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4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4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夜枭的情报,这些军舰都超过六百吨的排水量,基本上与五号战舰相当,而六号战舰要比对方小了一半左右。如今明唐海军的本土舰队只拥有五号战舰六艘,六号战船十五艘,可以说是居于劣势的。

    朱聿键非常清楚,这一战很有可能是明唐海军崛起的开始,如果能够一举击败尼德兰海军舰队,他们不但可以收回夷州岛南部,还能一举成为东南亚海上霸主,这将对朱聿键手下商人们的扩张提供巨大的利益和吸引力。这样重要的决战,朱聿键是绝对不想错过的,因此他要亲自参加其中。

    八贤王的车队按照原路,浩浩荡荡向着宁波府的方向前进,而在北京城内却是另外一番情况。厦门港遭到尼德兰人袭击,八贤王恳请对尼德兰人开战的奏章刚刚呈递到北京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尼德兰人竟然打到了厦门港,这可是开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当年福建水师与尼德兰人鏖战,也只是在澎湖列岛而已,并未涉及大陆。听说尼德兰人打来,朝臣们立刻对八贤王朱聿键群起而攻之。

    “启禀皇上,此次红夷人来犯,明显是因为八贤王主政失利,以致惹怒了外邦。此事应该下令申斥,并将八贤王封地收回以为惩戒。”这是新任内阁首辅温体仁。他被称为崇祯朝最歹毒的首辅。此人没有什么才学,也提不出什么政治主张更不会管理国家,他唯一最擅长的就是在朝堂上排除异己,扩张自己的势力。

    几个月前,前任首辅周延儒就是遭到他的陷害,被迫致仕而归。温体仁的上台,让朝中东林党势力遭到了重大打击,他笼络了许多官员自成一派,与东林党分庭抗礼。不过对立归对立,在对付八贤王封地的问题上,他与东林党却是出奇的想法一致。

    “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八贤王恃才傲物,这才得罪了红夷人。只需裁撤八贤王领地,与红夷人和解自然无事。”吏部尚书闵洪学也是温体仁党羽,当即上前附和。

    崇祯也是眉头微皱,最近一顿时间朱聿键闹腾的有些过火,半年前琉球王国的一封上奏,自愿加入八贤王封地的事情他还记忆犹新。作为藩属国要加入大明本是好事,何况琉球国富庶他也愿意接收,只是加入到八贤王封地却让他很不自在。

第四百六十一章腐朽朝堂() 
崇祯本想不答应,却又显得自己小家子气,没有大国威仪。如果命琉球王国直接并入大明,或者命朱聿键将琉球王国的封地交出来,却又是吃相太过难看,难免给人贪得无厌的印象,自诩明君的崇祯是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对于琉球王国的并入,崇祯思前想后却没有任何在不伤自己名誉的情况下,阻止的手段。最后他只能无奈的在旨意上盖了大印,同意琉球王国并入八贤王封地,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也让他心里有了芥蒂。

    如今朱聿键闹得更不像话了,居然要与尼德兰人开战,还被袭击的港口,这如何不让他恼火。国家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还要支付辽东、九边和陕西三个方向,哪里有钱在东南继续开战。更何况东南是国家财富之地,一旦因为开战而有所损伤,岂不是断了他的赋税来源。

    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崇祯对温体仁和闵洪学的说法也有些意动,不过他尚未开口说话,工部侍郎卢象升却主动站了起来。

    “启禀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执行。如外夷来攻便讨好求和,岂不失了我大国体面,如弱宋一般无二。更何况依闵大人所言,红夷人无故侵我疆土,却要如此笑脸相迎,他日建奴再次入关,我们岂不是应该夹道欢迎了?”卢象升此言故意拉上满清就是为了触动崇祯的逆鳞,让他对此事不会妥协。

    如今的卢象升已经完全看清了这些朝中大官的嘴脸,他们才不会顾忌国家如何发展,百姓是否困苦。他们在乎的只是私利,是如何能捞取更多的钱财,如何能够将政敌踩在脚下,让自己得以高升。

    这个时候卢象升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朱聿键对满朝文武的评价,整个大明官场都已经腐朽了,要想让大明中兴,除非重建整个政府。当时卢象升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感觉朱聿键有些偏激,如今看来却是切中时弊,说得一针见血,现在他也对大明的整个官场失望了。

    见到卢象升抨击其同党,副都御使张捷上前道:“卢侍郎此言差矣,试问如无八贤王挑衅在先,红夷人如何会袭击厦门港?”

    “张大人此言岂不是说,建奴侵扰大明也是有人挑衅在先?”这个时候御史袁继咸突然出声说道。他是东林党人,其并非与卢象升交好,而是纯粹的厌恶温体仁**,这个时候他才会与卢象升站到了统一阵线。

    “啪。”崇祯一拍龙胆喝道:“朝堂之上相互攻讦成何体统?八贤王与红夷人之事,与建虏何干?八贤王并无大过,你们又哪里来的罪名,说他挑衅红夷人?”这一句可谓是各打五十大板,所有人都不再出声了。

    “既然八贤王要请命出兵,就让他自己出兵好了。下旨命八贤王自行决断,胜败与朝廷无关。”崇祯现在烦得很,他才不会为了朱聿键而多开一线战争,那会要了他的命。

    崇祯不许朝廷出兵,让那些总想打压八贤王的文官心中大悦。当初澎湖海战历时数月朝廷靡费甚多,他们都是知道的。这些文官也盘算着此战能大大削弱八贤王的势力,让其封地难以为继,到时候收回封地也就顺理成章了。卢象升却是彻底厌恶了朝堂之上的攻讦,他心中暗暗盘算,有时间就自请带兵去陕西打农民军,或者去辽东打建虏,哪怕战死沙场也好过在这里耗费青春。

