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479部分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47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时听了,脸色微微一黯,便点了点头,“今岁颇不太平,本省各地灾害四起,郁林州,浔州,田州等地百姓因灾害百姓流离失所,数不胜数,而今府城之外,聚集百姓难民已有万人左右,徘徊不去,衣食不继,当真令人十分头疼。”

    “哦,大人不是已命差人前去城外设棚施粥,赈济灾民了么?本官也曾派人前去城外查看,感觉百姓心思尚算平稳,皆都在称赞徐大人及时赈济救灾,拳拳爱民之心,令人钦佩。”余懋学含笑说道。

    徐时笑了笑,摆了摆手,“这都是本官的分内事,当不得什么,只是这几日手下差人来报,眼看城外的难民是越来越多,本官手中的米粮却已经有所不足,官仓的米粮,没有皇上的旨意,不能轻动,如何赈济这些越来越多的难民,却是个难题,故此请来两位,共商此事。”

    黄道周不以为然地看了徐时一眼,说道:“桂林府中,豪绅大户多如牛毛,家中财产何止百万千万,他们家中的粮食,怕是几辈子都吃不完,而今城外百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他们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住在城中?本官以为,徐大人不妨命他们捐献一些米粮出来,以救灾民。”

    徐时沉吟了一下,微微颔首,说道:“黄大人所言,却也是一条路子,事不宜迟,本官明日便召集这些缙绅前来,劝他们为城外的难民,募捐一些粮草,多少也能稍解一些燃眉之急。”

    “只不过,如今广西一地受灾者众,本官粗略估计,分布全省之难民数目,至少有四五万人之多,两位大人也知道,这两年本地接连灾害不止,各级官府,手头也没多少粮食和银钱,实在是难以面面俱到,将这些难民尽数地安置起来,本官担心啊,这些衣食无着的百姓,一旦受到李闯,张献忠这样的流贼煽动,只怕很容易会做出过激之举,行那造反之事。”徐时面有忧色地说道。

    余懋学与黄道周听了,两人均也是皱起了眉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手里没钱没粮,就无法赈济救灾,老百姓吃不上饭,要么饿死,要么就很有可能会造反,以求得一条生路。

    “广西民间的开明士绅还是很多的,本官以为,号召各地的这些乡间良善士绅,捐粮捐款救助那些本地的百姓,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沉思片刻之后,按察使余懋学出声说道。

    黄道周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本官以为,这世间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乱匪,还是因为我等没有教化好万民百姓的缘故,试想,若是这些百姓们都懂了圣贤之学,通晓圣贤之理,心中自然便会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万万不可做,就算是饿死,又岂会去做那种无君无父的反贼?”

    “本官以为,大人不妨下令各地学政,派出通晓圣人之学的士子儒生,参与到给百姓施粥赈济的过程,在赈济的同时,也顺便为他们讲授一些孔孟之道,让他们明白那些圣贤的道理,教化他们知书明理,也可使那些潜在的居心叵测之徒深感自己的错误,从而幡然悔悟,岂不是善莫大焉?”

    徐时听了黄道周的话,先是怔了一怔,随即方才慢慢地点了点头,“黄大人此举,大有深意,将教化百姓融入到了赈济救灾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大有深意,嗯,本官稍后便吩咐人,依照黄大人的办法,去派人教化百姓。”

    黄道周摸了摸颔下的胡子,脸上并未因自己提出的法子被徐时采纳而露出喜色,他隐约地感觉到,徐时请自己和余懋学两人来此,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救助灾民这件事。

    果然,徐时的脸色随后便转为凝重,看向两人说道:“本官今日一早收到的消息,说道四川巨匪袁时中,统率流贼,号称十万,前来犯我广西,如今贼军正在攻打严关,守将胡彬星夜派人给本官送信告急,说道严关守军只有两千,只怕守不了太长时间,请本官速速派遣援军前去。”

    骤然听到此事,余懋学和黄道周两人脸上齐齐变色,两人只是稍作沉吟,便明白了此事的严重性。

    如今广西各地受灾者众,无数难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民怨沸腾,本就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到时一旦被袁时中打进来,趁势突入广西腹地,这些难民到时候就会很容易被那些流贼所诱惑和挟裹,成为流贼新的兵源,扩大贼军的势力,使得贼军更加难以对付,到了那时,广西一地的局面势必将不可收拾。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袁时中率领的流贼堵在严关外,万万不能把他们给放进来。

    余懋学皱着眉头,想了想便问道:“徐大人,本官也曾看过朝廷的邸报,本官记得袁时中不是在重庆起事的么?如何又能千里迢迢,窜到了广西这里?”

    徐时听了,叹了口气,道:“流贼流贼,着重就在一个‘流’字,本官想来,这股流贼应是从四川,穿过了湖广边境,而后来到了我广西。”

    他转眼望向黄道周,问道:“黄大人,你是都指挥使,兵事问题,本官只能问你,而今流贼犯境,又该如何是好?”

    黄道周听了,顿时便是眉头紧锁,垂下眼帘凝思了起来,半晌没有说话。

    徐时见了,脸上忧色更重。

    余懋学眯着眼,想了想,开口说道:“本官听闻,钦州伯赵无忌正在前来此地的途中”

    此言一出,徐时与黄道周两人俱是一惊,黄道周当即问道:“那个佞臣来此何干?”

    余懋学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本官却也是不知,乃是灵山知县邓廷来信告知本官的,说道赵无忌率领四百骑兵,路过灵山,说是要前来桂林府,至于所为何事,赵无忌没有说。”

    黄道周听了赵无忌的名字,心中猛然升起一股无名怒火,他不假思索地便霍然站起,怒道:“此等奸佞之臣,屡次抗逆朝廷命令,大逆不道,无法无天,老夫没去寻他晦气,他居然还敢主动前来此地,老夫此番,定要设法为皇上除掉此等奸佞!”

