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3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3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唐勇的火枪队变成了一架高效的机器,三排士兵重复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将连绵不断的子弹射向对方。农民军挟持的百姓们一排排的被射倒,后面的却又一排排继续冲锋,双方的距离在逐步拉近。

    “刀盾兵上前,长矛兵策应。”见到双方距离太近了,茅元仪立刻改变了命令。原本在火枪队后面待命的刀盾兵上前,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他们将铁盾连在一起,随时准备着承受对方的冲击。与此同时后面的长矛兵将他们长达三米的长矛平端,搭在前面刀盾兵的肩膀上,形成一道密集的枪林。

    见到这极具震撼力的场面,前面的百姓终于色变,他们推搡着企图避开那些锋锐的矛尖,但后面的人推着他们前进,让他们无法灵活躲避。这些无奈的人被后面的自己人推动着,被直接挂上了枪尖,鲜血四处飞溅,唐勇的防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人少,唐勇的防线被对方推动着向后撤去。这是无奈的事情,对方的人数高达十多万,第一排阻敌的唐勇却只有一千人不到,如果不是因为山路太窄,恐怕他们早就被对方淹没了。

    “自由射击。”茅元仪急得满头大汗,立刻命令火枪兵射击。那些火枪兵立刻拆开了队形,分散到附近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对着后面黑压压的百姓射击,同时也射击那些正在催着百姓前冲的农民军骨干。

第二百四十八章炮火覆盖() 
火枪兵也不需要准头,直接平端火绳枪乱射,打得后面的农民军骨干纷纷倒地。在损失了超过三百人之后,那些人终于选择了后撤,不再为了驱赶百姓前进而玩命。

    失去了背后农民军骨干的催促,百姓们自行退了下去,这些人犹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看着丢下不少尸体退去的百姓,茅元仪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水,如果再被这么多人冲击上半刻钟,估计所有第一线的士兵都会力竭的。

    看着对方开始撤退,又进入到了炮兵的射程内,朱聿键又命令火炮射击进行追击,那些撤退的人又是死伤一片。王嘉胤害怕造成全军崩溃,赶快命令自己的骨干士兵收拢人群,幸好他见机得早,这才让炮灰们没有彻底逃散。

    使用毫无组织的炮灰成本低易于招募,损失了也不心疼,但也有些不好的地方。这些人毫无士气和战斗力可言,纯粹就是用来消耗敌方战斗力的,一旦溃退的时候,就必须牢牢掌握,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全军大崩溃。

    使用这样的战术已经一年多了,对于这些要点王嘉胤皆了然于胸。本来他认为这一次冲击,能够给对方造成一定麻烦,骨干士兵再进行冲锋,即可达到目的。没想到对方的火器如此犀利,战斗兵员配置合理,根本找不到丝毫破绽。

    刚才这一次冲击,炮灰损失了一万多人,骨干兵员也有四百多受损,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就是能够攻入商洛山区,也会元气大伤。王嘉胤心中不免嘀咕,这些士兵到底是哪里来得,虽然看上去战术配合还有些生疏,但是其战斗意志却要远远超过官军。更何况对方火器的装备率更是远多于官军,这样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却肯定是难啃的骨头。

    想想商洛山中大批粮食,再想想自己的后路,王嘉胤认为自己还有一拼的力量。只要再多消耗几次,就能攻破对方的防线。如今的王嘉胤也是骑虎难下,军中存粮所剩已经不多,如果他掉头撤走,唯一的选择就是进攻坚城西安,那样的胜算恐怕更小,倒不如继续进攻,打垮眼前的这支军队。

    想到能缴获大量火器装备自身,拥有吃不完的粮食和商洛山这个易守难攻的根据地,王嘉胤就感觉全身都有了劲头。

    此时的朱聿键却是一脸的铁青,一次冲击造成唐勇的伤亡并不大,只有四十多个人阵亡,伤者三百多而已,这些人都是轻伤只需稍加治疗即可再次上战场。但是看着阵前伤亡的大量百姓,朱聿键却是彻底愤怒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大量的人口,只要人口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就无法我们构成真正的威胁。

    历史上的汉朝威震四方,除了依靠良好的军事体系和财政制度以外,还有数千万的人口规模。在汉朝以前,从未有过游牧民族大举入侵,造成中原被占领的情况,大半原因就是因为人口基数。

    汉末三国虽说的将星闪耀的年代,却也给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长达九十七年的战乱年代,让汉族人口从七千万直线下滑到一百万左右,这样巨大的人口损失才是后来五胡乱华的主因。在缺少人口的情况下,哪怕晋朝的政府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守护住偌大的中原领土,最后只能退到长江以南苟延残喘。

    如今的农民军就在肆意挥霍华夏的人口优势,让后金有了可趁之机。历史上如果不是农民军在北方危害多年,依靠这样的流民炮灰战术,国家又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被后金攻入中原。

    后金这个人口不足三十万,兵员只有六万的小族,如果不是因为华夏大乱,造成人口从一亿七八千万骤降到两千万,又如何可能统治如此广大的土地达两百年之久。

    想到历史上华夏的惨状,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整片华夏大地都在后金满人的铁蹄下呻吟,那是怎样的一次人类浩劫。朱聿键早已下定决心,有他在就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但是问题是一样的,要想挡住外族,人口数量是个大问题,如果让农民军肆意发展下去,他也不知道未来走向会不会如当年一样。

