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3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3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唐王亲自问话,吴淮只好老实的回答道:“吴二当家给我的命令就是快速赶到王爷的后方,牵制封锁道路的军队。我带着人从荒僻小路,结果被王爷的兵士发现并伤及许多人。如果我带着那些伤兵前行,速度实在太慢了,很容易被王爷的大军包围,所以我只能这么做,才能让自家军兵加快速度前进。”

    朱聿键听得连连点头,他的作战头脑非常清晰,也算是个人才,只是手段较为毒辣,但总体上还是可用的。朱聿键看了吴淮半晌,突然问道:“如果我让你继续带兵,你是否愿意?”

    “什么?”不光是吴淮被吓了一跳,在场的所有人都皆是一愣,他们不明白对于这样一个苛待部下的人,唐王为什么打算重用。

    朱聿键笑着说道:“我看中你不是因为你敢于对自己人痛下杀手,而是因为你够狠够决断。”

    吴淮听得冷汗直流,不知道朱聿键是说得真话还是反话,他连忙伏倒在地回答道:“草民知错了,还请殿下宽仁,给草民一个痛快。”对自己人下杀手,这在明朝绝对是个不义之人的标准,对于这样的人刑法非常重的。此时吴淮已经认定朱聿键打算要把他车裂或者凌迟了,所以他宁愿直接被砍头了事。

    朱聿键摇头道:“你不用害怕,我是真的要用你,不过是对他国作战。当然今后如果你敢对自己人再下杀手,我同样不会饶过你,不过对于那些敌人,你可以用任何手段。”

    “王爷,这有些不妥吧。”茅元仪感觉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亏于天朝上国的形象。当初朱聿键在对马岛上杀戮,就让文官系统内不少人诟病,现在朱聿键公然打算让这个吴淮继续进行那样的作战模式,茅元仪自然有所芥蒂。

    “没关系,吴淮不会编入我们自己的军队系统,他只是一支民间组成的开拓团而已。”朱聿键笑眯眯的看着跪在那里的吴淮,转头对田见秀说道:“我看让之前捉到的那个拓养坤当开拓团的团长,这个吴淮就给他个副职。咱们抓捕的那些农民军骨干甄别一番,有劣迹的都扔到山里去开矿,剩下的都拨给他们建立开拓团。先进行三个月的正规化训练,然后投入到几内亚岛上去。”

    朱聿键的一番规划,让大家都感到非常吃惊,尽管这些高层都知道几内亚岛是哪里,也知道朱聿键早就打算染指那个地方,却没想到要采用的是民间方式。

第二百五十二章兵返南阳府() 
“王爷,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去一个岛上?”吴淮问道。

    朱聿键一挥手:“没错,那里物产丰富但有数十万土人。你的任务非常简单,拓展生存空间,把那里的土人赶走杀光,也可以把他们变成奴隶。所有抢来的东西你们与政府分成,但土地却要交给后来的移民。当然我会以补给品作为代价,从你们手中换取土地,但有我有言在先,你们可以对外人随意挥起屠刀,但是如果屠杀华夏人,我会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朱聿键的话让吴淮吓了一跳,他知道这位王爷恐怕不是危言耸听的,看到外面的军容之盛,他敢肯定自己如果敢向华夏人动刀子,这位王爷说到做到。“王爷请放心,王爷对我有再造之恩,我必定万死以报。”吴淮死里逃生,对朱聿键还是非常感激的,至少他没有以惯常大官看流寇那种鄙视的眼神看他。如今人家免了自己造反的死罪,又让他能够再次作威作福他,他如刚从地狱被拉到了天堂,简直有再世为人的感觉。

    挥退了吴淮,朱聿键对着众人说道:“看来这个移民问题解决了,只要让拓养坤和吴淮做恶人,让他们驱赶几内亚岛上的原住民,我们的移民计划会非常顺利。如今那里还未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只要我们占据这个大岛,就有了进入澳洲的前进基地,后面的移民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那里了。”

