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14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1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朝鲜弓箭手们自嗨正爽的时候,从三艘六号战船的下层甲板上,冒出了团团浓烟,紧接着无数的炮弹喷出炮窗,直接钻入了近在咫尺的龟甲船内。距离如此之近,又是下层甲板的五千斤佛郎机,其威力足以射穿厚实的龟甲了。只听得一阵沉闷的破碎声,受到攻击的龟甲船顿时被打成了漏风的筛子。

    陈永疆此举可谓相当冒险,五千斤佛郎机的威力太大,双方又距离如此之近,很容易造成己方的误伤。但幸好龟甲船皮糙肉厚坚实无比,当炮弹击穿一层船舷之后,就没有了击穿另一侧船舷的动力,这才避免了己方误伤。

    唐勇水师的误伤可以避免,驾驶龟甲船的那些朝鲜兵却倒了霉。炮弹无法击穿另一侧的板壁,却不代表动能已经释放完毕。炽热的炮弹在被另一侧的板壁弹回之后,在船舱里四处乱跳。那些朝鲜兵只要稍微挨上一点,立刻就会被砸成肉酱。

    见到根本无法抵抗的灾难,那些朝鲜兵顿时胆寒,纷纷呐喊着拼命往甲板上爬去。此时甲板上的朝鲜弓箭手同样不好受,炮弹的大力冲击让整艘龟甲船都在颤抖,那些在对着甲板射箭的弓箭手们立脚不稳纷纷摔倒,有些太过投入的被直接震到了水里,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面对着眼前突然出现的变化,李适整个人都快傻掉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会在甲板下面安置如此多的大威力火炮。而向来被视为绝对防御的龟甲船竟然无法防御,就这样生生的被敲碎了。

    因为三艘六号战船都是两舷同时开火,实现也经过了计算才进行穿插,所以每艘战船都“照顾”了两艘龟甲船。在一通火炮连射之后,六艘龟甲船被彻底摧毁,缓缓沉入了江水之中。

    剩下两艘幸存的龟甲船也不会好受,后面的几艘二号福船早已盯上了他们,估计很快他们就要缴械投降了。李适被完全吓呆了,他立刻命令舰队掉头撤退,然而现在却已经来不及了。

    二十多艘板屋船组成的朝鲜水师主力都没有那么灵活的转向能力,加之他们队形密集又是顺流而下,结果在李适的命令下顿时乱成一团,有几艘直接就撞在了一起。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被命令殿后的五艘龟甲船更加不可能轻松转向,此时距离己方主力舰队已经很近,他们就算停下来也已经不可能了。结果五艘龟甲船眼睁睁的撞进了自家船队,顿时将数艘板屋船撞得四分五裂。

    见到机不可失,陈永疆立刻命令三艘六号战船打横,以侧舷的猛烈火力,对着扎在一起的朝鲜水师展开炮击。猛烈的炮弹雨泼洒而下,朝鲜水师战舰上木屑纷飞,残碎的肢体到处都是,短短三轮炮击之后,几乎看不到完好的军舰了。

    李适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整个人炸得四分五裂,其他人见到无法取胜,赶快打出白旗宣布投降。

    见到对方投降,陈永疆命令停止了炮击,后面跟随的海沧船和苍山船立刻加快速度,向着朝鲜水师冲去,他们要将幸存的船只都控制起来,以防止对方可能的垂死挣扎。

    短短半个时辰的水战,看似强大的朝鲜水师全军覆没,除了六艘板屋船和七艘龟甲船被俘虏之外,大船全部被击沉,剩下剑船和猛船见势不好,立刻作鸟兽散,只有十几艘逃不脱的才当了俘虏。

    陈永疆一战大获全胜,立刻就掌握了汉江的控制权,船队开始逆流而上,对着汉城展开炮击。汉城的城墙并不算高,而且也没有大炮驻守,明军一到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炮击,打得朝鲜军一点脾气也没有。