    黄道周话音未落,一旁的徐时和余懋学皆是脸上变色,两人也急忙站起,连声说道:“黄大人息怒,此举万万不可!”

    黄道周扭头看向徐时,说道:“为何不可?此等奸佞小人,最喜用一些奇技淫巧,迷惑皇上,此人在西北时便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因看上他人妻女,甚至将当地一士绅满门杀绝,只留下此女,收入房中,可谓恶贯满盈,在山东时,此人更是屡屡违抗皇上命令,不听调遣,任意胡为,以至于皇太极得以轻松脱身,返回辽东,此等不忠不义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第七百四十九章进城() 
徐时望着黄道周,满脸都是无奈之色,“黄大人,你这是,你先休要发怒,我等当前最重要之事,乃是如何安置难民与抵御正在攻击严关的流贼,兹事体大,万万轻忽不得,黄大人又何必节外生枝,去惹那赵无忌?”

    余懋学也紧紧按着黄道周的双手,说道:“黄大人,本官有一言相劝,赵无忌乃是皇上亲封的钦州伯,他便再有万般不是,也该交由皇上处置才是,黄大人想要除掉他,不禁不合礼法,还有逾制之嫌啊。”

    黄道周听了余懋学的话,想了一想,这才摇了摇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恨声说道:“余大人说的是,老夫适才气怒攻心,一时却是思虑不周,老夫确实没有处理此贼的权柄,若非余大人提醒,老夫险些酿成大错。”

    徐,余两人见他如此说,心中这才松了口气,黄道周此人平时古板端正,极是嫉恶如仇,性子又倔强无比,他若当真铁了心去对付赵无忌,谁也拦不住他。

    黄道周是主管一省兵事的都指挥使,士卒众多,赵无忌是钦州伯,麾下将士剽悍凶猛,两人一旦交手,必然就是惊天动地的动静,真出了事,徐,余两人也难免会受到牵连,是以两人对此都是十分紧张。

    徐时伸出手去,眼中流露出抚慰之意,虚让了让说道:“黄大人,请先坐下说话吧。”

    黄道周想了想,知道自己现在奈何不了赵无忌,也只得又坐了回去,眼看他入座,徐时和余懋学这才放下了心,二人于是也皆都落座。

    看着黄道周犹自一副气哼哼的样子,余懋学脸上堆起笑容,说道:“黄大人,赵无忌这佞臣,多行不义必自毙,黄大人又何必急于一时,徐大人说的没错,皇上将广西一地托付给我等三人,安定广西,抵抗流贼方是我等目前的头等大事,至于赵无忌,本官以为,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不知黄大人以为如何?”

    黄道周沉着脸,微微颔首,说道:“余大人说的是,老夫适才怒火攻心,一时失态,还望两位大人海涵。”

    余懋学笑了笑,道:“黄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来,你我三人,理应同舟共济,彼此扶持,方能不负皇上的托付,安定百姓,造福民生,黄大人又何必客气。”

    “不过,刚才听余大人说,赵无忌此番带了四百骑兵随行?此人一贯阴险狡猾,带了这么多士卒前来,只怕是居心叵测,莫非此人又有什么奸谋不成?”黄道周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徐徐说道。

    “黄大人多虑了,”徐时很是随意地摆了摆手,道:“他是钦州伯,长途远行之时,有数百家丁护送,也是自然之理,否则他若是被匪人所袭,死在广西境内,你我三人,却也要担责不少,哦对了,黄大人,这增援严关之事”

    黄道周听他说起严关,不禁也是皱了皱眉,“广西兵力虽不算少,然而诸多关隘府县,皆要分兵把守,而今老夫手头可用之兵,只有驻扎临桂的游击将军宋迈手下五千兵马,若是派遣宋迈前去增援,则桂林府兵力却又有所不足。”

    余懋学摸了摸颔下的胡须,所有所思地说道:“赵无忌虽然是个佞臣,不过却也是个能打的战将,”他抬眼瞥了两人一眼,道:“要不,向钦州伯借兵?请赵无忌率军前去平叛?”

    “万万不可!”布政使徐时还没来得及说话,黄道周便是一拍桌子,出声反对,“赵无忌此人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派他前去剿匪,只恐是前门打狼,后门进虎,此事万万不可。”

    他又沉吟片刻,方才下了决心,抬首望向徐,余两人,眼中露出决绝之意,“敌军势大,不可轻忽,既如此,老夫便亲自率军前往严关,坐镇指挥,亲自前去迎战那股乱匪。”

    “这”徐时脸上不禁露出了犹豫的神情,一旁的余懋学却是眼前一亮,拍掌赞道:“黄大人老当益壮,主动请缨,令人钦佩不已,有黄大人坐镇其间,想必定会保得严关不失,既如此,便有劳黄大人了。”

    徐时想了想,却也没想出更好的法子,于是也只得点了点头,道:“贼军凶悍,黄大人务必小心从事。”

    黄道周脸上露出慷慨之色,说道:“两位大人放心,宋迈也是能征惯战之将,老夫此番率宋迈并五千兵马前去增援,加上胡彬那两千士卒,守住严关富富有余,那流贼攻打不下,僵持数日之后,也便散了,老夫走后,这桂林府的事情,却要多多劳烦两位大人了。”

    徐时点了点头,道:“好说,好说。”

    次日一早,在徐时和余懋学殷切的目光中,黄道周带着游击将军宋迈,以及五千兵马,离开了桂林府,前往严关,去增援守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