    朱聿键回到宁波府的第二天,就迎来了诸位军政大员,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劝他不要冲动的。

    “王爷请三思,此次海战凶险非常,即使以我等也不敢保证全身而退,以王爷万金之躯,怎可轻易犯险。”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张名振,对于尼德兰人的舰队,他没有丝毫惧怕,但如果朱聿键在,他就有许多顾忌了。

    “本王不会直接进入战场,我只是观战而已。”朱聿键说道:“我要看着诸位将士,是如何击退欧洲侵略者,还我夷州岛大好河山。”

    “主公,属下认为海战之事自然有海军去完成,主公犯险毫无意义。”这是宋献策的劝阻。

    “你们谁也不用劝了,这次大战关乎我大明国运,我是一定要亲临战场的。”朱聿键环视周围的诸多文武说道:“如今我封地内一派繁荣景象,即使没有我也能正常运转,即使我有所损伤,也不会误了发展。我现在任命宋献策全权代理掌管封地之事,如果我有所不测你可自行决断。”朱聿键此言等于让宋献策有了叛乱自立的权利。

    群臣向来最担心的,就是朱聿键百年之后封地收回,他的所有心血付诸东流,现在朱聿键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补救措施。不过宋献策的忠心却不会动摇,见到朱聿键坚决要参战,他只能心中打定主意,一旦朱聿键有所不测,他就扶植两位侧王妃可能生的儿子主政。如果来不及,大不了他强行辅佐大郡主朱淑苧了。

    朱聿键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既不说出非去不可的理由,也不给任何人劝谏的机会,众人见到无法再劝只好告辞退去了,不过潘独鳌和孙鋡却没有随着众人离开。

    见到两人依然站在那里,朱聿键感到非常好奇,他问道:“你们难道不死心,还想要劝我不参战?”

    “我们本来是希望劝阻的,不过连宋大人都没劝得了,我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只是我二人此来并非只为了劝阻王爷不参加海战。”潘独鳌说道。

    “有什么事情说吧。”朱聿键让他们两个直接汇报。

    孙鋡首先说道:“回禀王爷,近日王爷抽调三十万两白银救援厦门受害百姓,又宣布免费为他们重建家园,如今又要大战,恐怕府库之中的盈余又要一扫而空了。”

    “这不可能,我不是从辽东带回来数千万两白银的财务吗?都用光了?”朱聿键紧皱着眉头说道。

第四百六十二章经济改革() 
孙鋡道:“那些黄金王爷说另有用途,不许动用。古董珍宝属下不敢随便贩卖,如今仍在府库之中,其实充实府库的只有白银一千万两而已。如今户部的银两都存在大唐钱庄,而沈继荣从中挪用数百万两,以堵住去年过度支取的亏空,所以剩下的银子并不算多。”

    “没了就没了,等这次打完仗,再重新赚钱就可以了。”朱聿键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

    “的确如此,只是王爷在厦门港宣布如建立工厂三年免税,我怕此政策一旦实行,商人竭尽建立工厂,我们的税收又从哪里来?如果三年没有收入,恐怕政府就会倒闭了。”孙鋡皱着眉说道。

    “原来你在担心这个。”朱聿键笑着摇头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并非是说所有货物免税,而是工厂产出的货物免收印花税而已。何况商人虽然可以建设工厂,但需要超过一万两白银的规模才能有免税的政策,恐怕能够如此体量的人也不会多的。”

    “就算财政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将我们麾下数种利润极高的商品出售给那些商人,我们也太吃亏了些。”潘独鳌说道,他们两人虽然为了同一件事情留下,但彼此担心的事情却不同。

    见到财政问题不会有大的困难,孙鋡退到了一边不说话,潘独鳌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朱聿键呵呵笑道:“你呀,还是不明白经济的本质。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够生产出如此多的独有产品,利润之丰厚甚至超过海贸。我们建造了这么多大船,铸造先进的大炮,为什么却无法对万里之遥而远征的尼德兰形成巨大优势,如今只是相当勉强的平手。”

    “这个属下不知。”潘独鳌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经朱聿键提出来,让他也有些困惑。

    朱聿键笑道:“实际上这就是经济学的精髓了,我们缺少的是市场和调动市场的动力。工业与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我们除了生产和运输之外,还需要源源不断供应的原材料,以及旺盛的购买能力。试问如果没有原材料,产品如何生产,如果不能运输如何买到四面八方,如果其他人购买力不足,又如何能够赚取利润。如果商品没有利润,也就失去了壮大和流通的动力,这样的工业注定是空中楼阁。”

    “王爷说得我虽然不全懂,却也能知道一些。不过我们的商品向来在欧洲卖得火热,还是不用愁的。”潘独鳌笑着说道。

    “这就是我最担心的一点,我们的商品主要赢利点在欧洲,而把持亚洲与欧洲航线的就是尼德兰人。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远洋船队,钱百万在法国雇佣的船队也能运送一些,但是杯水车薪。与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超过五千艘的商船相比,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朱聿键叹气道:“我们生产的利润虽然与现在远洋运输的利润不相上下,却无法持久。而且我们在利用这些利润壮大的同时,尼德兰也在同步壮大,所以我们始终无法形成经济优势。”

    “王爷的意思是”潘独鳌和孙鋡都瞪大了眼睛,等着听这位特立独行的王爷,又会说出什么古怪理论来。

    朱聿键说道:“实际上我们可以让尼德兰人赚不到钱,答案就是我们不靠欧洲赚钱,我们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