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1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1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为了给孙元化避讳,朱聿键不带女人上船,现在是他自己做主,他才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直接将木兰卫都带了上去,对此张名振也是无法。

    这次出战唐勇水师可谓主力尽出,除了李俊和王之浪、李成喜三人留守之外,所有将领全都跟随。张名振和陈永疆为正副主帅,分别占据了造船厂新造好的三艘六号战船之二,至于最后一艘则成了朱聿键的坐船,由心思沉稳的胡锐波亲自保护。舰队有四艘二号福船、十二艘海沧船,十艘苍山船组成,其他小船却并未携带,只不过在六号战舰和二号福船上都携带了舢板,以作为临时联络登岸之需。

    除此之外就是用于运送陆军的庞大商船队了,因为不用考虑抗沉和火炮配置问题,商船可以做的容量很大,携带士兵也毫无问题。此次出征的陆军以刘体仁为主帅,袁宗第为副将,共有包括第四师和第五师在内的两万八千多陆军,配备有火绳枪六千余支,此外还有海军的三千海军陆战队,同样配备了一千多支火绳枪。

    这样一支庞大的海上队伍于三月初一从三门军港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向着北方驶去。对于朝鲜的战斗力,朱聿键并不算重视,更何况张名振才是水师统帅,他又操得什么心,类似于蒋委员长那种越级指挥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做的。

    这样一支水师虽然不如上次讨伐舟山海盗的时候船多,但都是大型战船,其中更多了三艘六号战船,这可是大明水域上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大型战船,自然非常引人注目。船队还未行出舟山水域,已经搅得鸡飞狗跳了。

    舟山群岛的那群海盗上次刚刚被吓了一次,这才相隔几个月又看到大舰队靠近,自然是慌乱不已。

    想想舟山最大的海盗团都归顺了唐勇水师,而且混得还不错,自己还坚持个什么劲。大部分海盗团都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唐勇水师进攻,他们立刻就投降了事,如宋礼一般有些墨水的团长甚至连投降书都写好了。

    谁知道唐勇水师的大队根本没有理睬那些已经不成气候的海盗,直接从附近海域驶了过去继续向北前进,搞得海盗们莫名其妙,不知道对方这是打得什么主意。

第二百一十章奇袭江华岛() 
惊慌失措又莫名其妙的可不止那些舟山海盗,他们所行走的航向正好与东南亚前往日本九州岛的航线重合,这条航线上明朝人、尼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很多,各式各样的商船络绎不绝。当他们见到如此庞大的舰队时,都是一阵的恐慌,但随后却发现这些军舰根本无视他们,而是继续向北行驶。

    不少人纷纷猜测,这个大舰队是不是去攻略日本的,那些欧洲人回去之后开始向上级汇报这个奇怪的情况。这个虚假情报着实让欧洲人紧张了一段时间,不管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还是尼德兰人,甚至是英国人,对日本的贸易都占到他们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日本爆发战争,进而被某个势力完全吞并,他们的商船恐怕要损失大量利益了。

    各国慌乱无比,纷纷派出战舰前往日本探听消息,而唐勇水师则在距离九州岛一百多海里外就调转船头,向着汉城的方向驶去。经过了十余天的航行,唐勇水师已经能够在黎明的薄雾之中,隐约看到一座大岛了。

    “那是什么地方?”朱聿键指着前往的岛屿说道。

    一旁的胡锐波连忙回答:“回禀王爷,那里就是汉城外海的江华岛。”

    “哦?江华岛?”朱聿键忽然想起来一个典故:“我记得以前在那里听说过,江华岛就是朝鲜国王的避难所,每次受到外敌来攻,他们就喜欢躲到这江华岛上避免。”

    “的确如此。”郝玉兰微微笑道:“我听孙先生说过,朝鲜遭遇的侵略大多是来自于蒙古和建州等游牧部落,他们是不会水战的,所以朝鲜国王就凭借自家的舰队,逃到江华岛上避免。这里虽然距离汉城并不算远,但也足够安全了。”

    郝玉兰虽然读过书,后来又随着孙巧婷和叶纨纨学习诗词,但是文化水平并不算高,她能答出这个问题,让朱聿键着实惊讶。不过听到她说是孙先生也就是孙承宗说得,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孙承宗曾经做过蓟辽总督,对关外事务都非常清楚,她必然是为了帮自己的忙,先去偷偷请教了一番,所以才能对答如流。

    想到这里朱聿键忍不住再考考她:“我听说朝鲜有一种龟甲船,威力相当不错,在当年壬辰倭乱的时候,着实立了不小的功勋。”

    “这个孙先生也说过,这种龟甲船上以硬木覆盖形似龟甲,所以才叫这个名字。据说它的外壳上裹有鳞状铁叶,可以抵御弓箭和火器的投射,两边和顶部还有大量铁锥和尖刀。船头呈龙头形,内有两个或四个大炮眼,可以释放毒气。头尾都有大型铁锥,可以用来撞击敌船。不过孙先生也说这种船造价高昂,而是行动速度太慢,只能防御难以进攻。更何况如今火炮愈加犀利,这种船也是防不住的。”郝玉兰显然也不是学舌,她说的有模有样看来是经过自己思考的。

    朱聿键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这种船也只能对付倭寇而已,就算是当年的大明军舰也有红衣大炮和佛郎机,如果轰击这种船也是同样船毁人亡的下场,算不得什么先进战舰。”