    “大哥以民间势力为前驱,既能避免名誉受损,又可以在与欧洲人冲突的时候,避免因为官方身份而难以转换,果然好计策。”田见秀终于听出了名堂,忍不住击节叫好。

    茅元仪也知道了朱聿键的打算,不过他虽然暗叹王爷手段高明,却依然感觉这样做有失光明。看看周围几个人不同的脸色,朱聿键说道:“二弟你和三弟分别掌控商洛山和伏牛山区,在保境安民的同时,还要将各地流民通过襄阳运往浙南。我会让漕帮与三弟联络此事,相信只要这些饥饿的流民有了着落,陕西的乱局自然就能解决了。”

    “这次大战虽然赢得顺利,大哥却冒了险,以您如此万金之躯实在不应该。”田见秀说道:“我看这里的事情交给我和三弟之后,大哥还是赶快回到浙南。”

    “我的确要回浙南,不过我打算准备一番之后,就立刻上表要求入京。”朱聿键说道。

    “入京?为什么?”茅元仪吃惊的看着朱聿键问道。

    “将西北数省人口外迁,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向皇上报备,如果被有心人知道了,恐怕又有文官弹劾我有异志。另外我也有些事情,需要与皇上探讨一番。”朱聿键叹了口气,此时他已经想到了大明已经垂垂老矣的水师。

    直到朱聿键安排好了所有人的善后事宜,贺人龙也尚未到达。这倒不是贺人龙行动迟缓的问题,而是明朝政体的行政系统运作缓慢。因为不像上次那样,有朱聿键这样重量级的藩王求援,兵力调动需要经过多层报备,其过程复杂无比。

    焦急万分的贺人龙也派人在洛阳城内跑了差不多十天,才将调兵的虎符领到手里,这个时候朱聿键与王嘉胤的大战已经开始了。等到他带上大军从商州赶过来,再赶到商洛山的最北面,至少还要几天时间。

    朱聿键并不在意无法与贺人龙见面,只要能够结下这个善缘,帮助贺人龙掌握更大的兵权,就能对农民军造成致命的威胁,这将有效缓解朝廷的压力。如今朱聿键要做的就给他送功劳,让他能够快速升迁起来,双方拉关系反倒是次要的。

    仔细嘱咐了田见秀,让他把农民军阵亡者的首级都交给贺人龙之后,朱聿键带着同来的军队回返了南阳府。如今高迎祥等人还不成气候,势力最大的王嘉胤又遭到惨败,短时间内商洛山区已经安全了,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驻守。相信等到陕西各地农民军再次势大的时候,田见秀也已经站稳了脚跟,那时候既是没有朱聿键的援兵,他们也不会惧怕任何挑战了。

    朱聿键返回南阳府的时候,李信正为移民问题忙得焦头烂额,近卫师因此很快又投入到了管理移民的行动中。虽然南阳府的本地人因为粮食尚能温饱,对于前往唐王封地没有多少想法,但来自洛阳、开封等府的流民却对李信手下宣传人员描绘的美好未来而吸引,有大量的人加入到了移民的队伍中,总是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人的规模。

    这么多人要想运送到浙南去,绝对是个艰巨的任务,哪怕是漕帮动用所有力量,也至少要运送半年时间,何况他们的一半力量都要放在为京城漕运粮食的工作上。当然朱聿键吸取了教训,不会再一味的进行赈济,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以粮食为工钱雇佣那些流民修筑伏牛山区通往商洛山区,伏牛山区通往南阳各府,以及南阳通往襄阳府的水泥路,以加快未来的移民速度。

    因为近卫师需要先留下来,帮助李信维持秩序,朱聿键只好先在南阳府住上几天。住在唐王府内,并不意味着朱聿键就没事做了,这几天他开始在整个河南物色人物,给弟弟朱聿镆找个妃子。

