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5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5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敏看得暗暗心惊,他知道这些军队相当精锐,阵型也是闻所未闻。整个大阵看上去非常松散,那些狭窄的道路都可以利用,但是如果真的将军队派进去,恐怕会死的很惨。

    观察着这个阵型,阿敏紧皱着眉头,朝鲜军队的盾牌呈椭圆形,其防御面积更大,更容易组成严密的盾阵。这样的盾阵对骑射有着很好的防御效果,这一点莽古尔泰在江边已经领教过了。面对这样的阵型如何破解,阿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对方显然并不打算让他们思考的时间太久,随着道道黑烟从正中间的小阵里升腾而起,炮声伴随着无坚不摧的铁球炮弹,已经砸入了后金大军的军阵中。那些后金士兵没有想到,朝鲜军队居然装备了如明军一般的火炮,他们大惊失色纷纷后退。

    后金军队乱了半天,才在五里外重新整好队伍,现在阿敏看这支军队的眼神都变了,如果朝鲜军具备了明军一样的火器水准,这仗就很难打了。如果可能的话,阿敏真想先退回去,侦察清楚对方的底细再想下一步的作战方案。但是如今时间不等人,因为对方水师的突然出现,不但造成了大量伤亡,也让后金军的大部分补给被留在了对岸。军中存粮已经不超过三天,如果僵持下去对后金军队没有什么好处。

    想着已经被切断的退路,以及前方精锐的敌军方阵,阿敏感觉自己掉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但是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冲,哪怕前方是陷阱等着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除非他能击垮当面敌军,否则整个进攻朝鲜的后金大军绝无生路。

    “跟着我往前冲,打垮这支军队冲入义州府城,所有人三日不封刀,所得财物都归自己。”阿敏对着那些士兵大声鼓励着给他打气。可以说从建州女真时期开始,这些将领就是如此让军队充满斗志的。抢劫永远是那些将领鼓舞士气的不二法门,只要有这样的目标,士兵们就会忘记死亡。

    莽古尔泰没有阿敏那么多想法,他只知道打仗,知道消灭眼前的敌人。当阿敏发出进攻的命令时,莽古尔泰催动胯下战马,挥动大刀冲向了正前方的军阵。见到莽古尔泰带头冲锋,八旗骑兵们也纷纷呼喝着,挥舞起手中形形色色的武器,向着朝鲜军冲去。

    此时在军中坐镇的正是刘体仁,他率领着手下的这一支精兵到此,就是希望与后金来一场野战,检验一下训练的效果如何。实际上江边那五千人的试探部队,就是这一万大军之中的半数,他们的接战取得了明显效果,这让刘体仁心中有了底,而他手上的武器,足以让对方胆寒。

    刘体仁所摆出的这个方阵,其实是古代鱼鳞阵的变种,它以新的模式,最大化的提升了当今火力的水平。在这些方阵靠外的边缘上,都是三排刀盾兵,他们作为抵抗对方奔射和抵近射箭的部队,在它们的后面是两排火绳枪兵,用以在近距离上,打击对方的骑兵,让其保持与方阵足够的安全距离。

    如果对方要进入阵型之间狭窄的通道,两侧密布的长矛手必然将他捅成筛子。而对敌进攻的主力则是分散在四周九个阵型中的弓箭手和中间方阵内的火炮了。这样攻守兼备多层火力分布的阵型,绝对是非常强大的存在。

    八旗骑兵们不明其中关键,向这样的阵型发动进攻,其结局必然是惨败收场。后金汉军举着长矛冲向阵型正面,希望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为侧翼杀出的八旗骑兵创造条件。然而九个方阵之中,每个方阵都由一名团长指挥,他们可以听从中央方阵的刘体仁以令旗和鼓声发出的命令,也能自行指挥反击。

