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8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8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要让对方付出足够的代价,而那些火器则绝不能留给敌人。

    就在刘体仁要下令的时候,又有军官跑了过来:“将军,火枪兵们没有弹药了。”

    刘体仁将眼睛微微一眯当即说道:“命令火炮和火绳枪全部砸毁,所有人跟着我冲。”说完他抄起手中白蜡杆长枪,大步冲了上去,他的亲兵也纷纷抽出武器跟了上去。

    “杀。”亲兵们簇拥着刘体仁冲上了第一线。

    “杀。”毁掉了虎蹲炮的炮兵们也挥舞起腰刀跟了上去。

    “杀。”砸碎枪支的火枪兵同样义无反顾,高举手中的雁翎刀,砍向那些凶悍无比的八旗精兵。双方的搏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谁也不肯后退,谁也没有逃走,他们知道决胜就在此时,如果不能杀死敌人,就是自己血洒疆场。

    “兄弟们,挡住建奴。想想他们杀了我们多少兄弟姐妹,劫掠了我们多少妻子儿女,今天我们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刘体仁冲在最前面,他一边用手中长枪挑刺对方骑兵,一边大声鼓舞着身边的同伴。在刘体仁的率领下,士兵们奋起余勇,对着八旗骑兵发起了反冲锋,甚至造成了敌方的局部混乱。

    吴之番咬紧牙关,双眼死死盯着正面的战场,他知道刘体仁已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但是对面山上竖起的那面飞马旗却让无无法出战。这是刘体仁在战前与他做好的约定,一旦立起飞马旗,就意味着骑兵团不许出击。

    刘体仁很清楚以骑兵队的千多人,面对上万八旗精兵发起进攻,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支骑兵虽然只是勉强可用,但却是唐勇不可多得的珍贵骑兵种子。与其将这些骑兵浪费在这里,还不如让他们回到朝鲜,以培养出更多的骑兵来。

    吴之番同样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刘体仁这样要求他的时候才没有反驳。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拼命搏杀,他却无法去拯救,心中是无比难受的。可是他必须忍下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必须活着回去,为唐勇带出一支真正的精锐骑兵。终有一天他能够率领更多的骑兵打回来,为自己倒下的袍泽,也为刘体仁报仇。

    正面战场的战斗渐渐平息了下去,刘体仁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亲兵也只剩下了几个人,至于其他战士基本上都已经阵亡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八旗精兵,刘体仁挥舞着手中长枪左冲右杀,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在这个壮实的陕西汉子面前,昔日趾高气昂的八旗兵们似乎没有了勇气,他们纷纷后退,谁也不敢冲上去与他对打。当啷一声轻响,刘体仁那舞成一团的枪花散去,露出里面已经变成血红色的枪尖,那顺着枪缨滴下的鲜血昭示着它已经饱饮了多少生命。

    能够挡住他一招的正是阿巴泰,看着已经喘息不定的刘体仁他用华夏语说道:“这位壮士,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就算你现在投降我们也视你为英雄。放下武器吧,我们给你最优厚的待遇,就像李廷芳那样。”

    阿巴泰口中所说的李廷芳,乃是原来的抚顺千户,在努尔哈赤破城的时候,他选择了投降后金。后来他还成了女真人的驸马,而嫁给他的就是阿巴泰的大女儿,只可惜他的大女儿就在今年四月已经病逝了。

    对于刘体仁这员大将,阿巴泰是真的非常欣赏,他希望能够降服这个人,让他为后金效力。然而他低估了刘体仁的刚烈,也低估了朝鲜军中始终在广大官兵中灌输的民族主义精神。当面对民族敌人的时候,这些战士的意志是最为坚强的,他们比那些用金钱收买的士兵更加视死如归,也绝不会背叛。

    刘体仁率领的第二师,到现在拼杀的只剩下几个人,却没有一个逃兵,包括那些辎重团和宪兵,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所有人都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就是在思想纯真的年代中,民族主义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面对着数米外的阿巴泰,刘体仁露出了一抹蔑视的微笑:“不要将我和那样的败类相提并论,一个人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就背叛了一切。不要废话了,来战吧。”

    他说话间一抖长枪喝道:“全体听令,出刀,前进。”

    “遵命。”残存的几名亲兵勉强提起手中的雁翎刀,奋起余勇冲了上去。

    “放箭。”旁边的岳托有些不耐烦了,他挥手命令周围弯弓搭箭的八旗兵放箭。一道道锐利的箭矢划破空气,射向了勇往直前的刘体仁,他的身上被数十支羽箭命中,瞬间就断气了。可是他死后的尸体却杵着长枪,双眼死死盯着眼前的敌人,致死不肯让膝盖弯曲。他的亲兵也都在八旗兵的攒射来全部阵亡,没有人回头逃走,更没有人跪地投降,所有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阿巴泰没有阻止岳托的命令,他看着刘体仁等人光荣战死,禁不住长叹了一声:“他是个英雄,这些战死的人都是英雄。”

    “那又如何,我们胜利了。”岳托对刘体仁的壮烈牺牲却没有多少感触,他所需要的只是胜利。

    阿巴泰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要小觑这种精神,朝鲜军在万人以上,却没人因为恐惧而逃走或者投降。如果他们的军队都是如此,如果连华夏的军队也是如此,我们的战士再精锐,也只有灭亡一途。”

第三百五十九章战场起誓() 
“或许吧,但我认为这只是特例而已。朝鲜军和明军都是一样的,往往一个好的将领,能够带出一群精兵来。但是将领一死,他的精兵就失去了作用,当年戚继光那样风光,他的戚家军在萨尔浒还不是一战而败?”岳托说道。

