朱聿键与开拓团的约定开拓团占据的新几内亚岛土地和土著奴隶由政府低价购买,同时在岛上的两个大型铜矿由政府要运营,每年所得两成作为开拓团的股份分红,这个分红将持续五十年。

    对几内亚岛的探索,让两人的开拓团发了大财,所有团员几乎都成了富人,这让他们对朱聿键更是感恩戴德。当年朱聿键在战场上抓捕他们,非但没有将他们斩杀,反而还给他们如此一条财路,让他们能够享受人上人的生活,这其中的落差之大难以想象。

    如今的开拓团内部有三分之一的团员心满意足,希望能够凭着分到的钱财,回到国内购置土地,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了,但是拓养坤和吴淮却不满足。一个几内亚岛就如此富庶,如果能够进军土地更加广大的澳洲,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有了这样的想法,两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几内亚岛的财富,他们将土地和土著奴隶都卖给政府经营之后,决定继续向澳洲进发。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澳洲的土地太过广阔,凭借他们这些人根本不够。

    如果要想更好的开发那片土地,人员需要得到扩充,武器装备也要进行更新。除此之外,手头有了钱的两人甚至谋划着买上自己的几条大船,以便更好的探索整个澳洲。

    北方下今冬第一场雪的时候,得到朱聿键许可的拓养坤和吴淮两人带着开拓团的大部分成员回到了浙南。朱聿键早就发布谕令,因为他们在几内亚岛做出的贡献,已经完全赦免了他们的罪责,今后他们将成为与其他人一样的平民。

    对于这件事情,宁波日报进行了大肆报道,不但宣扬这些人为华夏殖民做出的贡献,还重点宣传他们所获得的财富,以及八贤王府对开拓团的政策。记者甚至对普通团员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讲述冒险经历和收入情况。

    这些受到采访的人也相当配合,他们大肆宣扬在几内亚岛上的所见所闻,对土著人的掠夺和奴役,以及自己赚到的丰厚财富。朱聿键支持这样的宣传,就是为了激起国内殖民的兴趣,让大家知道对外殖民有着巨大的利益。

    开拓团做法很快遭到了一些老夫子的口诛笔伐,一些人甚至发动请愿,要求八贤王对这些有碍礼法的事情予以惩处。最高法院针对这种情况,发布了一条法规解释,封地内所有法律法规只适用于内部制裁,对于并未正式并入国家的地区并不具有管辖权和执法权,因此开拓团的行为虽然有碍礼法,政府也无权管辖。但是这条解释不适于任何对华夏人的迫害,一旦在外国出现华夏人被迫害的事情,国家将依照法规将其逮捕归案并从重判决。

第五百零二章殖民法() 
八贤王府直辖的最高法院,那可是独立于政务院之外的封地最高法律机构,拥有对任何犯罪行为的判决权力,这个机构发出的法律解释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条法律一出,给那些开拓团的人吃了定心丸,也让有此意向的人少了许多顾虑。

    拓养坤的开拓团中,那些希望荣享富贵的团员,可以安心的在封地内落脚,享受他们余下的幸福人生了,而更多的人开始向政府提出申请,组建自己的开拓团前往澳洲开发。

    这些申请的人之中,以商人居多。他们是一个为了利益敢于冒险的群体,面对开拓团丰厚的利润,心动的相当不少。他的想法非常简单,雇佣有能力的人组成开拓团,他们出钱出武器开拓新殖民地,所得比单纯贸易要划算得多,风险也更低。

    之所以此次在民间引起的积极性,比美洲运回黄金还要大,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美洲涉及大量印第安人问题,朱聿键希望利用这个与华夏同种同宗的群体,加速对美洲的殖民速度。如果有民间开拓团介入,很容易造成双方的误会,一旦因此而让双方结下血仇,恐怕殖民会更加困难,因此那里主要是官方进行殖民。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美洲距离太过遥远,许多人对如此远程的航行抱有畏惧心理,更何况黄金矿藏本就不多,大多数人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好运气,能够得到更多的黄金,因此虽然移民报名踊跃,对美洲的开发组织却依然属于政府行为。

    相比于美洲的几大劣势,澳洲就要宽松得多了。澳洲土著人数本就很少,他们又是属于波利尼西亚人。这个人种与华夏人不同,他们的智力低下也较为懒惰,并不是未来划入华夏的好选择,所以朱聿键倾向于将他们作为奴隶。

    对于奴隶自然不需要太过客气,更何况澳洲土地广大却没有多少土著。澳洲距离本土又非常近,而且有夷州岛和几内亚岛作为跳板,殖民自然更加轻松。最激励人心的还是矿产资源,澳洲的矿产丰富,后世被称为做在矿车上的国家,可以给开拓团带来更大的开发动力。

    这次开拓团发现的是铜矿,这是数量比较多的矿藏,即便如此开拓团还是获得了极大的利润,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到澳洲去开垦土地,只要能发现一处矿藏,就能够一辈子吃喝不愁,这是何等巨额的暴利,所以大家才会有如此的积极性。

    拿着这些商人的申请,宋献策却犯了难,他不知道朱聿键对于殖民开发有什么策略,究竟是否应该支持这样的民间殖民形势,因此他带着厚厚一摞开拓团的申请书来到了王府。

    听说宋献策来了,朱聿键连忙将人招入了书房。宋献策一见面就将那一摞申请书递了过去:“主公,这些都是商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