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帝国 >

第359部分

远东帝国-第359部分

小说: 远东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李鸿章心中一紧,北洋水师可是他的命根子。

    “启禀太后,定远、镇远二舰现已归国,划归北洋水师使用,以拱卫京师安危。”虽然不知道慈禧打什么注意,但李鸿章还是恭敬的答道。

    “嗯!”

    半响无声之后,慈禧阴柔的声音再次在金銮殿中响起,“去岁南洋逆贼,夺我台…湾、海…南二岛,因其海军甚大,我大清未与其计较,今军舰既已归国,可否打败南洋逆贼,为我大清收回台…湾、海…南二岛。”

    闻听此言,垂头站立的李鸿章不觉暗自皱了皱眉,虽然北洋水师这几年屡添新舰,但是相比南洋身经百战的中国人民军海军舰队还是多有不如。不论是舰队总吨位,还是实战经验,北洋水师比起人家都差的太远了。

    就算把大清朝所有的军舰都算是,也不是中国人民军一个南洋舰队的对手。

    不过李鸿章虽然知道这些,但是却不能把实情说出来,除非他这个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官位不想要了。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中国人民军的暗中掌控者是谁,李鸿章心里清楚,这是他为李家留下的一条后路,他可不想去冒犯。

    “启禀太后,定、镇二舰确已归国,微臣愿意为国出征,从南洋逆贼手中夺回台…湾、海…南二岛。”

    先是表明了一下自己忠于大清的决心后,李鸿章口风一转,“不过,现今我大清已经与法人战于越南。而法人远东舰队实力强大,为防丙辰年旧事重演,臣窃以为北洋水师当以京师安危为主,实不宜再招惹南洋逆贼。”

    听完李鸿章的话,珠帘之后半响无声,而朝堂之上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话。

    他们都知道李鸿章嘴里所谓的丙辰年旧事,就是发生在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法两国联手入侵,攻破京城,烧毁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而且大肆破坏一番后才离开,现在朝堂之上许多大臣都亲身尽力过那段惨烈的历史。感触也格外的深刻。对于李鸿章的话,他们也深感认同。

    “李爱卿老成谋国之言,哀家明白了,就依李爱卿的意思办吧!”

    “臣尊旨!”

    “好了,哀家累了,有事起奏,无事就退朝吧!”

    而就在这时,一个面颊微胖,鼻下留着两撇八字胡的中年官员高声说道:“启奏太后,臣江南道左副都御使周宝贵有本要奏!”

    “说吧!”

    “是,太后!”

    “臣检举江苏巡抚吴世第,罔顾圣恩,为官一方,不思上报君恩,下安黎民,致使江苏境内多有南附南洋逆贼之民众。臣恳请太后下旨,罢免吴世第江苏巡抚之职,以证我大清律法之威严!”

    听完他的话,站在旁边的李鸿章忍不住皱了皱眉,两江(江…苏、安…徽、江…西)是他起家之地,这里的官员也多出身于淮系,江苏巡抚吴世第也是淮系的干臣。

    这个江南道左副都御使周宝贵虽然有监察江…苏、安…徽两省官员,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法等事,以及充当天子耳目风纪的职能,但是李鸿章心里明白这个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说这个,其实就是冲着他来的。

    “周宝贵你说的可是真的?”慈禧的语气当中已经可以听出其怒气。

    这位曾经说出“宁与外邦,不予家奴”,背负百年骂名的皇太后,对于同文同种的南洋华人的警惕性,要远远高于文化差异巨大的欧洲人。

    “启奏太后,微臣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句谎言,微臣愿死于乱刀之下!”隐蔽的看了李鸿章一眼后,周宝贵连忙高声保证道。

    周宝贵话音刚落,李鸿章便高声说道:“启奏太后,臣李鸿章有本要奏!”

    “你说?”

    “谢太后!……康乾盛世之后,我大清国内民众日多,至今已有四万万之众。江南地区更是人口稠密。但长江以南各省多山少地,是以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导致贫者无有立锥之地,流民日益增多。使有辛亥年席卷半壁江山的长毛之乱。”

    “现如今平定长毛之乱后已过二十余年,江南繁盛,土地兼并之风又复当年,流民日多,现如今江南各省现已出现短毛匪军,为祸乡里,聚啸一方。而归附短毛者多流民。”

    “为大清江山社稷着想,微臣窃以为应遣散流民于海外,当不至于短毛因此而壮大,此乃保我大清安危之良策!”

    “所以,江苏巡抚吴世第,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请太后明察!”

    李鸿章话音落下之后,恭亲王也连忙在旁边说道:“启奏太后,微臣窃以为李大人所言极是。流民日多,久必生乱。内乱发生,必动摇国本。”

    “而我大清巍巍四万万民众,实不缺这几许刁民。既然他们愿意去南洋,不如便索性便放开海禁,让这些身无长物的刁民去虚耗南洋逆贼们的钱粮,拖慢他们的发展,到时我大清打败法人之后,夺回台…湾、海…南二岛应更为轻松!”

