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4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4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七十二章藏秀楼() 
李俊挑了二十多个人随行,为了保险起见所有人除了雁翎刀还都带上了两把短枪,这样一队人换了便衣,浩浩荡荡的下了船向城区走去。

    朱聿键一行人目标太大,自然不能走在一起,因此除了李俊和郑芝豹带着几个身手最好的人贴身保护,其他人都分散在四周,专做平民百姓的样子扩大防卫圈。

    不得不说广州城这个不夜城的称号的确没有白说,晚上的商业活动比白天还要热闹,大多数白天躲避酷热的人,到了晚上都出来纳凉活动,让这里形成了特殊的商业气氛。

    因为夜间出门的人非常多,各种商贩经营给广州城带来了大量赋税,为了方便百姓出行,历任官员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城内各主要路段点灯笼照亮道路。这次灯笼都用粗大的牛油蜡烛,每一颗都能烧上两三个时辰,从掌灯开始点起,足能烧到凌晨。

    走在这样的道路上,看着两边明亮的路灯,他的心中不禁暗暗感叹,这个恐怕是全世界最早的路灯了,能够支撑起如此大面积的夜间使用蜡烛,可见这座城市的富庶程度。他不禁心中暗想,等到宋应星的电力设备弄出来,他要尽快制造灯泡,也让整个城市亮起来。

    “王爷,我们此去尚远,不如雇辆车如何?”走到半路郑芝豹指着街边的马车说道,原来这里还可以雇佣马车,这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出租车了。

    朱聿键不知道以前的大明朝有没有出租马车,至少他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过,最早的记载恐怕就是英国伦敦的出租马车了。不过在这个时空随着他的工厂大量出产四轮马车,在他的封地内那些原本是雇佣代步的两轮马车和驴子,很快被气派的四轮马车所替代,如今在他的封地内出租的四轮马车已经非常普遍了。

    想不到封地内的新鲜事物,外界也在纷纷跟风学习,如今竟然在广州城内见到,他也是颇为惊讶。看来他从另外一个时空所带来的各种知识,其影响力已经开始向着全国扩散了。不管他未来的计划能否成功,华夏都在他的影响下脱离了以前的轨道,至少在他看来,这样没有什么不好,这条轨迹应该是是良性的。

    “好啊,那就坐车走吧。”朱聿键笑着跟他们一起来到街边,雇了几辆马车通行。

    谈好价钱之后,朱聿键等人全都上了车,车夫吆喝着甩起鞭子,马车沿着珠江边的大路,快速的向着目的地驶去。朱聿键惊讶的发现,他们所作的四轮马车竟然是宁波出产的正版马车,而且是最新的型号。

    在朱聿键旗下工厂大量出产四轮马车,并开始在江南、京城和南阳府热卖之后,这种新颖的交通工具变成了利润很高的产品,因此各地的大量木匠开始结成一个个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作坊,专门生产四轮马车。

    如今的四轮马车,几乎全都是木匠活可以制作出来的,他们经过买来马车拆解研究之后,很快仿制了出来。只不过因为缺乏弹簧钢的配方,以及钢架制作的相关技术,他们的仿品颇有些不堪。不但全车都以木制,减震也是最早的皮带悬挂,耐用性自然大打折扣。

    这次朱聿键将相关的四轮马车制造技术部分出让,他的机械加工厂只提供成品的钢制车架和弹簧减震,也有这方面的问题。那些仿制的四轮马车虽然差了许多,但是价格却极为便宜,相应的让正版四轮马车也不得不降价,否则大多数人宁可买不耐用的仿制品,也不会用结实耐用的正品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朱聿键却是不忧反喜,民间力量开始看到了工业化的利润,积极形成自己的手工作坊了。这就是工业化的苗头,只要这样发展下去,大规模工业化几乎是必然的产物。朱聿键如今将正品四轮马车的业务外包,也算是在利润空间很低的情况下,放弃了这个方面的经营,腾出手来放到更赚钱的行业上去,同时还能通过车架和弹簧钢赚取部分利润。

