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二十帝-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的结局要从一个人说起,纥干承基,这应该是个少数民族的人,他是太子李承乾的侍卫,并且他与齐王李佑关系也挺好。
说起来李世民总共有14个儿子,但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浪『荡』公子,不值一提。
但这位齐王不得不说说了,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子,长大后被封为齐王,但这位爷也是个顽主儿,不思进取,净结交些狐朋狗友,不务正业。
李世民给他派的管家(长吏)自然也管不住他,而且经常『性』更换。话说这次换了个硬茬,这位新来的长吏大人很是严厉,看见李佑如此的不成人样,怒气就不打一处来,一气之下竟然要去长安告李佑的状(干得漂亮)。
此时也就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李佑他也火大呀,心想: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和我叫板,我爹那可是李世民呐!(此话不亚于“我爸是李刚”)
出于这种良好自我荣誉感,李佑一不作,二不休,派人将这要告自己状的长吏大人给咔嚓了(官二代就是牛)……
自以为是的李佑认为这也不算个什么事,不就死一人嘛,父皇还能把我杀了不成?
哎!您别说,这齐大王爷就是因此送了命。
按理来说,皇子杀人是很不对的,应该予以处罚,但大多都不应该偿命,封建社会嘛!人与人是不平等滴。
这李佑也不例外,只要他认罪态度良好,李世民顶多就是罚他点儿工资,然后让他去死者坟前鞠俩躬就完事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李佑认罪态度很敷衍,没有什么悔过之意,这也简单,直接抓起来,给圈到一个地方,终身监禁。
总之安常理是死不了的。
但这李佑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等到李世民的人前去带他到长安问话的时候,这厮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人乍舌的决定………谋反(有胆量)!
当然了,这也肯定不是他的初衷,不过这人言是可畏的,他手下的那些垃圾们七嘴八舌的在他耳边出着馊主意。
有的建议他去当土匪,有的怂恿他去当强盗,反正没有一个人赞成束手就擒,因为这些混混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李佑被请到长安,肯定不用担心生命问题,因为他是皇子。
而他们就不同了,作为职业的小混混,李世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赶紧杀绝,因为他们把皇子带坏了(也可能是皇子把他们带坏的)。
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最后再玩一把:造造反,以此来检验检验大唐军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算是为国效力了吧。
就这样,没脑子的李佑被这群垃圾手下们说的动了心,就跟着瞎胡闹。
但李佑终究是浩瀚历史中的一名匆匆过客,还没等李世民把征讨大军集结完毕,李佑就被识事务的手下抓住押送长安了。
树倒猢狲散,这李佑被抓后,他手下的那些好哥们儿们也都逃的逃,跑的跑,被抓的也不少,当然,纥干承基这位与李佑关系挺不错的仁兄也不例外,四个字:锒铛入狱。
谋反那可是死罪,几乎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不例外。纥干承基眼看着自己就要跟这个世界说再见了,心有不甘呐!
如果能够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就好了。嘿!您别说,还真有。
此时的纥干承基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了保命,他即将要透『露』出一个天大的秘密:太子也要谋反!
历史上关于太子谋反的记载不在少数,这李承乾就是其中一个,不用我废话,大家也能知道他谋反的因由。
一个朝不保夕的太子地位,随时有可能被皇帝勒令下课,再加上一个对储君地位虎视眈眈且极有可能取而待之的嫡二子李泰。
诸多的因素参杂在一起,酝酿了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
当然了,仅凭李承乾一人是不敢想出这个主意的,众多的追随者才是推波助流的根本。
说起来这些太子党的人也是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就像当年秦王府的人力谏李世民杀掉李建成一样。
他们干的也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不乏有私利在里面,因为像这种事,一旦失败,参与者那必死无疑,但反过来看,一旦成功的话,这些人都将成为新朝的大功臣,新皇帝也一定会大大的奖赏。
所以李承乾开始偷偷地在自己的东宫中训练一些杀手,用来刺杀竞争对手李泰以及一切敢与他为敌的人,甚至是李世民……
但他还没来得及将第一批杀手送到工作岗位,自己的计划就给败『露』了,而且很突然。
当李世民得知李承乾要谋反的事情后,自然是愤怒加伤心。他立即派禁卫军将参与这件事的人悉数逮捕。
李承乾这应该算作是谋反未遂,但不管你遂不遂,你的东宫暂住证到期了,东宫居民委员会也全票否绝了你继续居住的书面加口头申请。
李承乾麾下的那一干人等,无一例外,全部杀头。而对于李承乾,该怎么处罚呢?(按理按律都应判处死刑,按情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是不想杀儿子的,所以他召来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以及司法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目的只有一个:如何给李承乾量刑。
大臣们谁都心知肚明,李世民不想杀李承乾,要不还要他们来干嘛?直接照章办事就对了。
所以参加讨论的大臣中没有一个给建议死刑的,都是说了些谴责谋反和忠于国家的客套话。
最终,经过多次会议的协商,给出了李承乾如下判决:
废除太子地位,贬为庶人并囚禁起来。
后来李承乾又被流放黔州,不久便郁郁而终了。
从纥干承基举报李承乾谋反到李承乾太子地位被废,这之间仅仅只用了5天,四月初一接到报案,四月初六就宣读了判决书,唐太宗这办事速度,没得说。还有那勇于举报太子谋反的纥干承基,也因此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做了大唐帝国的一名公务员,可喜可贺吖!
