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12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1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送王爷。”徐骥和吴城连忙躬身。

    一直跟在后面的徐光启上前两步说道:“王爷,蒸汽机越造越多,我们的煤却供应不上了。依靠太湖边上那个小煤矿,我们的煤炭有些入不敷出了。”

    朱聿键一愣随即道:“这个好办,福建建宁府和龙岩府多有煤矿和铁矿,只要接收以后加以开采即可。另外我本打算在周边各省大肆买地种植粮食和棉花,明天我就让宋献策派人去将江西萍乡附近的地方都买下来,那里有个大煤矿,却没有人开采,我们买下了地,也就有了大片煤矿。”

    朱聿键记得历史书上所写,清末名臣张之洞建立了著名的汉阳铁厂,就是使用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进行了炼铁,昨天他向潘独鳌打听了一下,发觉现在根本没人开采。他决定将这个敌法买过来开采,还能利用长江运输煤炭,这样的成本会低很多。

    “有煤就好。”徐光启点头道。徐光启并未离开,而是跟着朱聿键一起前往军事研究所了。他与毕懋康最为熟悉,想要看看他造的武器如何,也帮他参谋参谋。

    “王爷,我们直接去靶场好了,他们已经恭候多时。”众人做着四轮马车,来到军事研究所之后,毕懋康直接将他们领到了靶场的观礼台。

    这个观礼台正对着靶场后方,可以清晰的看到靶场上的一切,而毕懋康为了让朱聿键看得清楚,还特意配备了几个宁波玻璃厂制作的单筒望远镜。因为玻璃质地更好,宁波生产的望远镜比欧洲的舶来品要清晰许多,朱聿键甚至可以看清武器实验员的面目。

    只见先是五名枪手来到距离靶标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开始装弹,随后是呯呯的射击声。准确率是一如既往的差,在滑膛枪时代精确射击根本不用想。所以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射击密度的大小决定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射击速度比有效射程更加重要。现在毕懋康所展示的,也不是火枪的精准度,而是射击速度和有效射程。

    虽然准确率不高,但是因为使用了纸包的定装弹药,加上燧发枪的发火装置,让射击速度提高了许多,朱聿键用怀表算了一下,发现熟练的射手每八秒钟就能射出一枪,这样的速度已经勉强可以对抗骑兵部队了。更可贵的是这种燧发枪有防雨盖,即使在下雨的时候也能作战,避免了以前必须晴天才能作战的缺点。

第四百零二章火器试射() 
朱聿键看得连连点头:“非常不错,这种燧发枪已经生产了多少?”

    “已经有快两千支了,如果全部开工,枪厂每月能制造一千两百支。”毕懋康笑着说道。

    “全力开工,我要在全军进行换装。”朱聿键说道。

    “王爷可要三思啊,火绳枪还有许多,如果换装耗费不小。这一支燧发枪造价三十两白银,如果全军换装至少要十万支。”毕懋康虽然愿意自己多赚些专利费,却也不想让朱聿键破产。

    “没关系,等我找个地方,把火绳枪卖个大价钱,就有钱换装了。”朱聿键微微一笑说道。

    “王爷睿智。”毕懋康看着朱聿键的笑容不禁心中嘀咕,不一定谁又要倒霉了。

    这个时候燧发枪的射击表演已经结束,很快拉上来六门大炮,这其中有三门是五千斤的佛朗机炮,另外三门则是最新的6公斤铸钢炮。还没有射击,朱聿键就看出了铸钢炮的优势。因为铸钢比传统的生铁或者青铜炮材质更结实,可以将炮管造的更薄,重量也就轻了许多。再配上特质的大型钢轮炮车,移动起来要轻便许多。反观那三门五千斤佛朗机炮,比三门6公斤铸钢炮多用了两倍的时间才部署好。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门炮同时开始装弹。佛郎机装弹要快速许多,他们首先进行了开火,只听轰的一声巨响,1600米外的目标土丘轰然炸裂。铸钢炮的装填却比较麻烦,炮兵要先放入药饼,在放入炮弹用推弹杆压实再点火,等到铸钢炮射击的时候,佛郎机已经是第三轮射击了。

    然而铸钢炮的炮弹出膛之后,竟然飞过了近2400米的距离才落地,而爆炸的威力比佛郎机高了不止一筹。毕懋康笑道:“王爷,这铸钢前膛炮虽然不如佛郎机打的快,却打得更远威力更强,而且要轻便许多。”

    朱聿键点点头道:“在解决后膛炮密封问题之前,先用前膛炮的好,给全军都要换装这种火炮,尤其是海军的舰炮。我看这火炮倍径似乎不大。”

    “大约十倍左右。”毕懋康回答道。

    朱聿键点点头:“我看增加到十二倍好了,如果炮管强度不够,还可以加强,或者你加上几条加强筋也行。”他算是在自己的专业内,给了些现在能够实现的建议。

    “属下明白。”毕懋康连连点头,这个时候又有几门炮被推了上来。

    朱聿键看的好奇询问道:“这又是什么?”

