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88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8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缓对方的攻势,避免其强大的冲击力对阵型造成过大破坏。

    阿巴泰同样铁青着脸,巴牙喇护兵退得太快,后续的八旗兵尚未跟上,他们已经撤了下来,结果统计了伤亡才知道,刚才这一役巴牙喇护兵足足损失了四百多人,其中许多都是被虎蹲炮打死的。这样的损失数字看起来不多,但对于后金最为精锐的巴牙喇护兵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大伤亡了。

    “七叔,我看咱们必须齐头并进,巴牙喇护兵在前冲锋,后队和两侧跟进用弓箭掩护,否则伤亡会更大的。”岳托提醒道。

    这个时候阿巴泰也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对方绝非鱼腩,如此蛮干必然受到更大伤亡,非但不能报仇并救出亲人,反而还有战败的可能。阿巴泰虽然鲁莽却不知傻子,他立刻同意了岳托的意见。

    因为刘体仁早已建立了阵地,阿巴泰和岳托都没有见到这支队伍的整体。他们还认为己方的那些家眷,都被这支部队藏在山里,只有击破对方的防线,才能将那些妇孺解救出来。

    岳托并非不想绕路过去,从两翼袭击对方的阵地,可是刘体仁选择的地势非常好,这里正面宽大两侧却是峭壁,绕过去根本不可能,除非他们放弃马匹从后面爬山过去。可是八旗兵如果没有了马匹,根本不是人家步兵的对手,如果要从正面冲锋,就必须面对朝鲜军最强的防御力量。

    从正面冲锋成了唯一的可能,对此阿巴泰和岳托都不会犹豫,女真骑兵最喜欢的向来都是正面冲击,何况他们的手中还有最擅长正面冲阵的巴牙喇护兵。很快新的攻势再次展开了,如坦克一般的巴牙喇护兵在前,三股八旗兵仅仅护卫着两翼和侧后,同时向朝鲜军的阵地上,一波波倾泻着箭雨。

    朝鲜弓箭手也毫不示弱的展开对射,双方弓箭手都没有足够的防御能力,结果对射变成了互相残杀,双方的伤亡都开始急剧提升。呯呯的枪声再次响起,虎蹲炮也开始了怒吼,为了尽量多释放几轮,炮兵们不顾脱离阵线的保护,拼命用虎蹲炮进行射击。但是骑兵的速度太快了,虎蹲炮仅仅射击了两轮,就被贴到了近前。

    刀盾兵前出,拼死掩护着虎蹲炮往后撤,长矛兵则躲在刀盾兵后面,将长矛对准骑兵所冲突的方向。巴牙喇护兵在越过拒马之后,再次与长矛兵和刀盾兵相撞,残酷的厮杀重新展开。这回刀盾兵们学乖了许多,他们将铁盾顶在上面,任由对方凶猛的劈砍,他们手中的雁翎刀则横扫下三路,专砍对方的马腿。

    不管如何的防御力强,也不可能没有弱点,而巴牙喇护兵最大的弱点就是马腿没有保护。实际上重骑兵要想保护马腿是不可能的,毕竟那些马匹总要高速奔驰,束缚住马腿如何移动。

    遭遇刀盾兵砍马腿,巴牙喇护兵顿时乱了阵脚,但他们作战凶悍,绝不会因为这点意外而后退,许多人仍然挥舞着战刀拼命的砍着盾牌。后面的八旗兵也冲了上来,双方的战斗变成了上万人的大混战。尽管火枪兵再次冲前,用密集的铅弹掩护着刀盾兵和长矛兵,但是对方人数太多,抵抗仍旧非常艰难。