    两人聊天的时候,船队已经靠近了江华岛,胡锐波忙道:“王爷,前面旗舰传来旗语,说岛上派了小船过来询问,张提督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他是提督问我做什么?我的目的是要整个朝鲜,让他看着办。”朱聿键一挥手就不再管了。

    张名振本来心中忐忑,见到了朱聿键发回的旗语,他的心头大定,立刻命令将来人拘捕,数艘海沧船和苍山船开始靠岸,将海军陆战队放到海滩上。江华岛的驻军本来就不多,看到如此庞大的舰队早就吓得六魂无主了,而对方确是丝毫也不谈判,直接就登陆作战。守在海边的十几个朝鲜兵看到对方衣甲鲜明武器耀眼,吓得连抵抗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返身逃了回去。

    唐勇的海军陆战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很快就有超过三百名士兵登上了江华岛,并控制了那里的局面。等到朱聿键登岛的时候,岛上的五十名朝鲜士兵已经全部缴械投降。

    因为江华岛太小,陆军并未登陆,海军在登陆了五百人以后,也不再继续登陆了,他们只是将商船都停靠在岛的周围休息,战舰则依然摆成战斗队形,准备迎接朝鲜水师的反击。

    朱聿键本来没打算登岛,可是前锋传来消息,在岛上抓到一个衣着华丽双目全盲的老头。这个老头声称是朝鲜国王,听说是大明朝唐王到此非要见上一面。朱聿键听得好奇,索性也借此下船活动一下腿脚,毕竟他从未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船,全身都感觉不舒服。

    踏上了松软的沙滩,朱聿键才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他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很快张名振也用小船到了岸上,发现唐王已经登岛,他赶快过来见礼。“王爷。”

    朱聿键颇感惊讶,他似乎没有要求张名振跟着来,这个家伙为什么主动登岛了。他询问道:“侯服兄这是怎么了?你上岛做什么?万一朝鲜水师过来捣乱,谁来指挥?”

    “我已经把指挥权临时交给了陈永疆,让他先替我指挥好了。我这次登岛,是有要事先与王爷商量,至于见那个老头是否可以押后?”张名振询问道。

    “哦?你有什么事说说看。”朱聿键直接找了块礁石坐在海滩上,一副就在这里商量的样子。

    张名振挥挥手,让其他护卫都距离远一些,至于郝玉兰他也知道其与朱聿键的关系,就不需要避讳了。等到其他人都走远,张名振说道:“王爷,这个老头的身份我大致可以猜得出来。现在有个迅速控制朝鲜极好的机会,如果王爷应允,咱们就从这个老头的身上入手,说不定只需要几天时间,整个朝鲜都将归于王爷。”

第二百一十一章光海君() 
“什么?”朱聿键为之动容,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朝鲜的作战旷日持久。后金的威胁越来越大,开辟侧后的第二战场刻不容缓,而他也没有时间在这里久留。更何况朝鲜北部多山地,万一朝鲜人坚决抵抗,他部下损失过大就得不偿失了。最坏的情况是朝鲜人情急之下投靠后金,这等于是在给后金送上帮手。如今听说居然有办法让朝鲜数日平复,朱聿键自然要听一听了。

    朱聿键询问之下,张名振微微一笑说道:“这个方法还要从那个盲老人说起,其实他的名字叫做李珲,在朝鲜国内还有个名字叫做光海君。”

    “光海君?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朱聿键知道自己在历史课上曾经听过这个名字,但记忆太过久远了,怎么也想不起来。

    张名振自然不会等朱聿键想起来再说,他继续解释道:“这个光海君是朝鲜宣祖李昖与其爱妃恭嫔金氏所生的第二位儿子。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的时候,临海君李珒被俘,李昖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岁的光海君摄国事。他当时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也算是有些手段的人物。万历二十一年,倭寇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万历二十三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朝廷请求批准。只不过朝廷认为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所以并未答应。”

    “这就是朝廷的不对了,管人家的家事做什么?藩属国又不是奴才。”朱聿键对这样的表态颇为不满,他认为朝廷实在太过古板,管得也太宽了。这样的言论估计也就是这位唐王说的出口,其他人可不敢如此诽谤朝廷。

    张名振只要假装没听到,继续解释:“光海君概因此事,是对我大明暗有怨言。万历二十四年和三十三年,朝鲜两次上表请求易储,其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头疼,又发生了梃击案,所以一概不许。后来在李昖去世的前两年,朝鲜国内在立储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当时仁穆王后已经生有一子叫做永昌大君,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党因此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万历三十六年,李昖大王病逝,事实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并上表明朝,自称权署国事,请求册封。万历皇帝恶其专擅,不予理睬。但是当时辽东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努尔哈赤对明朝构成了威胁。为了确保边疆无虞,需要拉拢朝鲜,所以朝廷在拖延了几个月之后,于是年十月乃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

    “说了半天礼法还不是遮羞布?有了实际利益立刻就抛开了。”朱聿键愤愤得说道。他已经把张名振介绍的情况的,当成听故事了。

    张名振见到朱聿键言语大胆,只好尴尬的轻咳两声继续往下说:“李珲也算是个狠人,他即位后,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囚禁在西宫之内,自己则搬到新修复的昌德宫去住。而将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同母兄弟,也是宣祖李昖的长子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嫡子永昌大君全部秘密害死。支持嫡子的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也受到打击,其首领柳永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