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唐王朝二十帝 >

第20部分

李唐王朝二十帝-第20部分

小说: 李唐王朝二十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这位太子爷也想到了发动政变这招儿。

    他拉拢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李多祚,又是他,在『逼』武则天下台时他就是参与者,到现在他又被太子说服着再次搞革命,这人那可算得上是造反专业户了,但这次的运气就差了些,虽然在太子爷的英勇领导下,武三思及其儿子武崇训被诛杀,但就在进攻皇宫欲杀上官婉儿和韦皇后之时,悲催的被城墙给阻挠在了皇宫之外,而且李多祚等将领带的那些个兵,职业素质太差,看到守城军士很多,竟然临阵倒戈,将李多祚等人杀死。

    太子李重俊眼看大势已去,遂骑马逃跑,但终被被追兵赶上所斩杀,这一年是公元707年。看来这太子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单单唐朝前期就有这么多太子还没登上皇位就死的死,废的废。

    日子就这样的过着,唐中宗李显依旧的昏昏碌碌,他的媳『妇』儿韦皇后依旧的肆意胡为,时间来到了公元710年,这年里的长安城还是那么的雄伟,大明宫依旧华丽,唐帝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在这年里,又发生了好多的事儿。

    710年二月,中宗李显召集三品以上官员来到黎园球场,也没有什么事儿,就是让大家玩儿,打打马球之类的,而且李显还让这些大臣们拔河玩儿,自己则和韦皇后以及公主在一旁观看。要知道,能在三品或三品以上的官,那年龄适合拔河吗?

    但,皇帝陛下让拔,那就只好听旨,那些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们,也只好硬着头皮拽起绳子,参加了这场高规格的体育运动,而之间那些个年龄大的大臣们都累的蹲坐在地上,叫苦不迭,不过这正是皇帝大人所想见到的,正是由于这些老头们的出『色』表现,博得了以皇帝皇后为首的观众们的哈哈大笑,这多少有点儿烽火戏诸侯的意思。

    唐中宗就是这样一位爱玩儿的皇帝,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与此同时呢,皇后韦氏的胆子那也是越来越大了,与朝中官员们的情感纠葛很是复杂。散骑常侍马秦客,因为懂点儿医术而受到韦皇后的频繁召见,还有光禄少卿杨均,因为烧的一手好菜也经常『性』的出入皇后的宫寝,难道诺大的皇宫就真缺俩会看病的和会炒菜的人吗?不!皇宫里从来不缺厨子和大夫,这俩人是韦皇后借看病做菜之名而召进宫的男宠(韦后这胆儿也太肥了吧)。

    710年四月,有爱国情怀的人士看不惯皇后的所作所为,于是向皇帝上书斥责韦后的种种罪过,但没有主见的唐中宗李显经不住韦后以及其党羽的妖言,对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但这对于冒死上书的人来说那可就惨了,怎么个惨法呢?他死了,韦后对于这种和自己作对的人,那只能给他上西天的待遇。

    710年五月,不怕死的义士又向中宗上书强烈谴责皇后的种种劣行,但大家也知道,李显是个脑子不太清醒的皇帝,所以这不怕死的上书者,又死了,被韦后党羽给整死的。

    虽然李显的脑子不怎清醒,但到这个时候,他很明显的表示出了对于后党的不满,这也引起了韦后及其附属力量的警惕,那俩一个会看病一个会炒菜的韦后男宠,也怕将来皇帝真的清醒过来而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一个邪恶的计划开始了酝酿。

    终于,在韦皇后以及她那两个男宠的精心策划下,一出投毒杀人案在宫中发生了。

    公元710年六月二日,和往常一样,唐中宗李显他肚子饿了,所以他吃下了来自他媳『妇』韦皇后以及韦后的男宠为他精心调制的“美味”,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是的,中宗李显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以及人生道路,离我们而去了。

    总结唐中宗李显的一生,那只能用不争气来形容,他先后两次登基,共在位五年多,说起这个唐中宗,他有着历史上最牛皇帝之称,享有“六位帝皇丸”美誉,这个“六位帝皇丸”怎么个说道呢,其实是这样的,他本身就是皇帝,他爸比高宗李治也没得说,他的儿子唐少帝李重茂也算一个,还有他弟唐睿宗李旦,他弟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最最特别的是他妈武则天,也是皇帝,总共六位,是为“六位帝皇丸”。

    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实这唐中宗呐,他不止六位丸,而应该是八位丸,应该称之为“八位帝皇丸”,因为中宗的亲大哥、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李弘在太子位上病死后,被李治追封为皇帝。还有中宗的弟弟睿宗长子李成器(又名李宪),后来也被追封为唐让帝,所以应该重新给这位历史最牛皇帝定位:“八位帝皇丸”。还有在唐中宗他们八兄弟中,有五人都被册立过太子,这在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

    好了,这就是唐中宗,生于656年,卒于710年,终年55岁,葬于唐定陵。

第32章 唐睿宗李旦(她会是第二个武则天吗)() 
就在唐中宗李显暴毙后,这件事情的元凶韦皇后却很从容,并没有急于将皇帝驾崩的事情第一时间公布于众,因为她要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将局势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时间。

    就在第二天,中宗李显尸骨未寒,他的妻子韦皇后就要开始为自己能成为像她婆婆武则天一样的人物而奋斗了,她先是秘不发丧,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国家君主的死讯早晚要公布于众的,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稳住首都长安的局势,所以她赶忙从各个地方抽调府兵五万,进驻长安。

