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元末的快乐青年-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剿匪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啊。”
“这一役过后,陈匪将一蹶不振了。”
众位将官大声的嚷嚷着。
脱脱却依然一脸的冷静:“具体损失多少人马统计出来了吗?”
一名将军:“启禀相爷,共折损人马三万八千六百友上传 伤兵大约七千人。”
一名谋士:“相爷,下一步我们将如何?”
脱脱:“走,你随我到朱亭又的大营走一趟。我们先看看他的意思。”
人民军的大营里,一座巨大的坟墓前,朱亭又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哽咽。剩下的两团士兵都跪在朱亭又的身后,整个大营一片愁云惨雾……
脱脱:“上将军,你这是?”
朱亭又悲痛欲绝道:“老泰山,我损失了过半的兵马,和一位少将。啊呜呜……”
脱脱忙搀扶朱亭又:“上将军,请节哀顺变吧,打仗死人是在所难免的啊,我军也损失了七八万人马。”
朱亭又依然伏地大哭,半真半假,一半是因为胡十三为国捐躯,一半是要演戏给脱脱看。
朱亭又哭,手下众将也跟着哭,连带着士卒们也不好不哭了,虽然死了二十多个弟兄大家心里有点难受,但是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了,真没有伤心到大哭不止的地步。大军痛哭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啊。
脱脱本来是要让朱亭又继续派兵给陈友谅施加压力的,但是现在这话想说出口也是鸭梨山大。
脱脱站在一旁等了几个时辰,朱亭又终于哭累了,两人回到中军大帐。
脱脱:“上将军,眼下必须派一支人马切断陈友谅的补给线,引诱陈友谅出击,否则他仍然有三十万大军,我们也奈何他不得。”
朱亭又:“要不还让我的部队担任这项任务吧。”
脱脱惊诧万分的看着朱亭又,没想到他会主动请缨。皮厚如脱脱这样的老谋深算的阴谋家也不好意思道:“这个,上将军为国为民的勇气可嘉,我一定将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如实的禀报圣上,为上将军请功。”
朱亭又叹口气道:“不过,有一事我必须禀明老泰山,我的弹药已经不足,我的近卫亲军是纯火器部队,没有了弹药就好像是弓箭部队没有了羽箭一样。再要从金陵运送过来恐怕陈友谅大军都已经安然的退回两湖地区,他的老巢去了。所以,敢请老泰山借我十万人马,待剿灭了陈贼窝一定归还。”
脱脱暗骂一声:呸。心想:还以为真的这么不惜老本,好家伙,一开口就是十万,老子自己才不到十六万了。
脱脱哈哈一笑:“上将军真是幽默啊,上将军乃天纵奇才,区区小问题必定能够自己解决的,老夫借你三千精锐部队协助上将军破敌,你看可好啊?”
朱亭又:“十五万。”
脱脱:“四千。”
朱亭又:“十六万。”
脱脱:“干脆把老夫一并借去得了。”
两人互相扯了半天皮条,最后也没有谈拢,陈友谅带着大部人马退回了老家。
濠州一战,天下震动!朱亭又的名声大燥,各方人马都看清了人民军的实力,使得朱元璋再不会认为朱亭又奇袭金陵是侥幸得手了,反扑金陵的计划做的更加周密。
元庭的统治阶级认为脱脱十几载都剿匪不利,这次有了朱亭又的共同参与大破陈友谅军团,使得苟延残喘的元庭松了一口气,全是朱亭又的功劳,不禁对脱脱的军事指挥能力颇有怀疑,将脱脱的军职撤除,专司政务,同时也是害怕脱脱和朱亭又翁婿联手。
脱脱打了胜仗却被撤职,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一生气提出告老还乡,元帝立即准了,气的脱脱差点没晕过去,不过姜还是老的辣,经历了无数次政坛起伏的脱脱离开了大都,只是带了个老家仆只身前往上都,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嫣儿:“你把我爹还的丢了官,我恨死你了。”
朱亭又:“当官有什么好的?这不是很好么?在家享清福不好?”