    当正面的汉军进入到四百米的距离之后,指挥正面三个方阵的团长同时下令,所有弓箭手扬起四十五度角,开始以密集的箭雨仰射对方步兵。羽箭纷纷落入汉军的阵型中,很快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后金的铁产量太低,连武器和大将铠甲的用铁都难以保证,又如何会为汉军制造多么优秀的铠甲。如今汉军的士兵武器都是用铁最少的长矛,身上穿的则一律是材料容易准备的皮甲。这些皮甲只是个心里安慰而已,面对着已经全面换装钢制三棱破甲箭头的朝鲜弓箭手,他们与赤身布衣的区别也不大。

    见到汉军的伤亡如此之大,阿敏和莽古尔泰知道不能耽搁,两人各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队伍,从两翼向着朝鲜军的阵型杀去。

    “杀。”莽古尔泰双脚一夹马腹,将冲锋的速度提高到极限。按照平时的作战方式,战马应该保持着小跑状态,直到六百米的距离上再突然提速以节约马力。但是今天对方的火炮犀利,为了减少伤亡他们在一千两百米外就加快了速度,结果靠近到四百米以内,又遭到角弓的仰射覆盖。

    “杀。”阿敏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比起冲锋时马力稍差,他更在乎自己手下骑兵的伤亡,这些可都是他镶黄旗的人马,损失了一个他都非常心疼。

第三百零二章骑兵对步兵() 
当双方的距离接近到两百米之内的时候,角弓的仰射和火炮都已经无法再对骑兵产生威胁了,阿敏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掣弓在手随时准备应急对方的飞石索。

    自从上次作战有了准备之后,阿敏就想出了解决方式,飞石索需要在使用前将手高高举过头顶,利用旋转的力量继续能量,然后再脱手甩出。这个过程时间稍长,而且人的头颈和手臂完全处于无防护状态。这些暴露的位置虽然少,但面对着后金骑兵精准的骑射功夫,依然有可能命中。阿敏就打算用自己的弓箭,招呼那些胆敢抡起飞石索的人。

    可惜阿敏不知道,那些飞石索是当过猎人的朝鲜士兵临时加上的,现在他们才不会使用那样落后的武器。让阿敏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久等的飞石索并未出现,当他们进入到一百米距离的时候,从那些刀盾兵的后部,突然伸出了一个个铁管子。

    “火铳。”这是阿敏的第一个想法,但是却不全对。比起明军使用的三眼铳,唐勇采用的火绳枪更有后世步枪的样子。三眼铳因为熟铁材质的问题,枪管长度最多只有四十厘米,为了增加威力,明军只能尽量增大口径,但是口径提升到一定程度如果倍径不跟着提高,射程反而会有所缩短。

    与明军熟铁打制的三眼铳不同,唐勇的火绳枪可是通体用中碳钢制造,其枪管的材质强度要高上几个级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材质,才让唐勇的火绳枪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拥有了七十厘米的超长枪管。因为倍径更高,让弹丸的初速度更快,侵彻力也更强,所以其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一百米以上。也正是有这样的有效射程,在一百米的距离上火绳枪才足以击穿后金骑兵的两层棉甲。

    当密集的铅弹射出枪膛,朝着对面的骑兵射去,阿敏等人已经是避无可避了。巨大惯性和密集的冲锋队形,让这些骑兵只能按照一定的线路笔直前进,任何转弯或者暂停的犹豫,都可能让自己被后面的人撞翻踩死,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朝着铅弹勇敢的迎上去。

    因为是迎面射击,众人瞄准的都是对方头部,这样在迎面的高速奔驰中,铅弹的轨迹会微微向下,等到命中敌人的时候,大部分创伤就会在胸口附近。当这些铅弹命中骑兵棉甲的时候,不少人还庆幸铅弹没有命中棉甲保护不到的地方,但下一秒他们就知道了,命中棉甲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火绳枪的铅弹在这样的近距离命中对方棉甲,仍然能够直透两层,虽然动能因此而消减了许多,不会再给人以巨大伤害,但是巨大的冲击力,却很容易将骑手从马上贯下去。那些被铅弹巨力推下马的骑兵,根本来不及躲避,甚至来不及哀嚎就被自己人踏成了肉泥。

