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之日-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兰达差点晕过去:“我们那是新坦克呀!”
“啷个不晓得是新堂客,新滴大家才没底,打坏了再说过。”
韩兰达眼睛瞪的牛大,到底你是团长还是我是团长?
这个答案他很快就知道了,只有柯德平在这里,他这个团长就是摆设。
37mm炮得的射击效果,隆美尔在汉堡已经做过了实验,任意距离内免疫正面射击。但当战士们亲眼看到炮弹不断的在主装甲上跳飞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30毫米60度倾角的主装甲保证了坦克的生存能力,穿甲弹只能在铸造的匀质钢装甲上留下一个小坑,或者干脆就是跳弹,如果不是运气实在太差被打中焊缝,正面装甲几乎就是无敌的,可以防住日军所有的反坦克武器。
3号坦克唯一的弱点就是故障率太高,没办法,两台180马力发动机,故障率高了一倍不止,一旦发动机罢工,战士们就只能求爷爷告奶奶,争取早点修复,否则炮塔就要手动旋转,速度非常慢。至于其他的类似无线电通话距离不足,干扰大,车长指挥塔无法旋转,内部钩挂过多等细节,大家也就不用太追究了。
“真理”坦克团第一营是人民军第一支采用2+1编制的混合机械化部队。所谓的2+1就是两个坦克连24辆车加上一个突击炮连12辆车。在团一级则是两个装甲营加一个后勤营,再加一个自行火炮连。相比之前“黑森峰”的纯坦克编制,新编制削减了坦克,增加了后勤保障能力,从之前的强调正面攻击,变成了强调持续机动作战,这是德国军事顾问团的集体智慧。如果在这个装甲团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装甲团,加上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和其他辅助部队,就是一个完整的装甲师编制。
劳动党中央决心在1935年全年内,生产1000辆坦克和突击炮,彻底压倒日本陆军的技术兵器,第一批次下线的装备组成四个装甲团。
“真理”团仍在路上的时候,张自忠的处境有点不妙。经过一天鏖战,正面的116师团几乎没有像样的攻势,更像是在牵制。而侧翼的101师团反而攻势凶猛,一度试图突入藤县至十字河中间的平原地带,但都被人民军的炮火赶了回去。日军当夜再次发起刺刀突击,夺取了几个据点。
为了保证57师的侧后安全,58师在17日早上渡过十字河,对日军发起反攻。
58师改编自山东军,这些生疏的战士仍然穿着原来的军装,只不过换了顶帽子,他们还没有学会人民军的三三制战法,而是以散兵横队的方式发起波浪冲击,人民军炮兵用密集的弹雨轰击日军战壕,炮火如同滚雷一般,啸叫着炸响,一层一层的炮火幕布般滚动着,一寸一寸的掩护步兵前进。在这不到10公里正面的地方,第10军的加强炮兵团用122mm的怒火诠释了“口径的正义”。
人民军一口气排出九条散兵线,每一条浪线都是一个连的士兵,他们有的卧倒,有的爬起来冲击,此起彼伏,波浪一样翻滚,就像一片翻腾的大海,他们飘荡着,怒吼着,向法西斯讨还血债。
但是日本兵也没有闲着,即便是在如此猛烈的炮火轰击下,日本兵还是从各个角落发起反击,从灰色烧焦的树墩子后面,从上下起伏的沙土斜坡后面,甚至是在弹坑后面,连续不断的密集的枪声噼噼啪啪地响起来,可以清晰的听到九二式重机枪啄木鸟一样的枪响,但是却不知道对方到底在什么地方。不断的有炮弹落进进攻队形里,每一发的爆炸,都会激起成片的气浪,人群像水花一样,从中心向四面飞散开去,弹片无情的撕裂肉体,每一名战士倒下去,都会有人端着雪亮的刺刀顶替他的位置,接着冲刺。
日军指挥官极为震惊,人民军从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白天步兵集团突击。如果是在以前,日军将会用各种重型火炮屠杀暴露的中国士兵,再用轻重机枪把漏网之鱼全部消灭,但是现在,人民军竟然在短时间内调集了包括24门122重型榴弹炮在内的72门各型榴弹炮,完全压倒了101师团的炮兵联队,人民军第一次在局部获得了远程炮兵火力优势。日军炮兵联队只要开炮射击,不是遭到炮兵火力反制就是被空中巡逻的s…5轰炸。
失去炮火掩护的日军战斗力大减,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的火力密度根本无法阻挡潮水般的散兵线波浪冲击,突击步兵将爆破筒穿进铁丝网群中,爆炸声惊天动地。
绝望的日本兵开始从战壕里冲出来,试图发起最后的刺刀冲击,但是这个时候的人民军遍地都是冲锋枪,日本兵刚刚跳出来,就被乱枪打倒,来一个死一个,根本没有给步枪手表现的机会。仅仅一个上午,辛苦了一夜,用刺刀夺下来的阵地全部被中国军队夺回。刚刚担任101师团长官的香月清司被这种蛮横不要命的打法揍得实在是不行了,拼了命的叫支援。要求山下奉文白天来支援十字河附近的战斗。
山下只能呵呵,你这是逗我!当然,不是山下奉文害怕遭到空袭,人民军的飞机虽然轰炸扫射相当积极,但是充其量只能威胁到步兵和行动不便的炮兵,对坦克是没什么用的(这也是因为p…2都在南疆防御日本海军)。他真正害怕的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再次遭到人民军装甲车的伏击。在上一次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的装甲车用全员战殁的代价,击毁了他17辆95式轻战车,其中有10辆无法修复,如果现在又投入正面阵地战去碰人民军的反坦克炮,估计再过两天,第4战车联队就不复存在了。成为日本历史上寿命最短联队的长官,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可惜在大日本皇军这个官僚体系里,要是人家官大一级,不光是压死你,而且还能“插”了你!这个“插”取东北土匪黑话那个意思。无奈,山下只得派出部分坦克和64步兵联队去支援。
果然!日军刚刚出动,最害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不是空袭,而是被人民军发现!
