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67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67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她们都少了田贵妃那种媚在骨子里的柔美。

    感受到朱聿键的目光田贵妃转过来,用嗔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中没有丝毫的责怪,反而有些挑逗的意味。朱聿键咽了口唾沫,下意识的将手放到鼻子旁嗅了一下。

    见到这个等同于调戏的动作,田贵妃的脸上更红了。她那柔美的面庞上,一对凤目柔情似水的看着朱聿键,让他心中惶惶不安。过了片刻,田贵妃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连忙扭过头去不再看他了。朱聿键也颇为尴尬,不过感受着指尖残留的滑腻触感,还是让他心中有了些异样的想法。

    不知道自己的爱妃被占了便宜,此时崇祯正拿着单筒望远镜,朝着下面的后金大军看去。那个个彪悍的士兵,庞大的军队规模,让没见过多大阵仗的崇祯胆寒不已,原本他对击溃这支军队还有些信心,现在确是彻底吓傻了。

    此时的皇太极手下众将也发现了不对,空中飞过的巨大热气球,让后金军队中产生了一丝骚乱。一些自持勇武的战士纷纷上前,弯弓搭箭就向着热气球射来。强弓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向上发射的羽箭最多能飞到三十多米高,就会因为力竭而掉落。这样的距离根本威胁不到飞在三四百米高空的热气球,他们的攻击注定徒劳无功。

    虽然那些箭矢没有射中热气球,却把李际遇和张兴平吓了一跳,他们赶快提升到五百多米的高度,趁着气流向京城的方向飞去。崇祯被吓得缩了回去,良久才再次伸出头去,见到下方没有了后金大军的踪迹,他这才松了口气。正是因为崇祯的紧张,让他没有看到朱聿键和田贵妃之间那暧昧和古怪的一幕。

    看着飞走的热气球,皇太极紧皱起眉头来,他敢肯定这个东西绝对与明军有关。不管对方是否能伤害到己方,至少他的行踪已经暴露了,相信对方的诸路勤王大军,必然会四面合围,将他的军队置于危险之中。

    皇太极紧皱着眉头,思虑着应该如何摆脱被动局面,可是来自于空中的侦察实在难以预防,如果他时时暴露行踪,又如何进行机动。这个时候代善凑了过来对着他说道:“大汗,你看那个东西是不是明军所有?”

    原来大贝勒代善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才会过来与皇太极商量。见到代善与自己想到一起去了,皇太极点了点头道:“我看很有可能,只是不知道对方这个东西是如何飞起来的,又是如何运用。万一他们能够时刻紧盯我军,岂不是会暴露目标。”

    “大汗,你说这个东西与那大沽寨是否有关系?”代善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将皇太极吓了一跳。自从大沽寨各种新产品推陈出新,充斥北方市场以来,诸如香皂、火柴等小物件也进入了后金地区。这些产品之便利,让后金贵族们也爱不释手,大沽寨的名号也渐渐传开了。现在但凡有什么新鲜玩意问世,后金贵族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沽寨,所以代善才会想到那里去了。

    “很有可能。”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

    代善提议道:“是不是应该派兵进攻大沽寨?如果能夺得这样的技术,我后金岂不是如虎添翼?就算没有,那里也必定富庶,足以让我们大捞一笔。”

    皇太极一想也是,如果真能有这样飞在天上的东西助战,后金吞并大明岂不是指日可待。就算没有,大沽寨出产那么多好东西,也必定是仅次于京城的财富汇聚之所。那里只是个城寨,没有北京城的高厚城墙,以及各路勤王大军的保护,应该很容易攻打,所以这个提议让皇太极颇为心动。

第三百一十七章兵发大沽寨() 
这样的肥肉自然不能便宜了蒙古人,否则自己连喝汤都费劲,他看了看代善说道:“这次请大贝勒劳动一番如何?”

    “在下义不容辞。”代善立刻明白了皇太极心中所想。这个命令让他心头大喜,想不到皇太极会将这么个肥差给他。实际上皇太极也是故意拉拢代善,毕竟在四大贝勒之中,阿敏和莽古尔泰结为**,能够拉拢的只有中立的大贝勒代善。

    代善在大事上始终语焉不详,不肯确定支持皇太极的立场,这让皇太极大汗的位置极为不稳,不得不去依靠与后金权贵没有太大瓜葛的华夏族大臣。但是长此以往双方也只是僵持而已,根本无法取得优势,这个时候代善的态度就尤为重要了。

    身为大贝勒的代善,速来以宽厚仁德闻名,他在众多后金权贵中很得人心,如果他旗帜鲜明的支持皇太极,下面许多犹豫不决的贵族都会支持他,这样汗位就稳固了。正是因为代善的重要性,皇太极才随时拉拢,希望能让他尽快选定阵营。

    代善也知道皇太极的心意,不过他不想让四大贝勒分出明显的阵营而激烈内斗,他保持中立可以在中间和稀泥,让两方的冲突有个缓冲,以维持整个后金内部的团结。

    对于皇太极的拉拢,代善向来是照单全收,这次也不例外,他连忙大喜拜谢。皇太极点点头道:“大贝勒领一万精兵,悄悄离开大队去清缴大沽寨。得手之后也不必与我汇合,押解着财物直接返回沈阳即可。”

    代善知道皇太极的意思,他这么做无非是将好处留给自己人,免得蒙古人看了眼红。对于劫掠后立刻返回的命令,代善自是欣然同意,随后他故意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落在后面,与大队拉开了距离。等到蒙古人距离远了,代善才带着本部一万人转个了弯,加快速度向着东方疾驰而去。

