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7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7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的奔跑马力已乏,更兼士气全无,根本不是祖大寿部的对手。双方仅仅交战片刻,八旗军就有了崩溃的迹象。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将领竭力约束部众,希望提振起士气反击祖大寿部,但现在军中思想混乱,他们的努力无济于事,只能勉强保持着局面不崩溃而已。

    他们的努力很快付诸东流了,在发现后队的变化之后,袁崇焕一面感叹朱聿键的新奇作战方式,一面命令全军立刻转向,放弃对蒙古骑兵的追击,转而冲向已经岌岌可危的八旗军。

    袁崇焕的骑兵冲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阿济格等人再也约束不住自己的部众,整个八旗军顿时崩溃了。阿济格无奈的叹了口气,见到大事已经无可挽回,他只好随着溃兵向北方逃去。多尔衮、多铎和豪格也知道无法抵抗,同样开始了溃逃。而这个时候的蒙古军发现追兵已经消失,他们非但没有过来救援,反而也向着城北的方向溃逃而去。

    袁崇焕立刻纵兵掩杀,八旗军尸横遍野,溃败如潮。朱聿键在空中看的高兴,他见到八旗兵正在溃逃,连忙让张兴平调转方向追上去看看。这个时候上官芸清来到近前道:“王爷,我们的煤快要烧光了。”

    因为时间紧急,这次补充的煤炭有些少,连吊篮内煤仓的四分之一也没有装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浮空轰炸和观察战场形势,剩下的煤已经不多了。朱聿键叹了口气,他只能放弃继续观看这场大战的机会,命令热气球调转方向朝着唐王府回航。

    就在朱聿键离开之后,袁崇焕也停止了追击,因为皇太极率领的金蒙联军主力已经出现在了城北的东直门附近。见到对方阵型严整部伍整齐,袁崇焕只好放弃了扩大战果的机会,率军返回广渠门外驻扎。

    看着狼狈而回的阿济格等人,皇太极气得脸色铁青。他看了一眼阿济格说道:“立刻统计损失,看看我们伤亡了多少人。”

第三百三十章惊闻变局() 
很快伤亡人数就报了上来,正白旗和镶白旗损失人数超过两千人,蒙军也有近三千人的伤亡。这样巨大的伤亡,让皇太极心疼不已,脸色阴晴不定,看得众人都踹踹不安。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你们可知罪。”皇太极爆喝一声,吓得所有人都跪了下去。

    “启奏大汗,此次非战之罪,乃是明军出动了新式武器。”多尔衮冷静的将热气球轰炸叙述了一遍。听到的人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彼此之间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多尔衮最后说道:“大汗,此物肯定是明军最新的武器,看来他们装备不多,只有一架。如果不尽早铲除,等到对方数量众多,一旦进攻我辽东,根本难以抵敌。”

    “胡说。”皇太极猛拍座椅扶手爆喝道:“分明是你们畏敌不前至有此败,还不低头认罪。”

    皇太极这句话一出口,多尔衮的脸色立刻就白了。实际上多尔衮与皇太极是有心病的,当年努尔哈赤暴毙的时候,多尔衮还只有十五岁。因为其母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多尔衮早就被指认为下一届大汗的人选。

    但是就在努尔哈赤暴毙的当天,皇太极与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达成了四大贝勒共同掌权的共识,四个最有权势的大贝勒假称努尔哈赤遗诏,逼迫阿巴亥殉葬。

    无奈之下,阿巴亥自缢而亡与努尔哈赤共葬于福陵,而失去了母亲靠山的多尔衮也因此失去了大汗的位置。只不过因为阿巴亥当年的布置,让多尔衮掌控着正白旗,多铎则掌握着镶白旗,他们拥兵自重才让皇太极一直不敢动他们。

    汗位之争杀母之仇,始终让皇太极和多尔衮三兄弟有着心病,今天皇太极突然责难,多尔衮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太极要动手了。

    皇太极的确将多尔衮作为眼睛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但是他也清楚现在后金的实力还不够强大,何况他还有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个心腹大患。如果因为除去多尔衮造成内部的混乱,就等于帮了明朝一个大忙,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思虑片刻,皇太极最终还是决定适可而止,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虽然犯错,但毕竟曾有大功,我就先降你们为贝子以儆效尤,多尔衮和多铎暂时代理旗主职务,等到回沈阳再行决断。”

    皇太极这样做已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多尔衮三兄弟的权势,但却让多尔衮松了口气。不管自己会受到何等损失,至少现在他的命保住了。皇太极对自己的决定颇为满意,虽然他此举等于是针对多尔衮三兄弟,却没人能反对,毕竟他的大儿子豪格也被罚降为贝子了,这总不能说他偏私了吧。

    看看周围噤若寒蝉的众将,皇太极说道:“明军只是逞凶一时不足为虑,今日我们扎营休整,待到明日再行攻城,务必要将袁崇焕和皇帝全部擒杀。”

    “尊令。”众将齐齐应诺。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有传令官高喊着冲入大帐:“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皇太极闻言脸色一变,当即询问道:“什么军情,呈上来。”

    从传令官手中接过那卷羊皮纸展开,皇太极仅仅看了几行顿时脸色大变:“糟了,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个混蛋,居然出了这等事情。”

    “大汗,出了什么问题?”阿巴泰在旁边询问道。

    皇太极放下羊皮纸叹气道:“阿敏和莽古尔泰为朝鲜军所败全军覆没,两人不知所踪。如今朝鲜军反攻辽东,多地遭到掠夺,已经快要打到沈阳城了。”

    “什么?”众将皆是惊呼,他们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朝鲜军队那样的鱼腩之师,派出一万大军进攻都有些嫌多,怎么转瞬之间就败得如此之惨,甚至还被人家反攻到老巢。