    无奈之下虎蹲炮也被搬了上去,它们被安置在附近的高地上,对着后队的女真骑兵没头没脑的轰击,以阻断对方的后续增援,让前方抗击的士兵能够缓过一口气来。

    双方都在全力作战,刘体仁不得不将所有预备队都投了进去,到最后剩下的弓箭手也扔掉弓箭,挥舞着雁翎刀冲上去堵住缺口。

    看着五龙山的半山腰处,双方士兵贴身肉搏,躲在山林里的吴之番心急如焚,他不知道刘体仁能够支撑多久,但是他很清楚只要再过一个小时,前面的两队就可以渡过鸭绿江了。

    今年的冬天比较暖和,到现在鸭绿江上的冰层也难以支撑人体,只要过了江以后,那里就是水师的地盘了,对方想要追杀必然付出极大的代价。吴之番焦急的举着望远镜,查看战况进行情况,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他的眉头越拧越紧。

    “必须支援一下正面战场,哪怕帮助他们分散一下八旗兵的精力也好。”吴之番查看了一下四周,立刻看到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在距离战场五里多的地方,有一队五百人左右的八旗兵,正看管着大批的战马。八旗兵为了作战的迅速和持久,每个人都带着三匹马。他们都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骑在马上一个月不下来,也不会有丝毫不适。加之后金战马众多,他们每人带上三匹战马,不但可以节省马力,还能带上更多的补给和武器。

第三百五十七章火马阵() 
八旗兵同蒙古兵一样有个绝活,那就是在马上睡觉。这样他们只需要更换马匹,就可以达到不停歇的进行流动,甚至一天能够机动超过三百里的路程。

    带上这么多的马匹作战,自然也有问题,一旦作战就需要派出部分人看惯这些多余的马匹。如今吴之番就看上了这些马匹,他却不是因为贪财,而是他知道八旗骑兵的这些剩余战马一旦丢失,他们的长途奔袭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尤其是那些巴牙喇护兵的战马,都是千挑万选的好马,一旦出现了问题很难进行补充。

    只要能给敌人造成麻烦,就能吸引对方回头,减轻刘体仁的压力就是可行的。吴之番当即命令骑兵团出动,向着对方的马群冲去。之前虽然阿巴泰也见到了吴之番的骑兵团,但他不认为这样弱小的骑兵队伍敢于袭击他的大军,更兼来到五龙山之后,没有发现骑兵的踪迹,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刘体仁的步兵身上。

    八旗军的自傲让阿巴泰相当然的认为,对方骑兵惧怕与自己交战,肯定是将马匹藏入了山中,自己作为步兵作战了,他们根本没有后顾之忧。他哪里想得到,这支骑兵非但没有下马步战,反而埋伏在山林里等着他的进攻。

    吴之番是如此耐心,直到八旗兵的大军与刘体仁的主力部队交缠在一起,他才发起了突然袭击。骑兵团声势浩大,根本瞒不了人,他们刚刚离开山林,就被看马的八旗兵发现了。见到是华夏骑兵,他们丝毫也没感觉到恐惧,反而是整队迎面冲了上来,似乎要与之决战。

    骑兵团也算见过些阵仗,之前又将尚建击杀并消灭了他的骑兵队,对于八旗兵他们更是没有了惧意。见到人数比自己少许多的八旗兵敢于反冲锋,他们自然也毫不示弱。

    双方很快交战在一起,而八旗兵与他们的先辈一样,很快就发现了战刀的问题。双方交缠在一起,马速都降低到几乎为零,马术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他们所要比拼的就是武器质量和刀法。在这些方面唐勇老兵们显然不会比八旗兵逊色多少,双方砍杀之下,立刻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

    骑兵团几乎是三四个打一个,又仗着武器精良的便宜,打得八旗兵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双方仅仅打了一刻钟时间,八旗兵就损失殆尽了。看到对方抵抗力量被消灭,吴之番立刻命令战士们赶走马匹。这个时候突然有军官说道:“团长你看,他们派兵过来了。”

    吴之番抬头望去,发现果然进攻大队的八旗兵后队分离出近三千人的队伍,朝着他们的方向杀来。骑兵团经过连番战斗,只剩下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如此多的精锐骑兵。吴之番看了看对方越来越近的骑兵,又看了看那一大群战马咬了咬牙说道:“把最精壮的那些战马拉走,剩下的人把酒拿出来泼在马屁股上。”