    火绳枪装弹很慢,对付急速冲来的骑兵基本上没有重新装弹的机会,当两排火绳枪兵打空了枪膛,后金骑兵已经冲到了近前。“站稳,顶住。”前排的指挥官们高声呼喝着,指挥着处于最前端的刀盾兵们。三排刀盾兵接到命令,拼命的往前挤去,试图将三排人的力量都集中到第一排人的身上去。

    轰轰的密集响声传来,八旗骑兵与刀盾兵们撞在了一起,不时有力弱的刀盾兵被巨大的冲击力撞得倒飞出去,很快又有人补上位置。那些冲撞钢制盾牌的马匹也多有受伤,忍不住惨叫起来。因为队形的夹持,而不得不冲入阵型空隙间的骑兵则更惨,从两侧伸出的无数长矛捅在人身上,通常才冲出数米就被扎成了筛子。

    经过这一轮撞击,朝鲜军以极大的代价,阻止了对方的冲击。当冲击力的消耗未能击破对方的盾阵,接下来就只能是一场混战了。经过了最初的冲撞,刀盾兵纷纷挥动起手中的大刀,砍向那些骑在马上的后金骑兵,对方也用各种武器反击,双方很快打在一起。

    火绳枪兵们果断的后退装弹,将位置让给了上前的弓手。弓箭与火枪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射速快,当一支支羽箭从刀盾兵的身后飞出,射向那些八旗骑兵的咽喉,他们却因为被刀盾兵缠住了手脚,难以做出相应的规避动作。

    朝鲜弓手射速极快,很短的时间内箭囊内的十来支箭就被射光了。一般每名弓手的气力都能够一次性射出十二支羽箭,朝鲜弓手的箭囊也都是以此为原则设计的。刚才他们利用仰射消耗了部分羽箭,现在又进行直射,他们已经将自己箭囊里的十二支箭都射了出去。别说现在战场上难以进行补给,就算更够补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没有力气开弓了。

    弓手们暂时失去了战斗能力,这个时候的火绳枪兵又顶了上来。他们与朝鲜弓手不同,这个阵中的所有火绳枪兵都是唐勇出身,每个人都经过了数月甚至长达一年的火枪射击训练,其精准度和装弹速度都相当不错。

    当弓手失去作用之后,这些不需要多少气力的火绳枪兵就有了机会。他们在刀盾兵的夹缝中使用火绳枪,对着那些骑在马上的后金骑兵点射。也该那些骑兵倒霉,他们坐在马上虽然有居高临下的攻击优势,但在大群刀盾兵中间也是鹤立鸡群,足足高出半个身子,而这半个身子就是火绳枪兵最好的标靶。

    对着唐勇火绳枪兵毫不客气的射击,一个个骑兵被洞穿倒地,他们的数量在锐减。自从对王嘉胤一战之后,朱聿键就意识到了火绳枪射速太低的问题,随后他对弹药进行了改进。

    原来的火绳枪兵装弹需要打开火绳夹,将火药倒入枪管再放入铅弹,然后用通条压紧。再端平火绳枪,用牛角筒把引火药撒入药池,端起枪瞄准射击。这样的动作极为繁琐和复杂,一不小心就可能重复装弹,非常不方便。

第三百零三章斩首汉奸() 
朱聿键采用了最早的定装弹药,他将火药和铅弹用浸过桐油的油纸包裹,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整个纸包按照正确方向放入枪管用通条压紧,在药池内放入火药即可击发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火药和弹丸同时装填节约了步骤,同时避免了铅弹的重复装填,由于油纸易于燃烧,一般不需要清理枪膛也更容易继续使用。

    有了定装弹药之后,火绳枪兵的射速已经从每分钟两发提升到了每分钟四发的程度,这让火力密度大大提升了。依靠着更快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