    想到对方打到了沈阳,众人皆是色变。现在沈阳空虚,只有岳托率领的一万汉军驻守,依靠那些战斗力低下的汉军,是否能够挡住朝鲜军的兵锋,这可是个大问题。更何况辽东尚有官军数万,如果他们也一起发难,恐怕自家的老巢都会被剿灭一空了。

    想到妻女妇孺被屠戮殆尽,后金也就算是灭国了。失去了女人和孩子,光是一群战士又如何繁衍后代,他们岂不是只能坐等败亡了。想到这个严重的后果,众将已经完全乱了,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沈阳是否能守得住。

    皇太极听得心烦,大喝道:“都给我闭嘴,谁也不许再说话了。”

    “大汉有令,全都闭嘴。”杨古利又在旁边喊了三次,大帐之中才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皇太极,等着他的决断。

    “身为女真人的子孙,你们遇事如此慌乱成何体统。”皇太极怒斥道:“沈阳尚有一万守军,又是城高墙厚,短时间内怎么可能被攻克,你们慌什么。”

    阿巴泰施礼道:“大汗,就算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救,是否明日就全军起行返回辽东。”

    “不要慌,我们如果全军撤退,必然被明军所警觉。一旦他们追击,我们可保全身而退,抢来的财务和奴隶就很难带走了。更何况代善大贝勒正在进攻大沽寨,我们不可能丢下他。”这个时候皇太极只好将代善的事情也说了。

    这些将领中还有不少是蒙古人,因为皇太极封锁消息,他们虽然好奇这些天代善怎么会没有出现,却也没人知道他已经带人秘密前往大沽寨了,现在皇太极一说,诸将才知道代善去啃那块大肥肉了。

    皇太极道:“我们要退军也必须徐徐退却,不可操之过急,另外我还有些手段要做,短时间内不能离开。我看退军必须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才能保证我们将财富都运回去。”

    “阿巴泰听令。”皇太极看向这个心地醇厚,从不与他争权的兄弟。

    “在。”阿巴泰赶快出列。

第三百三十一章刘体纯的暗算() 
“我命令你带上一万巴牙喇护兵,立刻赶回沈阳协助防守,务必击溃朝鲜军的进犯,让他们尝尝厉害。你们收拾行装即刻出发,要星夜兼程不可耽搁。”皇太极命令道。

    “尊令。”阿巴泰听说自己能够带领后金最为精锐的巴牙喇护兵出战,显得异常兴奋。众人见到皇太极将自己最精锐的护兵都拿了出来,也就放下心来了。

    皇太极又看向了多尔衮,对于这个小兄弟他还是很看重的。他知道在所有兄弟甚至是后辈之中,多尔衮是最为优秀的,如果他能够帮助自己,却是一股绝大的助力,只可惜因为阿巴亥和汗位的问题,至少现在两人难以弥合。

    不过皇太极不会放弃调教这个小兄弟,他要恩威并施,务必让多尔衮成为他的助力,帮助他一统天下推倒大明。现在就是皇太极一巴掌过后要给颗甜枣的时候了,他出声道:“多尔衮听令。”

    “在。”听到皇太极叫他,多尔衮一个激灵赶快出列。

    “多铎听令。”皇太极又叫了他的兄弟。

    “在。”多铎也站了出来。

    皇太极说道:“命你二人戴罪立功,率领两白旗人马前往通化城,护送财务奴隶返回辽东。此事务必小心谨慎,如果能全数带回就是大功一件,你们便可以重回贝勒之列。”

    “遵命。”两人闻言大喜,连忙跪倒接过命令。

    皇太极又对豪格说道:“豪格,你率领正黄旗一千人去大沽寨迎接代善大贝勒,告诉他这里的实情,让他务必赶快回军。我会在此等候你们十天,如果十天后无法归来,我也只好返回了。”

    “遵命。”豪格也接了命令。

    随后皇太极看了看周围众将说道:“诸位随我谨守营寨,不予明军交战,静待回程的命令。这次我们虽然有了些损失,但已经劫掠了大量财富和奴隶,足够我们渡过严冬,可以说获得了大大的胜利,希望诸位尽心竭力,务必让大家安全撤回。”

    “遵命。”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皇太极的一番调度,让众将安心了,但是他却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更大的意外在等着他。就在德胜门和广渠门开战的同时,大沽寨的攻防战也到了最后时刻。

    经过几天的作战,八旗军损失超过一千七百人,而大沽寨内的伤亡更是高达四千多人。多日的进攻让八旗军找到了攻城的感觉,面对只有三米多高的寨墙,他们的进攻越来越犀利。

    眼看着手下伤亡越来越大,叶永刚已经几次恳请刘体纯动用火炮,却都被拒绝了,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绝杀的计划。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攻城劳累了一天的八旗兵纷纷回去休息,而刘体纯手下的部分人又出城了。

    这几天大沽寨的人每晚打着火把出城,却有没出现什么意外,代善也已经松懈了下来。对于大沽寨出来的军队,代善将其当成了虚张声势,除了必要的哨兵之外,已经不再关注他们了,但是这一次出来的军队却有些不一样。

    前几次他们出城,都在八旗军必经的冲锋道路上,埋设下大量地雷,不过这些地雷并无踏板和引线,就算八旗军的战马踏上了也不会下陷,更不会引爆,所以代善才并未察觉。而今晚出城的军队,就是为这些地雷装上引线的。

    这一次刘体纯非常冒险,他几乎动用了全城的兵力,一起出城工作。他们打着火把,将一个个地雷的发火点找出来,将引线用竹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