    吴之番的骑兵团都在北方作战,他们的军需品中就有用来保暖的烈酒,此时每人身上至少都带了两壶烈酒,他们将这些酒壶都拿出来,按照吴之番的要求进行泼洒。一个连的战士负责驱赶那些精壮的马匹,吴之番所指的这些马都是巴牙喇护兵的,它们被集中在一起很容易驱赶走。

    一个连的战士就驱赶着这些好马,快速向着山林而去,剩下的人则在吴之番的率领下,挟持着这批战马,朝着对面的三千八旗兵冲去。那些八旗兵见到一千余华夏骑兵居然敢驱赶马匹冲过来,无不心中暗笑。

    要说到驱赶马匹,汉人怎么及得上女真人之万一,更何况这些马都是他们养熟了的,只要到了近前几个口哨,它们立刻就会调转冲击那些华夏骑兵,到时候必然让对方吃个大亏。

    八旗兵抱着这样的想法,加快了马速,迎着骑兵团冲了上来。双方还有数百米,吴之番大喊一声:“点火。”随后他第一个掏出火折子扔在了马背上。这个大马群之中,后面的马大多被泼了烈酒,这些高达六十多度的红薯酒点着了效果绝不差于汽油。

    吴之番等人在北方作战,因为风大并未装备火柴,而是使用造价高但防风的火折子,如今将这些火折子扔在马身上,顿时让酒精剧烈的燃烧了起来。附近的马匹身上都有酒精,这匹被点着的马感到身上的热度惊慌失措的乱撞,结果很快将旁边的马都点着火。

    动物或多或少都是怕火的,更何况这些火焰还在自己的身上燃烧。受惊的马匹立刻分开四蹄拼命的跑了起来,催动的前面战马也只好加快速度,当八旗兵靠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整个马群已经完全惊了,除非他们使用套马杆一个个的套住让其冷静,否则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停下来。

    然而双方距离已经很近,对方又是迎头撞来,他们没有套马的工具和时间,更没有躲避的可能。本来气势汹汹而来的八旗兵们惊慌失措,许多人打算调转方向躲开惊马的前进路线,然而他们调转马头需要时间,而正在飞奔的马群根本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时间。

    疯狂的马群疾驰而过,八旗兵们还来不及惊呼一声,就被马群裹挟了进去,因为双方是相向而行,他们的战马不可能跟随马群行动以避免碰撞,结果大多数骑兵第一时间就被撞下马来,随之被后面跟进的战马踩成了肉泥。

    三千骑兵除了又少数人幸免于难之外,大部分都被踩成了肉泥。见到作战效果如此之好,吴之番也是大感意外,他很想再驱赶着火马对着八旗大军冲击一次。不过现在剩下的马已经不多,八旗军大队人数却远胜,又是有了准备。万一对方以箭雨覆盖,恐怕得不到任何效果,自己用于驱赶马群的人反而撤不回来。考虑到这种危险,吴之番不敢恋战,赶快率领着骑兵团逃回山林,随后与那一连人将战马全都赶走了。

    阿巴泰看得真切,对方使用诡计让自己损失了全部战马和三千多骑兵,气得他七窍生烟,他还想派人追击,却发现对方主动撤走了。知道很难再追上,阿巴泰索性将全部怒吼都发泄在正面的敌人身上。

第三百五十八章宁死不降() 
随着八旗兵一波波的冲锋,士兵们损失越来越多,阵线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双方几乎成了混战状态。就在这个时候,虎蹲炮不响了,它们已经耗尽了弹药,无法再利用霰弹截杀后续的八旗兵了。

    情况很快传到了刘体仁那里,他的心中无比沉闷,牙咬的咯咯作响。为了掩护另外两队撤离,刘体仁让自己陷入了绝境,以如今的情况看来,今天已经很难幸免了。但是他绝不会因此而投降,就算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让对方付出足够的代价,而那些火器则绝不能留给敌人。

    就在刘体仁要下令的时候,又有军官跑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