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靠近路军的根据地,正是路军和鬼子两大势力暗中交易的前线,鬼子的人,路军的商人,都通过这个地方交流物资,所以这个小镇子上面的集市居然十分火爆。
刘大年有点泄气,这对行动十分不利。
但是这时已经无法改变计划。
刘大年带着人夹杂在人群中,悄悄观察情况。
忽然,人群一阵骚动,很多人急忙逃跑。
刘大年正在纳闷,有人喊道:“加强检查!”
627、鬼子也得求八路军帮忙()
刘大年明白,这是狗屁的加强检查,这就是鬼子找茬。ggaawwx
这就要说到这个地方和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了。
鬼子的资源本来就先天不足,加之战争逐年扩大,战线不断延长,消耗越来越大,经济危机日益加剧。
鬼子除了以战争手段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抢掠以外,还加紧了对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封锁,企图在经济上困死路军。
鬼子严禁钢铁、食盐、煤油、布匹、粮食、医药、机械、电讯器材、火柴及其他各种必需品由敌占区输入路军的根据地。
但是,聂荣臻是什么人?
相对来说,聂荣臻的组织能力比他的军事能力更加出色。
建国之后的国家整体格局,基本就是按照晋察冀根据地的组织形式进行的。
聂荣臻在晋察冀根据地组织了银行,控制了自己这边的经济,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在收获季节,号召与组织群众快收、快打、快藏,尽可能避免损失。
另一方面,路军加强出入口贸易的管理,严禁由敌占区输入非必需品,禁绝敌需物资流人敌占区。
这又是一种**,反过来从经济上封锁了鬼子。
在开始时候鬼子占上风,鬼子还不觉得怎么样,到了这时,鬼子彻底受不了了。
聂荣臻强调多种粮食,有计划地少种一些棉花。
为什么要少种棉花呢?
因为鬼子非常需要棉花,它每次进行扫荡,总是想方设法掠夺根据地的棉花。
鬼子除了需要用棉花棉衣之外,大概是要用棉花来做工业原料,用棉花之类的东西,所以棉花是鬼子急于从华北弄到的物资。
路军组织老百姓,有计划地少种棉花,只满足根据地老百姓的需要,穿上棉衣服就行了,剩下的一点都不给鬼子。
抢不到棉花,鬼子还不着急,可是,没有了粮食,鬼子真急了。
古人云,好汉架不住三泼稀。
鬼子不是好汉,每天拉稀,就更受不了了。
鬼子不打仗一天就一顿饭,行军两顿,一干一稀,收不到粮食就饿肚子。
从将军到士兵,全都饿得直打晃,眼前直冒金星,这比宰了他们还难受。
有一本书叫做《服部支那行》,整本书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想办法吃饱。
鬼子把过节时候的饭团的米晒干,然后裹在包裹里面邮寄回国,因为国内的家人一样吃不饱!
鬼子在中国有野菜可挖,树皮可扒,而国内什么都没有。
鬼子很早就在国内实行配给制度,仍然吃不饱。
一个叫服部的鬼子应征入伍来了中国,结果在军队还是吃不饱。
服部一生气就投了国民党军的敌后挺进纵队,结果对方给了他5个大洋,没收了他的武器,把他打发了。
服部一考虑没了,回不去了,就又投了路。
这下服部吃饱了,很幸福,战后第一批遣返回国。
连鬼子将军都挨饿,结果,鬼子不得不主动跑到靠近路军的根据地的地方,用路军需要的工业品来换取鬼子所需要的农产品及土特产品。
当然了,这个地方和所有的国境线一样,也是双方的特务进行渗透和情报战的战场。
既然是双方都需要的地方,当然是双方都要保护了。
有了这样的双保险,这个集市和市场,就空前的繁荣,连很多大城市没有的东西,这儿都是一点不缺。
可是,在当地驻扎的鬼子,看着这样的肥肉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当然也就非常眼热。
鬼子经常到市场上敲诈勒索就是免不的了。
当然,鬼子也要看人,他们看到有日本特务背景的人当然不敢惹,可是,普通的小贩、小商人,当然也包括路军方面派来的工作人员,就是鬼子勒索甚至逮捕的对象了。
而且,到了43年底的时候,就有老鬼子和新鬼子的说法。
新鬼子看见游击队也不打,还经常用防蚊套、水壶、翻毛鞋换点什么。
杀人放火的基本都是老鬼子,一般指39年前参军来中国的。
新鬼子抵抗不坚决,经常和伪军交流经验。
新鬼子包括大学生、农民、小孩儿,都是入伍时间不长,以前在家都是正常的老百姓的那种。
这时实在饿得不行,就经常出来用军队发的平时用不上的东西换点吃的。
老鬼子很不讲理,对于小鬼子的这种行为要严厉处罚,所以出来进行搜查,也是为了抓住这些用军用品换东西的小鬼子,回去揍他们。
不管怎么说,刘大年他们这些侦察兵,这时就比较危险。
出来的时候,沈擒龙他们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刘大年他们只装成了普通的农民,或者是城市的普通平民,没有其他的伪装。
当然,在侦察的时候,遇到意外是经常的,平常的,这时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够随机应变。
沈擒龙平时经常训练侦察兵在遇到意外的时候怎么办。
但是理论上这么说,真的遇到了敌人里边的犟种,你跟他解释不通,也就危险了。
曾经打进鬼子的司令部,报告了阿部规秀情报的那个社会部的特工,送出了无数的重要情报,最后在出差的路上遇到了阎锡山的一伙散兵,就这么遇害了。
所以,沈擒龙才采取了最保险的办法,直接弄到了日本特务机关的证件,这个是真正的屡试不爽的法宝。
但是这时刘大年他们就惨了,这时需要随机应变,就是要玩儿脑子了。