    必须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小冰河期无尽的天灾又是他无法阻止的。北方灾害连连,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崩坏,西北数省根本就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的生存,看来对海外扩张才是王道。等到此间事了,朱聿键决定再次上京,与崇祯皇帝商谈移民问题。只要陕西的人口数量少了,自然就能够压制农民军的起事,也能减少华夏的人口损失了。

    就在这次进攻的间歇之中,朱聿键已经想到了如此之多的问题,等到旁边的炮兵营长提醒他,敌军已经进攻的时候,他才猛然醒悟过来,现在他还置身于战场上。

    “全速射击。”看到无边无际的敌人向着己方拥来,朱聿键心中忐忑不已,生怕茅元仪指挥的阻击部队难以挡住对方的兵锋。为了给大道上的军队减压,他决定先用火炮打击一下对方的战斗力。

    在朱聿键的命令下,炮兵们忙碌了起来。一个个子铳使用后被再次填满,有三个人专门装填火药和炮弹,终于让这门大炮的高射速得以充分发挥。然而炮兵们打得实在太快了,佛郎机渐渐开始发热,终于在一起齐射之后,最靠近炮台边缘处的那门佛郎机轰得一声炸成了碎块。

    “炸膛了。”有人惊呼起来,朱聿键闻言快速赶了过去。几名后备炮兵已经开始收拾残局了。一名炮手被炸死,三名炮兵受伤,而那门原本威力无穷的佛朗机炮,此时已经变成了几块不小的碎块。

    “怎么回事?”朱聿键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报告王爷,火药装多了。”一名炮手回答道。

    “火药也能装多了?你们这些炮手是吃闲饭的吗?”朱聿键感到非常生气,难道炮手连装多少火药也没有定数,简直就是胡闹。

第二百四十九章王嘉胤的撤退() 
炮手连忙回答道:“启禀王爷,火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威力更是天差地远,要装多少火药全凭手上经验,本来就没有定数。”

    “什么?”朱聿键瞪起了眼睛,他最恨的就是质量问题,何况又是军品。听到炮手所说,他来到装火药的大筐面前,伸手抓起一把火药。

    这个时代的人对火药如何工作并不了解,因为化学知识的匮乏,工匠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火药威力。虽然在明末已经有了多种火药配比,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在质量上却没有人下功夫。

    朱聿键仔细查看了一下,原来这些火药研磨的并不够细,例如制作碳粉的木炭,其中不但有碳化的树皮,甚至还有尚未化成碳的木质。以这样不稳定的火药质量,炮兵射击的之后自然要多装一些火药,以免造成哑火的现象。炮手们为了提高射程将火药越装越多,加上射速太快造成炮管过热,炸膛的情况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朱聿键心中暗暗盘算着,看来今后一定要管管军工生产了。没有严格稳定的质量,就是在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如今火炮开始过热,估计很快所有火炮都要停下来等待冷却,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炸膛了。

    以高射速覆盖很不成功,那些炮灰百姓依然在前进,其前锋距离火枪队甚至只有一百多米了。不忍心再多杀伤百姓,朱聿键皱着眉头观察战场,希望能够找出对方的破绽。

    看着再次被驱赶上来的百姓,朱聿键咬紧了牙关,他指着百姓后面正在呼喝着驱赶人的农民军骨干说道:“所有炮兵准备,放弃瞄准敌军前队,以最大射程攻击后面农民军骨干。”

    在朱聿键的命令下炮兵都开始调整火炮,准备对后方的敌军发动攻击。佛郎机无法如榴弹炮一样曲射,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能够调整炮口高度,以增加射程的。

    这些佛郎机都有简略的瞄准器,它们都是单独携带的,使用时将瞄准器平放在炮身上方的凹槽内,将其对准炮口的一个铸造时保留的缺口,就能进行大略的瞄准。这样的瞄准虽然有些粗糙,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火炮来说已经非常精确了。

    随着朱聿键的一声令下,三十五门千斤佛郎机再次发出怒吼,密集的炮弹越过大片百姓,冲向了后面正在起劲吆喝的农民军士兵。那些人自以为躲在百姓后面,根本不会有生命危险,却没有想到小山炮台上的佛郎机,能够将炮弹越过百姓的头顶,直接轰击他们这些后面的人。

    尽管因为瞄准太过粗糙,加上这个距离已经是火炮的射程极限,炮弹偏离目标有些邪乎,不过农民军骨干的数量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嘉胤的打算是用百姓冲击唐勇阵线,一旦造成突破就率领大军杀过去,彻底解决对方。何况百姓人数太多,如果驱赶的人少了也没有太大作用,也不容易掌控,因此他将手下两万人都推了上去。

    这样庞大的人数规模,让火炮即使偏得离谱,也同样能够打到人,更何况这些火炮使用简易的瞄准装置,其精度比一般火炮要好上许多了。眼看着大量炮弹射来,虽然不会发生爆炸,但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那些农民军受不了,仅仅连续的六轮射击下来,后面赶人的农民军就已经损失了三百多人,吓得他们纷纷后退。

    对方的火炮突然抽风般的向后面射击,这是王嘉胤始料未及的,等到他反应过来,自己的骨干力量已经死了一地,看得他胆战心惊。现在的王嘉胤根本不顾上他的那些骨干,见到佛郎机射程如此之远,他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自己会不会也在火炮射程之内。

    看着炮弹过后满地的断肢残臂,王嘉胤只感到一股凉气从脚下直升到头顶,巨大的恐惧感充斥着他的脑海,让他难以冷静下来。求生的本能支配了大脑,王嘉胤下意识的命令道:“中军后退三里。”

    王嘉胤这个下意识的命令,最终导致了他的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