李承乾下岗了,可太子的空缺得有人补上才对,但历史之手到底会眷顾哪一位幸运的皇子呢?请看下章。
第16章 唐太宗李世民(东宫的新主人)()
当扶不上墙的前任太子李承乾被大唐董事会全票予以废黜后,接下来就是要重新选立新的太子。
李泰原本是热门人选,但注意“原本”二字。
由于李泰这些年私底下的一些小动作使他在李世民心里的形象愈来愈下,李世民自己也不想再立一个太过复杂的的儿子为储君。
经过自己的一番思量和与众大臣们的交流,最后李世民决定:册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为长孙皇后所生,也是嫡子。但由于长孙皇后去世的早,李治从小就被留在李世民身边,这李世民又当爹又当妈的,也是辛苦。
可能也就是像李治这种思想上很天真的同学,才会受到李世民的青睐吧,他这种政治上的白纸,也利于更好地塑造。
李治被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已是贞观十七年(643)了,这时离李世民执政的结束也就五六年时间了,此时的李治16岁。
李世民不想因为皇位的继承问题再有什么变故,所以对于新太子李治的教育那是非常的上心,为其配备的师资那也是相当的高规格。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李绩为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还有好多知名的学者大家,都给李治请来了,这些人也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用这些人辅佐太子,也有利于皇权的顺利交接。
戎马一生的李世民老了老了也没闲着,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率大军进征辽东,因为此时在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他们不怎么听话,这不听话怎么能行呢?所以咱大唐就得去给他们上上课,让他们消停消停。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悍将薛仁贵就是从此时开始崭『露』头角的。
皇帝御驾亲征,国中就要留下人来看家呀,所以皇太子李治奉命监国。这一来是让太子与大臣们混个脸熟,二来也是为他以后当皇帝练练手。
贞观二十年(646),李世民回到长安,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当李世民回来后,军国大事还是多由李治来处理,这也是一个正常的交接方式。
而现在作为太子的李治不仅要将国家大事处理好,他还得要行孝啊,自己的老爸得了病,这要经常『性』的去服侍才对,尽管皇帝是从来不缺乏保姆的。但这就是中国的孝文化!(赞一个)
就在这个阶段,一个重要的人物就要出场了,这个人是谁呢?
武媚娘!又名武则天!
其实这武则天早在贞观十一年就进入后宫了,只不过当时上天并没有眷顾她,所以她的名字也并不为大家所知,但李治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由于李治经常在宫中照料李世民,所以对于父亲身边的这些宫女们也都非常熟悉,而这武则天当时就是这些宫女之中的一个小头头,她担任的职位是“才人”,才人是后宫宫女们的一种等级称谓,按等级算的话是正五品的官,上边还有美人、婕妤、九嫔、四妃,最高的是皇后。
这才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皇帝宴寝服饰的工作,也就是给皇帝端茶倒水,叠被子洗衣服的活儿。
也正是由于此种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才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从而为皇帝生个一儿半女的,这后半生也就有着落了,但眼看李世民是没这个能力了,身为才人的武则天非常的不安。
因为我们以前说过,这些皇帝身边的女人们若是没能给皇帝生下个一儿半女的,待到皇帝老儿千古之后他们就只得去寺庙里当尼姑,大家想想,也就十几二十来岁的姑娘们,多可惜!
可能是武则天本身就是李治所喜欢的菜,也可能是二人长时间间歇『性』的接触导致的日久生情,反正不管是谁的原因,这俩人算是对上眼儿了,李治也就慢慢地喜欢上了武则天。
李治在服侍老爸的同时还能巧遇桃花运,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毕竟武则天是李治他爹的女人,自己也不好直接下手,所以此二人就揣着明白装糊涂,谁也不敢主动搭讪。
但双方都是干柴,烈火总会烧起来的。
这不,这一天来临了,这天,李治像往常一样在宫中照料李世民,在李世民午睡时,李治没事干,就拿了本书在走廊上朗读(这应该是所有当爹的都喜欢的景象吧!李世民也不例外)。
赶巧了,这时武则天出现在了李治的视线中,李治这会那顾得上看书呐,俩眼珠子直勾勾的盯在武则天身上,老激动了都。
武则天见到太子爷,肯定也不好意思,女生嘛!矜持还是很重要的。
还是李治同学先开了口:“你叫什么名字啊?”
武同学受宠若惊,害羞的回答道:“武媚娘。”
这种情况不亚于我们现在的善男信女们向陌生的对方索要qq号、电话干码一般,那种怦怦心跳的感觉恰如触电一般。(当然了,我还没尝试过这种感觉)
李治一听,连声称赞这名字好,不住的夸奖武同学名如其人。
听到太子如此的夸奖,武则天的内心甭提有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