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2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2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算什么,还是这个最好用。”贵阳王朱常法说着拿出来一根红木制成的杆子,这根杆子有食指粗细,一头是黄金制成碗装弯头,另一边则是上等和田玉做得嘴子,中间还有用金丝挂着的一个苏绣小口袋,看上去雍容华贵。

    只见朱常法不慌不忙将金色碗状的一头在苏绣袋子里挖了挖,等拿出来时上面已经多些金色的片状碎屑。他将那些碎屑压紧,然后从怀中掏出一盒南阳化工厂出品的火柴,直接擦出火来点燃了那一段,紧接着他吧嗒吧嗒的抽起来,又极其享受的吐出一股青烟。

    对于这个东西朱聿键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正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旱烟袋,估计那个年代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非常偏远的地方还有人用了。朱聿键不禁心中狂喜,他曾经在浙江一带寻找过这个东西,但是没有找到。

    根据他以前在历史课本上学来的知识,烟草原产于南美洲,但什么时候穿入华夏他并不清楚,当时他还以为烟草依然没有传入,还打算以后派船去那边寻找,没想到今天偶然得见。

    实际上朱聿键没有考虑到,古代任何东西的传播速度都非常缓慢,浙江见不到烟草却不等于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实际上根据历史所述,烟草传入华夏大概是万历年间的事情,据说传入有两条路线,其一就是来自于南方。

    因为西班牙的缘故,烟草早已在吕宋岛有所种植,后来跟随水手被传入广西,慢慢开始在当地盛行。在这个时空烟草已经在福建培育种植,但价格比较高普通人根本抽不起。当初吴城等船匠抵达象山的时候,吴城就有这样一个旱烟袋,只不过朱聿键当时只顾着造船,并没注意到。

    另外一条路线则是从朝鲜传入到后金,当时后金各个王宫贝勒都很喜欢烟草,视其为必需之物。

    当时对烟草的吸食只不过是个开端,大家的方式五花八门,北方人经过研究,慢慢都开始使用旱烟袋这样的工具,南方则多竹子,许多人因陋就简使用粗大的毛竹,只需稍微加工就能作为水烟袋使用。

第二百二十九章宴席之上() 
水烟袋虽然有水的过滤,吸食烟草更加健康,但在当时没人知道烟草的危害,何况其还有提神醒脑的优势,而北方的旱烟袋较为轻便所以在后世更被推广。贵阳王朱常法的旱烟袋估计就是北方商人所传入的。

    朱常法自然是想要演示一下火柴的便利,他虽然不知道这东西就是朱聿键自家的工厂生产,却知道它是来自于朱聿键所管辖的地方。可是朱常法没有想到,朱聿键感兴趣的却是他手里的烟叶。

    看到朱常法一副陶醉的样子,朱翊铭微微皱起了眉头,烟草对于惯于吸食的人来说是无上的美味,对于从不吸烟的人来说却是呛人的东西。朱翊铭从不吸烟,见到儿子又开始喷云吐雾,不禁骂了一句:“逆子,早就告诉你不要在我这里吸烟草,还不赶快灭了?”

    朱常法本来是想要再朱聿键面前显摆一下,没想到却被父亲呵斥,他只好满脸不高兴的灭了旱烟,嘴里还嘟囔着:“吃饱了饭吸烟是最香的,不让吸烟岂不难过。”

    朱翊铭的呵斥刚刚出口,朱聿键就阻止道:“王兄何必动气,我看侄儿有所偏好并非坏事,不必太过苛责。”朱翊铭自然要给朱聿键这个面子,他至是笑了笑就不再言语了。

    朱聿键又转头对着朱常法说道:“王侄,可否把你的烟袋拿过来,借我一观。”

    见到朱聿键对旱烟袋很有兴趣,朱常法满心的欢喜,他终于找到一个同道中人了,因为父兄每次看到他抽烟都是满脸的怨念。听到朱聿键的召唤,朱常法赶忙起身,一溜小跑的跟了过去,将那个奢华无比的旱烟袋递了过去。

    朱聿键接过来反复看了看,证明了自己的估计,这绝对是旱烟袋,他又打开苏绣小囊,捏了一点烟叶在手里搓了搓,又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心中暗暗感叹。这绝对是好烟叶,只不过现在的加工手段不行,这些烟叶是用阳光晒干而非用火加热烤干的,所以味道方面差了些。

    朱聿键看了看朱常法,又看了看旱烟袋最后还是递还给他问道:“这烟叶是从何处买入的?”