人民军除了空中侦察,也会积极的安排地方组织收集情报,日军战车联队动静太大,刚出发没多久就被人民群众给举报了。山下奉文对坦克的理解相当深入,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就是突然性,现在白天出动,没过多久,人民军这边就知道了。
刚好,“真理”装甲团一连也刚刚开下火车,加油装弹。
冤家路窄!
一连二排4辆3号坦克在参加反击的时候,与日军引导步兵的九辆95式战车正面遭遇。规模虽然不大,却是中日装甲兵的第一次正面对撼。
没有诡计,没有阴谋,用钢铁对抗钢铁。
日军坦克的炮弹接二连三的在主装甲上擦出火花,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打穿2号改主装甲的日军37mm反坦克炮彻底沦为废品。正如柯德平在试验场上看到的那样,炮弹一发接一发的弹飞,白烟过后,3号坦克如同磐石般屹立不倒。
白色的弹痕雨点般在装甲上点缀着,3号坦克的新战士紧张的装弹,然后击发。日军炮火极为精准,连续命中,再怎么沉着的战士感受着炮弹敲打的巨响,也会心有余悸。
不过很快,他们就适应了这种冲击,慢慢的瞄准,然后开炮。
不到30分钟,战斗就结束了,日军7辆全毁,2辆逃跑。人民军唯一的损失就是一名驾驶员轻微脑震荡送医。
10公里外
一名日本兵被捆在担架上,那顶坦克帽可以看出他的身份,他毫发无伤,只是嘴里疯狂的喊着什么“幻觉”。
山下奉文愤怒的给大本营草拟电报,继华北陆航“福克式灾难”之后,陆军装甲兵也闹出了国际笑话,日方称“枣庄重坦事件”,支那人造出了无敌的重型坦克(日军标准),而那个管装备生产的载仁亲王却是无所作为。海军还知道拼命的研发96舰战呢,陆军只会贪污!
西伯利亚特别军费案,“枣庄重坦事件”,一系列事件的发酵,让日本大本营内部的关系不断激化,陆军与海军的争执也由此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232章 无招对有招()
自古以来,自北方攻取徐州的路线都是两条,一条经藤县…枣庄…台儿庄…徐州,另一条则是过临沂直取台儿庄。其中,津浦路枣庄一线交通最发达,而临沂一线后勤条件比较差,兵力不容易展开。无论如何,面对这两路进攻,最好的办法还是分兵抵御,抓住机会各个击破。然而,战斗从3月16日开始,打了几天,粟志裕却没有一点继续增兵北上决战的意思。
因为攻占徐州还有第三条路线——陇海路。
只需要在连云港登陆,顺着铁路一直往西打,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徐州。人民军面临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如果集结重兵与北面日军决战,那么有可能被登陆的日军抄了后路。但如果部署一些兵力去连云港反登陆,那么就是沿陇海路一字排开,而且是侧向敌军布阵。在后世1948年那个秋天,有个叫刘峙的家伙不知何种原因,将兵力沿陇海路一字排开,这个结果历史课上大家都学到了——一战而国灭。
综合起来,徐州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守的战略要点,防御条件的恶劣程度仅次于南京,这个一马平川四面漏风的地方,也只有军神才敢去组织防御。而且,这个不好守的据点还是一个不能轻易放弃的地方,日本人只要上了岸,从陇海路直接调兵进攻郑州,后勤补给压力马上减小很多。
这也正是名谦下令务必炸毁铁路设施的原因。
工兵们日以继夜的工作,却是收效甚微。为了让日本人无法修复,必须运走铁轨和枕木,必要时直接把枕木烧掉,还有,路边的电线杆子和电线也是绝不能留的。陇海路这么长,光靠一两个师短时间内拆除当然是困难重重的。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工程兵部队却拆不掉一条老式铁轨,这让名谦非常不满。从3月中旬拆到4月份,工程进度远远落后于预期。
忍无可忍的名谦给工程兵部队一条建议,你告诉铁路两边的老百姓,拆下铁轨运到徐州,发等重的铁桶、铁铲和镰刀,枕木拿回家盖房子,电线杆拿回去做房梁,电线还能晾衣服呢!
4月6日,电报发到。9日,徐州至连云港的铁路,别说铁轨,连路基的碎石都被扒掉了。热情洋溢的人民群众夜以继日的免费工作,百万人民群众像蚂蚁搬家一样,仅仅三天,螺丝钉都拿走了!人民军两个师的战士,十天干不完的活,群众三天全部扫平。
人民群众的力量,那真的是无穷无尽,人民军战士纷纷感叹群众力量大,军民鱼水情。名谦只是笑笑,把电报放到一边。少见多怪,他们是没见过21世纪的高速公路抢险队,几十吨重的大货车侧翻,不到半天就给你把货物抢光了,那叫一个拖家带口男女老幼齐上阵。这倒是不是什么思想道德问题,而是社会教育的失败,或者说是政府带头作用的失败。刘备云,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要人民讲信用,政府首先要有公信力,反之,拿人民当傻瓜骗,当然不会产生什么守法公民。这些细节暂时还无从谈起,或者说要留到战争之后解决。
名谦相信,战争的结束也许并不太远,或者说,如果按照人民军上报的战果计算,日军的军事优势只能保持到1935年夏秋之际。日军战前常备师团17个25万人,这些人是真正的百战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