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恶搞三国传 >

第101部分

恶搞三国传-第101部分

小说: 恶搞三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峰此时看到的正是当日败阵退下来的张辽和高顺,他们二人并没有见到晓峰中箭,可是这位左将军迟迟不归终究不妥,于是他们战后一边收罗跑散的士兵,一边到处寻找晓峰的下落。沿着晓峰逃跑的方向寻找数日仍然毫无结果,而洛阳方面又迟迟没有接到此人已经返回的消息,所以张辽提议将人马分散开来等在此处,万一晓峰真的回来也好有个照应。

    可是没想到晓峰没有等到,而他的那些亲卫却陆陆续续的返回不少,有些人曾经看过晓峰被夏侯渊射中一箭,可是沿途搜索之下无论是人还是马都没有找到。张辽和高顺虽然心中焦急,可是此处地形甚为宽广复杂,每日派出的各路人马连一点点消息都没有得到,整日提心吊胆不知道晓峰到底去了哪里。

    不过所幸的是:盟军并没有公布晓峰的死讯,这样一来足以说明连敌人也没有办法肯定晓峰究竟是死是活。这个对于西凉军来说可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只要晓峰的尸体一天没有找到,那么他就还有存活于世的可能。

    今日惯例是要派遣骑兵前往嵩山和宜阳一带找寻,可是大军还未出动探马便急急来报,说是发现了十几骑公孙瓒的白马骑兵,而他们好像是正在追赶着什么人一样。

    其实每天像是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很多起,因为盟军的胜利使得他们属下的士兵也越发飞扬跋扈起来,并且盟军粮草渐渐供给不利,于是这些派出来侦查敌情的轻骑便会捎带手的劫掠一番。

    张辽和高顺这支队伍人数只有三千余众,敌军哪怕是派出普通的一路人马,争斗起来西凉军想要取胜恐怕都很困难。所以像是这种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的事情他们大多是能避则避,丝毫不与对方碰面。可是今天侦骑却说公孙骑兵追逐那人好像是左将军董旻,所以张高两人权衡之下决定摆出阵势一探究竟,不论那人到底是不是晓峰,这十几个敌军也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这里。

    “文远!高兄!是我啊!”晓峰不顾肩膀上传来的疼痛,拼命的摇着手。而他身后那些追兵看到敌军大部已显,连忙拨转马头没命的向后便逃。

    一百多骑西凉黑甲铁骑从军中脱阵而出,他们在张辽的带领下呼啸着越过晓峰身边追击敌人去了,而高顺则率领着数百士兵将晓峰迎回己阵,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可是满怀的关心之情从脸上都表现出来。

    “终于见到你们了,看到你们安然无恙我便放心了。”晓峰万万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遇到自己的队伍,这种感觉就像是即将堕落悬崖粉身碎骨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飞翔,大难不死劫后余生的喜悦令晓峰数日来的疲惫登时一扫而空。

    高顺平日话语就比较少,所以两人见面之后竟然都是晓峰在询问和回忆,当他知道嘉熙也成功脱困没有性命之忧的时候,晓峰长久以来悬在半空中的那颗心才终于掉落下来。

    而这种一边倒的冷场在张辽回阵后便被打破了,本来西凉军便已经做好歼敌准备,所以在张辽的率领下那十余骑白马骑兵竟连一丝反抗都没有做出,便统统丢掉了性命。西凉军隐忍已久,发泄下来全力施为自然不留后手,晓峰不用问便已经可以预测他们的下场,一场虐杀之后肯定连那部分的残肢是谁的都分不清了,就更不要说亲娘亲老婆来认了。

    “晓峰可让我们好阵担心,不过既然平安归来大家这些天的等待便没有白费,不如我们马上返回洛阳,如果走得急一点的话还有可能追上前往长安的大军。”三人倾诉别情之后,张辽最后不经意的说了一句。