    因为正品四轮马车不但推陈出新,如今最新款的马车已经是今非昔比。比之以前的四轮马车,如今的马车不但有了钢制骨架和弹簧钢减震,还有了铁质轮子和后部货架,甚至还挂有防风油灯和一个喇叭。

    如今在外面那些仿制品的四轮马车,价格只有六十两白银,可谓是白菜价了。正品马车因此已经从五千两白银第一辆,一路下滑到了六百两白银,而且还是最新款的,即便如此也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广州城内的人如此富庶,出租马车都会购买正品,当然租赁费也不不菲,就这样一路过去,竟然就要八钱银子。

    “王爷前面就是了。”坐在旁边的郑芝豹显然对此地非常熟悉,朱聿键和李俊看着珠江上的风景,郑芝豹却在另外一面的窗户处,向外面查看着周围的街景。他的话音刚落,马车开始减速,并最后停了下来。

    车夫恭敬的打开车门,将众人都迎了下来,接过李俊递来的银子之后,这才行礼离去。离开马车之后,朱聿键却看到了一座高达三层的豪华木楼,上书藏秀楼三个烫金大字。

    门前朱红的柱子下,几个衣着光鲜的小厮满面笑容,招呼着来往的客商,在二楼的隔栏处,还有数名浓妆艳抹的女子嬉笑着,不时用那勾魂摄魄的眼神,望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朱聿键向左右望了望,发现附近有许多这样的青楼,各个都是一般无二,他低声问了问郑芝豹,才知道这里叫做濠畔街,乃是广州城内著名的烟花柳巷。

    “三位客官请进。”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走了出来,见到衣着华丽的三人顿时眼前一亮,当即上前招呼。朱聿键光看对方的打扮和语气,就能猜得出来,这是虔婆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歌姬张乔() 
“花姐不认识我了?”郑芝豹呵呵笑着上前说道。

    “哎呦,原来是郑公子啊,您老也是好几年没来了,我都快认不出了。”见到郑芝豹的虔婆眼前一亮,显然两人以前是认识的,看来郑芝豹跑南洋的时候没少光顾这里。

    虔婆顿时满面笑容的将朱聿键等人迎了进去,她边走还在说着:“几年前听说郑公子当了官,如今可要叫郑大人了。”

    “只是千户而已,如今我已经不干了,现在投到八贤王麾下了,如今这职位嘛”他不自然的望了一眼朱聿键,如今他是一个分舰队的提督,却没有正式任命朝廷职位。

    虽然朱聿键开府设帐之后,已经有了封官的打算,他却始终没有太过着急。今天从郑芝豹的表情上看来,朱聿键发现自已有些疏忽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尚理想,毕竟是少数人才有的,大多数人还是更注重名利的,而且是朝廷的官阶名利。

    朱聿键立刻就决定作出补救,等到回宁波之后,给所有军政两方对人员,全都按上对应的职位。看着郑芝豹为难的神色,他笑着说道:“如今这位郑公子可是已经官居参将之职了。”朱聿键这么一说,等于是应允了郑芝豹的官职,他顿时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心中暗道王爷讲义气,竟然给他当众解围。

    听说郑芝豹已经成了参将,虔婆的眼前顿时一亮,这样的官职在朝廷可是大官了,今后必须要巴结一番,说不定日后还用得上。不过刚才郑芝豹和朱聿键之间的眼神交流,她已经看在了眼里,虽然不知道朱聿键究竟何等身份,不过凭着阅人无数的眼力,虔婆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位绝对在郑芝豹之上。

    想到对方如果是武将至少也是副将级别,如果是文官恐怕更是不得了,当然朱聿键的身份还是武将更有可能,因为文官大多不屑于和武将一起出去游玩,她的脸上顿时满是笑容。这样的大官前来,可要伺候得舒舒服服,如果巴结的好那是能有绝大的助力。

