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书堂首先起身道:“其实这件事情不难,我只要联络地方官员向唐王施压,必然能够将主公放出来。”

    “不可,这样容易打草惊蛇。我看福山王对主公充满敌意,如果他狗急跳墙危害大哥,岂不是弄巧成拙?”李信当即反对。

    “怕什么,有我们保护,他来多少人也是白给。”李俊当即表示安全有保证。

    田见秀也说道:“第一批三百名护卫已经训练完成,第二批五百名正在训练中,现在能抽调的人手不少于两百人,安全没有问题。”

    “我们双管齐下可好?”宋献策突然说道。

    “军师有什么好主意?”刚才宋献策的一番话,给大家打开了思路,大家对他也服气了些。这个时候听到宋献策说话,李伦在旁边问了一句。

    “这种事情,光以地方官施压不够稳妥,我们不如请此地有奏报权的官员,将这件事情写成奏章上报。如果朝廷下旨责问,唐王可就无法推脱了,毕竟这关系到皇族脸面问题。”宋献策给大家出主意。

    这个方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又商量了一番细节最终确定了方案。这件事情大部分都有张书堂去执行,其他人负责日常工作和保护朱聿键。等到大家的任务都分派了下去,宋献策低声说道:“主公,在下想离开几天。”

第三十九章呈递知府() 
“军师这么快就要走?”朱聿键好奇的询问宋献策。

    宋献策笑道:“我听闻主公立志匡扶社稷北攻满蒙,不可以没有将才,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大将之材,希望能够帮主公招募过来,以为后用。”朱聿键从没说过北攻满蒙,不过宋献策以为他是韬光养晦,不想提前暴露替代皇帝的意图。为了给朱聿键扩充军事实力,他只好按上个北攻满蒙作为借口,也好为他招揽人才。这个时代满蒙两族经常骚扰中原,汉民对他们恨之入骨,加上这条绝对深得民心。

    朱聿键不知道宋献策心中所想,没有太过在意。不过他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自己想要中兴大明,辅助未来的崇祯光大华夏文化,也必须以武力为保证,否则他帮助大明繁荣起来,也只相当于将羊养的更肥,勾起他人的贪欲而已。

    这点浅显的道理,后世的华夏人都深有同感,后世正是因为国家军事实力不强,才会屡屡遭受霸权主义的压迫。朱聿键当即答应了宋献策的意见,让他去招募人才。

    朱聿键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明末的人却不那么想,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朱聿键招揽将才扩充军力,很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只是这里的人都拜了朱聿键做主公,虽然平时注意影响而不能说出来,但都已经心向着他了。如果这位主公有更大的志向,他们的发展空间只会更大,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众人商量了一番,最后由朱聿键亲自执笔,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第二天早上,张书堂就带着这封信,前往南阳知府陈振豪的家中了。

    南阳府的知府是从四品大员,本来也不是那么好见的。不过张书堂身为七品推官,却是南阳知府正管的下属,平日有什么案件无法决定,来听取知府的意见也很正常,所以他进入知府的宅邸非常轻松。

    明朝在知府衙门下,分有左右两厅,各设推官一名。这个机构类似于后世的法院,是专门用来断案的,平时都是两厅轮流执法。今天正好是张书堂断案的日子,他的到来陈振豪不疑有他,认为又是有什么棘手的案子无法决断,所以他命人直接将其领到了自己的书房。

    见到张书堂进来,陈振豪笑着招呼他坐下:“汉卿有什么难以决断的案件,需要我来评判?”

    “正是。”张书堂施礼道:“只不过此案事关重大,下官能否与大人单独谈谈。”

    “哦?事关重大。”陈振豪一愣,他想象不出来,什么样的大案子如此严重,必须要屏退左右才能说,他只好摆摆手,让仆人都退了下去。等到众人离开,张书堂突然跪倒,将那封信直接捧到了对方眼前:“大人看了这封信,就知道事情原委了。”

    “这是唐王长孙希望能够向皇上申诉的信?”陈振豪看了信几眼紧皱起眉头。

    “当然不是。”张书堂道:“唐王长孙尽守孝道,自然不会申诉唐王。只不过他身在狱中,生活实在困苦,父亲又体弱多病,请求皇上开恩特赦而已。”明代对孝道非常重视,如果子女指责长辈,就算理由充分也会变得理亏,所以朱聿键的做法就是扮可怜,祈求皇上特赦,把对唐王的指责转为对父亲的孝道。

    陈振豪点了点头对于唐王长孙朱聿键尽守孝道,他还是很支持的。实际上唐王无故囚禁长子和长孙,河南的官员都很清楚,只是身为唐王,朱硕熿的地位尊贵无比,轻易没人敢指责他。更何况那是皇族家事,他们贸然在里面搀合,很容易被皇帝所忌,对自己前途恐怕有碍。因此虽然大家都知道唐王不对,却没人会为朱聿键父子伸冤。

    当然这件事情装聋作哑可以,一旦朱聿键向地方官申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地方官员如果处置不妥当,很容易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人家的信已经递了过来,他不可能推说不知道,都时候藐视宗室的罪名下来,他绝对是抄家问斩的下场。

    这样一封信成了陈振豪手中的烫手山芋,愁得他心中烦闷,苦思不出解决之法。他心中暗暗埋怨张书堂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可是转念一想也不对。这是给自己的信,如果张书堂压下来就是知情不报,很可能被株连三族。张书堂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又只是转交信件,没必要为他担如此大的责任。

    在明朝种种律法和形势下,这张不足二两重的信纸,无疑成了原子弹般的大杀器,让陈振豪一时间手足无措。

    见到陈振豪的样子,张书堂就知道有门,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逼迫陈振豪,让他去推卸责任。张书堂按照正规程序,能找的就是他的顶头上司陈振豪,这个压力也是直接给陈振豪的。如果他一力承担,形势反转所有罪责就是他的。以陈振豪的为人,不可能顶住这样大的压力,所以众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借他的手,将事情宣扬出去,却不会给自己留下把柄。

    见到陈振豪左右为难的样子,张书堂知道火候够了,他连忙提醒道:“知府大人,这河南省大得很,就算南阳府内,也不以您的官职为最高,大人何必自己忧心?”

