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2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2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让赵率教重返辽东,是不是就容易恢复?”袁崇焕瞪大眼睛说道。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目前不太可能。朝廷已经宣布了他的死讯,就算他现在返回,朝廷恐怕也不会承认,更何况他失去了记忆。”朱聿键摇头道。

    “如果让他去朝鲜任职,是不是能恢复得快一些?”袁崇焕问道。

    “这却是有可能,如果再将他的家眷也送到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恢复。”朱聿键点头道。

    “太好了,我恳请前往朝鲜任职,顺便将赵率教带在身边,说不定能帮助他恢复。”袁崇焕说道,一直不愿意出任军职的他,竟然为了赵率教,甘愿放弃自己的初衷。

    朱聿键看了看袁崇焕,又看了看赵率教感叹道:“你对自己的部下还真好。”

    “我与这些部下情同手足,如今他有难我自然要尽力帮助。”袁崇焕说道。

    朱聿键暗想朝鲜是他牵制满清的一招最有力的棋子,让袁崇焕这样的优秀将领去领导的确更加有把握。他点点头道:“如今朝鲜有两个军,袁宗第是第二军的军长,第一军他只是暂代,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接任,你就担任第一军的军长好了。另外朝鲜的军事由你全权负责。”

    朱聿键又看了看旁边的赵率教说道:“至于他也有安排,他不是虽然忘记了名字,本事却没忘吗?让他组建华夏骠骑兵第一师,作为朝鲜的机动力量。另外我会安排夜枭,将他的家小秘密送到朝鲜,希望能够帮上忙。”

    “多谢王爷帮忙。”袁崇焕见到朱聿键如此重视,真是感动莫名。

    朱聿键摇摇头道:“对于抗击外敌的将领,我都是非常敬重的。赵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以寡击众,最后落得重伤失忆,我又怎忍不去帮忙。只可惜我没有足够的权力,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王爷能够如此帮忙,已经令袁某感激不尽。”袁崇焕摇头道。

    朱聿键点点头:“今后这朝鲜,也要指望元素兄了。”

    “不敢,袁某定当尽心竭力。”袁崇焕说完就想要告退,朱聿键连忙阻止道:“元素兄慢走,我问你到了朝鲜之后,打算如何作为?”

    袁崇焕思索片刻说道:“反守为攻,步步为营,以力破巧,无所不胜。”

    “元素兄错了。”朱聿键摇头道。

    “不知袁某错在何处?”袁崇焕疑惑得问道。

    朱聿键道:“满清只是彙曛玻渌讲还啥酱缰兀勘暝蚴谴竺鳌R哉庋男∈屏τ氪竺魉揽模皇鞘昴谀芄环殖鍪じ旱摹N颐钦嬲璧驳氖抢醋晕鞣降亩砺匏谷恕!

    “俄罗斯人?我不明白。”袁崇焕摇头道。

    朱聿键又卖弄了一番他浅薄的历史知识,将俄罗斯人对土地的贪婪,以及哥萨克人的残忍都诉说了一遍。朱聿键是连历史在电影混在一起,依靠他过人的口才说得活灵活现,听得袁崇焕咬牙切齿。

    “想不到这些俄罗斯人和哥萨克人如此无耻,竟然是烧杀抢掠无所不做。”袁崇焕听得眼睛有些发红。

    “所以我们要大量占据北方的土地,据敌于国门之外,让他们打不到我们大明领土,大明百姓自然不会受到伤害。”朱聿键诱导着袁崇焕。

    袁崇焕暗思片刻摇头道:“王爷,我们是否可以先放纵俄罗斯人,让他们去打满清?这样两方拼个你死我活,我们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我看还是算了吧,要是让满清和俄罗斯联合起来,想要瓜分大明,情况会更加严重。”朱聿键摇头道。

    朱聿键嘴里这么说着,其他心里却是另有所想。满清这个奇葩的政府,可是有着打胜仗也割地签不平等条约的不良传统。前有康熙所签订的雅克萨条约,那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后有抗法胜利之后老佛爷的投降,膝盖软这可是满清祖传的玩意。

    万一这个败类的民族投靠了俄罗斯人,恐怕比哥萨克人还要恐怖。对付这些侵略华夏的敌对势力,朱聿键从未想过依靠谋略。他要以力胜敌,拼命的发展自身,以绝对的力量优势,直接吃掉对方的实力,这是阳谋是无解的。

    被朱聿键这么一提,袁崇焕也是深以为然,他也不再提依靠俄罗斯对付建奴的问题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蒸汽火车() 
朱聿键道:“朝鲜对辽东方向,最好还是采取守势,我们要将北方的力量全部投入海参崴和北大荒的建设,然后依靠这些地方,继续向西发展。我们依靠一个个堡垒为基地,发展我们的实力,要做到稳扎稳打。另外防寒问题不能疏忽,我已经在研究所专门建立防寒产品研究室了。这个研究室将放到平壤,我们会招募一些当地人参加,相信能帮到你。”

    “多谢王爷,如此我就放心了。”袁崇焕对北方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而正在主持朝鲜的孙承宗,那也是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上司,他们的关系非常好,相信一起合作会非常顺畅。

    刚刚将袁崇焕和赵率教刚刚离开,宋献策就来了:“主公,有十几条阿拉伯商人的船到了。”

    “阿拉伯商人到了需要向我报告吗?”朱聿键好奇的问道。

    宋献策一愣:“难道他们运来的阿拉伯马和顿河马,不是王爷订购的?”