朱亭又立了战功,又得到了脱脱这位蒙古贵胄的女儿,元庭对他信任有加,不断的在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库存中赐予其粮草,战马,朱亭又在苏北站稳了脚跟……
陈友谅经此大败,在回撤的途中,突然发兵三十万,出人意料的拿下了元庭的中部重镇汴梁,能够成为问鼎天下的豪强实有过人之处,元军主力不得不退守冀宁,元庭启用擦擦额为主帅。
朱亭又差点没笑的从座位上跌倒,这擦擦额溜须拍马,在政坛呼风唤雨是一把好手,但是作为三军主帅实在是比脱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陈友谅连战连捷,直打到了雁门关外,威胁着大都的安危,元庭被迫再次启用脱脱,双方在雁门关外对峙数月,战事胶着。
朱亭又本来想利用陈友谅北上的机会,打通苏北通往江西福建的关卡,从而合并自己的辖区,但是朱元璋一直屯兵于湖州虎视眈眈,朱亭又和朱元璋都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第二十二章 大战在即()
金陵城中的朱亭又帅府里,朱亭又和嫣儿正在享受人生的最高氵朝……
朱亭又在穿越了两年后,不但活了下来,暂时来看,活的还不错。但是还是有各种未知的恐惧会时常袭扰他。
实力弱,每一步的决定都是亦步亦趋的,在这群雄割据的时代,而且连续的胜仗已经将朱亭又推到了风口浪尖,天下瞩目……
朱亭又现在虽然表面上依附于朝廷,但是包括岳父脱脱在内的元庭都对他心怀鬼胎,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陈友谅和朱元璋这对冤家竟然为着各自的利益结合到了一起,看来是铁了心的要先消灭掉朱亭又的人民军,然后再一争天下了……
各方面的情况都对身在金陵的朱亭又提出了警示,朱亭又却是一个人在战斗,李丰年仅仅是一个好的执行者而已,所有的决策都来自朱亭又这颗不是很聪明的大脑。现在朱亭又已经知道了元末的两大谋士刘伯温和李善长都在朱元璋的那边。朱亭又清楚的知道眼下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火器和弹药的生产量提不起来,每年都是五六千的产量,远远的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而朱亭又的施政理想又不允许他不顾人民的生活,像那三家一样疯狂的拉壮丁扩编部队。
这两次的胜利纯粹是投机取巧,一次是趁着朱元璋和张士诚打得火热,一次是钻了陈友谅和脱脱之间的空子,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真正的大规模的战役,自己都还没有遇到,朱元璋和陈友谅随时都有能力歼灭自己。
忽忽腊尽春回,朱元璋厉兵秣马准备对自己的金陵老巢发起大规模的收复战役……
金陵城中的朱亭又帅府内,朱亭又正搂着嫣儿在观看将士们中的蹴鞠高手在进行蹴鞠比赛。
嫣儿将一片切好的苹果送入朱亭又的口中,朱亭又:“哈哈哈,好,再进一个。”
李丰年神色匆匆的过来,伏在朱亭又耳边低语,朱亭又立刻和李丰年到他的隔音的书房中去了。
李丰年:“领袖,据最新情报,朱元璋集结在姑苏一带的十五万大军不日就将直扑金陵,请领袖早做防范。”
朱亭又点点头:“这一天终于到了。”
李丰年:“虽然我们在苏北广施仁政,但是这毕竟是朱元璋盘桓日久的老窝,光是他的士兵就有将近二十万,这二十万人背后至少有二百万的亲朋好友啊。就是现在苏北的不少地区还时常爆发暴乱。”
朱亭又点点头:“是啊,对付这朱元璋可不是简单的事,肯定要比对付陈友谅要困难。”
李丰年:“领袖,不管怎么样,我们在苏北都要坚持,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朱亭又:“我们的兵力有限,不要分兵,这里不适合打游击,被朱元璋的骑兵包围了就无法发挥我军的远程优势。所以我们就在金陵和金陵码头这方圆百里之内做文章。”
李丰年:“领袖英明,我们兵精粮足,据守这两处的兵力充足,只要不打野战,看他朱元璋有什么办法攻城。”
朱亭又:“传我命令,金陵城留守一万兵马,徐州城留守五千兵马,剩下的两万兵马都屯于金陵码头,我要让朱元璋尝尝金陵码头这现代化的堡垒的防御体系。”
李丰年:“是。”
李丰年刚想出门,又想到了什么:“领袖,您的意思是不是让两万新送来的部队屯兵金陵码头?”
朱亭又:“亏你跟了我这么久,新兵当然是放在金陵城里了,不接受战火的洗礼怎么成为老兵?我的五千近卫不要动,其余新兵都拆散了编制到原先的部队中,然后驻防在金陵城和徐州城。”
李丰年:“是。”然后下去操办军务了。
朱亭又想到不久就可以见到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心情十分激动啊,因为作为朱氏子孙,朱元璋一直是自己心目中十分仰慕的英雄豪杰,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明光市赵府村),他的幼年非常困苦。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餬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或嫁出。
到了14世纪30年代淮河地区已经变成了红巾军叛乱的摇篮,它的弥赛亚式的教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人们的支持。人们相信,在这个最黑暗和孤寂的时刻会发生转变,重新出现明教的光明,而弥勒佛会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统治这个世界,使人们的命运来个戏剧性的乌托邦式的改变。年轻的朱元璋的外祖父一一个算命先生和在13世纪70年代反抗过蒙古最后征服阶段的汉人军队的老战士给这个童子的耳朵里灌满了魔法事件和高度冒险的种种奇妙故事。这些就是朱元璋幼年成长时期的环境。1344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分居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抚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与此同时他已长大成人,变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小伙子,其显著特点是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而且看起来预示将来有不凡的品质。
就是这样一个寒门子弟最终能统一天下,其杰出的能力不言而喻。
朱亭又深知兵不如朱元璋,将也不如朱元璋,唯一有优势的就是火器方面,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军械优势。
第二十三章 两朱的第一场大战!()
报:朱元璋来犯!
一个长相粗鄙的小兵在李丰年的居室外高呼。
李丰年不敢怠慢急吼吼的向朱亭又的帅府赶来。
朱亭又正拥着嫣儿在后花园赏花……
李丰年满头大汗,朱亭又示意嫣儿和左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