    张书堂的话让陈振豪眼前一亮。对啊,南阳府虽然不是河南首府,但比他更高的官员也是有的,他只需要逐级上报就行了。如果有功劳自然跑不了他的首报之功,如果出了问题他也可以置身事外,顶多算个从犯。他当即拍板决定:“好,我这就带着信去见陈奇瑜大人。”

    按照明代的官职,一省的最高长官名为布政使,布政使掌管一省政务,辖下有多名参政、议政分守各道,掌管当地的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各种事项,通常是正四品的职务,比知府略微高了半级。

第四十章联名上奏() 
如今在南阳府中,职位最高的就是河南右参政陈奇瑜,他虽然不是管理地方的主官,却比知府陈振豪高了半级。更何况知府只管地方事务,藩王不在地方管理的范围之内,陈振豪上报也说得过去。

    陈奇瑜拿到这封信之后,也紧皱起了眉头。朱聿键在信中说得十分恳切,只是希望能恢复自己父亲的人身自由,如果他有什么罪责,自己愿意代父偿还一力承担。人身自由这种连升斗小民都能达到的目标,在唐王长孙看来却如此困难。更有问题的是,这位唐王长孙根本就没有犯过什么错。十二岁就被关入牢狱,只因为唐王个人好恶而已,如果这种事情宣扬出去,皇家还有什么威仪可言。

    这封信可是朱聿键的几个谋士群策群力写成,其中没有留任何破绽。它即未指责唐王朱硕熿的错误,也没有提出非分要求,而是以儿子的口吻,希望自己体弱多病的父亲能够离开牢房,得到休养和治疗。作为朱器墭的儿子,他愿意继续留在监牢里,代父赎罪。其中言辞恳切,说得相当悲切,看得陈奇瑜顿感恻然。

    这位天启二年进士,今年才刚刚升任河南右参政的年轻官员,还处于那种热血沸腾,一心报销国家的年纪。这样的青年最爱打抱不平,见到唐王长子和长孙如此悲惨,他也没有顾忌对方的势力,当即表示写奏章向皇上申诉。

    见到陈奇瑜决定接手这件事情,陈振豪松了口气,这样就被没有他什么事了。不过陈奇瑜也不是傻子,他当即要求陈振豪与他联名。其实不光是陈振豪,在陈奇瑜的号召下,许多河南官员一起联名,向朝廷递了奏折。

    宋献策没有在官场中混过,他也不知道官场中那种法不责众的观念,什么事情都要一群人上奏,为的就是风险共担。问题是陈奇瑜这样来了个风险共担,消息的秘密自然无法保守,很快就有人将其传到了朱器塽的耳中。

    “什么?他竟敢向官员求援?”朱器塽气得将屋子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他知道这次恐怕有麻烦了。如今官员们已经联名上书,万一皇帝下旨放了朱器墭和朱聿键,他就与唐王之位没什么关系了。

    朱器塽正在家里摔东西的时候,朱器埈赶来了。一进屋他就看到了满地的碎瓷片,不禁摇头道:“我说五哥,你何必发这么大的火,朱聿键那小子想出来,就让他们出来呗。”

    “你懂什么?”朱器塽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道:“上次我们没有抓住朱聿键的马脚,但可以肯定他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次他又打算脱离牢狱,万一他们出来,朱器墭就是名正言顺的唐王世子,他又可以自由发展势力,他们父子两个一联手,还有我们的好日子吗?母妃多年来一直打压他们父子,让唐王将他们关押起来为的什么?不就是有一天让我能够继承王位吗?”

    朱器埈是个纨绔子弟,他才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不过经朱器塽这么一说,还真是非常危险。他如何想得出来什么好主意,只能纵纵肩安慰道:“五哥你不用着急,大哥身体那么弱,谁知道他能不能活到继承王位的那一天。”

    说话间朱器埈蹲下身子,伸手拿起一块残破的瓷片咋舌道:“宋代哥窑,紫口铁足的开片瓷啊,就这么碎了,真是可惜。”

    “你刚才说什么?”朱器塽突然反问道。

    “啊,我说紫口铁足的开片瓷啊,可惜了。”朱器埈茫然回应道。

    “不对,是前面的那一句。”朱器塽摆了摆手。

    “前面?哦对了,我说大哥身体那么弱,谁知道他能不能活到继承王位。”朱器埈回答道。

    “对了,就是这一句。”朱器塽闻言大喜。

    “怎么回事?”朱器埈扔掉瓷片又站了起来,他凑到朱器塽身边道:“五哥怎么了?我又说错话了?”

    “没有,我只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对付他们父子。”朱器塽满脸狞笑:“你能发展势力又如何?如果朱器墭不在了,你还有可能登上唐王之位吗?”

    “五哥,能想到好主意了?”朱器埈低声询问道。

    朱器塽眼珠一转,当即拉住弟弟的手笑道:“好兄弟啊,哥哥待你不薄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