    “三位官爷赶快进来,请到楼上雅座,不知道诸位可有相好的姑娘。”虔婆说到这里不仅笑了:“您瞧我这记性,我这就去给三位找最上等的姑娘过来作陪。”

    “朱公子”郑芝豹不敢做出决定,眼睛望向了朱聿键。

    “给他们两个找好了,我只是喝喝酒听听曲即可。”朱聿键笑着挥挥手,郑芝豹连忙也对虔婆嘱咐了几句。郑芝豹小心陪伴的样子,让朱聿键在虔婆心中的地位更涨了几分,如果刚才他还被虔婆定位成为副将,现在已经提升到副总兵的程度了。

    三人进入一个雅间,这里布置的颇为清幽,各种家具都显得古香古色,中间一张宽大的梨花木八仙桌上,桌面都是用云石镶嵌,周围墙上挂着各种字画,朱聿键看来都是出自当世名家之手。

    这种东西对于李俊和郑芝豹这些武将来说,并无多少吸引力。不过在王府中耳濡目染的朱聿键,如今对这些东西的眼力却是有一些的,他也对华夏古代这些文化成就的魅力越来越投入,在两人入座之后,他禁不住看起了其中的一副书法。

    外面很快有奴婢奉上酒菜,随后又退了出去。李俊连忙起身说道:“朱九公子,酒菜来了是否先吃一些,咱们晚饭也没吃过。”朱九是当初朱聿键在南阳府内用的化名,李俊是叫惯了的,如今这个化名几乎成了朱聿键外出的专用化名。

    他们从舰上走得匆忙,李俊生怕朱聿键饿了,这才招呼他赶快吃饭。朱聿键却是摆摆手:“你们两个先吃吧,我还不饿。”听到朱聿键如此说了,李俊向郑芝豹挤挤眼睛,立刻吃喝起来。李俊清楚朱聿键的脾气,只要是相熟的人,不用太过客气,所以他敢如此放心大胆的吃喝。见到李俊如此,心中略微忐忑的郑芝豹也是有样学样,吃着精美的饭菜他心中不禁暗暗佩服,高高在上的八贤王对下属如此平易近人,说不出都没人信的。

    正吃喝间,虔婆再次走了进来,这次还带了三位姑娘。李俊和郑芝豹颇感惊诧,说好只要两个姑娘了,虔婆竟然带来了三个。只见虔婆走到桌边笑道:“三位官爷请了,这两位是专门过来陪二位喝酒的。这一位则是我们藏秀楼卖艺不卖身的歌姬张乔姑娘,我特意让她过来为几位官爷唱几个小曲,让诸位解解乏。”

    “有劳花姐了。”郑芝豹笑着说道,他们并不认识这个似乎只有十五六岁的姑娘,但其惊艳的外表,还是让两人看的目醉神迷。听说要听曲,朱聿键也不再查看那副书法,反而是回到了桌边。

    自从上次去了趟苏州之后,他对华夏的传统艺术痴迷了许多,如今陈圆圆在府中都快成了他专用演员了,为了配合她孙巧婷甚至又买入了一些有才艺的侍女,配成了一个梨园。

    现在听说可以听听广州风味的小曲,朱聿键自然坐了回来。张乔抬起一双秀目,好奇的看了看朱聿键,这才拨弄起手中的古琴。

    张乔看似轻缓的玉手,拨弄在古琴的琴弦上,却忽然飘出了一阵若隐若现的颤音。曲调先是断断续续,紧接着变成了千回百转的连音,听得人心情颇为宁静却偏又无法真的静下来,紧接着曲调中的曲折越来越多,声音也逐渐急促了起来,但在急促的曲调之中,又让人有着若有若无的感觉。

    屋内的几人全都不约而同的闭起眼睛,感受着这段空灵飘渺,偏又难以把握节奏的曲调,朱聿键更是听得如痴如醉。张乔弹奏间开口唱道:“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