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臣-第6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俊三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李茂和内阁成员们挑重点记在了本子上。
主持会议的是陈文昭,见李俊三人没有补充,轻咳一声说道:“陛下的圣旨只是笼统的说了说,现在我正式代表陛下和内阁跟你们三个谈话。”
陈文昭把李茂和内阁合力完善的实封藩国的内容讲给李俊三人听,李俊他们在船上商量的时候,已经设想过公国之主不好当,听完了陈文昭的介绍。
这哪是不好当,二十没法干啊!
首先是框架,照搬信安军和朝廷这一点没问题,大家都熟悉,很快就能上手。
仅有一部分兵权也可以接受,但每年上缴国库无论是金银还是资源,都占藩国六成左右,这就没法玩了。
当苦力也不是这么当的,如此苛刻的条件,实封藩国的国公,谁愿意当谁当,李俊三人肯定不干。
三人脸色难看,但都没有说什么,因为陈文昭说完,李茂还要补充几句。
“听起来是不是很苛刻,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只看这些,我也不愿意做什么藩国国公,实惠不大,破烂事不少,劳心劳力最后也赚不下多少家当。”
李俊三人连道不敢,不过谁也没接李茂的话茬,以他们对李茂的了解,这里面肯定还有下文。
李茂继续说道:“实封藩国,除了兵权之外,藩国并没有对外交往之权,但可以独自对外通商,州郡以下的官吏只需向朝廷报备即可,这只是一方面,最大的实惠是信安银行会给藩国提供专用款项,用来作为藩国发展的基础资金,预计每年不低于八百万银元,连续提供不低于十年,并且不要利息。”
李俊三人下意识的松了口气,刚才的诸多条件委实太苛刻了,但再苛刻,都被李茂最后这句话给中和了。
没有银钱什么都玩不转,连续十年持续投入八千万银元,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
而且是一个藩国,三个藩国加起来,朝廷的投入眼睛看得见的就是两亿四千万银元,朝廷要收缴藩国每年六成左右的实际收入,合情合理呀!
“向朝廷和国库上缴的银钱,在还清信安银行的款项后,可以降低到每年三成,在我有生之年不会变,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这一条也会以律法的形势固定下来,稍后会起草一份宗藩关系法,你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毕竟是第一次实封藩国,有不完善和欠缺的地方,以后每年都会修订。”
李俊最先领会了李茂的意图,所谓实封藩国的大致状况,对藩国来说,有利有弊。
但对藩国国公来说利大于弊,这是一份远超公侯万代的可以传承的基业,最关键的是兵权和对外交往的权力始终在宗主国手里,这是一个限制,同样也是一种保护。
内阁的会议持续了两个时辰,稍后不久就通过各种渠道先行散播了朝廷实封藩国的内容,相当于摆到了台面上,局外人才明白实封藩国是怎么回事。
果实的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但想要摘到手里,落到碗里,绝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做到。
这绝对是一份苦差事,藩国国公的位置,肯定是痛并快乐着。
孙定几乎快要抱住李茂的大腿才把李茂拦下来,内阁的会议开完了,宗藩关系法也在起草,作为庞大帝国的大账房,孙定一脑门子官司。
“陛下,微臣觉得还是有点不踏实,答应给李俊三人的款项,可以加印银元宝钞应付,但最终那些银元宝钞还是会回流,那可不是仨瓜俩枣,涉及到两亿多银元宝钞,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当年蔡京当十大钱的覆辙,整个银元体系可能崩溃啊!”
李茂先说服内阁之前,专门找孙定谈过,好不容易才把孙定给忽悠住,让孙定答应开动“印钞机”,没想到孙定这么快就反应过来,李茂的脑仁也疼啊!
“这里面有个时间差,还有剪刀差,只要小心些,控制银元宝钞的流动和流向,最少也能给朝廷争取两三年的时间,如果两三年之内还不能平衡收支,爱卿还真的挪挪位置了。”
李茂当然知道超额发行银元宝钞的弊端,弄不好会酿成一次真正的经济危机,伤及帝国的根本。
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凭空变出银钱来,好在三个藩国物产丰富,人口也不少,哪怕是冒险,成功率也在六成以上。
孙定琢磨了好几天,才找出这里面的漏洞,哪会轻易被李茂糊弄过去。
这个窟窿如果堵不住,越弄越大,他别说挪位置,上吊都有可能啊!
孙定管了大半辈子账,对所谓金融很敏感,李茂的权宜之计不能说不好,当时听到的时候他还拍案叫绝来着,但是冷静下来就不得不考虑实际情况。
银元宝钞说白了就是纸,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有偌大的帝国信用背书。
一旦银元宝钞滥发,造成信用崩溃,宝钞贬值,最后成为死钱,别说他挪位置,李茂能不能坐稳皇位都是两说呢!
“陛下,微臣偶尔也去皇家公学听听课,武大郎和乔山的课一次都不落,有一次武大郎讲到银元宝钞的体系,银元宝钞的价值,是从银元和黄金延伸而来,陛下这次要加印两亿多的银元宝钞,黄金和银元肯定不够用,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挤兑,必须把银元宝钞的锚点变换一下,陛下觉得纺织品如何?”
李茂诧异的看着孙定,这老小子可以啊!