几个侦察兵急忙分散开,有的装成瞎转悠的行人,翻看人家路边的小摊子上面的货物,有的热情地帮助老大爷背东西,希望能够从人群里边挤出去。
刘大年自己闪到摆摊的后面,装成是跟人家合伙做买的。
一伙鬼子连踢带打地从人群那边过来,吓得老百姓东躲西藏。
鬼子没捞到什么油水,有油水的他们也不敢招惹,心情很郁闷。
他们来到这边,也是分散开,四处检查。
鬼子士官来到了刘大年的前面,翻看上面的东西,看看什么东西值钱。
刘大年又不知道人家的是什么,只好后退半步,躲藏到老板的背后。
鬼子又不是真正买东西的,心思根本不在货物上,他抬头一看,一眼看到了在后面站着的刘大年。
鬼子有点紧张了。
鬼子在搜查的时候,特别注意刘大年这样精壮的小伙子。
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直到今天仍然在起作用。
警察和反恐部队的人员,在搜查的时候,总是要特别注意男的。
可是,那些看着不起眼,大家以为非常善良的妇女,反而可以更加容易地躲过搜查,成功地进行恐怖袭击。
莫斯科剧院进行爆炸的“黑”,喀布尔化装妇女混过检查站袭击美国大使馆的塔利班,都是利用的这种心理。
鬼子刚刚进中国的时候,在包围住中国的一群散兵或者难民的时候,总是要挑选出其中个子最高,或者看着长得最壮的人,用刺刀挑了。
这一方面是为了杀人立威,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人家从后面袭击他们。
这时这个鬼子士官看到在路军侦察大队吃得不是将军但是已经有了一点将军肚,脑门直放油光的刘大年,立刻警觉起来。
鬼子士官上上下下打量了刘大年一遍,立刻发现,刘大年的肚皮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这家伙显然是藏着武器呀!
沈擒龙他们刚刚缴获的20响,全部分配给干部和老侦察兵了,沈擒龙自己和李骥当然要换上最好的20响,刘大年因为是小队长,也得到了一支。
刘大年对20响爱不释手,平时总是握在手里,这时一着急,就插在衣服里,结果20响体积过大,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鬼子的眼神落到了刘大年的肚皮上,刘大年急忙顺着鬼子的眼神向下面一看,也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就在鬼子要发出警报的时候,刘大年立刻发挥了随机应变的本领,马上用日语喊道:“自己人!”
鬼子一愣,仔细看了一眼刘大年,又抬头看了看刘大年身后的那堵大墙,也就笑了起来。
刘大年他们正在特务的据点附近侦察,他们就是特务的大院外面不远的地方转悠。
鬼子一看,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重要的日本特务机关的日本特务,至少也是跟鬼子混熟了的中国特务。
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一条叫做他乡遇故知。
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对鬼子也适用。
鬼子能够在偏远的海岛之**到会说日本话的人,一种亲切感觉油然而生。
鬼子马上问道:“你是那部分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你是那部分的?”
鬼子笑了马上回答:“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
鬼子更加高兴,真是老乡见老乡,越来越亲近了。
鬼子的特务始终不够用,另外军部强调要加强情报活动,鬼子也经常从部队里边调出老兵化装成中国老百姓,进行侦察。
很显然,刘大年就是从他们部队挑选出来,化装成中国老百姓的。
鬼子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小子看着这么二,怎么看怎么缺心眼,原来是大和民族的人!
鬼子又问道:“你是那个大队的?”
刘大年马上问道:“你是那个大队的?”
头晕噢!
鬼子开始觉得,事情有点怪异。
但是鬼子的习惯就是比较奇怪,鬼子性情固执,鬼子里边什么怪物都有。
这个鬼子想了一阵,后来自己瞎解释为刘大年是非常客气,每次都是等到自己先问话,然后再问自己,等到自己回答,然后再回答。
反正都是自己的同僚,鬼子也就觉得应当原谅他。
于是鬼子回答说:“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
鬼子这下激动了。
啥?!
我说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你也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我说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你就也是二大队三中队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
一会你还跑我一个被窝去了呢!
鬼子明白了,这个小子不会说日本话,他是在学自己呢!
那还是什么特务,更不是正宗的鬼子,这是路军在这儿跟我起哄呢!
鬼子急忙后退一步,同时伸手掏。
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只要这个鬼子的声一响,所有的鬼子都会扑上来,刘大年就算完了,整个侦察小队也都完了,更不要说什么沈擒龙组织的偷袭行动。
刘大年一看,也急忙伸手去掏自己的20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