    “但愿你说得是对的,否则我们就危险了。”阿巴泰摇头道。

    “闲话少说,我们赶快搜索附近的山上,看看咱们的妇孺是不是都被藏起来了。”岳托说道。

    “对啊,赶快搜山。”一想到自己的家人还没找到,阿巴泰立刻命令搜山,甚至连打扫战场也顾不得了。

    一万多八旗兵将五龙山里里外外都搜了个遍,却找不到任何妇孺的踪迹。岳托当即脸色大变:“糟糕了,他们必是有另外一支军队押解着我们的妇孺,这支军队的任务只是拖住我们的。”

    “什么?他们会去哪里?”阿巴泰顿时心中大急。

    “这些人必然是返回朝鲜,我们直接向东追下去,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了。”岳托提议道。

    “没错,我们往东追。所有人上马,追击。”为了找回他们的家眷,阿巴泰连战场也顾不得打扫,赶快率领全军绕过五龙山,向着鸭绿江的方向冲去。

    八旗军如一阵风般,越过五龙山向着东方冲去,很快就失去了踪影。等到八旗兵去得远了,吴之番赶快带着骑兵团冲出山林,向着五龙山的正面战场冲去。

    “快分散找找,有没有还喘气的。”吴之番急促的命令着,战士们也不敢怠慢,他们全都下了马,在尸体堆里还会寻找着可能的生还者。然而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时候,重伤倒地的人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八旗兵在山上来回搜索了足有近一个时辰,就算有重伤员也已经冻死了。

    看着满地战友的尸体和始终屹立的刘体仁,吴之番将牙咬得咯咯作响,双眼死死盯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团长,没有喘气的了。”军官们寻找后纷纷回来报告。

    “血债要用血来偿。”吴之番在刘体仁身前跪了下来,那些骑兵团的官兵也都聚拢了过来,纷纷跪倒在地。

    “将军,我吴之番在这里起誓,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吴之番双眼看着刘体仁,口中一字一句的说着。

    “我们起誓,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官兵们皆忘情高呼,一直喊了三遍才罢休。说来也奇怪,骑兵团誓言已毕,刘体仁的身躯才慢慢倒了下去。

    “弟兄们,不能让战友们弃尸荒野,把刘将军和兄弟们的尸身都放上马背,我们带回朝鲜安葬。”吴之番说道。官兵们纷纷起身,开始在尸体堆里搜索起来,幸好他们缴获了大批优良战马,将这些尸首全都放上战马也足以承载。

    本来下了一天的小雪,突然大了起来,这给尸体的搬运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但是骑兵团的战士们却没有任何犹豫,坚持将整个战场搜查了两遍,直到确认再没有同袍的尸体留下,这才罢休。

    “团长,那些建奴的尸体怎么办?”一名营长问道。

    “不给对方收尸的机会,堆起来烧掉,然后全军随我返回朝鲜。”吴之番回答道。

    “团长,我们为什么不继续在辽东劫掠,要让建奴血债血偿啊。”营长询问道。

    吴之番摇了摇头:“刘将军之所以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也不许我们出击,就是希望让我们保存力量。我们如今是唐勇唯一的骑兵部队,这是未来训练骑兵的火种。如果真的想要报仇,返回朝鲜以后你们给我狠狠操练,操练你们自己,也操练新兵,终有一天我们将率十万骑兵再临辽东,将建虏彻底杀光。更何况我们还要护送弟兄们的尸身回家,绝不可以出现意外。”

    吴之番的话打动了众人,大家只好收起了现在就报仇的念头,全军带着尸体回返。不过这次的经历,成了鼓动骑兵团锤炼自我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日子里,唐勇的骑兵部队迅速变大变强,并最终成了让女真人乃是所有游牧民族闻之胆丧的强大力量。

    吴之番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朝鲜,引得朝野震动。实际上在吴之番返回之前,袁宗第已经知道事情有变了。在利用浮桥将前两队人员引入朝鲜并加以安置以后,第三队却是怎么也等不来。

    袁宗第心知不好,立刻命令一个师在浮桥附近岸边布阵,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因为气温已经到了零下六度,鸭绿江上的冰层虽然还不足以支撑人的重量,却已经封冻了。到了下午雪突然大了起来,气温也开始直线下降,这让袁宗第的担心越来越重。

    土地已经冻得梆硬,根本无法挖掘反骑兵战壕,袁宗第没有办法,只能命令众人伐木搬石头,在河边建立了一道高于地面的胸墙做防线。这样的防线不够结实,只要骑兵冲击,木头石头很容易滚落,达不到阻挡对方的目的。袁宗第灵机一动,让士兵凿开鸭绿江的冰层,取水浇在木头和石头上。

    因为雪越来越大,气温很快降低到了零下十度以下,冷水浇在石头和木头上,立刻就会结成坚冰,冻得比钢筋混凝土工事还要坚固。这样的防线修建简单,众人一口气在江面较窄的河口地区,修建了足有六里长的防线才罢手,为了加强防御能力,袁宗第又将第一队带回的炮队都留了下来,以补充自己的炮兵。

    袁宗第刚刚结阵完毕,阿巴泰的骑兵已经到了鸭绿江边。看到是庞大的八旗骑兵队伍,袁宗第脸色一变,他知道后两队的人马已经凶多吉少了。他立刻命令全军准备战斗,同时偷偷将炮兵摆在了阵地的两翼,随时准备发动偷袭。

    “七叔,今年的天气反常,三九天鸭绿江也没有封冻,如今虽然江面被封上了,恐怕难以支撑人马经过。”岳托阻止了准备渡河追击的阿巴泰。

第三百六十章惊闻噩耗() 
阿巴泰救人心切,他扫视了一下江面,用马鞭指着两座浮桥说道:“那里不是能过吗?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