    “什么?文远你刚才说的那个前往长安的大军是怎么回事?”晓峰听到张辽的话之后心中一抖,其实他之所以要拼命的回到洛阳,就是想阻止董卓的撤军行动,别的一切还都好说,可是董卓万一回到长安就很可能面对被吕布杀掉的结局。不论基于什么原因,晓峰都不希望看到这件事情的发生。

    “哦,你看看我竟然将这件事情忘记了。”张辽摇头微笑说到:“其实在我们败退之后的第三天,便从曹阳一带传来消息:牛辅和贾诩率领征剿白波的部队竟然吃了败仗,董相国因为内外夹击的原因,所以听从了李儒的计策,想避开几路乱贼的骚扰,凭借着两关之利稳坐长安城。”

    贾诩竟然也败了?晓峰虽然知道白波军实力强大人数众多,可是贾诩向来是以妙计百出而闻名,此时两军交手大概也有三个多月,原本还节节胜利的他们怎么会立刻便吃了败仗呢?

    晓峰的惊愕显然是没有瞒过张辽的眼睛,他叹了口气说道:“具体的情形我们也不太清楚,只是大约听说牛辅军连番出计,本来已经将南下的白波军困在黄河南岸,只要对方粮尽便可以不废一兵一卒取得胜利了。可是谁成想那日河面突起大雾,冬日严寒竟然一夜封河,那些河北各地的白波军接到讯号连夜渡河夺营。可能是文和也没有想到敌人能全军出动,再加上对方来得突兀攻击甚紧,所以整个讨伐大军溃退三十余里死伤不计其数,而牛辅也受了重伤送回长安医治了。”

    看来现在连老天爷都开始刁难董卓了,如果长安到洛阳这段路程有如此强大的白波军从中骚扰,再加上汜水一带近十万盟军队伍虎视眈眈,那么董卓选择退避洛阳返回长安也不失为稳妥的计策。只不过对于熟知历史的晓峰却知道,董卓的这个决定是将自己活活推到死地当中埃

    “晓峰觉得在这期间有什么不妥之处么?”张辽看到晓峰那阴暗不明的脸色,所以从旁询问。

    “不行,决不能让大哥撤出洛阳!”晓峰咬牙切齿的说道:“洛阳人口稠密商贾甚多,并且发展多年俨然是一个繁华兴盛的大都会,如果这样撤走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敌军那些小人?”晓峰知道洛阳城最后的结局,但是他却不能对张辽和高顺说出实情,因为吕布叛杀董卓的事情此时说出来可大可小,并且依照他们二人此时的关系,很难让人相信吕布会下此毒手。

    “晓峰所言甚是。”张辽和高顺对望一眼,然后无奈的说道:“我与高兄也觉得此计过于伤民,可惜我们人卑言轻说不上话。高官者如那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虽然全力规谏,可是也落得都门斩首的下常”

    “由于上次晓峰遣送军资望长安途中损失颇巨,所以相国命人将所有袁世门下之人统统抄家问斩;那些与十八路诸侯关系密切的商家大户,也因为‘反臣逆党’的罪名没收了所有家货以充军资。此时就算我们追上去恐怕也是为时已晚,因为大军已经裹挟着数十万百姓望长安去了。只要我们见到洛阳方向火起,便是全军安全撤出、吕温侯和徐将军撤退断后的讯号。”张辽一想到如此繁荣的洛阳城马上便要毁于一旦,所以话语间也不免有些遗憾。

    难道历史便真的要如此发展么?晓峰自问或许劝说董卓保守洛阳是他唯一能改变的事情,谁知道老天却偏偏让他身受重伤和这段历史擦身而过。没想到发展日久的洛阳城便要自此毁于一旦,而从前在那里留下的种种美好的回忆,也要在那熊熊大火中一起被焚烧掉了。

    不行,就算赶不及叫回董卓也绝对不能让他毁了洛阳城!晓峰想到这里也来不及解释,快打几鞭没命的望西北洛阳方向跑去,现在唯一可以改变历史的人或许就是他,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或许可以救回那座闻名于世的历史名城。