    兵调来了,但也得听话才行,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所以韦皇后将自己的亲信们,也就是她们老韦家的那一杆子人,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璇,长安令韦播等,将他们安排在这五万军队中执掌兵权。

    看似一切都如计划进行着,韦后也正在和她的那些个军师们商量着该怎样处理接下来的事情,看看这皇帝遗诏该怎样写才有利于韦后更好的掌控政权。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宗李显被毒死后的第二天,此时在宫中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发现了这个秘密,太平公主是李显的亲妹妹,自然胳膊肘要往里拐,不能眼看着皇权旁落。

    而这个上官婉儿呢,她是一个才女,非常的文艺,放在现在那肯定是一枚文艺女青年,她的一生也是很坎坷的,从小就没了爹,十几岁就来到武则天身边打工糊口,正是由于自己出『色』的才华,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就成为了武则天的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诏书什么的,这期间自然也能见到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所以上官婉儿和李显很早就有一腿了,这个大家都懂。

    后来武则天下台后,李显继位,上官婉儿和李显的旧情就复燃了,但毕竟不是正妻,上官婉儿对于韦皇后还是有所忌惮的。而此时唐中宗李显已经死了,上官婉儿没了依靠,所以就害怕韦后对自己下狠手,因此就要想办法去阻止韦后的大权独握。

    有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战友了,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整出个遗诏来公布于众,那样所有人就必须按照这个遗诏上面的内容来行事,否则的话那就是抗旨。

    韦皇后明知道这遗诏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伪造的,但也必须遵从,因为她不能将中宗李显是被毒死的没有时间去写遗诏这个情况向大家说明,因为这样无疑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诏书很快的就公布天下,皇位继承人自然要从皇帝的儿子中选举,也要有几名辅佐的人员才对,这份遗诏的大概意思是:让温王李重茂(李显的小儿子)继承大统,皇后(现在应该是太后)韦氏相王李旦共同辅佐新皇。六月四日,唐中宗李显的棺木移到太极殿,正式发丧。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擅自撰写的遗诏,就是要让相王李旦来牵制韦后的权利,但韦后一党的亲信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均衡场面,他们倒希望韦后和女皇武则天一样,登基大宝,这也恰恰是政治野心家韦后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明里暗里,韦氏一党都在排斥相王李旦,也在加紧密谋篡权的计划。

    而此时李家的爷们儿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看着自家的天下再次被外姓人夺取。相王李旦有五个儿子,其中排行老三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李隆基,不过现在还仅仅是个临淄王而已,但他的才能是很出众的,不过他的才能到现在还不为大家所知,看来李隆基是个低调的人,不过这样也更有利于保护自己。

    这临淄王李隆基看到首都局势的紧张『性』后,就很果断的离开封地,回到长安,这个时候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韦后临朝摄政,与自己的亲信大臣把持着朝政,新皇帝李重茂随时都有被废的可能,即韦后随时都有可能改朝换代再次将“唐”这个国号更改。

    兵部侍郎崔日用就很敏感的闻到了这浓浓的火『药』味,而且他也是被迫的与韦党成员走的很近,也知道了他们要谋反的行动,所以为了洗脱自己的牵连,他与李隆基进行了会晤,并建议李隆基把握时机,先发制人。

    李隆基于是乎就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商量计策,但先发制人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想先发还得有部队才行,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一切都是扯淡。看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真理!

    李隆基正愁这事呢,恰好,这羽林军的几个将领就找上门来,原来啊,这些个将领葛福顺、陈玄礼等与韦氏集团的那伙人合不来,当兵的嘛,脾气都不太好,而且韦氏集团的那帮人还三番五次的羞辱他们,这委屈谁能受得了,所以就都找李隆基来诉苦。

    李隆基正好顺水推舟,好不避言的对这些个羽林军将领说道:“与其受此屈辱,不如帮助我来诛杀韦党。”话说这当兵的就是当兵的,葛福顺和陈玄礼等将领听后,也都很爽快的拍手叫好,并且踊跃报名参加这次行动。

    羽林军那可是皇宫的守卫部队,有了这支力量,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行动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但同时也要提防韦后从各地调来的那五万府兵,尽管这些军队不是绝对的敌人,但这些部队的指挥权都在韦氏一党的手中,所以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擒贼先擒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韦氏将领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将他们咔嚓了,不给他们调集军队的机会。

    这次政变被选择在了六月二十日的夜晚以及二十一日的凌晨,二十日旁晚,夜幕刚刚降临,李隆基等人就悄悄地潜入禁苑,与羽林军将士回合,并与葛福顺等将领商定好大喊大叫的起事口号。

    二更天时,也就是晚上九点来钟,夏日里的长安城已经全部黑了下来,各路起义军抄起家伙就攻入大营,将韦播、韦璇等手握五万府兵指挥权的将领统统斩杀,而后大声地宣布:“韦后毒死先帝,是个祸害国家的娘们儿,今晚就要将她杀死!”

    群情激奋的将士们也都很卖命,革命就要成功了。杀死韦播等人后,李隆基则率部一路过关斩将的奔玄武门而去,玄武门在整个唐朝诸多的政变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也凸显出了玄武门的战略重要『性』。

    与此同时,羽林军将领葛福顺与李仙凫分别率军经过激战攻下了玄德门和白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