    朱常法赶快笑着回答道:“王叔这烟叶如何?这可是辽东商人带过来的,据说在辽东一带非常盛行,那些后金的亲贵人人都吸烟。”

    听到朱常法说起辽东和后金,朱翊铭心中不喜,只是朱聿键如此感兴趣,他也不好再斥责。朱聿键闻言却是大喜,他知道如果辽东有烟叶,朝鲜应该也有,这次回去他可要让宋献策好好找一找,万一真的有要大力推广才行。

    “王叔是否尝尝看?”朱常法见到朱聿键不说话,又把旱烟袋递了过去。这个时代烟草还尚未在国内流行,能见到一个对烟草有兴趣的人不容易,所以朱常法打算与朱聿键探讨一番。

    朱聿键却摇摇头道:“我不好此道,王侄还是自己吸食吧。”听到朱聿键的话,朱常法不禁有些失望,只好默然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朱聿键笑道:“不过王侄这烟叶并非上品,我听说朝鲜有更好的烟叶,等我回去给你找些来。”

    “果然?那就谢谢王叔了。”朱常法听到朱聿键说还有更好的烟叶,他顿时兴奋了起来。

    说到这里朱翊铭感叹道:“王弟真的好命,封地紧挨海边,可以从商人手里弄到各种异域的新鲜物件。”

    “对啊,王叔有没有什么新的好东西,可以让我们兄弟开开眼界?”进贤王朱常淦年纪最小,立刻就来了精神。

    “物件嘛,却是有几件。”朱聿键经他这么一提,伸手从怀中拿出了一块纯银打造表面刻满浮雕的怀表递了过去。

    进贤王朱常淦赶快离座,小心的接过那块怀表,他很快就被怀表上栩栩如生的花纹所吸引了,翻过来调过去的看着。没想到他翻看之中,无意间按到了卡扣机关,怀表盖子直接弹了起来。

    朱常淦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了一跳,险些把怀表扔在了地上。不过朱常淦翻过来一看顿时咦了声:“这是什么?怎么还会动的。”

    朱聿键笑道:“这是怀表,那动的是表针,四周画得乃是时辰。只要有了这个东西每日上弦,就可以随时知道时间,这东西携带方便比日晷和漏壶好用得多。如果这个东西能够普及,更夫也就没必要了。”

    “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朱常淦查看着怀表,喜得不愿意撒手。听到朱聿键的解释,另外两个郡王也凑过去查看,三人看着那表针的转动,禁不住啧啧称奇。

    朱翊铭笑道:“王弟果然眼界开阔,竟然还有如此好的东西。”

    朱聿键笑道:“其实不然,这些只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比起奢华来自是不如大明出产,唯有方便而已。”朱聿键在外人面前从来都是贬低科技的,这也算是顺应大明朝此时的主流思想。

    “王弟说得极是,想我泱泱大国数千年传承,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朱翊铭点头表示同意。

    朱常淦转头问道:“这个东西好奇妙啊,王叔可不可以转卖给我?我也让府中之人看个新鲜。”

    “胡闹,唐王随身之物,怎么可以转卖给你,太过放肆了,还不拿回来?”朱翊铭眉头一皱顿时呵斥出声。

    朱聿键笑道:“王兄不必如此,既然王侄喜欢就送给你来了。这怀表乃是我在宁波府的工厂所造,要多少有多少的。”

    “多谢王叔。”朱常淦喜得连忙拜谢,贵阳王朱常法和福清王朱常澄见到朱常淦得了便宜,连忙也过来讨要。

    朱聿键笑道:“我随身只带了一块怀表而已,现在是没有的。不过我随行车队尚有几块,等我随后命人送到府上。”

    “多谢王叔。”两人大喜连忙道谢。

    说起来老朱家的藩王都敛财有道,而且个个都是极度吝啬的主,这一点也不夸张。听到朱聿键的工厂能制造这神奇的怀表,朱翊铭询问道:“未知这怀表价值几何?”