    张辽高顺见到晓峰举动深知其意,于是张辽率领百余名骑兵紧紧追在晓峰后面,而高顺则带着余下的几千步兵快速的奔跑追赶,因为他们此时的内心同晓峰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正在张辽和高顺一边努力追赶,一边祈祷洛阳方面动作不要过于迅速的时候,他们突然看到晓峰已经停止住了马势,呆呆的坐在那里望着洛阳方向。二人心说不好,然后顺着晓峰的眼神看去,数股浓黑稠密的黑烟腾空而起,而一种炙热灼面的感觉随着微风的轻送在每个人的心中扩散开来。

    看来自己回来得都太晚了,古都洛阳城在命运的安排下,仍然遭受了毁灭之火的洗礼,无论是谁此时想要制止这一切的发生,恐怕都是不可能的了。晓峰眼望着远处的黑烟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无力感,难道就真的无法阻碍历史的延续么?那么自己来到这个时代里又有何意义?

    “晓峰不必太难过了。”张辽上来安慰道:“虽然洛阳被焚令人惋惜,可是我们也不是不想去挽救它。相对于被敌人占据发展,或许这种结果对于西凉军来说也是件好事。不如我们就此往长安去吧,在路上一定会遇到我们自己的队伍的。”

    “我现在不打算返回长安。”晓峰突然冷冷的说道:“马上向徐荣军靠拢,我这次一定要砍了曹操的脑袋,以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第105章() 
如果不是曹操的忘恩负义,那么自己绝对不会全军溃败身受重伤;如果自己没有受伤的话,晓峰完全有信心说服董卓坚守洛阳剿灭乱党。就是因为这些该死的什么英雄豪杰,才间接的导致了洛阳惨剧的发生!

    那个罪魁祸首的曹操此时见到洛阳火起肯定会孤军来追,只要迅速的寻找到徐荣的骑兵队伍,并且趁着他们两军交战的时候及时地堵住曹操的后路,那么就此诛杀了这个枭雄级的人物,也不算是什么天方夜谭了。

    军中探马如同焰火一般迅速的向几个方向跑开了,而张辽和高顺则统率着三千多人马一路向萦阳方面靠拢。晓峰此时一心要制作一个杀局,一个足以大规模改变历史的惊天陷阱……

    而盟军帐中此时也是英雄齐聚,这个突如而来的好消息像是一针强心剂一样,使众人一扫往日颓势欢声雀跃起来。他们虽然不知道董卓撤军的真正原因,但是可以取得如此艰难战役的胜利,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求之不易的,因为这惨胜是牺牲了十几万将士的性命换来的,因为难得所以才更值得人们去庆祝和纪念。

    “摆酒设宴,我要与诸公一醉方休。”袁绍身为盟主是最担心战事结果的人,很可能因为他的一点点失误便会导致整个袁世家族的毁灭。所以当他听到西凉军终于撤出洛阳赶往长安的时候,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让袁绍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董贼虏走天子、劫带洛阳数十万百姓,并且西凉军此时放火焚了居民房屋、烧了宗庙宫府,就连南北两宫此时也尽为焦土。虽然我等就此安全,可是也不能说是取胜,今日董贼西去正可趁势追击。可是本初却在此按兵不动,曹某不知其故。”曹操见到盟军竟然就此松懈下来,所以连忙起身责问袁绍。

    “诸军激战日久尽皆疲惫,况且董贼撤军身后必有断后埋伏,进恐无益埃”由于没有了外界的压力,使得袁绍和大多数人霎那间便懈怠下来,以往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就此一去不返,于是保存实力的想法再次占据了大家的心灵。

    “董贼如此罪行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可一战而定矣。诸公并力向前击溃拦截必然可以名垂千古,受到世人瞩目景仰,又为何疑而不进呢?”曹操此时知道,现在这个局面正是消灭西凉军迎回天子的最好时机,只要可以像上次消灭董旻一样全军合力,那么就算董卓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