    “什么,种马来了?”朱聿键脸上一喜:“太好了,立刻让财政部照价付钱,另外将这些种马送到北海府去。”

    “明白了。”宋献策点了点头。朱聿键心中大喜,他知道将几种名马互相杂交,是要选种育种得当,肯定会得到非常好的改良品种。据说青海著名的战马大通马,就是利用河曲马与蒙古马杂交而成的。

    有不少懂养马的辽东汉民在北海府,朱聿键认为数年之内应该就能见到成果,最不济也能生产一大批合格的战马。有了新的战马品种,算是去了朱聿键一块心病,唯一让他感觉不爽的就是没有西班牙重型挽马,这种拉动车辆力气特别大的马匹,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机动大炮和补给物资的主要力量,却没有商人给他运来。

    后来朱聿键才知道,阿拉伯马和顿河马都能在奥斯曼帝国找到,运送距离比较近。西班牙重型挽马和英格兰纯血马,都需要去大西洋的欧洲海岸才能弄到。这个时代用船只运送马匹本来就非常困难,又没有苏伊士运河可以抄近路,让他们为了运几匹马多走一万多公里的海路,是没有愿意干的。知道了这样的现状,朱聿键也只好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先利用蒙古马之中的劣马运送大炮和物资了。

    运输的严峻问题,让朱聿键不得不重视起载具来,或许战场运输还必须用马车,但是作为战略运输,尤其是后勤物资补给,朱聿键却能想想办法。他很快投入到了蒸汽机的研究之中,徐光启见到自己的弟子来帮忙,心中大为高兴,他正愁自己除了改良蒸汽机之外,没有发展方向的问题。

    如今的蒸汽机运用并不算广泛,只有矿山排水和棉纺生产方面,才会用到蒸汽机,所以现在的煤炭并不紧缺。朱聿键要做的事情,就是充分利用这种机器,让华夏的蒸汽机能得到商业的支持,他的想法自然就是将蒸汽机用在获利丰厚的运输环节。

    徐光启为两艘宝船装上蒸汽机和明轮,也算是度以蒸汽机的一种运用,但那种简单的运用毕竟只能在海上使用,如果是在陆上运用就要复杂一些了。朱聿键只是个理论家,但幸好在徐光启制造蒸汽机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足以做到任何他想象出来的东西。

    火车的图纸很快被画了出来,尽管工匠们想想不出这样一个东西有什么用,但还是照样做了出来。因为需要更大的卧式锅炉,这让工匠们着实头疼了一阵子。毕竟这个时代的焊接工艺尚不发达,无法制造这种高压高温的容器,要想制造锅炉只能用铆接。

    铆接同样不是轻松的事情,因为在铆接的时候有任何一条铆钉出现松动,高压锅炉都会出现漏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干脆不顾锅炉的重量,做成了两层外皮的锅炉,在两层外皮中间,固定密密麻麻的炉撑,最终解决了蒸汽机锅炉压力的问题。

    硕大的钢制锅炉、蒸汽机、连杆,以及同样硕大的纯钢轮子,每一样都透露出工业化时代的骄傲与辉煌,而铺设在地面上的,利用石子、枕木固定的工字钢铁轨,让朱聿键感到非常满意。

    本来徐光启建议先铺设一条两里长的铁路做个试验,朱聿键却是完全不同意如此小家子气。他经过了反复演算,又结合了后世对蒸汽火车的认识,他自认为有着绝对的把握。结果第一次试验就铺设了从综合研究所到军事研究所,总共四十多公里的铁轨,花费高达二十五万两白银。

    如此大手笔的试验,让财政部也心疼不已,不过朱聿键却并不在乎。未来铁路能创造什么样的利润,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早一点投入这项产业优势非常明显。

    随着呜一声汽笛响起,火车缓缓离开了综合研究所的展台,为了能够真实体现火车的性能,除了火车头后面的煤车以外,还加挂了十节货运车厢,分别运送从日本进口的硫磺和硝石。这些东西足有600吨左右,如果从宁波直接运送到军事研究所去,要使用两百多辆四轮马车。然而为了试验,这些东西被先送到了比较近的综合研究所新建的站台上,被工人一点点搬运到了火车的货车厢。

    令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吃惊,整整600吨的货物,竟然被十个火车车皮装下了,而且看上去似乎还有余量。看着这么多货物,徐光启甚至几次咨询朱聿键,知道他保证火车的确开得动,他这才放心。

    随着驾驶员缓缓松开刹车,火车头拖带着十个货车车厢,缓缓离开了站台。这次运货可是盛况空前,不少人都在站台上翘首以盼,等着看蒸汽火车的回归。朱聿键也坐在站台上闭目养神,等着火车回来。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铁路上却连个影子也没有,徐光启等人变得越来越焦急,不少人在窃窃私语,讨论着蒸汽机如此非常规的运用,是否真的能如朱聿键所说那般起到效果。

第四百二十八章大修铁路() 
两个半时辰很快过去了,一些看热闹的官员和科技工作者渐渐散去,只有徐光启等火车的制造者还在翘首以盼,朱聿键则干脆坐在站台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丝毫不为外物所动。见到朱聿键如此沉稳,旁边的郝玉兰等众多木兰卫自然也不敢随便走动,连带着徐光启等人说话都特别小声。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出来一声悠长的嘶鸣声,那是汽笛正在被拉响。“回来了,火车回来了。”众人皆兴奋的欢呼起来,朱聿键缓缓睁开眼睛,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火车返回之后,随行的官员和技师向大家作了报告。原来第一次开火车,驾驶员不敢开的太快,结果近两个小时才到达。600吨货物的卸装耽误了时间,他们将货物全部放在月台上之后再回来,这才会让大家等了如此之久。

    听说六百吨货物被这一趟火车,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拉到了军事研究所,徐光启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朱聿键提议研究的这种设备,威力竟然会强大如斯。如果这些物资用四轮马车运送,需要两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