    

第四百七十二章 限制俄国人() 
第四百七十二章 限制俄国人

    听完两位她最为倚重的军机大臣的话,这会慈禧也有些犹豫了。

    作为大清帝国的最高掌权者,她知道这些年大清境内各省,特别是北方天灾不少,流民日益增多,许多省份,特别是江南各省,因为地少人多,更是衍生了大量占山为王的土匪刁民,造成了各州县府衙的不稳。

    而且短毛匪兵也在江南各省出现,官府组织的几次进剿都没有成功。

    甚至随着这几年黄淮地区的洪灾,这股混乱还有逐渐蔓延到北方的趋势。慈禧作为大清朝的掌控者也是多为此事担忧。

    她可不想再来一场席卷全国的长毛之乱了。

    而且慈禧心中清楚,以几百万的满族,统御中原千万里江山,四万万民众,本就不稳,最忌讳的就是内部的混乱,相比之下倒是南洋逆贼和西方的洋人的威胁稍微次要一些。

    想到这些,慈禧心中便有了主意。

    “恭亲王、李爱卿所言有理,哀家准奏!散朝之后,内阁传谕各省,但有民众出海便不必阻拦,让其离去便可……!”

    慈禧的这道命令,彻底的打开了霍家军移民的通道。没有了官面上的阻碍,再加上各地方州府县衙,也怕流民日久生事,所以对于霍家军派遣到清朝内部招揽移民的人员更是打开方便之门。

    随后,一场遍及长江、黄河二十多个省的大移民行动展开了。

    后来,据霍家军民政部移民司不完全统计,自1885年7月,到1895年,十年之间。约有两千五百多万人口离开了中原故地,他们之中除了四百多万人被安置在了南洋和太平洋各省之外,剩下的一千八百多万在霍家军美洲领地落地生根。剩下的三百万则被安置在了霍家军非洲领地。

    而这次人口大迁移行动,也被后世的史学界。称为自魏晋南北朝之间第一次中国人口大迁移。唐朝安史之乱第二次人口大迁移,北宋末年至南宋之间的第三次人口大迁移之后的。第四次人口大迁移行动。

    ————————————————————————————————

    “李福,柏雄有什么新消息传来吗?”刚刚下朝回家的李鸿章,进门换下官服之后,便立即问道。

    “回老爷。上个月表少爷来过电报之后,到现在一直没消息。”听完他的话,老管家连忙躬身回道。

    闻言,李鸿章轻轻皱了皱眉,略微沉吟了一下后,挥了挥手。

    见此,老管家神色恭敬的退了下去。

    “看来那霍家的小少爷还没有回来。否则经畲不会到现在都一直没有消息!”

    “唉,要不是这霍家已有潜龙升天之势,老夫想为我李家寻找一条后路的话,也就不需要雯儿如此委屈了!”李鸿章心中暗自想道。

    ——————————————————————————————

    双手按压着两侧的太阳穴。索尔兹伯里脸上流露出深深的疲惫之色,这段时间的国际局势,实在是太过混乱了。

    除了英国自己要打埃及之战,以便彻底控制,并保证苏伊士运河,这条欧亚最便捷水道的安全之外。德国人在非洲殖民地的迅速扩张,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争端再起,也无不牵扯的英国内阁的注意力。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像法国人在远东的战争,中美战争,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扩张,奥匈帝国的异动等等,无一不让新上任的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感觉到现在的国际局势,已经有隐隐超出了大英帝国的控制苗头,甚至此刻整个欧洲上空都弥漫着危险的气息。

    “各位,现在大英帝国的局势很危险,我需要各位给出你们自己的建议。面对严峻而又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大英帝国应该怎么做?”放下手臂后,索尔兹伯里抬起头,神色略显阴沉的,看向周围的内阁成员们问道。

    “首相,其实现在的国际局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现在世界上之所以有这么多混乱,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被大量牵制到了埃及,对欧洲各大强国的威慑力和各大洲殖民地控制力下降造成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尽快的解决埃及人的麻烦,把部队调回原驻地,强大的皇家舰队空出手来,那么我相信,现在的危机,大部分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副首相威廉。奥本斯首先说道。

    威廉。奥本斯的话音落下之后,会议室中内阁九位阁员们,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我同意副首相的意见。不过,结束埃及战争需要时间,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给予巴尔干半岛足够的关注,特别是俄罗斯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脱离《柏林条约》的束缚,吞并巴尔干半岛,并继续向西扩张他们的国土,争取地中海的出海口。”

    “这是我们所绝不容许的,俄国人已经足够强大,绝不能让他们的野心,再继续膨胀下去了!”战争国务大臣腓特烈。诺斯拍着桌子,满脸怒容的说道。

    听完他的话,骨子里充满了强势,渴望继续扩大英国殖民地的索尔兹伯里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

    “俄国人的野心足够吞没整个欧洲,而且亚历山大三世把俄罗斯变成两洋帝国的决心,也从才没有片刻的止息,无论在巴尔干半岛,还是中东地区,俄国人都是大英帝国最强大的对手,对于他们的遏制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索尔兹伯里的话赢得了所有人一致的点头。

    这个时代的俄罗斯帝国拥有全欧洲最为庞大的常备军,被称为‘欧洲宪兵’。而且在拥有强大陆军的同时,他们还保持着世界上排名第三的海军。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时代的俄罗斯海军是弱者。要知道第一艘装甲舰就是诞生在俄罗斯海军当中。甚至,19世纪后半叶,每次都是俄罗斯人在推动着英国皇家海军一等巡洋舰的发展。

    1890年,俄罗斯海军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始建造空前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留里克级。

    作为皇家海军,除法国之外的老对手之一,俄国人建造出了如此强大的装甲巡洋舰,英国自然不能够坐视不理。所以很快十九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军舰设计师怀特爵士,设计建造了19世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