    李倧的王宫也被炸得塌了一角,吓得他也顾不上再问水师的情况,赶快带着一些亲卫逃出了汉城。敌军炮火如此凶猛,主君又跑路了,剩下的官员和百姓赶快打开城门宣布投降。

第二百一十六章扶植老国王() 
朱聿键还在江华岛上与光海君讨价还价,却接到了陈永疆打报告,汉城攻克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朱聿键一愣,他记得是让陈永疆迎战朝鲜水师,怎么转眼之间连汉城也被攻克了。

    一问之下朱聿键才知道,朝鲜水师太过菜鸟,仅仅一个照面就被全歼,根本没有提起大家的劲头,战斗就结束了。陈永疆对此非常不满,所以才将怒火发泄在汉城身上,结果吓跑了李倧。

    朱聿键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带着光海君和张名振前往那里,并命令陆军接手汉城的防务。第四师以最快速度登陆,配合海军陆战队将汉城的所有朝鲜军队缴械之后,控制了城中各处要点并宣布戒严。

    那些并未与李倧一起逃走的大臣,都是因为家中人口太多,实在舍不得抛下,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与国王不同,国王如果不跑很容易被杀死,他们却只是官员,对谁效忠都是一样的。只要对方想要尽快控制朝鲜,就必须利用他们,这就是活命并继续保持富贵的不二法门。

    携带刀剑和火绳枪的士兵控制了汉城之后,立刻挨家挨户搜查大臣的住所。事先驻守江华岛用来监控光海君的那些朝鲜士兵被俘后,朱聿键想他们宣传了大明朝廷的“旨意”,声称自己被派来拨乱反正,让光海君重归王位的,那些人自然立刻表示了忠心。

    大明朝廷在朝鲜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甚至比他们的大王还要高,这也是为什么李倧在叛乱登位之后,几次三番向朝廷请示,要求得到册封的原因。盖因没有明朝的册封,朝鲜这个藩属国的王位就坐不安稳,因为从官吏到百姓,都会认为你不是正统的。

    有这五十名归顺的朝鲜士兵带路,大臣们的家自然是熟门熟路,很快所有大臣就都被集中起来带到王宫。这些大臣被荷枪实弹的士兵带走,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他们还以为自己要被枪决,无不后悔没跟着李倧离开。

    让大臣们意外的是他们并未遭到枪决,驱赶他们的士兵虽然带着火绳枪,态度却颇为和缓,这让他们内心的惊惧稍稍平复了一些。很快大臣们就被赶到了银安殿,看到一身戎装站立在大殿柱子下的张名振和刘体仁,以及殿内密布的刀盾手,他们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张名振环顾四周,看看人都已经到齐了,他对着门外喊道:“恭请唐王殿下。”

    “恭请唐王殿下。”外面的传令兵将消息传了出去,一会儿工夫在众多朝鲜大臣的注视下,一个年轻得有些不像话的青年迈步走入了银安殿。只见他身穿深紫色坐蟒袍,头戴杏黄冕旒冠,一副明朝藩王的礼服打扮,看得众多大臣一阵眼发直。

    大明朝廷来朝鲜册封,大多都是官员而已,顶天来个二品的尚书级别人物,已经很了不得的。他们虽然知道大明朝廷的礼制,坐蟒袍只有藩王级别才能穿带,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就连朝鲜国王也不敢穿坐蟒袍,以表示自己对明朝皇族藩王的尊敬。

    一位拥有皇室血统的明朝藩王抵达朝鲜,这比将原子弹投在汉城还要令他们震惊,当然如果他们知道有原子弹这个东东的话。可以说如果朱聿键在这里宣布,朝鲜从此作为他的封地,并入大明国土,这些朝鲜大臣非但不会愤怒,反而还会弹冠相庆。但是朱聿键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在这个需要上下团结共抗外敌的时候,他不可能给自己找麻烦让崇祯怀疑,因为这样吃亏的只能是大明朝的百姓。更何况李倧的残余势力还很大,他也不能给对方借口叛乱,这会牵扯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