    不知道因为热气球的出现,让皇太极和代善盯上了自己的大沽寨,朱聿键正跟随着崇祯等人,从降落在乾清门前的热气球上下来。文武百官在乾清门外的空地上等了两个时辰,早就已经着急了,如今见到皇上平安归来,无不跪地高呼皇上洪福齐天。

    朱聿键对此不屑的撇了撇嘴,什么洪福齐天,还不是自己的科技力量,否则再给他们一百年也上不了天。

    崇祯兴奋的回过头来对着朱聿键说道:“王兄此物实在神奇,竟然真的能够上天,实乃神物也。”

    “皇上谬赞了,臣也是偶一得之,幸有此物足以窥探敌军,为我大军传递消息。不过此物的确危险,一旦出了问题就是万劫不复,还请皇上不要再冒险了。”朱聿键笑着回答道。

    朱聿键的话又勾起了崇祯对辽东的想法,他看了看朱聿键,又看了看群臣问道:“王兄经营有方,更有奇思妙想,每每得以化腐朽为神奇。如今更是以区区浙南五府封地,每年可为朝廷进献一百万两,实在忠勇可嘉,手段非凡。”

    “皇上过奖了,臣惶恐。”朱聿键说着谦虚的话,心里却是一阵纳闷,这位皇帝饶了如此大的一个圈子,究竟想要说什么。

    崇祯清了清嗓子说道:“王兄刚才也听袁督师说了,若想五年平辽,需每年耗费三百万两白银。可是国库年入才一千万两,根本不足以支撑平辽。朕以为若将福建一省也加入王兄封地,王兄可否每年将入朝的银子从一百万两增加到三百万两,以作为平辽之用?”

    崇祯的这个办法一说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就连朱聿键也半天没反应过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答应还是该反对。

    “皇上不可呀。”首辅周延儒首先跪了下去:“八贤王得五府封地已经是开国所未有,怎可再与一省之地,这恐怕不妥。”当着朱聿键的面,周延儒没好意思说他尾大不掉有造反的可能,只好说出个含糊的不妥来。

    那些东林党官员本来就将朱聿键的封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如今见到皇上还想扩大封地,他们纷纷跪倒请求崇祯皇帝三思。

    “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福建一省每年无多少赋税可收,不如赋予王兄尚可有所发展,这有何不可?”崇祯见到大臣们跪倒气得够呛:“如果不如此做,你们说平辽之费从何处来?”

    “皇上,可再加征辽饷,三百万两白银摊入我朝两亿亩土地,不过些微之数。”周延儒出了个注意。

    “请皇上三思,如今百姓本已民不聊生,去年一场大旱陕西群寇蜂起,数十县城被攻破。江南亦有灾情,如果不是八贤王施粥赈济,恐怕也会出现**,如果再加辽饷形势恐难以预料。”卢象升这个时候出来表示反对。

    周延儒摇头道:“辽饷又不是没有征过,万历年间已有先例,如今再次开征也是无奈之举。让百姓们苦上几年,待得天下太平也就去了。”

    “周大人怎可如此说,如今天灾不断,百姓早已穷困潦倒,岂是万历年间可比。”卢象升虽然官职比较低,却是据理力争,丝毫不以对方是首辅就畏惧。

    周延儒听得很不高兴,他冷着脸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多征些许辽饷本是平常,百姓会了解的。”看着周延儒一副大义凛然的恶心样子,朱聿键就火往上撞。

    这些东林党的所谓清流,只知道高谈阔论,到了实际治国的时候就束手无策。每次朝廷缺钱他们只知道加税,从来不管小民的死活,人家反驳他们就引经据典,一点切合实际的地方都没有,就像今天一样。更何况朱聿键最烦朱程礼教,而东林党却是其最大的拥护势力,不管做什么都以那些扭曲的圣人之言做挡箭牌。

    看到这些人又在那里狂吹大气,把圣人之言当成了治国万金油,推销他们廉价的政治观,朱聿键实在忍不住了。反正对方敢当着他的面就反对崇祯增加封地,明显不把他当回事,他也无需太过客气,免得被别人看扁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三个条件() 
看看跪了一地的东林党人,朱聿键拱手道:“启禀皇上,周大人所言极是,辽饷摊入田亩并不算多,百姓亦可承受。”

    “王爷你”卢象升本以为朱聿键会向着他说话,没想到对方竟然顺着周延儒的话说了下来,这让他大吃一惊。

    周延儒和众多东林党也颇为不解,己方三番五次于他不利,他为什么还会支持己方的见解。

    这些人皆面面相觑,不知道朱聿键要做什么。崇祯也很好奇:“哦?王兄认为可行?”

    “切实可行,只需做到三点,辽饷可征,且民间无有怨言。”朱聿键笑着说道。

    “哦?王兄请说。”听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崇祯立刻来了精神。

    朱聿键笑着说道:“其一就是重新丈量土地,如今大明耕地尚是太祖时期所测算,其中沧桑变迁甚多,漏划土地比比皆是。这些土地都是不交田赋的,如果将其全都重新计量,相信土地可增加两成以上。”

    “这么多?”崇祯从来不知道,土地上还有这些猫腻,听到朱聿键解释他不禁吃了一惊。这一番话却让周延儒等人变了脸色,为官之人哪个不是豪阔大户家有千倾良田的主,其中瞒报者极多,如果全都重新划分,他们的田地数量恐怕足以让言官弹劾了。

    众官员都感到别扭,却又无法进行反驳,只有卢象升暗暗偷笑,他终于知道朱聿键要做什么了。东林党人们没想到,朱聿键的第一条还是最轻的,他后面那辆两条几乎要了所有人的命。

    朱聿键清了清嗓子说道:“这其二嘛,就是赋随地走,以田地数量计算赋税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民间多有大户勾结官府,买地之时借着贫苦农民不识字,故意写成购买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