    “王爷,属下还研制了两种新火炮,请王爷品评。”他说着对指挥官一挥手,紧接着红旗展动,几名炮兵又忙活了起来。

    第一种试射的火炮是一种短粗的大家伙,其口径估计要超过300毫米,炮身却比口径大不了多少。只见炮兵填入火药,又放了一个大炮弹进去,随后就是点火发射。这门炮的声威很大,炮弹却是见高不见远,落下时只飞出了700多米的距离,但落地威力惊人,地面上顿时暴起大团的烟尘。

    毕懋康解释道:“这是我将虎蹲炮放大之后的武器,葡萄牙炮匠说数十年前欧洲就出现过,它叫做臼炮,是专门用于攻击城墙后目标的。我看它可以绕过城墙炮击,也能调整平射如虎蹲炮一般射击散弹,所以就造了试试看。”

    “王爷注意炮管下面的那个架子,那可是我依照蒸汽机的灵感,用齿轮控制刻度,可以一点点的了解炮口俯仰角度,调整弹道曲线和射程。我想这样的火炮如果放在军舰上,让炮弹从天而降砸在甲板上,威力应该也不小吧。”毕懋康解释道。

    “好东西啊,我看这火炮在陆上水上都非常好用。我认为应该将甲板炮换上几门,另外用这种臼炮替换军营里的虎蹲炮。”朱聿键当即拍板道。

    紧接着另外一种火炮也开始试射了,确切的说这种东西并不能叫做火炮,它是一个上面装有盒子的独轮车,当士兵从后面点燃引信之后,一道道火箭飞射而出,密集的扑向前方的大片空地,顿时让那里燃起了一片大火。

    “这个东西是”朱聿键看得有些傻眼,虽然威力相差甚远,但是这种武器太像后世的火箭炮了。他还记得在看二战纪录片的时候,苏联最标志性的火炮齐射,就是一大群喀秋莎火箭炮在那里嗖嗖的射火箭,这个画面让他记忆犹新。

    毕懋康笑着说道:“这种武器并非在下发明,其实这是茅元仪发明的东西。他在全胜车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武器,叫做架火战车。这种车采用独轮车运输,一名士兵即可操作,每车配备百虎齐奔火箭300支,一经点燃火箭漫天飞舞,立刻能够点燃一大片地区,如果是骑兵冲锋也能将对方烧伤。”

    朱聿键摇头道:“威力小了些,我看还有改进的余地。”

    “王爷认为应当如何改进?”毕懋康对朱聿键的意见都很重视,因为几次经历之后他发现,只要是朱聿键所说的都是正确的。

    朱聿键虽然不懂兵器,但是他见过后世的火箭,知道火箭越大威力也越大,他解释道:“我看不需要这种将药筒绑在箭上使用,倒不如直接用薄铁皮制造大型火箭,这样飞行会更加稳定。你可以将其造成箭型,尾部也加上几个铁制尾翼,另外在空的肚子里装药,可以有效减小阻力。另外火箭要做得大些,要能够爆炸,这样的威力才能伤人。”

    “做得大些?”毕懋康有些迷糊,他认为如果做的大了,就会平白损失火力,至少数量优势就没有了。

    朱聿键解释道:“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满清,他们身上都有甲胄,根本不怕火烧。如果单用火箭去烧,作用不会很大。如果是爆炸将碎铁片射出,就能击穿他们的铠甲,威力才能显示出来。”

    “我明白了,我立刻就去改进。”毕懋康兴奋地说道。

    “记得火箭要大,哪怕少放一些都行,还有单手的短火枪也要快造啊。”朱聿键提醒道。

    “属下忘不了。”毕懋康摆着手说道。

第四百零三章思想困局() 
“对了,还有手雷的问题,为什么还未装备部队?”朱聿键忽然想起来,自己上次从河南回来就要求他研究手雷,现在也没有装备下去。

    “属下已经做过实验了,但是效果并不好。”毕懋康说道:“要想有足够的威力,手雷必须造到7斤以上,这样的重量普通士兵只能扔出二三十米。而且点火太过麻烦,就算使用专业的士兵投掷,一旦在战场上高强度作战造成疲劳,很容易因为失误而扔不远,那样会给我方造成巨大伤亡。”

    朱聿键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这个时代的手雷是如此不成熟。因为爆炸威力太小,黑火药填装的手雷就必须做的很大很重。因为没有雷管,手雷就不能拉发,而是需要如鞭炮一样点燃引信再扔出去,这样的实战效果的确太差了。

    “这么说,手雷无法用于实战?”朱聿键问道。

    “也不算,至少需要专门士兵运用,另外最好还是用于守城战。”毕懋康解释道。

    朱聿键听得眼前一亮,守城战的确是个运用的好地方,守军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如果向下投掷手榴弹,就没有炸伤自己的问题了。“就照此装备,将手雷列入守城武器名单,为各个要塞城市的守军配备。”

    “遵命。”毕懋康躬身施礼道。

    这次视察让朱聿键增强了信心,经过他两年多以来的培养,科学部门已经开始了技术大爆发的时期,相信未来军用和民用科技都会继续提升。如今自己所控制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英国,他就不信依托大陆的优势,还有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无法提前展开工业革命,一举压倒欧洲诸国。

    朱聿键唯一的隐忧恐怕就是思想问题了,毕竟朱程礼教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要想彻底扭转是非常困难的。朱聿键非常清楚,要想让华夏民族真正的腾飞,所依靠的可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他所能依仗的只有两样,健全的社会制度和不受束缚的创新思想。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即使建设出再强大的国家,等他死后也会恢复原状的。

    健全的社会制度这是朱聿键正在努力的方向,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颁布,以及百姓的逐渐习惯,在这一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但是在思想方面的改造却极为困难。

    华夏毕竟是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许多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彻底改变。在他以前所在的那个时空,华夏通过百年贫弱和他国侵略,人民饱受疾苦才最终觉醒。后来通过新国家的建立,以及革命思想的彻底洗礼,才能重新换发挥出新生。

    如今的华夏只是处于王朝更替的前夕,百姓虽然因为无粮而逃难,但这并无法在思想上给整个民族以洗礼。如果说要依靠外敌入侵去刺激民族意识的觉醒,代价实在太大了,朱聿键也没有那么长的寿命去对国家进行改造。他现在所作的只是利用童年时的纯真,对学校里的孩子们进行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