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6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6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叶永刚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连筷子都掉了。他连忙捡起筷子,一脸凝重的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根据侦骑回报,有一万人左右。”刘体纯回答道。

    “一万人?”叶永刚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炮台有什么实力自己清楚。就凭那个三丈多高的炮台,加上七八门二号大将军炮,以及不足三百老弱残兵,想要守住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的心理第一个念头就是跑,可是自己守土有责,如果就这么跑了,那可是砍头大罪。自己才刚刚三十岁不到,总不能下半辈子都在逃亡中渡过吧。可是如果不逃,就是在等死,这个选择的难度实在太高了。

    忽然叶永刚想到,既然刘体纯请他过来有告诉这个情报,对方必然有应对措施,自己何必着急。他连忙拱手道:“如此规模的建奴大军,实非本官所能抵挡,未知刘兄弟有何良策?”

    刘体纯笑道:“当然有办法,在建奴大军到来之前,请叶兄将炮台上的大炮和人员都搬入我的大沽寨。这里寨墙高厚,还能抵挡住建奴大军的进攻,总比炮台上安全许多。”

    这次之所以请叶永刚带着他的人来寨中防守,并不是刘体纯看上了他手里那些老弱官军。实际上刘体纯真是看不上这些孱弱的官军,他更在意的是那些大炮。

    一旦建奴大军到来,炮台必然是最先需要攻占的地方,如果任由大炮被八旗军缴获并用于攻寨,这对寨墙将是个很大的考验。倒不如先行让他们将火炮弄回来,到时候敌军面对这个易守难攻的寨子就只能干着急没办法了。

    叶永刚闻言一愣,刘体纯的办法的确很有可行性。大沽寨的寨墙虽然不算高却相当厚重,其整个采用大青砖加混凝土修筑,叶永刚估计就算自己炮台上的大炮轰击,也无法动摇其分毫。更何况寨墙上还有多层角楼和箭楼的布置,其层级火力配置,能让任何敌人感到恐怖。

    如果能够进入大沽寨防守,有这么好的防御工事,加之刘体纯手下的精锐士卒,打退后金大军也不是不可能。想到如果击退了后金大军,他完全可以将炮台失守掩饰过去,不但无过反而还是大功,他的心里就无比激动。

    这个时候刘体纯又加上了一句:“我等皆是在八贤王手下视事,与朝廷无多干涉。此次如能击退后金大军,功劳自然都是叶千户的。”

    叶永刚闻言大喜,他当即拍板:“如此多谢刘寨主了,军情紧急我也不多耽搁了,这就去命人搬运火炮弹药进寨,半天之内必将整个炮台搬空,不让建奴有任何缴获。”

    “多谢叶千户。”刘体纯笑眯眯的说道。

    刘体纯知道时间紧迫,建奴大军可能转瞬即至,因此他不但命令大沽寨守备团加紧城墙防御的准备,还派出两千多青壮,用马车帮助炮台守军抢运物资。刘体纯和叶永刚动手够快,他们前脚刚刚把大炮、弹药和物资全都送入大沽寨,八旗兵的斥候就出现在了远方。

    代善对此处的地形也有些研究,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沽炮台。后金没有大炮这样的攻城利器,致使当初大军强打宁远久攻不下,最后努尔哈赤还被炮所伤,因此后金高层虽然嘴上不说,却对大炮充满着向往。这次代善进攻大沽寨,他虽然没将这个小寨子放在眼里,却也不愿意多伤兵士。

    后金人口不丰,整个女真族中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万人口,每多损失一个都令人心疼,所以代善打算先攻克守军不多的大沽炮台,再以此为基地进攻大沽寨。有火炮之力,相信小小城寨瞬息可下。

    代善的愿望很美好,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当八旗兵冲上炮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此地早已人去楼空。这里别说是守军和大炮,就连草刺也没留下一根,气得负责抢夺炮台的八旗牛录直骂娘。

    听说炮台已经搬空,代善也只是皱了皱眉,但他并不认为这对他进攻大沽寨有什么影响,毕竟那只是个小城寨而已。

    因为方圆数十里都是盐碱地,除了晒盐的盐滩和盐户们的小村,炮台已经是最好的居住地了。代善最终决定将大帐设在炮台,全军展开队形,准备对大沽寨做试探性攻击。

    见到对方将帅帐放在炮台上,放下望远镜的叶永刚笑道:“刘寨主,我的炮手从这里,完全可以打到炮台,咱们是不是现在发炮,只要打死了对方主帅,这次建奴的进攻也就不复存在了。”

    “叶千户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所谓打虎不死反被所伤,我们要做到稳准狠,不发则已一发毙命,等看两天确切了对方的人数和主帅所在位置,我让寨内炮兵配合你一起行动,不过这几天先把大炮藏起来,切不可随便行动。”刘体纯在这个时候,显露出一个名将的素质,能够谋定而后动,绝不轻易显露底牌。

    叶永刚只是个千户而已,手下也仅有三百余兵,刘体纯手中却有三千精兵和数千青壮。更何况刘体纯虽然年纪尚轻,却是当今圣眷正隆的八贤王手下得力干将,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他如何能得罪得起。

第三百二十一章疑兵之计() 
如今刘体纯摆明了将功劳给自己,叶永刚也不是蠢人,他自然表示将指挥权交出,自己只负责协助刘体纯指挥官军炮兵而已。

    大沽寨虽然不产火炮,但也陆续从浙南五府运来了三十门五千斤佛朗机炮。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浙南五府与大沽寨都有一个问题,他们不缺火炮,只缺用火炮的炮手。

    浙南五府还好些,水师有许多炮手,朱聿键以科学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加上那些炮手的教授,大批培养新式炮手。但是这些新式炮手还在培养之中,连浙南五府各陆军部队和炮台都不够用,当然不可能送到大沽寨来使用。这次将叶永刚的人拉过来,除了防止大炮落入八旗军手中以外,也有从中弄些炮手的想法。