原本想着是跟自己讨主意,没想到都已经考虑到货币挂钩的锚点了,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爱卿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走,我们去御书房谈谈。”
第一二四三章 西北之局()
十一月底,西北正在下着一场漫天大雪,虽然没有达到雪花大如席那种程度,但一夜醒来,外面银装素裹,积雪足有半尺。
外边天寒地冻,室内因为烧着小火炕温暖如春,吴用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出神的看着来自金陵城的旨意。
赤列河畔的益离城是西征信安军的驻地,如今李无生已经拿下了大半个东黑汗国,正在谋划进攻东黑汗国都城,却因为这场大雪不得不停摆,在这个地方作战,天气才是影响进度的最大因素。
吴用自从被降级使用,到西北李无生麾下效力,那是真的尽心尽力的辅佐李无生,神机妙算,奇谋倍出,功劳绝对居前列。
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对他来说,这个舞台太小,他施展不开呀!
李茂的圣旨让他表面平静,实则内心已然翻江倒海,喃喃自语道:“快两年了吧!陛下总算没有把我遗忘在西北,心里还是有我智多星一席之地呀!”
曾经的内阁大学士,李茂甚是倚重的肱骨之臣,就因为侄子的牵连,当然此事他自己也没发挥好的作用,导致在西北蹉跎两年光阴,这个惩罚对吴用来说不算小。
整肃之风刮了过去,吴用也从一介随军赞划,升迁到了西征副总管的位置,现在李茂让他带着战利品,返回金陵城述职,这分明就是再度重用的前兆。
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圣旨,吴用找来一个跟随他多年的仆从,“你去太子殿下那里,看看医疗组什么时候离开中军大帐。”
李茂在圣旨中稍微提了提李无生生病的事情,吴用才想起几个月前李无生好些天没露面,现在情况看起来很严重,否则李茂不会万里迢迢的把一个医疗组派来,只是给李无生做一次“体检”。
吴用虽然犯了错误,但对李茂没有丝毫的怨恨,甚至觉得李茂是手下留情了,他留在西北的日子可以掰着手指头数,那么就得善始善终,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两年除了打仗,吴用也没闲着,对西北的风土人情,甚至西黑汗国背后的靠山塞尔柱帝国,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这是他返回金陵后送给李茂的一份答卷,能得多少分,就看李茂是想先西征还是先南下了。
已经不是内阁大学士的吴用,消息难免闭塞,还不知道内阁已经决定两线作战,更不知道实封藩国的事情。
吴用没等回医疗组的消息,长随来报耶律拓来访,吴用猜测圣旨到来,让耶律拓等人有所猜测分析,知道他在西北呆不长,要过来践行呢!
耶律拓不但是信安军的将领,同时还有一个国舅的身份,耶律南仙前时在西北收拢契丹残余势力,耶律拓也出力甚多,在李无生面前算是一个红人。
人没进来,笑声先传了进来,耶律拓走进来朝吴用拱拱手,“吴大人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次回京之后必然复起,重新进入内阁,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远在塞外的同僚啊!”
吴用笑着还礼,“还不作准的事儿,国舅爷这份贺礼先就省下了,倒是国舅能继续开疆拓土,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耶律拓坐到吴用对面,也不客气的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吴大人,我不是一个喜欢绕圈子的人,咱们开门见山,大人觉得朝廷还会继续对黑汗国用兵吗?”
自从李无生要求增援的请求送回金陵城,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跟着李无生出征的文臣武将心里都有些忐忑。
局面和形势一片大好,再使使劲肯定能把西黑汗国也收入囊中,但后勤辎重有点跟不上了。
粮食不缺,可被服,火药,刀枪箭矢不够用,不足以再发动一次灭国之战,又赶上这该死的鬼天气,朝廷的决断五五开,不确定性让诸如耶律拓这样的将领心里没底。
吴用不觉得这是李无生授意耶律拓来问计,有什么疑惑,李无生会亲自对他发问,不用拐这么一个弯,看来朝廷迟迟没有决定,信安军第三军的军心有些不稳啊!
“放心,如果我所料不差,朝廷不会放弃对西黑汗国的用兵,理由只有一个,无生殿下有进无退,那么陛下除了给予强力支持也没有别的选择,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
吴用都是要离开西北的人了,有些话自然不用藏着掖着,信安军以第三军为主力,又有数万的骑兵,还招纳了契丹残余,形成势不可挡之势。
如今再进一步就是拿下葛禄,恒逻斯,反向包围八剌沙衮,整个黑汗国的四分之三就会落入李无生之手,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李无生都不可能收手。
耶律拓苦笑一声,“大人,光有勇气和谋略不管用,还得有银钱,管账的那厮装病好几天了,也就是大雪封门,否则丹增和仁多德章怕是找上门去一顿胖揍,可见后勤辎重快要见底儿了,这场大雪过后,朝廷再不做出决断,士气一歇,别说攻打八剌沙衮,没准还会被黑汗国反攻一波呢!”
吴用点点头,耶律拓等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黑汗国后面还杵着一个塞尔柱帝国。
更近的威胁则是花剌子模,就跟黑汗国接壤,说黑汗国和花剌子模没有勾搭连环,猪都不会相信啊!
两个人正说着,李无生派人来找吴用,吴用知道李茂肯定另有旨意给李无生。
是否继续西进,在李无生那里已经有了定论,只是被医疗组耽搁了没有及时宣布而已。
吴用在西北这两年,可以用夹着尾巴做人来形容,平日里除了必要的公事,向来闭门谢客。
所以在李无生身边看到岳鹏举,先是一愣,随即悬着的心为之一松,连岳鹏举这个第二军的军长都出现在了西北,朝廷是否还会对黑汗国用兵,