    如今已经被封为安平王的朱聿镆也有十六岁了,这个年纪的皇族已经可以成亲,他却依然是独身一人。朱聿键这一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没人给他们张罗婚事,身为长兄的朱聿键自然要担起这个责任来。这些日子朱聿键和朱聿镆接触得多了,他对这个依赖自己的大男孩也非常有好感,对于他的终身大事自然更加上心了。

    不知道为什么走漏了消息,朱聿键在为弟弟安平王朱聿镆选妃的消息,被陈式舫得到了,接到这个消息的他顿时如获至宝。自从唐王的势力越来越大之后,他与李春玉都成了唐王手下的专属商人之一,有了这层关系以后,他做生意不再需要缴税,加上王府出产的各种特色产品,让他的财富滚雪球般的增长。

第二百五十三章陈家用意() 
随着财富的增长,陈式舫也开始试着建立工坊,制造各种产品外售,但是因为没有唐王府那样的独门手段,销路非常一般。因为李家数十人都在唐王手下做事,虽然朱聿键对他们一视同仁,但那些划分产品份额的管事却都对李家更热心,划分的时候自然也偏向于李家,这让陈式舫很不爽。如今没有特殊商品,他又无法借此拓展销路,每次拿货都只好忍气吞声,生怕得罪了人家。

    在配额上吃亏以后的陈式舫思虑了很久,他得到的最终结论就是自己与唐王的关系还不够近,自然就在竞争之中比不上李春玉了。如今朱聿镆要选妃了,他希望能够借此拉上关系,这样他与唐王的关系就超过了李春玉,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打定了主意之后,陈式舫经过了一番准备,这就开始下贴邀请唐王赴宴了。陈式舫是朱聿键所谓的王家商人之一,他在河南与西北的销售渠道帮自己赚了不少钱,这属于自己人。自己人请客,朱聿键自然不好驳了对方面子,只能欣然同意前往了。

    这一次陈式舫请客的地方并非酒楼,而是在他自己的家中。这样宴请一位藩王于礼不合,但是双方合作这么久又是自己人,也算是能说得过去。朱聿键坐着四轮马车到了陈府,陈式舫自然是带着全家老幼出门跪迎。

    朱聿键走下马车,见到跪了一地的人连忙上前,亲手将陈式舫扶起来笑道:“陈老板与我也算是旧识,何必如此客气,大家都起来吧。”

    “多谢王爷。”有了朱聿键这句话,众人这才敢起身。陈式舫赶快将朱聿键引入府中大殿,恭恭敬敬的请他上座,自己才与两个兄弟坐与堂下的座位上,至于家中的其他人根本没资格入席。

    一会儿工夫,各色佳肴流水般的送了上来,都是各种平时很难吃到的珍馐佳肴。朱聿键平时对饮食没有太多要求,他甚至要求王府的厨师厉行节俭,每次吃饭都只是八菜一汤,这还是与几位妻子和相好同桌吃饭的缘故,所以出来饮宴每次都让他像在打牙祭。

    对于陈式舫的两个兄弟,朱聿键以前是没有见过的,经过陈式舫一一介绍,他这才明白两位为何有资格陪席。原来陈式舫的两个弟弟都不是商人,而是科举出身,其中二弟陈式峰举人出身,虽然三次都没能考上进士,在河南也算是个人物了,其三弟陈式皋虽然仅仅是个秀才,但却所学甚杂,据说对明算最是精通,经常为陈式舫整理账目。

    他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这才能够在朱聿键面前陪酒,三人对朱聿键自然是百般热情,频频在席间劝酒。朱聿键酒量本就不错,今天喝得又是陈式舫珍藏多年的佳酿,他自然是喝了不少。

    酒过三巡之后,朱聿键才开始观察起这三兄弟来,他发现陈式舫几次说话都欲言又止,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对于陈式舫这个人,朱聿键还是非常看重的,他虽然有些势利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