第二百三十章租借码头() 
朱聿键道:“这怀表分为三等,最低的使用钢壳只值五两银子,二等为银壳,也就是王侄所拿的这个值三百两银子,还有更好的金壳怀表要卖一千两白银。”

    “好贵啊。”朱常淦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照如今的购买力来说,即使最便宜的一块表,也够五口之家一年勉强糊口了。

    “此物稀罕,制造不易,所以卖的贵了些也是应该。”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朱翊铭却是听出了其中商机,他询问道:“未知王弟是否打算在此地出售,我在襄阳附近乃是湖广各地都有商铺,可以帮你销售。”

    朱聿键听到朱翊铭的话心中一喜:“王兄有所不知,其实我有许多货物需要在南阳和浙南两地运输,卖入湖广的产品自然也不会少。只可惜在襄阳这个交通要道没有自己的码头,运输起来颇不方便。如果能方便一些,我可以运更多的新奇物件过来,在王兄的铺子里售卖那又何妨?”

    “王弟此话当真?”朱翊铭听得眼前一亮,他连酒也不喝了,凑到朱聿键身边说道:“襄阳城南面最大的码头就是我的,如果王弟需要就免费租给你使用好了,只不过这货物往来可不要亏待了本王啊。”

    朱聿键闻言大喜,连忙说道:“这个自然好说,我在南阳和浙南都有许多工厂,新奇物件有的是,我就敞开供应给王兄,价格比外面的售价低一成如何?”

    “多谢王弟,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朱翊铭喜得连忙答应下来,生怕朱聿键反悔。朱聿键也没有想到,来一趟襄阳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处,不但得到了烟草的消息,还谈成了一笔大买卖。有襄王的诸多商铺帮他销售,他自然是愿意的,何况还能白得一个大码头,这对南阳府和浙南的交流有很大好处。

    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这酒自然还要接着喝,结果几位郡王也相当热情,宴会直到深夜才结束。第二天朱聿键辞别了襄王朱翊铭,率队弃舟登岸该走陆路,向着南阳的方向进发。又经过了四天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南阳府城。南阳知府自然是远接高迎,朱聿键也不需要他安排住宿,直接回到了唐王府。

    自从登上唐王之位不久,朱聿键就奉旨入了京城,一晃两年过去了,他还真有些想这个出身之地,甚至想去自己住了大半年的牢房去看看。唐王府虽然两年没有回来,却并未荒废,弟弟朱聿镆一直守在这里,作为朱聿键的全权代表,他甚至还将大部分侍女和所有太监都留了下来,所以始终有人打扫此处。

    “王兄。”朱聿镆亲自迎到府门外,将朱聿键接了进来。看看这个一年多没见的兄弟,发现他又长高了,现在之比自己低半个头。这个兄弟虽然接触时间不长,对自己却颇为依恋,毕竟对于他来说父母双亡,最亲的人就是长兄和弟弟了。

    见到朱聿键身后没有跟着小弟朱聿鏼,朱聿镆不禁问道:“兄长,小弟怎没来?”

    朱聿鏼一直跟在朱聿键身边,他都是将其作为普通学生培养,让他们与自己亲自带的那些孩子一起上课。这次来南阳府可能要打仗,所以他才将朱聿鏼留在了浙南。

    见到朱聿镆问起,朱聿键回答道:“小弟在宁波府学习,没时间过来,等有时间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