    如今刘体纯找了几百名士兵担任炮手,让官军炮手作为指挥官,总算勉强将手里的那些火炮运用起来了。对于他的这些火炮,官军炮手们也试了试手,他们发现这种后装的佛朗机炮因为加工精度高,气密性比葡萄牙原装货要好上许多。

    这些五千斤佛郎机与官军那些二号大将军炮,也就是三千斤的红衣大炮比起来,射程和威力也不遑多让,射速更是远远高出,这让他们欣喜不已。有了这么多新式火炮,炮兵们都跃跃欲试,希望好好教训一下八旗军,可是刘体纯命令不许开炮,这让他们相当郁闷。

    刘体纯是个惹事不嫌事大的主,既然后金大军敢于主动进攻,他就没打算让对方全身而退。只不过大沽寨守备团兵力太少,又没有骑兵可用,如果打成击溃战难以让代善的八旗军损伤多少,只有示敌以弱吸引住对方,才能真正消耗其兵力。

    因为天色已晚,八旗军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在炮台附近住了下来,打算明天再发动进攻。看着炮台上下点点篝火,刘体纯冷笑不已,对方要休息一晚再进攻,他却不会闲着。

    等到入夜之后,他派出了两支部队,其一是乘坐大沽寨仅有的两艘苍山船出发,他们将火把插遍船只,先行向着炮台的方向驶去,其二则是一支千人的步兵,他们带着一种特殊的武器,同样打着火把出了寨门。只不过步兵这一路并不远行,只在寨前结阵忙活自己的,并不向炮台靠近。

    两片火光映照下,炮台附近的八旗军很快就醒了过来,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一个小小城寨居然敢主动出击。听说对方水陆齐来,代善不明所以,但他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明军的狡猾代善早有领教,在不清楚对方到底是诱敌还是偷袭的情况,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谨守营寨,不让对方有可趁之机。然而这两支打着火把的队伍都没有发动攻击,他们只是在寨外游弋了约半个时辰之后,就再次返回了大沽寨。

    对于明军异常的动向,代善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找不到可以解释的理由。最后代善能做出的唯一判断,就是对方打算迷惑八旗军,让他们得不到更好的休息,影响攻城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判断,代善冷笑不已,八旗军个个彪悍凶狠,即使两三天不睡觉也照样能打仗,更何况对方骚扰时间至多半个时辰,这根本就无法对他们的战斗力造成任何影响。

    第二天清晨,八旗军士兵们已经饱餐战饭,全体出营列队了。代善微笑着坐在马上,看着在牛角号声的指挥下,缓缓向前的大队后金骑兵,他的心中充满了骄傲感。这是后金绝对的精锐主力,是最强大的骑兵力量,代善绝对有信心,只要他的刀锋所指,都会被这支骑兵队伍的铁蹄踏平。

    在大炮射程之外整队完毕的八旗军首先派出两个牛录的骑兵,他们散开阵型朝着三米多高的寨墙冲了过去。刘体仁站在寨墙上,冷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八旗军骑兵队伍,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的手一挥,身后的亲兵立刻喊道:“放箭。”

    八旗军距离城墙尚有三百多米,城头和箭楼上的弓箭手已经开始弯弓搭箭,以四十五度角向着天空将羽箭射了出去。密集的羽箭倾盆而下,洒向了低头冲锋的八旗骑兵。

    从建设大沽寨一开始,朱聿键就告诉刘体纯,这个寨子最主要防御的是后金八旗兵,这些人皆身穿两层棉甲,对火枪的防御力更好。刘体纯就结合这个特点,故意在守备团中尽心大量弓箭训练,结果造就了上千名弓箭手。

    当然守备团的火枪训练也没有落下,但在对付八旗兵的时候,他们还是首先使用弓箭的。刘体纯非常清楚,对付棉甲羽箭比火枪有更好的穿透能力,但是弓箭手的力量有限,普遍士兵开十二弓就已经是极限了,等到体力不济的时候,他们就能换用火绳枪。火绳枪使用的优点就是省力,待到力竭再用火绳枪,能有效防止战斗力的削弱。

    当然这些先头部队还不至于让弓箭手累到去换火枪,仅仅两轮箭雨的覆盖,八旗骑兵的两个牛录就已经损失了超过六十人。

    八旗骑兵散得很开,但是寨墙宽度终究有限,散的再开,近千人的队伍也难以避过所有的攻击,结果两轮射下来,对方立刻倒下一片。见到对方箭雨密集,两位牛录额真自以为试出了对方火力,赶快下令撤退。

    见到对方弓箭密度很高,代善的脸色变了变,但他对进攻这个城寨仍然有着必胜的把握。他立刻下令大军分成五组,轮流向城寨发动进攻。为了能更大发挥自身的人数优势,八旗军分成三路发动进攻。也就是说除了大沽寨临海的码头那一面之外,其他三面城墙都遭到了攻打。

    一队队八旗骑兵呼喝着,快马加鞭向着城墙冲去,刘体纯命令弓箭手发射,青壮则使用火绳枪射击,双方的大规模攻防战立刻展开了。唐勇拼命的用火力压制对方,八旗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即使骑在颠簸的马背上,也能射出精准的箭矢。

第三百二十二章寨墙交战() 
当八旗军进入到寨墙一百米的范围内,寨墙上守备的士兵立刻出现了伤亡。

    伤亡最惨重的是那些没有铠甲的青壮,而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却很难在五十米以外的距离上,给身穿棉甲的八旗兵造成伤害。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伤亡,刘体纯立刻命令减少寨墙上的人数,除了一千名唐勇在城头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