    朱聿键不想让崇祯不会怀疑自己造成内耗,要让后金放松警惕性,以便合适的时候进行偷袭,同时也要给朝鲜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能慢慢灭掉李倧的势力。隐藏实力在辽东后方埋下一颗钉子,给后金以最为沉重的打击,这是朱聿键已经考虑成熟的策略,至于这个策略如何执行,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站在大殿的中央,朱聿键露出了尽量和煦的笑容:“诸位朝鲜国的官员们,本王是大明朝廷皇帝亲自册封的唐王,此次来到朝鲜纯粹是为了拨乱反正,诛除逆党。”

    “王爷如何拨乱反正?似乎我王已经逃亡外地了。”一个官员战战兢兢的问道。

    “不,你们的大王并未逃亡外地,逃掉的只是伪君而已,大明朝廷从未确认过他的身份。”朱聿键说道:“你们的真正大王乃是受过正式册封的光海君,他才是真正的朝鲜大王。”

    朱聿键此言一出满场皆惊,众人这才知道明军打过来是什么意思。朱聿键不等有人反驳,对着后面一挥袖子道:“来人,请光海君重归王位。”

    此话一出,银安殿的侧门打开,两名朝鲜宫中的侍女扶着颤巍巍的光海君走了进来。因为光海君双目以盲,必须被人搀扶着才能勉强移动,所以他们走得很慢,直走了五分钟才让光海君做到了正中的王位上。

    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大臣们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光海君作为前朝国君,是否应该拥戴。如果拥戴光海君,以他当年执政时所展现出来的杀伐果断,这些从逆的官员都不会有好下场,可是如果不拥戴也于事无补,有明军在此镇压,他们谁敢反对恐怕当时就会被抄家灭族,这同样是个死而已。

    当光海君坐回王位的时候,大臣们的思想斗争却依然没有结果,不过朱聿键没有给他们再想下去的机会,他直接说道:“大王已经就位,你们还不拜见?”

    “拜见大王。”张名振和刘体仁知道利害关系,立刻配合的跪了下去。

    “拜见大王。”那些刀盾手也不失时机的跪地呼喊。

    如今有人带头,谁还敢直戳戳的站在那里,大臣们也慌乱的跪倒,参差不齐的喊着拜见大王。一时间整个银安殿内到处都是跪倒高呼大王千岁的人,只有光海君和朱聿键一坐一站,依旧没有低头。看着所有大臣都拜了下去,朱聿键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二百一十七章朝鲜概况() 
现在大臣们已经跪拜,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光海君的地位,以后就算李倧再回来,他们也算是从逆之臣,不可能再受到李倧的完全信任了。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心塌地的保住光海君,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

    这是一道心里门坎,当大臣们跪拜之后,他们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犹豫,再也不对大明朝扶植光海君有所异议了。看到大臣们变得恭顺多了,朱聿键出声道:“如今李倧在逃,朝鲜国内依然不稳,我大明朝廷将留下一支军队归大王指挥,缉拿潜逃逆犯,维护国家稳定。”

    “多些唐王殿下,本王感激不尽。”光海君已经与朱聿键达成了协议,自然只能照着台词念下去:“本王双目已盲,理政困难,还望天朝上国垂怜。”

    “大王之意我已知晓,朝鲜既然为大明的藩属国,朝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从今日起将由刘体仁将军担任在朝鲜的驻军主帅,暂时管领朝鲜朝政,随后我们将派出数名文官协理政务,帮助朝鲜稳定局势。”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朱聿键指了指刘体仁,示意他就是未来朝鲜的掌控者。大臣们偷眼看了看怎么看都只有二十多岁的刘体仁,心中不免犯嘀咕,这个人真的能统领朝鲜吗?实际上朱聿键知道自己手下将领的能力,从茅元仪抵达之后,朱聿键就把所有将领都塞到了教导团轮训,以提高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